资源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片,这个欧洲人对此大惑不解。其实,这样的举动反映了当地居民仍然保持着平均分配的原始习俗。这些原始习俗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①氏族长的强制②当时人们的觉悟高,因此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③生产力水平低下④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下列关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B.奴隶毫无人身自由C.奴隶劳动的产品大多数归奴隶主所有,只有部分归自己所有D.奴隶主和奴隶是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深层原因是( )A.极低的生产力水平 B.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C.封建土地所有制 D.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4.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都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被剥削阶级要被迫为剥削阶级提供无偿劳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A.剥削的基础相同 B.剥削的形式相同C.剥削的本质相同 D.剥削的程度相同5.在美国,暴力恐怖活动频发,仅2023年1月份就发生了33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在法国,每年都会有超过500次的各种罢工发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和生活秩序。对此类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国家乱象产生的根源②资本主义社会不能进行自上而下的调节和自我改良③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危机的根本障碍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完全不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以下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表述正确的是( )A.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B.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C.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D.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7.这部著作(《共产党宣言》)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被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出生证”,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光辉旗帜,是哺育激励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成长奋斗的思想武器。从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②预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④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认为,作为一种思潮,一套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以下史实能验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工人运动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③马克思“两大发现”批判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④《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民族资产阶级为救国救民长期探索努力但终归失败,主要是因为( )A.资产阶级不注重发动群众来参加政治运动B.资产阶级缺乏反帝的勇气和决心C.资产阶级没有与无产阶级并肩作战D.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10.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中国却黑暗依旧;1921年,开天辟地,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78年,伟大转折,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只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②开天辟地的大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③伟大飞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真正确立④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①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③与社会主义革命相互衔接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这一重大事件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④中国进入了富起来的新时代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3.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A.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B.中国革命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指导思想C.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D.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的正确革命道路14.1956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在于( )①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④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③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6.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完成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请将这一过程经历的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进行正确的排列(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②新民主主义革命③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④“一化三改”⑤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A.②→①→④→⑤→③ B.①→②→③→④→⑤C.②→①→⑤→④→③ D.⑤→②→③→①→④17.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没有任何冲突和矛盾C.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8.2023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强调,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是因为其( )①是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②为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完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A.①③ B.①② C.③① D.②④19.2023年是改革开放第四十五个年头。新征程上,改革开放大潮澎湃不息。下面对改革开放的进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③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④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某中学拟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主题演讲比赛,以下符合演讲比赛主题的是( )①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②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没有“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号令,就没有新时代非凡十年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开启。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提出明确要求,推出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举措。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③完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④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一个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是( )A.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3.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成就,一个个亮丽闪光的数字,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景,记录和标注着新时代10年党和人民付出的辛勤汗水、留下的奋斗足迹、取得的宝贵成果、开创的广阔天地。新时代10年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是( )A.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发展和振兴世界社会主义 D.巩固和拓展改革开放的成果24.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用铁一般的事实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这启示我们要( )①不走回头路,敢于否定自己曾走过的路②比较别人的路,立足于国外的发展模式③回看走过的路,更加坚定中国道路自信④远眺前行的路,始终不渝走好自己的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下列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的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③全面复兴我国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④立足传统文化,大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7.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对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②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③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根本改变②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③没有改变我国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④引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9.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所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必须(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③一以贯之保持奋斗姿态,做世界领导者④一以贯之进行好社会主义伟大自我革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0.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勾勒出中华民族的铿锵步伐,一步接一步,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是( )①国家富强②民族振兴③共同富裕④人民幸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说明( )①应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党的建设要以伟大斗争为主线统领③实现伟大梦想有必要开展伟大斗争④进行伟大斗争就能够实现伟大梦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奋斗目标分别是(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②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33.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今天,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迈上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一思想的价值在于(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打破了惯常的视野局限②是回答时代之问的产物,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③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形态,是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典范④形成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理论观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4.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下列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理解正确的是( )①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②“十三个方面”创造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根本遵循③“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④“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3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 )A.“十四个坚持” B.党的基本路线 C.“十个明确” D.科学发展观二、材料分析题36.