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蛇曲地貌”或“曲流地貌”: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一、蛇曲的形成原理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当河流流经平坦的地区,如果抗冲刷能力弱的一侧河岸在河水侵蚀作用下坍塌,原来顺直的河岸就会变得弯曲凹陷,表层河水将向凹处的河岸冲去。冲向凹岸的表层水流一部分受离心力作用,冲向对岸,另一部分折向河底,形成底层水流,触及河底后,又变为上升流返回河面,形成环流。与此同时,河水向下游的纵向流动并没有停止,横向的环流与纵向的水流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螺旋向前的水流(图3)。环流是造成蛇曲的主要力量:冲向凹岸的下降水流流速快、侵蚀力强,使得凹岸后退,越来越凹;冲向凹岸的水流折向河底后,沿凸岸一侧上升,上升的过程中水流速度变慢,携沙能力降低,泥沙不断在凸岸一侧下沉堆积,使得凸岸变得越来越凸。二、蛇曲形成的自然条件1、地形相对平坦,有落差,但不大:如果地表不平,上下游落差很大,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大于向两侧侵蚀的力量,就会形成峡谷而不是蛇曲;2、地面的物质要软硬恰好、松散适度:太硬了,河水切不下去;太软、太松散了,即使有了蛇曲,也无法保持长久。草原上蛇曲最发达,原因是草原的地表有植物根系的联络固结,使得地表有了“韧性”,就像水泥中有了钢筋,不易松散。河流一旦在草原上开始蛇行状的切割,形成的蛇曲形状能够得到很好的保留。因此草原上的河流往往是蛇曲形的河流。而且草原上的蛇曲形河流的河岸整齐有致,弯弯曲曲的河岸好像是刀子雕刻出来的一样。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地方。三、蛇曲的两种类型常见的蛇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由蛇曲,另一种是嵌入式蛇曲,即曲流和曲峡。自由蛇曲也被称作迂回蛇曲,主要形成于宽广、开阔的地区。自由蛇曲形成后,如果地壳发生快速隆升,向下侵蚀的河水就会将抬起的基岩侵蚀切割,形成嵌入式蛇曲。最终,隆升的地壳形成山地,而蛇曲则保持原形,嵌在山谷之中。如果地壳抬升速度较慢,蛇曲边切割边向侧方侵蚀,变得更加弯曲,但上游的河水很可能截弯取直,直接冲向下游。如此一来,原先的蛇曲也就成为高山上的牛轭湖了。湖中包围的基岩残丘,称为离堆山。四、河流的截弯取直河流裁弯取直后形成牛轭湖或月亮湖。蛇曲形成后,河床的弯曲程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蛇曲扭转处上游与下游的河段也越来越接近,形成如瓶颈般的“地峡”。洪水来临时,地峡很容易被冲破,河水沿着截弯取直后的捷径顺直地注入下游河道,原先蛇曲上的弯曲河道也就成了静水湖泊,形如古代“C”形的牛轭或者弯月,故称牛轭湖或者月亮湖。一、传统灌溉方式1. 大水漫灌(1)特点:将大量的水直接灌溉到农田中,使整个农田地面被水覆盖。这种灌溉方式操作简单,但水资源浪费严重,且容易导致土壤板结和次生盐渍化。(2)适用地区:适用于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例如,我国华北平原的部分地区在过去曾广泛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另一方面,长期的大水漫灌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透气性变差,影响农作物的生长。2. 沟灌(1)特点:在农田中开挖沟渠,将水引入沟渠中,让水在沟渠中流动,通过土壤的渗透作用使水分到达作物根部。这种灌溉方式比大水漫灌节约水资源,但仍存在一定的水资源浪费。(2)适用地区:适用于地形有一定坡度、土壤透水性较好的地区。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农田采用沟灌的方式。(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对大水漫灌来说,沟灌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但如果灌溉不合理,也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同时,长期使用沟灌可能会使沟渠两侧的土壤肥力分布不均。二、现代灌溉方式1. 喷灌(1)特点:利用专门的喷灌设备,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像降雨一样均匀地洒落在农田中。喷灌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进行调节,节约用水,同时还能提高灌溉效率和均匀度。(2)适用地区: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土壤条件的地区,尤其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块不规整的地区。例如,我国一些山区的果园和蔬菜基地采用喷灌的方式。(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喷灌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土壤板结和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同时,喷灌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喷灌设备的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2. 滴灌(1)特点:通过管道系统将水一滴一滴地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使水分精确地供应给农作物。滴灌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之一,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2)适用地区:适用于水资源短缺、土壤保水性差的地区,以及对灌溉精度要求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区。例如,以色列的沙漠农业广泛采用滴灌技术。(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滴灌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滴灌可以避免土壤板结和次生盐渍化问题,有利于保持土壤结构和肥力。但是,滴灌系统的安装和维护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成本。3. 微灌(1)特点:微灌是一种综合了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多种灌溉方式的新型灌溉技术。它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精确地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实现高效节水灌溉。(2)适用地区: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种植区,尤其是对灌溉要求较高的花卉、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区。(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微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同时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不良影响。但是,微灌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三、高考考查角度1. 灌溉方式的特点比较(1)给出不同的灌溉方式,要求考生比较它们的优缺点、适用地区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比较大水漫灌、喷灌和滴灌三种灌溉方式在节约用水、土壤保护、成本等方面的差异。(2)考查考生对不同灌溉方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综合比较的能力。2. 灌溉方式的选择与应用(1)给出一个特定的地区或农作物种植场景,要求考生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并说明理由。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地区种植棉花,应该选择哪种灌溉方式?为什么?