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岭南版七上 第12课《鱼纹话吉祥》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岭南版七上 第12课《鱼纹话吉祥》课件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鱼纹话吉祥》
第12课
(岭南版)七年级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艺术欣赏
06
课堂评价
01
新知导入
鱼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同学们了解它多少?
02
新知讲解
鱼纹是以鱼形为基本元素构成的纹样,鱼纹被赋予了“富贵有余”,“年年有余”等吉祥寓意。
02
新知讲解
从古至今,鱼都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早在原始社会,鱼就被先民们当做神物,进而被崇拜。新石器时期,鱼图案的形式和内涵都非常丰富,其主要载体是陶器绘制在陶器的外表面或者内底。
鱼纹的发展:
02
新知讲解
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自然写实的游鱼图案。随后,经过局部的变形,头部,身体与其鱼尾等部位开始向几何形变化,最终演变由三角形和直线构成的几何图案。
02
新知讲解
中国传统纹样——鱼纹
鱼纹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图案表现为鱼的形态,脊鳍与腹鳍各一个或两个,鱼纹常饰于盘内,反映器物装饰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结合的。
02
新知讲解
鱼纹的蕴意:
金玉满堂,瑞年有余
双鲤戏水,古鱼集锦
02
新知讲解
鱼纹的应用:
鱼纹出现时间甚早,早在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已有发现历朝历代中皆可见之,其中表现领域甚广。在陶器,瓷器,玉雕,建筑装饰,绘画,服饰,歌谣,文学等有形或无形空间中均可寻见其踪迹。古人对之喜爱程度不言而喻。
02
新知讲解
活动一
观察象形文字和印章“鱼”的不同形态,感知其审美意蕴。
象形文字的“鱼”描绘出鱼的基本形状,而印章“鱼”则是在鱼的大致形态上增加一些图案。
02
新知讲解
象形文字“鱼”的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形态的演变过程中。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每一个阶段的字形变化都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和审美取向。
02
新知讲解
印章“鱼”的演变发展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从战国时期的巴蜀图语铜印到商周时期的玉鱼,再到唐代玉鱼的精致制作和宋代以后玉鱼吉祥寓意的增加,以及印钮设计的演变,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鱼的崇拜、审美观念和社会地位象征的变化。
02
新知讲解
活动二
这些以鱼为题材的艺术品表达了艺术家怎样的情感,谈谈你的理解。
02
新知讲解
三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约15厘米,红陶。陕西西安半坡出土。器腹外壁绘三条张嘴露齿的鱼,唇部翘起,虽未画水,却给人以鱼在水中吸水吐气,向前游动的感觉。鱼纹异常简洁生动。
三纹鱼彩陶盆
02
新知讲解
春秋鱼纹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 下至秦汉, 形制也因时代不同而变化。 壶作为青铜礼器, 在当时的祭祀、 宴饮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多呈扁圆、 椭方形状, 长颈, 常以伏兽为耳, 莲瓣为饰。 此外, 春秋壶的纹饰还有龙纹、 兽面纹等, 这些纹饰精美复杂, 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
鱼纹青铜壶
02
新知讲解
双鱼纹铜镜
双鱼纹镜,多为金代铜镜。主要为圆形,圆纽。主纹为双鱼。鱼纹镜在金代铜镜中比例很大,也最富有时代特征,分布也广。所见皆为双鱼纹,偶有单尾或多尾出现于画面的,但大都是为花卉或人物作背景点缀,不是主体纹饰。
02
新知讲解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鱼形纹饰多出现在婚丧与信仰中,成为装饰性与象征性并存的纹样。
02
新知讲解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鱼形纹饰的主要体现在陶瓷的装饰上,纹样线条柔美,流畅,写实性较强,把鱼真实的体态特征描绘的栩栩如生。
02
新知讲解
明清时期:明代,鱼纹开始更多的运用到服饰上,清代时期鱼纹是最具代表性的瓷器装饰纹样之一,不仅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也更好的诠释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02
新知讲解
除了各种瓷器、陶器,还有跟“鱼”有关的画作和剪纸,也是大家非常喜爱的。
02
新知讲解
鱼剪纸作为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在民间剪纸艺术作品中,鱼常常被用作吉祥的象征,寓意着繁荣与收获、财源广进。鱼在水中游动,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流动的财富,因此被广泛用于剪纸窗花等装饰中,通过谐音和象征手法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02
新知讲解
活动三
剪一张富有吉祥寓意的创意鱼纹作品。剪纸时先剪大块,再剪小块,先剪外围,再剪内部细节。
02
新知讲解
鱼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
04
实践练习
活动四
用鱼纹设计一个文创作品。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灵感设计,制作一些与“鱼”主题相关的作品。
03
艺术欣赏
学生作品展示:
06
课堂评价
1.我能感知鱼形纹样的吉祥寓意与艺术魅力。
2.我会用折,画,剪等方法创作鱼纹剪纸作品。
3.我能用鱼纹设计装饰文创作品。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