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接31题.) ((3)) (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答题卡姓名班 级准考证号贴条形码区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缺考标记,考生禁涂!由监考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6 11 2 7 12 3 8 13 4 9 14 5 10 15 16 21 26 17 22 27 18 23 28 19 24 29 20 25 30 31 32 33 34 35 )(32.(15分)(4)(6分))(二、非选择题(共30分)31.(15分)。)(请 勿 在 此 区 域 内 作 答)(黑龙江鑫盈科技制作0451-53673201)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政治试卷 共6页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关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演进过程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2.电影《疯狂原始人》讲述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下面对原始人咕噜一家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咕噜用石头使劲切割兽肉 ②老爸瓜哥使用铁制工具进行狩猎活动③女儿用羽毛制成的笔在树叶上写下心愿 ④咕噜一家六口共同分享采集来的野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恩格斯曾中肯地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他说“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恩格斯作出如此评价的原因是,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滋养②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科学描述,激励一代代人为之奋斗③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④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对未来的设想只能是空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①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预测,在2024年,美国将经历比1929年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这将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①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②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巨大飞跃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古代中国处在奴隶社会的时候,奴隶主们不需要花费任何钱财,就能从战争中俘虏的战俘中挑选自己的奴隶,或者在开荒时抓过路的逃农来壮大自己的奴隶群体。奴隶会被奴隶主通过国家机器镇压并强迫无节制地投入到开荒和种地的工作当中。从材料可以推断出,在奴隶社会(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③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④奴隶有一定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①②B.①③②④ D.③④7.对以下论述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 ——《汉谟拉比法典》 懒惰的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大都占土地产品的三分之一,忙碌的资本家的利润甚至于两倍于货币利息,而剩余部分工人在最好的情况下挣得的部分,只有这么多;如果他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必定要饿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剥削产生的根源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D.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8.当前,西方国家引以为傲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莱茵”模式都遭遇着严重的发展瓶颈。正如德国社会学家施特雷克所说:“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B.无产阶级比资产阶级的力量强大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不可避免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相对过剩9.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下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的有( )①少数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③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④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0.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共产党宣言》( )①第一次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自由的思想体系③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④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理论的飞跃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回望中国近现代史,1840年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逐渐沉沦,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蓄积组织力量做准备,注入了精神活力。可见,五四运动( )①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②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3.以下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三个不理解”。清朝时期,在英国人数次入侵中国的时候,为什么80万清军打不赢0.7万英军? 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什么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中国居然没投降?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为什么打不赢中国?这“三个不理解”从侧面印证了( )A.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C.新中国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14.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第一步是进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这两步之间的联系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两者的领导者、革命对象、革命性质都不同④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小华同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绘制成一个年代尺,对年代尺中标注的时间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①1956年底完成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B.②1978年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创立C.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④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16.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进行了伟大的实践。下列伟大实践历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17.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变革完成的意义是(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实现了生产力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激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启程“进京赶考”,接受人民的考验。7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赶考之路上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下列对优异答卷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党的八大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准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国家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确立了党为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应采取的各项重大方针和政策。党的八大( )①确立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决定将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革命进行到底④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并取得重大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某同学经过学习,不仅对改革开放的历程有了深刻认识,而且对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作了简短概括。请你根据时间节点进行排序( )①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 ②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共发展③治理整顿,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 ④民心思变,顺应时势开国门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2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积极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由此可见( )①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③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为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板报展览,某班同学搜集到如下信息:◇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提出: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下列适宜用来概括这些信息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总书记擅长引用的部分经典语句蕴含重要的执政智慧。下列用语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经典用语 从用典中读懂总书记的执政智慧① 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了解民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② 新松根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③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用制度来保障、治理国家④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四个自信( )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②是相互分离、各自独立地发挥其作用的③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④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7.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国载人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②—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理论自信③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制度自信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8.2024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党面临的“四大考验”(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 )①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不断提高斗争本领②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信和自强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永葆强大战斗力④基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把握历史主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9.