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第四章千姿百态的动物章末复习七年级生物上册 苏教版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能够概述动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0102通过总结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各大类群的特点,培养分析比较能力。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协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培养收集资料、信息处理、概述总结和表达交流的能力。03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主要成员的观点,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学习观察、学习合作、学习倾听、乐于讨论,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本章思维导图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1.据统计,目前已知的 150 多万种动物中,无脊椎动物约占 95%。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柱。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2.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的高等类群,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有椎骨组成的脊柱。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是脊椎动物。考点一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1、线虫动物:(1)生活环境: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林植物体内;(2)主要特征:线虫动物大多呈线形,它们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食物经口进入消化道,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3)繁殖方式:雌雄异体,雌雄交配,卵生;(4)常见的线虫动物:常见的寄生性线虫动物有蛔虫(如人蛔虫)、丝虫(如班氏丝虫)等;(5)线虫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线虫会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农林牧业。①班氏丝虫通过蚊虫传播到人体中,会使人患淋巴丝虫病。②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森林病害之一。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6)预防寄生虫病的方法:①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生吃或半生吃肉类、鱼类和海鲜,确保食物煮熟煮透。同时,要注意饮用安全的水源,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 ;②勤洗手 :在接触食物、动物或公共场所后,务必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 ;③避免接触污染源 :尽量避免接触可能携带寄生虫的动物和土壤;④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习题1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在下列蛔虫形态结构的特点中,与寄生生活无直接关系的是( )A.体表有角质层B.消化管结构简单C.生殖器官发达D.有口有肛门D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2、环节动物:(1)生活环境:环节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水、淡水和土壤中;(2)主要特征: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体节的出现促进了动物体各种系统的功能发展,增强了动物体的代谢活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3)繁殖方式:环节动物中的蚯蚓大多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4)常见的线虫动物:蚯蚓(如环毛蚓)、水蛭(如金线蛭)和沙蚕(如双齿围沙蚕)等都是环节动物;(5)线虫动物与人类的关系:①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不仅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药用,如由其制成的中药材有止咳、化痰等功效。 ②蚯蚓、沙蚕还可以作为动物养殖的饲料。③生活在水田、沟渠或池塘边的水蛭(俗称蚂蟥)会吸食人或家畜的血液,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从其体内提取的水蛭素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血栓性疾病。无脊椎动物习题2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同学把蚯蚓放在干燥的木板上,发现蚯蚓活动能力慢慢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A.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B.刚毛损伤,影响运动C.体表逐渐干燥,无法呼吸D.水分散失过快,蚯蚓缺水死亡C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3、软体动物:(1)生活环境: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水、淡水和陆地;(2)主要特征: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乌贼、章鱼等软体动物的贝壳已退化;(3)繁殖方式:有性繁殖,雌雄交配,卵生;(4)常见的软体动物:蜗牛、鲍鱼、牡蛎、等;(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①软体动物中的鲍、泥螺、牡蛎等肉质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②许多软体动物的贝壳都是重要的中药材,如牡蛎、文蛤、鲍等。