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高 2024 级高一上期生物学科 10 月阶段性学业反馈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 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并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而形成。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细胞相对独立且有自己的生命C.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D.细胞学说表明动植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2. 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A. 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 B.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 C. 细胞学说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统一性D. 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3.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最小的生命系统B. 草履虫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个体C.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了群落D. 池塘中的土壤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4. 一位昆虫学家正在研究某种蜜蜂的群体行为,一位果树专家正在研究某果园的丰产措施。他们研 究的对象所属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别为A. 种群、生态系统 B. 群落、生态系统 C. 物种、种群 D. 种群、群落5. 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但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下列事实不能体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 冷箭竹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B. 大熊猫心脏搏动依赖众多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C. 冷箭竹的光合作用需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D. 大熊猫和冷箭竹繁殖后代关键靠精子和卵细胞6.“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老树”构成了种群B. 诗中场景中的黄花、红叶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结构层次 C. 叙述的秋天场景中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 D. 孤村、白草、落日都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7. 显微镜是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的物镜分别标有 40×和 10×字样,目镜分别标 有 5×和 16×字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①是标有 5×的物镜,③是标有 10×的目镜B. 载玻片上标有“9>6”,视野中的图像应是“6<9”C. 由②③组合换成①④组合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增多D. 使用①③组合后,视野中被观察物体的面积被放大 2500 倍8.如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显微镜的镜头,⑤⑥表示在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示意图。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A.①②③④中物镜的放大倍数有 40×、100×两种B.组合①②③④中的镜头,可使物像最多放大 1000 倍C.若图⑤是将细胞放大 100 倍,则图⑥是将细胞放大了 400 倍 D.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应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9. 人类一直致力于探测火星,蓝细菌可成为“火星拓荒者”,噬藻体是一种寄生在蓝细菌中的病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噬藻体可在普通培养基中增殖 B. 蓝细菌和噬藻体均有核糖体C. 噬藻体不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 蓝细菌可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10. 黏菌是一种介于真菌和动物之间的单细胞动物,黏菌细胞在营养生长期不具有细胞壁,可像变形虫一样任意改变细胞形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黏菌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 黏菌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 黏菌细胞以 RNA 作为遗传物质D. 黏菌细胞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11. 人和肉食动物很难消化纤维素,草食类动物借助某些微生物才能分解利用纤维素,如牛的瘤胃中 栖息着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其中,细菌和真菌能分泌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一种 蛋白质),原生动物的作用则是调节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牛瘤胃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B. 细菌、真菌都属于原核生物,牛、原生动物都属于真核生物C. 牛及生活在其瘤胃中的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都属于异养生物D. 细菌、真菌都具有核糖体12.“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撕心裂肺的咳嗽”,这是鲁迅的小说《药》中提及的“痨病”,它是由 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下列物质和结构中,结核杆菌细胞具有的是 ①细胞壁 ② 细胞核 ③染色体 ④DNA ⑤细胞质 ⑥核糖体 ⑦细胞膜A.①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⑤⑦13.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①颤蓝细菌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HIV ⑦大肠杆菌⑧甲型 H1N1 流感 ⑨肺炎链球菌 A. 没有核糖体的生物只有⑥⑧ B. 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C. 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生物只有①⑦⑨D.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只有①④⑤14. C、H、N 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约占 74%,而这三种元素在岩石圈 中的质量分数还不到 1%。这个事实说明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B.生物界元素的特有性C.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找到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15. 右图是某细胞内元素或化合物相对含量的饼状图,下列关于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活细胞中的元素,则 M 是 O 元素B.若该图表示细胞鲜重的元素,则 M 是 C 元素C.若该图表示细胞干重的化合物,则 M 是主要能源物质D.若该图表示细胞鲜重的化合物,则 M 含 C、H、O 元素16.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糖类都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B. 碳是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 蛋白质是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D. 动物脂肪的饱和脂肪酸中含有 N 元素17. 玉米的青棒皮薄、汁多且甜,可直接生吃。下列关于玉米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鲜玉米的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水B. 烘干的玉米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4 种元素依次是 O、C、H、N C. 人体和玉米所含元素含量大致相同,但种类有差异D. 新鲜玉米细胞内的有机物中可能含有微量元素 S18.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教授在抗疟药物的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 生物蒿甲醚,其分子式为 CI6H26O5。下列物质与蒿甲醚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是A. 磷脂 B. 血红素 C. 脱氧核糖 D. 叶绿素19.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 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下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样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葡萄糖含量(mg/mL) 0 0.1 0.2 0.3 0.4 0.5A.斐林试剂与样本混合后便会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B.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 C.