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风雷激荡,中国闯出了一条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④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0.“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1956年党的八大、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2017年党的十九大都准确分析和把握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下列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①三次主要矛盾的判断都适应了我国基本国情的变化②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③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④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31.近年来,在广袤的川蜀大地上,一批善于利用新技术、使用新农具的青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机手主动返乡,积极投身大有可为的农业天地,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青春的力量。这启示当代青年( )①不断增强自身本领,肩负起民族复兴使命担当②个人理想服务于伟大梦想,积极投身伟大事业③务必扎根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事业④怀揣家国情怀,以创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神舟载人飞船至今已完成11次天地往返,从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到这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奔赴太空,走过整整20个春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奋斗,不断创造中国奇迹,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航天梦正在织就,中国梦正在实现。这说明( )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②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③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④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重大发展,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4.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 )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的基本点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5.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其价值在于(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路线图”和“方法论”②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③为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行动指南④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为全党奋进新征程提供根本保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回看45载奋斗,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一路坦途。把今年我国经济发展来之不易的成就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长远的坐标中审视,更能体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突出作用。面向未来,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我们定能推动中国经济大船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阐述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15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在振兴路上,一幅幅东北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开。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政府给了补助,屋里的装修就快完成了。”杨春贵所在的黑龙江省尚志市龙王庙村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政府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争分夺秒开展重建,抢在入冬前让受灾群众住上安全温暖的房子,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今年大豆又迎来了大丰收!”看着丰满的豆荚,黑龙江省虎林市太平村村民耿双双满面笑容地说。在虎林市政府推广垦地共建模式下,农民土地需求得到解决。从种到收都有农场的专业团队全方位指导,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拓宽了农民的增收路。“以前伐木是为国家作贡献,如今护林更是为国家作贡献。”乌马河林场嘹望员党向民说。伊春犹如镶嵌在我国东北的一块“祖母绿”,如今正努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大庆油田年产油气量始终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发挥着国家能源安全“顶梁柱”的作用。始终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油田首席技术专家伍晓林带队攻关,创新超越,历经5600多次试验,创造了领先世界的陆相砂岩油田开发技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东北各地全面振兴举措是怎样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15分)参考答案1.B【详解】ABCD: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生产资料相应地逐渐转归个体家庭私有,私有制产生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B传导正确。ACD三项均传导错误。故本题选B。2.C【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①④:材料体现的时期属于原始社会时期,因此,可能发生的是咕噜一家六口在山洞里用石头使劲切割兽肉以及共同分享采集来的野果,①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②:封建社会铁制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而不是原始社会,②错误但符合题意。③:文字出现于奴隶社会,因此女儿不可能用羽毛制成的笔在树叶上写下心愿,③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B【详解】①④: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这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对未来的设想只能是空想;而认为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这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滋养,①④符合题意。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美好设计,但不是科学描述,②错误。③: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也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③错误。故本题选B。4.A【详解】①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①②正确。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③不符合题意。④:“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B【详解】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说法错误。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③说法错误。①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①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6.B【详解】①③:从材料奴隶主们从战俘中挑选自己的奴隶、被奴隶主通过国家机器镇压并强迫劳动中可以看出,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并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①③观点符合题意。②: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而不是奴隶,②说法错误。④:奴隶毫无人身自由,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7.A【详解】A:材料中“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懒惰的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大都占土地产品的三分之一,忙碌的资本家的利润甚至于两倍于货币利息,而剩余部分工人在最好的情况下挣得的部分,只有这么多;如果他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必定要饿死”,说明奴隶主和资本家都占有生产资料,因此,对以下论述得出的共同结论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剥削产生的根源,A正确。B:材料中强调奴隶主和资本家都占有生产资料,这是剥削产生的根源,未体现出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不选。C: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这个选项描述了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对奴隶的一种剥削方式,即仅提供维持奴隶基本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只反映了奴隶社会下的剥削方式,与题干要求的共同结论不符,C不选。D: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个选项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方式,即资本家通过支付工资获取工人的全部劳动,但只支付了其中的一部分,而无偿占有了剩余部分的劳动成果。只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剥削方式,与题干要求的共同结论不符,D不选。故本题选A。8.C【详解】A: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结果,不是资本主义瓦解的根本原因,A不选。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不能解释资本主义最终瓦解的根本原因,B不选。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不可避免,这是资本主义最终瓦解的根本原因,C正确。D:生产相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不是资本主义瓦解的根本原因,D不选。故本题选C。9.D【详解】①: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而不是少数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①说法错误。②④: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②④正确。③: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0.D【详解】③: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实现了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因此选项③是正确的。④:唯物史观使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剩余价值学说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因此选项④是正确的。①: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都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描述不是伟大飞跃的原因,因此选项①是错的。②: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都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这种批判不是伟大飞跃的原因,因此选项②是错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 11.A【详解】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①正确。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②正确。③:《共产党宣言》并不是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错误。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理论的飞跃,④错误。故本题选A。12.D【详解】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②不符合题意。③: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蓄积组织力量做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符合题意。