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洞见,共产主义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尽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践中,党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找到了适合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书写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华彩篇章。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百年奋斗,中国青年矢志不渝跟党走,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发挥先锋队和生力军作用,书写了一部广大青年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奋斗史。百年接续,复兴的责任赋予当代青年,复兴的光荣属于当代青年。“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当代青年应不负时代所托,勇担历史使命,激扬青春力量,以青春之奋斗,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该如何作为。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①:在原始社会中,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没有强制手段,①说法错误。②: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是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而不是当时人们的觉悟高,②说法错误。③④: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2.答案:C解析:3.答案:C解析: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因为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所以当时社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现象,C正确。4.答案:C解析:A:奴隶社会剥削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基础并不相同,A错误。B:奴隶社会,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封建社会,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还包括各种苛捐杂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因此三种社会形态的剥削形式并不相同,B错误。C:就剥削与被剥削这一点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剥削阶级占有被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它们剥削的本质相同,C正确。D:奴隶社会,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封建社会,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支付工人工资,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三种社会形态的剥削程度并不相同,D错误。故本题选C。5.答案:B解析:在美国,暴力恐怖活动频发;在法国,每年都会有超过500次的各种罢工发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和生活秩序。此类现象发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危机的根本障碍,①③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社会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调节和自我改良,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正常的经济和生活秩序,②错误;资本主义国家乱象频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根本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但资本主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④错误。6.答案:D解析: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伟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D正确。ABC:应该是先由空想到科学,然后再是理论到实践,最后是一国到多国。这三个选项都错误,排除ABC.故本题选D。7.答案:D解析: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①不符合题意。②:《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但未预见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②不符合题意。③④:《共产党宣言》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被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出生证”,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光辉旗帜,是哺育激励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成长奋斗的思想武露。从中可以看出其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答案:B解析:9.答案:D解析:ABC:资产阶级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源于近代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均不是主要原因,故不符合题意。D:近代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故民族资产阶级为教国救民长期探索努力但终归失败,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10.答案:C解析:①: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①错误,②: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程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③错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正确。故本题选C。11.答案:C解析: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①符合题意。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②错误。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③符合题意。④: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④错误。12.答案:A解析:①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①③符合题意。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②不符合题意。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实现改革开放,走向国富民强,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3.答案:C解析:A: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A错误。B: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中国革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B错误。C: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C选项正确。D: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D排除。14.答案:D解析:②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④正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①错误。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标志,而不是意义,③排除。故本题选D。15.答案:B解析:①:1953年,我国处于过渡时期,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①不选。②③: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②③入选。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1956年中共八大做出的论断,④不选。故本题选B。16.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首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而通过“一化三改”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才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故正确排序是②→①→④→⑤→③,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7.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A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存在冲突和矛盾,B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但这并不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C错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正确。18.答案:A解析:①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有利于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③说法正确。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说法错误。④:我们一直在进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不是完成了,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9.答案:D解析:20.答案:B解析:21.答案:B解析:22.答案:A解析:23.答案:B解析:AD: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巩固和拓展改革开放的成果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范畴,均与理论创新关系不直接,AD排除。B:新时代10年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正确。C:“发展和振兴世界社会主义”夸大了新时代10年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C错误。故选B。24.答案:D解析:25.答案:A解析:26.答案:A解析: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全面复兴我国传统文化,③不选;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而不是立足传统文化,④不选;①②符合题意,入选。27.答案:D解析: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没有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②错误,我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③④正确,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故选:C。28.答案:C解析:①:辛发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①错误。②: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正确。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波创造了前提条件: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③错误。④: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④正确。故本题选C。29.答案:A解析:②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②③符合题意。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①说法错误。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党和国家的生命钱、人民的幸福线,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0.答案:B解析:①②:面对新挑战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①②正确。③: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中国实现发展,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也勇于承担大国责任,但我国不是世界的领导者,③错误。④:伟大自我革命是指全面从严治党,因此必须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④错误。故本题选A。31.答案:B解析: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合题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没有共同富裕。故选:B。32.答案:D解析:②③: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③符合题意。①:从2020年到202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这不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排除①。④: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④错误。故本题选D。33.答案:B解析: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包括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打破了惯常的视野局限,①正确。②:该项描述的是这一思想的来源,不是价值所在,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许多方面都是具有开创性、原创性的思想,是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典范,③正确。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理论自信,而非制度自信,④排除。故本题选B。34.答案:B解析:35.答案:C解析:36.答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解析:37.答案: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解析:38.答案: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需要一代代中国人接力奋斗的历史过程。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