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 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 0.4mg/mL 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20. 如图所示为细胞中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甲表示“组成细胞结构”,乙可表示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B.图中①指的是结合水,该部分水含量较少,丢失不会导致细胞死亡 C.图中②指的是自由水,细胞代谢旺盛时该部分水的含量会增多 D.①与②的比值增大,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21. 研究表明,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霜打”后的青菜格外“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结合水比例上升,可增强青菜的抗寒能力B. 多糖水解成单糖,细胞内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C.“霜打”后的青菜细胞中不存在自由水D. 该现象为青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22. 钙加锌口服液是由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和乳酸锌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钙参与骨骼的形成,锌为体内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a 是人体大量元素,Zn 是微量元素,Ca 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更重要 B. Ca、Zn 在人体不同细胞中含量可能不同,但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C. 服用后,小肠吸收葡萄糖酸钙、乳酸钙、乳酸锌化合物进入血液D. 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3. 无机盐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Mg 存在于叶绿体的叶绿素中(-)B. 无机盐对体液 pH 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 血液中 Ca2+含量低,人体易出现抽搐 D. H2PO4 作为原料参与脂肪的合成24.以花生子叶为实验材料进行脂肪的检测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①盖上盖玻片 ②切好子叶薄片 ③苏丹 III 染液染色 ④滴蒸馏水 ⑤用酒精洗去浮色A.②③⑤④① B.②④③⑤① C.②⑤③④① D.④②③⑤①25. 下列选项中,分别属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糖类依次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淀粉 B.乳糖和糖原,纤维素 C.乳糖,麦芽糖和脱氧核糖 D.半乳糖和乳糖,葡萄糖26. 糖原经过人体消化道中消化酶的催化作用后,可以水解为A. 半乳糖和葡萄糖 B.半乳糖 C.葡萄糖 D.CO2 和H2 O27.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 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五果中的麦芽糖、蔗糖和果糖均为还原糖B. 糖类是五畜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 五畜富含的脂肪和糖原均可为细胞供能D. 食物中糖原和淀粉不同是因它们的单体排列顺序不同28. 脂肪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储能物质,也是抗低温的保温层。在骆驼体内,大量脂肪聚集于背部形成驼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可为骆驼提供能量B. 骆驼的大量脂肪有利于维持自身体温稳定C.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反应而形成的酯D. 与脂肪等质量的糖类中氢的含量远远更高29. 脂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与脂质相符的是A. 性激素被称为人类的“第七营养元素”B. 磷脂一般只在糖类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 C.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组成成分一定含有磷脂 D. 固醇类物质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无调节作用30. 人体内的维生素 D 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合成,也可以从动物肝脏、蛋黄、牛奶等食物中获取。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维生素 D 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适当的晒太阳有利于防止肌肉抽搐 D.过度防晒可能会导致缺钙的风险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31.(10 分)图 1 为蓝细菌细胞结构示意图,图 2 为水绵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蓝细菌细胞和水绵细胞共有的结构有 、 、 和 ,这体现了不同种 类细胞之间的 。(2)蓝细菌细胞和水绵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3)蓝细菌细胞因含有 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水绵属于 (填“自养”或“异养”) 生物。32.(10 分)神农架林区植物茂盛,生活着金丝猴、梅花鹿、白熊等各种野生动物;池塘中还有大鲵、绿藻、蓝细菌等生物;丰富的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问题:(1)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运转都是以 为基础。(2)在神农架林区这一区域内,所有的金丝猴属于生命系统的 层次。这里的金丝猴、梅花 鹿、白熊、大鲵、绿藻、蓝细菌等所有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空气等共同构成了 。(3)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的珙桐是神农架林区稀有植物之一,与金丝猴相比,珙桐生命系统的结构 层次不具有 层次。(4)结合下列三个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进行分析。实验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池塘水,然后盖上盖玻片,先后用显微镜的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所看到的图像如图甲。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看到的图像如图乙。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哺乳动物的组织切片,看到的图像如图丙。① 图甲所看到的图像中的生物 (填“有”或“无”)有病毒,原因是 。② 从图甲、乙、丙中看到的细胞形态各不相同,这体现了 。③ 图乙中叶表皮的保卫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图丙中肌肉细胞呈梭形,神经细胞伸出的突起 有的达 1 米左右,以上这些事实说明细胞的 和 是相适应的。33. (10 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需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请根据表中所列各种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各种可供实验的材料柑橘 红桃 黑豆 黄豆 花生种子 大米 梨 人体红细胞(1)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 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 的存在。如将上表材料中的 制成匀浆(选填最佳材料),其中的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2)表中适于检测还原糖的最理想材料是 ,鉴定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 (填序 号)。①0.1g/mLNaOH ②0.1g/mLNaCl ③0.01/mLCuSO4 ④0.05g/mLCuSO4 ⑤分开使用 ⑥混合再使用(3)表中适合于鉴定脂肪的最理想材料是花生种子,用苏丹 III 染色后呈 。鉴定时需将材 料切片,并制成临时装片,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焦距已经调好,但发现有的地方清晰有 的地方模糊,原因最可能是 。(4)选用表中黄豆匀浆鉴定蛋白质时,图中试剂甲、乙的化学成分依次 是 。加入试剂乙后,溶液颜色由 色变为 色。 若提 取人红细胞中的血红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来进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会出 现理想的实验结果吗?为什么? 。34.(10 分)糖类是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糖供给人体的热能约占人 体所需总热能的 60~70%。糖类也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存在于动物、粮、谷、薯类、 豆类以及米面制品中,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二糖和多糖都是由单糖经过 反应所生成的,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 的 形式存在,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制作人造皮肤的糖类是 。(2)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除了有甜味的糖外,米饭和馒头也需定量摄取,原因 是 。(3)种子中储藏着大量淀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植物的种子中,这些有机物的含量差异很大, 油料种子和淀粉种子相比,萌发时 O2 消耗量更 (填“多”或“少”),原因 是 。下图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油料种子成熟与萌 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图中呈现的依据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