④: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可见,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B【详解】A: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不选。B:“三个不理解”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中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B正确。C: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不选。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不选。故本题选B。14.A【详解】③:该选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③不符合题意。④:该选项体现的是民主革命包括的内容,不涉及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④与题意无关。①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者正确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①②正确。故本题选A。15.A【详解】A:1956年底完成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A正确。B:1978年我国社会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而基本矛盾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错误。D:到203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D错误。故本题选A。16.C【详解】④:伟大实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④排第一位。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①排第二位。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排第三位。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召开,②排第四位。因此,正确的传导路径是④→①→③→②。故本题选C。17.B【详解】①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①④说法正确。②: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②观点不符合题意。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意义,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③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8.B【详解】①④:图片反映了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①④观点符合题意。②:十月革命是历史大事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观点不符合题意。③: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③观点不符合意义。故本题选B。19.A【详解】①②:通过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小王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是近代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①②正确。③: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③错误。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20.A【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①正确。②: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正确。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而不是改革开放,③错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不是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④错误。故本题选A。21.B【详解】①:党的八大确立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正确。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与题意不符。③: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③表述错误,不选。④:党的八大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并取得重大成果,④正确。故本题选B。22.B【详解】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即“民心思变,顺应时势开国门”,④排在第一位。①: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这是在作出改革开放决策之后的事件,即“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①排在第二位。③: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即“治理整顿,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③排在第三位。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和10月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的提出的,即“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共发展”,②排在第四位。根据时间节点,正确排序是④→①→③→②。故本题选B。23.A【详解】①②:材料反映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也说明“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①②符合题意。③: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出现,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也不会停止,认为“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是错误的,③排除。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错误。故选A。24.C【详解】ABCD: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到“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不断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ABD排除,C正确。故本题选C。25.A【详解】①:“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说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要求领导干部主动了解民意,积极回应关切,更好地做好工作,服务于百姓,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①正确。②:“新松根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体现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②正确。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说向善就好像攀登山峰一样难,向恶就好像山石坍塌那样容易,反映量变导致质变,与“用制度来治理国家”无关,③对应错误。④:“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对应的执政智慧是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另外“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④对应错误。故本题选A。26.B【详解】①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①④正确。②:四个自信是一个统一体,不是相互分离的,②错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③错误。故本题选B。27.B【详解】①:我国载人航天的成就彰显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实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这体现出坚定道路自信,①符合题意。②: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属于坚定文化自信,而不是理论自信,②排除。③:我国载人航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充分彰显了坚定制度自信,③符合题意。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属于坚定理论自信,而不是文化自信,④排除。故本题选B。28.A【详解】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和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材料强调,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党必须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推进自我革命,故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不断提高斗争本领,①正确。②:材料与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没有直接联系,②不符合题意。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荐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材料强调,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党必须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推进自我革命,故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永葆强大战斗力,③正确。④:“基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说法错误,④错误。故本题选A。29.D【详解】①: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排除。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②排除。③④:1978年,我们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45年风雷激荡,中国闯出了一条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这说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30.B【详解】②③:1956年党的八大、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2017年党的十九大都准确分析和把握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说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其中,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②③正确。①:三次主要矛盾的判断并不都表示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比如进入新时代,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①错误。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变化,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1.A【详解】①②:一批善于利用新技术、使用新农具的青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机手主动返乡,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青春的力量,启示我们要不断增强自身本领,肩负起民族复兴使命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①②符合题意。③: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而不是务必扎根乡村,③排除。④:材料体现以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未涉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2.D【详解】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①表述错误。②: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各国人民”,②不选。③④:“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奋斗,不断创造中国奇迹,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表明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也表明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3.A【详解】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重大发展,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①正确。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说明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②正确。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③错误。