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0分)
1.C2.A3.C4.B5.B6.C7.A8.D9.B10.D
11.B12.D13.D14.D15.C16.D17.D18.B19.A20.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21.①北温②寒③季风④东⑤东南亚⑥西⑦东(或东南)
22.(1)C
(2)普遍高温(或高温)赤道(或0纬线)
海波高或地势高垂直
(3)亚热带季风温和少雨(或温和湿润)
油菜
23.(1)渤
(2)②④水土流失
(3)甲降水多(或乙土质疏松:丙植被少;丁坡度大)
(4)②③①
(5)植树种草修建挡土坝、护坡
退耕还林还草等(合理即可)(答出两点2分)
24.(1)准噶尔草地小麦湿润区
(2)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秋多,冬春少
常绿阔叶林(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黄河自古多忧患,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严重威胁着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
安全。下列关于“地上河”的成因结构图中,A、B、C三处应填入的数字序号
依次为
黄河中游
黄河成为
挟带大量泥沙
A
地势平坦
→B
泥沙沉积
“地上河”
①河床抬高
②进入华北平原
③流速减慢
(5)据统计,近20年来,黄河中游平均每年拦减入黄泥沙超过4亿吨。黄河中游多
处出现“一河清水向东流”的景象。下列有利于“清流飞瀑”与“一河清水向东
流”等景象形成的措施有
。
(写出两条,2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
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丘陵。
材料二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
材料三图1为中国地形类型分布图,图2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戈整、高赛克旗、石山
图1
图2
(1)图1中A
盆地。B为内蒙古高原,该地形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华北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是我国粮食作物
的主产区,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
(填干湿区)、半湿润区。
(2)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水资源分布受其影响,降水量和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共同
特点是
C山脉以南地区的植被以
为主。
八年地理试题
第6页共6页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
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0分)
1.关于我国四至点描述正确的是
A.最南端在海南省北部的琼州海峡
B.最北端在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江边
C.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D.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
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
人,这是我国近62年以来的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一1.48%0。读下
图,完成2~5题。
一人口地理界线
、河
19
杭州
人口数/人
2亿
可5000万-1亿
<5000万
22%人口增长率(前十位省区)
11%
海0
16%
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资料智缺。
2.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及分布大势是
A.黑河一腾冲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
B.吉林省人口增长远高于广东省区
C.沿海地区人口数量远小于内陆地区
D.黑河一腾冲线以西地区人口增长较慢
3.西藏自治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A.炎热多雨
B.森林茂密
C.高寒缺氧
D.炎热干燥
4.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状况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鼓励年轻人出国务工,减轻就业负担
②探索提前退休制度,帮助子女家庭看护孩子
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④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推进“放开三孩”工作落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我国部分省份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人口负增长未来可能会导致
A.人口年龄结构更优化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D.劳动力数量增加快
八年地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