鲍的贝壳有平肝明目的功效。③很多贝类的贝壳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绚丽多彩,是人们喜欢收集的玩赏品。④蜗牛、蛞蝓等吃植物的叶,危害蔬菜、果树;钉螺和椎实螺能传播日本血吸虫和肝片吸虫,危害人体的健康等。⑤某些软体动物岩石穴居,损坏港湾建筑和海上交通运输设施。无脊椎动物习题3以下这些特征对动物的意义,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钉螺会把自己封闭在螺壳中B.乌贼在紧急时会喷出墨汁C.蜗牛的在遇到危险时将身体缩回D.扇贝分泌珍珠质包裹沙粒D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4、节肢动物:(1)生活环境:节肢动物超过 100 万种,是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节肢动物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2)主要特征: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3)繁殖方式:节肢动物的繁殖方式多样;(4)常见的节肢动物:蝴蝶(如柑橘凤蝶)、蟹(如中华绒螯蟹)、蜘蛛(如棒络新妇)和蜈蚣(如哈氏蜈蚣)等都是节肢动物;(5)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①七星瓢虫等是害虫的天敌; ②蜜蜂等昆虫能为植物传播花粉;③虾、蟹等节肢动物可以食用;④蝎子等节肢动物可以入药,治疗疾病;⑤家蚕结茧吐丝,蚕丝是工业原料;⑥蚊子等节肢动物会吸食人、家畜等的血液,传播疾病;⑦蝗虫等节肢动物啃食食物的叶和茎,危害农作物等。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6)不是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是昆虫:①节肢动物包括蜘蛛、 蜈蚣、 虾、 蟹、蝗虫等多个类别, 它们属于蛛形纲、 多足纲、 甲壳纲和昆虫纲等;②昆虫属于昆虫纲;③昆虫一般有两对翅、三对足;④昆虫和节肢动物虽然都属于节肢动物门, 但它们属于不同的分类。 习题4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和蝗虫都属于昆虫B.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C.昆虫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D.昆虫具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C无脊椎动物考点二脊椎动物脊椎动物1、鱼类:(1)生活环境: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2)主要特征:水生,体表具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体外受精,变温动物;(3)繁殖方式:卵生,体外受精;(4)常见的鱼类:我国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常见的淡水鱼类有鲤鱼、鲢鱼等;常见的海洋鱼类有带鱼、大黄鱼等。(5)鱼类与人类的关系:①鱼类是重要的水产资源,是人与很多动物的食物; ②有些鱼类可以用于观赏,如水族箱中饲养的不同品种金鱼;③有些鱼类以昆虫(如蚊)的卵或幼虫为食,可以控制昆虫的数量;④有些鱼类携带寄生虫,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鱼类可能使人患病;⑤有些肉食性鱼类(如鲇鱼)会捕食鱼苗、虾等,从而影响鱼、虾等的养殖。脊椎动物脊椎动物(6)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身体大多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且富有黏液,能减小水的阻力;②用鳃呼吸;③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和周围生物的活动情况等。脊椎动物(7)食用生鱼片存在的危害:经常吃生鱼片对身体的危害包括寄生虫感染、过敏、中毒等。习题5鱼能够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列特点中最关键的是( )A.鱼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B.鱼喜欢水C.鱼的体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D.鱼有鳞片D脊椎动物脊椎动物2、两栖类:(1)生活环境: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但是繁殖过程不能离开水。(2)主要特征:幼体水生,用鳃呼吸,用蹼游泳,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和皮肤辅助呼吸,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变温动物。(3)繁殖方式:卵生,体外受精;(4)常见的两栖类:黑斑蛙、中华大蟾蜍、大鲵、东方蝾螈等都属于两栖类。(5)两栖类与人类的关系:①有些两栖类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在防治农林害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狭口蛙能挖土钻穴,取食白蚁等害虫; ②有些两栖类还可以药用,如蟾蜍的蟾酥经过加工后具有解毒、止痛等作用。脊椎动物习题6“独坐池塘如虎居,树荫底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谜底是青蛙。青蛙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但又不能完全在陆地上生活,原因是( )A.青蛙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B.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C.青蛙用肺呼吸,需要皮肤辅助呼吸D.