④: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错误。故本题选A。34.B【详解】①:“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在论述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时,阐述了“六个必须坚持”,因此选项①是正确的。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因此选项②是不正确的。③:“六个必须坚持”提供了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回答这四个之问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选项③是不正确的。④:“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理论精髓,是把握这一思想必须牢牢抓住的基本点,因此选项④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为B。35.C【详解】①:“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①排除。②③: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②③符合题意。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全党奋进新征程提供根本保证,④排除。故本题选C。36.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2分)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2分)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2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分)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2分)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分)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分)37.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政府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争分夺秒开展重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政府推广垦地共建模式下,农民土地需求得到解决,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拓宽了农民的增收路。④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⑤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创新,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每点3分)2024—2025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④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对未来的设想只能是空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政治试卷 共 6 页 4.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①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第Ⅰ卷 选择题(共 70分)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1.关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演进过程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5.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预测,在 2024年,美国将经历比 1929年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这将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①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2.电影《疯狂原始人》讲述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 ②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躲避野兽的追击,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下面对原始人咕噜一家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巨大飞跃①咕噜用石头使劲切割兽肉 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②老爸瓜哥使用铁制工具进行狩猎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③女儿用羽毛制成的笔在树叶上写下心愿 6.古代中国处在奴隶社会的时候,奴隶主们不需要花费任何钱财,就能从战争中俘虏的战俘中挑④咕噜一家六口共同分享采集来的野果 选自己的奴隶,或者在开荒时抓过路的逃农来壮大自己的奴隶群体。奴隶会被奴隶主通过国家机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镇压并强迫无节制地投入到开荒和种地的工作当中。从材料可以推断出,在奴隶社会( )3.恩格斯曾中肯地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他说“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 ②奴隶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恩格斯作出如此评价的原因是,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③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①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滋养 ④奴隶有一定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②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科学描述,激励一代代人为之奋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③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高一期中考试 第 1页,共 7页 政治学科试卷{#{QQABLQwQggAAAgBAAQhCAQFQCECQkhACAQgGhEAEoAAAiAFABAA=}#}7.对以下论述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 ④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10.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掉。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汉谟拉比法典》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懒惰的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大都占土地产品的三分之一,忙碌的资本家的利润甚至于两倍于货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币利息,而剩余部分工人在最好的情况下挣得的部分,只有这么多;如果他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必定要饿死。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剥削产生的根源 11.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 175周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B.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件。《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C.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想营养。《共产党宣言》( )D.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①第一次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8.当前,西方国家引以为傲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莱茵”模式都遭遇着严重的发展瓶颈。正如 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自由的思想体系德国社会学家施特雷克所说:“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需依赖 ③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理论的飞跃A.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B.无产阶级比资产阶级的力量强大 12.回望中国近现代史,1840年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逐渐沉沦,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拉开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不可避免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蓄积组织力量做准备,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相对过剩 注入了精神活力。可见,五四运动( )9.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 ①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下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关 ②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系特点的有( ) 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①少数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 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③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高一期中考试 第 2页,共 7页 政治学科试卷{#{QQABLQwQggAAAgBAAQhCAQFQCECQkhACAQgGhEAEoAAAiAFABAA=}#}13.以下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三个不理解”。 B.②1978年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创立80 0 7 C.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清朝时期,在英国人数次入侵中国的时候,为什么 万清军打不赢 . 万英军?D.④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什么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中国居然没投降?16.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 17国联军为什么打不赢中国?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这“三个不理解”从侧面印证了( )顽强的奋斗进行了伟大的实践。下列伟大实践历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新中国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14.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的理论,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第一步是进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的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革命。这两步之间的联系是( )17.新中国的诞生,是 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的成立( )③两者的领导者、革命对象、革命性质都不同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③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5.小华同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绘制成一个年代尺,对年代尺中标注的时间事件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解读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变革完成的意义是( )A.①1956年底完成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高一期中考试 第 3页,共 7页 政治学科试卷{#{QQABLQwQggAAAgBAAQhCAQFQCECQkhACAQgGhEAEoAAAiAFABAA=}#}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决定将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革命进行到底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并取得重大成果④实现了生产力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某同学经过学习,19.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 不仅对改革开放的历程有了深刻认识,而且对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作了简短概括。