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每段占全长的( )A. B. C.米 D.米2.,运用的运算律是(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3.一堆煤有50吨,用去后还剩多少吨?正确的列式是( )。A. B. C. D.4.果园里有桃树480棵,( ),荔枝树有多少棵?括号里补充下面( )条件,列式为480×(1-)。A.桃树比荔枝树少 B.荔枝树比桃树多C.荔枝树比桃树少 D.桃树比荔枝树多5.把一张纸条连续对折三次,其中一份是这张纸条的( )A. B. C.二、填空题6.12分=( )小时 千克=( )克7.实际比计划增产,实际是计划的( );今年比去年节约,今年是去年的( )。8.四月份产量比三月份多,这里把( )看作单位“1”,四月份产量相当于三月份的( )。9.学校义卖会上,六(1)班筹到义卖款240元,比六(2)班的义卖款少,六(2)班筹到义卖款( )元。10.比54kg多的是( )kg。80cm比( )cm少。11.有两筐一样重的西红柿,现在从第一筐取出7.5千克放入第二筐,这时第一筐西红柿的重量是第二筐的,这时第二筐西红柿重( )千克。12.十一黄金周,游乐园第一天的门票收入为840元,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第二天的门票收入是( )元。13.根据“现价比原价降低”,可以写出的等量关系式是( )。14.一根绳子长5m,先用去,再用去m,这时还余( )m。15.鱼缸里有36条红金鱼,黄金鱼是红金鱼的23,黑金鱼是黄金鱼的,黑金鱼有( )条。三、判断题16.计算(+)×18时,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更简便。( )17.手工课上,天天折了25只纸鹤,云云折的纸鹤数比天天多,云云折了30只纸鹤。( )18.音乐组有18人,其中男生人数占,则音乐组女生有多少人?列式为。( )19.张叔叔的工资增加后又减少了,他现在的工资比原来少了。( )20.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450本,比科技书多,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350本。( )四、计算题21.口算。×10= 1-= ÷3= ÷=+= ×= 1-×= 12÷=22.脱式计算。(1) (2) (3)23.看图列式计算。五、解答题24.小王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小王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多少页?25.王阿姨打算购买一套价值48万元的居民房,由于资金不足,王阿姨决定首付房款的,其余部分向银行贷款,王阿姨需向银行贷款多少万元?26.我国十岁儿童平均每分钟心跳大约90次。青少年平均每分钟心跳次数是儿童的。问:青少年平均每分钟心跳大约多少次?27.“开学优惠季”促销活动中,某爆款平板电脑现价1800元,比原价降低了,原来每台售价多少元?28.水结成冰,体积大约增加,现有18立方分米的水,能结成多少立方分米的冰?29.修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后,距离中点还有140千米,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30.同学们练习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的,小亮跳的是小强的,小亮跳了多少下?31.两地相距63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客车的速度是56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答案 BD B C C C1.BD【详解】试题分析:将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将这根绳子的全长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则每份占全长的1÷8=,每段的长为6×=米.解:则每份占全长的:1÷8=,每段的长为:6×=米.故答案为D,B.2.B【分析】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分配律(a+b)×c=a×c+b×c,乘法结合律(a×b)×c=a×(b×c),据此解答。【详解】,运用的运算律是乘法分配律。故答案为:B3.C【分析】把这堆煤质量看成单位“1”,用去,还剩下的质量就是它的(1-),用总质量乘上这个分率,就是剩下的质量。【详解】由分析可得,一堆煤有50吨,用去后还剩吨;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4.C【分析】将荔枝树棵数看作单位“1”,桃树棵数是荔枝树的(1-),桃树棵数÷对应分率=荔枝树棵数;将桃树棵数看作单位“1”,荔枝树棵数是桃树的(1+),桃树棵数×荔枝树对应分率=荔枝树棵数;将桃树棵数看作单位“1”,荔枝树棵数是桃树的(1-),桃树棵数×荔枝树对应分率=荔枝树棵数;将荔枝树棵数看作单位“1”,桃树棵数是荔枝树的(1+),桃树棵数÷对应分率=荔枝树棵数。【详解】A.果园里有桃树480棵,桃树比荔枝树少,荔枝树有多少棵?480÷(1-)=480÷=480×=720(棵)荔枝树有720棵。B.果园里有桃树480棵,荔枝树比桃树多,荔枝树有多少棵?480×(1+)=480×=640(棵)荔枝树有640棵。C.果园里有桃树480棵,荔枝树比桃树少,荔枝树有多少棵?480×(1-)=480×=320(棵)荔枝树有320棵。D.果园里有桃树480棵,桃树比荔枝树多,荔枝树有多少棵?480÷(1+)=480÷=480×=360(棵)荔枝树有360棵。括号里补充荔枝树比桃树少,列式为480×(1-)。