青蛙身体没有毛发散热快,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C脊椎动物脊椎动物3、爬行类:(1)生活环境:能在陆地上生活和繁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2)主要特征:体表具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3)繁殖方式:体内受精,卵生;(4)常见的鱼类:玳瑁、多疣壁虎、扬子鳄、蟒蛇等都属于爬行类。(5)爬行类与人类的关系:①有些爬行类取食害虫,如蜥蜴取食多种农林害虫,壁虎取食蚊、蝇等;②有些爬行类可以药用,如用蛇胆等中药材制成的蛇胆川贝液可以止咳;③有些爬行类(如眼镜蛇)会对人、畜造成伤害。脊椎动物习题7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⑤皮肤裸露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④⑤B脊椎动物脊椎动物4、鸟类:(1)生活环境:鸟类的生活环境多样, 包括森林、 灌丛、 湿地等多种生态环境;(2)主要特征: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和气囊辅助呼吸(双重呼吸),体内受精,卵生,恒温动物;(3)繁殖方式:体内受精,卵生;(4)常见的鸟类:世界上已知的鸟类有 10000 种左右,我国有 1000 多种,比较熟悉的有灰头鹦鹉、鸳鸯、苍鹰、家鸽等。(5)鸟类与人类的关系:①有些鸟类能取食农林害虫; ②有些鸟类能传播花粉、种子,有利于植物繁殖;③有些鸟类羽色艳丽、舞姿优美,具有观赏价值,人们模仿它们创作了许多舞蹈,如我国傣族的孔雀舞、白族的白鹤舞等;④人们还饲养鸡、鸭等家禽获取肉、蛋等食物,驯养鸬鹚用于捕鱼,饲养信鸽传递信件等;⑤鸟类也会对人类生活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有些鸟类会携带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病(如禽流感)。脊椎动物习题8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心脏有四腔,心脏发达,体温恒定B.消化能力强,直肠短,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D.有大量的气囊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辅助肺呼吸C脊椎动物脊椎动物5、哺乳类:(1)生活环境:哺乳类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如亚洲象、虎;有的生活在水中,如中华白海豚;有的能够在空中飞行,如东亚家蝠。(2)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恒温动物;(3)繁殖方式:胎生、哺乳;(4)常见的哺乳类: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类也是哺乳类中的一员。(5)哺乳类与人类的关系:①日常生产生活中,人类饲养哺乳类以获取肉、奶等食物,也获得皮、毛等原料用于生产皮革、服装等; ②有些哺乳类可以作为运输工具,如骆驼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常见的动物,它们至今仍在一些地区发挥着独特的运输作用;③有些哺乳类产生的物质还可以药用,如传统中药材“牛黄”是干燥的牛胆结石,有镇痛、解热、抗炎等功效;脊椎动物脊椎动物④有些哺乳类(如野猪和鼠类)在局部地区或一定时期内密度过高,就可能造成危害;⑤有些哺乳类(如鼠类)会传播疾病;⑥有些大型哺乳类(如虎、熊)可能会攻击人类,造成人员伤亡。习题9今年是我国农历的猪年,自古以来,猪肉一直是汉族人的主要肉食。下列对猪的特征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肺呼吸②胎生、哺乳③体表被毛④变温动物⑤心脏四腔⑥体内有膈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D脊椎动物巩固提升习题10蝗虫与蚯蚓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外骨骼B.身体分节C.具有贝壳D.足分节B习题11(2023·河南)秀丽隐杆线虫属于线形动物,是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干扰其lin-14基因会导致发育不正常。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秀丽隐杆线虫有口有肛门B.秀丽隐杆线虫和蚯蚓一样身体分节C.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D.lin-14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习题12(2023·宿迁)某同学观察到河蚌外部具有坚硬的贝壳,贝壳的形成主要依靠( )A.外套膜的分泌物B.鳃的呼吸C.斧足不断运动D.水中某些物质在体表的沉积A习题13(2023·菏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列关于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蛙属于脊椎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B.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雌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C.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D.青蛙的遗传物质是DNAB习题14(2023·十堰中考)据所学知识,以下动物及其相关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刚毛辅助运动B.鲫鱼——用鳃呼吸,用鳍协调游泳C.扬子鳄——用肺呼吸,牙齿有分化D.家鸽——气囊辅助肺呼吸,恒温动物C习题15(2023·菏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蝉体表的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鱼类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C.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D.家兔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D谢谢,下节课再见第四章千姿百态的动物章末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