请你根据时间节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到了从 1840年鸦 点进行排序( )片战争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 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 ①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 ②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共发展受有( ) ③治理整顿,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 ④民心思变,顺应时势开国门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2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③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党中央积极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由此可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20.1949年 3月 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启程“进京赶考”,接受人 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民的考验。7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赶考之路上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 ③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卷。下列对优异答卷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4.为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板报展览,某班同学搜集到如下信息: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93年 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 ◇2013年 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18年 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21.党的八大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准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021年 3月,“十四五”规划提出: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以后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国家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确立了党为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应采取的各项下列适宜用来概括这些信息的主题是( )重大方针和政策。党的八大(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确立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一期中考试 第 4页,共 7页 政治学科试卷{#{QQABLQwQggAAAgBAAQhCAQFQCECQkhACAQgGhEAEoAAAiAFABAA=}#}2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总书记擅长引用的部分经典语句蕴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重要的执政智慧。下列用语对应正确的是( ) 28.2024年 6月 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党面临的“四大考验”(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序号 经典用语 从用典中读懂总书记的执政智慧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 )① 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了解民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①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不断提高斗争本领② 新松根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信和自强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永葆强大战斗力③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用制度来保障、治理国家④基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把握历史主动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 “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④规矩 论” 29.2024年 3月 5日,李强总理在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内生动力”,2023年是改革开放 45周年,45年风雷激荡,中国闯出了一条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26 :“ , 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②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四个自信(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②是相互分离、各自独立地发挥其作用的④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③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④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0.“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27.2024年 4月 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论。1956年党的八大、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2017年党的十九大都准确分析和把握了我国员乘组入驻“天宫”。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社会的主要矛盾。下列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国载人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①三次主要矛盾的判断都适应了我国基本国情的变化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②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②—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理论自信③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③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制度自信④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高一期中考试 第 5页,共 7页 政治学科试卷{#{QQABLQwQggAAAgBAAQhCAQFQCECQkhACAQgGhEAEoAAAiAFABAA=}#}31.近年来,在广袤的川蜀大地上,一批善于利用新技术、使用新农具的青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 34.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机手主动返乡,积极投身大有可为的农业天地,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青春的力 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量。这启示当代青年( ) 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①不断增强自身本领,肩负起民族复兴使命担当 个必须坚持”( )②个人理想服务于伟大梦想,积极投身伟大事业 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③务必扎根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④怀揣家国情怀,以创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的基本点32.神舟载人飞船至今已完成 11次天地往返,从 2003年 10月 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遨游太空,到这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奔赴太空,走过整整 20个春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奋 35.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斗,不断创造中国奇迹,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航天梦正在织就,中国梦正在实 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现。这说明( ) 丰富发展的,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其价值在于( )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路线图”和“方法论”②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②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③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③为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行动指南④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 ④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为全党奋进新征程提供根本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重大发展,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高一期中考试 第 6页,共 7页 政治学科试卷{#{QQABLQwQggAAAgBAAQhCAQFQCECQkhACAQgGhEAEoAAAiAFABAA=}#}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30 分) 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大庆油田年产油气量始终保持在 4000 万吨以上,发挥2023 年是改革开放 45 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10 周年。回看 45 载奋斗,改革开放从 着国家能源安全“顶梁柱”的作用。始终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油田首席技术专家伍晓林带队来不是一路坦途。把今年我国经济发展来之不易的成就放在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长远的坐标中审 攻关,创新超越,历经 5600 多次试验,创造了领先世界的陆相砂岩油田开发技术。视,更能体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突出作用。面向未来,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东北各地全面振兴举措是怎样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 社会主义思想的。(15分)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我们定能推动中国经济大船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阐述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15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 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 20 周年,在振兴路上,一幅幅东北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开。2023 年 9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政府给了补助,屋里的装修就快完成了。”杨春贵所在的黑龙江省尚志市龙王庙村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政府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争分夺秒开展重建,抢在入冬前让受灾群众住上安全温暖的房子,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今年大豆又迎来了大丰收!”看着丰满的豆荚,黑龙江省虎林市太平村村民耿双双满面笑容地说。在虎林市政府推广垦地共建模式下,农民土地需求得到解决。从种到收都有农场的专业团队全方位指导,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拓宽了农民的增收路。“以前伐木是为国家作贡献,如今护林更是为国家作贡献。”乌马河林场嘹望员党向民说。伊春犹如镶嵌在我国东北的一块“祖母绿”,如今正努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高一期中考试 第 7页,共 7页 政治学科试卷{#{QQABLQwQggAAAgBAAQhCAQFQCECQkhACAQgGhEAEoAAAi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学年期中考试政治参考答案.docx 高一学年期中考试政治答题卡.docx 高一学年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 黑龙江省富锦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