故答案为:C5.C【详解】试题分析:由于每次对折后,每份都是对折前的,则第一次折后,其中一份是对折前的,第二次对折后每份是原来的×,则第三次对折后,每份是原来的××.解:××=.即把一张纸条连续对折三次,其中一份是这张纸条的.故选C.点评:在此类问题中,如果对折n次,则对折后的每份是原来的.6. 600【详解】略7.【分析】将计划看成单位“1”,实际比计划增产,则实际是计划的1+=;将去年量看成单位“1”,今年比去年节约,则今年是去年的1-=;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得:实际比计划增产,实际是计划的;今年比去年节约,今年是去年的。【点睛】找准单位“1”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8. 三月份的产量【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分率“的”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或者是把“是、占、比”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四月份产量比三月份多”,把“比”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把三月份的产量看作单位“1”,则四月份产量=三月份的产量×(1+)。【详解】1+=填空如下:四月份产量比三月份多,这里把(三月份的产量)看作单位“1”,四月份产量相当于三月份的()。9.300【分析】六(1)班比六(2)班的义卖款少,是以六(2)班为单位“1”,则六(1)班是六(2)班的义卖款的(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六(2)班筹到义卖款=六(1)班筹到义卖款÷(1-)【详解】(元)则六(2)班筹款到义卖款300元。10. 63 200【分析】第一个空,已知质量是单位“1”,所求质量是已知质量的(1+),已知质量×所求质量对应分率=所求质量;第二个空个,所求长度是单位“1”,已知长度是所求长度的(1-),已知长度÷对应分率=所求长度。【详解】54×(1+)=54×=63(kg)80÷(1-)=80÷=80×=200(cm)比54kg多的是63kg。80cm比200cm少。11.37.5【分析】根据题意,两筐西红柿同样重。从第一筐取出7.5千克放入第二筐,这时第一筐西红柿的重量是第二筐的,把这时第二筐西红柿的重量看作单位“1”,那么这时第一筐西红柿比第二筐少了(7.5×2)千克占第二筐重量的(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时第二筐西红柿的重量。【详解】7.5×2÷(1-)=7.5×2÷=15÷0.4=37.5(千克)这时第二筐西红柿重37.5千克。12.1080【分析】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乘(1+几分之几)。将第一天的门票收入看作单位“1”,列式为840×(1+)。【详解】840×(1+)=840×=1080(元)所以第二天的门票收入是1080元。13.原价现价(答案不唯一)【分析】将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比原价降低,现价是原价的,原价×现价对应分率=现价,原价-原价×现价比原价降低几分之几=现价,现价÷对应分率=原价,据此分析。【详解】根据“现价比原价降低”,可以写出的等量关系式是原价现价、原价-原价现价、现价÷=原价。14.【分析】用5×,求出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再用总长度减去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减去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即:5-5×-,即可解答。【详解】5-5×-=5-1-=(米)【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5.20【分析】先将红金鱼条数看作单位“1”,用36乘23,求出黄金鱼条数;再将黄金鱼条数看作单位“1”,用黄金鱼条数乘,求出黑金鱼条数。【详解】36×23×=24×=20(条)黑金鱼有20条。【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6.√【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由此判断即可。【详解】(+)×18=×18+×18=3+2=5因此计算(+)×18时,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更简便,原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乘法分配律的内容。17.√【分析】把天天折纸鹤的只数看作单位“1”,则云云折的纸鹤数是天天折纸鹤数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可计算出云云折了多少只。【详解】25×(1+)=25×=30(只)云云折了30只纸鹤。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关键是先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是哪个量,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计算。18.√【分析】把音乐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其中男生人数占,则女生人数占(1-),求女生人数,用音乐组人数×(1-),据此解答。【详解】18×(1-)=18×=14(人)音乐组有18人,其中男生人数占,则音乐组女生有多少人?列式为18×(1-)。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单位“1”的区别,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19.√【分析】设张叔叔原来的工资为1,先把张叔叔原来的工资看作单位“1”,先增加,则增加后的工资是原来的(1+);单位“1”已知,用原来的工资乘(1+)求出增加后的工资;又减少,是把增加后的工资看作单位“1”,减少后的工资是增加后工资的(1-);单位“1”已知,用增加后的工资乘(1-),求出他现在的工资;最后把他现在的工资与原来的工资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详解】设张叔叔原来的工资为1。1×(1+)×(1-)=1××=<1他现在的工资比原来少了。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0.√【分析】把科技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文艺书是科技书的(1+),用文艺书的本数÷(1+),即可求出科技书的本数,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450÷(1+)=450÷=450×=350(本)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450本,比科技书多,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350本。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单位“1”的确定,再利用分数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21.4;;;1;;0;16【详解】略22.(1)1;(2)7;(3)【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3)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详解】(1)=2×=1;(2)==8+3-4=7;(3)===23.108km【分析】把这条路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已修了,还剩下全长的(1-)没修,对应的是24km,求单位“1”,用24÷(1-),即可解答。【详解】24÷(1-)=24÷=24×=108(km)24.5页【分析】先求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一天看了全书的,单位“1”已知,12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即120×。最后直接第一天看的页数减去第二天看的页数即可。【详解】120×-120× =24-20 =4(页)答:小王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4页。【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乘法应用,单位“1”已知用乘法。注意找单位“1”的方法。25.28.8万元【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用48万乘,求出王阿姨决定首付房款的钱数;然后用居民房的总钱数减首付房款的钱数,求出王阿姨需向银行贷款多少万元即可。【详解】48-48×=48-19.2=28.8(万元)答:王阿姨需向银行贷款28.8万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王阿姨决定首付房款的钱数。26.72次【分析】把儿童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详解】(次)答:青少年平均每分钟心跳大约72次。27.2250元【分析】比原价降低了,将原价看成单位“1”,即现价是原价的(1-),得出原价的是1800元,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详解】1800÷(1-)=1800÷=1800×=2250(元)答:原来每台售价2250元。28.20立方分米【分析】由题意可知,把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结成冰的体积是水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冰的体积=水的体积×(1+),由此列式计算即可。【详解】18×(1+)=18×=20(立方分米)答:能结成20立方分米的冰。29.420千米【分析】把公路全长看作单位“1”,从修的起点到这条路的中点占全长的,则距离中点还有的路程占全长的,这条公路的长度=距离中点还有的路程÷(-已经完成的分率),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40÷()=140÷=140×3=420(千米)答:这条公路长420千米。30.50下【分析】将小明跳的数量看作单位“1”,小明跳的数量×小强对应分率=小强跳的数量;再将小强跳的数量看作单位“1”,小强跳的数量×小亮对应分率=小亮跳的数量,据此列式解答。【详解】120××=75×=50(下)答:小亮跳了50下。31.6小时【分析】由“客车的速度是56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可知货车的速度是56×=49千米/时。根据“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630÷(56+56×)=630÷105=6(小时)答:两车开出后6小时相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相遇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货车的速度。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