(2)考查考生对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农作物需求的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灌溉方式与可持续发展(1)探讨灌溉方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进灌溉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分析现代灌溉方式在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等方面的作用。(2)考查考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对气温的影响1. 海拔高度(1)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这是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但同时地面辐射散热也越快,导致气温下降。例如,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2)山地的不同坡向气温也会有所差异。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相对较高;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在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例如,天山山脉南坡气温高于北坡。2. 地形形态(1)盆地地形由于四周高、中间低,热量不易散失,气温相对较高。例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高,有“冬暖”之称。这是因为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入侵,同时盆地地形使得热量在内部积聚。(2)山地的山谷地区夜间容易形成冷空气下沉堆积的现象,称为“冷湖效应”。这会导致山谷地区夜间气温较低,而山顶和山坡的气温相对较高。例如,在一些山区的山谷,夜间气温可能比山顶低很多。二、对降水的影响1. 地形抬升(1)当气流遇到山地等地形障碍时,被迫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这种因地形抬升而形成的降水称为地形雨。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面向印度洋,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山脉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使南坡成为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是由于气流在迎风坡上升形成降水后,在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例如,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其东侧为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2. 山脉走向(1)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的关系会影响降水分布。如果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垂直,那么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例如,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大致为东西向,与盛行西风带的风向垂直,因此其北侧和南侧的降水分布差异明显。如果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平行,对降水的影响相对较小,如是两条平行山脉,可能产生“狭管效应”,加快风速。三、对风的影响1. 阻挡作用(1)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动,改变风向。例如,秦岭山脉阻挡了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使得秦岭以南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同时,山脉也可以阻挡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使山脉两侧的气候产生差异。(2)山脉还可以形成风的屏障,使山脉背风侧形成“焚风效应”。当气流越过山脉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空气变得干燥,降水稀少。例如,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经常出现焚风现象,对当地的农业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2. 山谷风在山区,白天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升温快,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山谷风的昼夜交替变化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例如,在一些山区,山谷风可以带来水汽的循环,影响降水分布。四、对气候分布的影响1. 改变气候带的分布范围(1)地形可以使气候带的分布发生改变。例如,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得中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同时也改变了东亚地区的气候格局。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东亚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并且扩大了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范围。(2)高大的山脉还可以形成气候的分界线。例如,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分界线,其南北两侧的气候差异明显,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2. 形成局部小气候地形复杂的地区容易形成局部小气候。例如,在山谷、盆地、河谷等地形封闭的地区,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形成独特的小气候。这些小气候可能与周围地区的气候有很大差异,如温度、湿度、降水等方面。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由于地处低纬度的河谷地带,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与周边地区的气候明显不同。地理中影响气候的地形效应地形对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在高考地理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点。一、对气温的影响1. 海拔高度(1)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这是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但同时地面辐射散热也越快,导致气温下降。例如,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2)山地的不同坡向气温也会有所差异。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相对较高;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在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例如,天山山脉南坡气温高于北坡。2. 地形形态(1)盆地地形由于四周高、中间低,热量不易散失,气温相对较高。例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高,有“冬暖”之称。这是因为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入侵,同时盆地地形使得热量在内部积聚。(2)山地的山谷地区夜间容易形成冷空气下沉堆积的现象,称为“冷湖效应”。这会导致山谷地区夜间气温较低,而山顶和山坡的气温相对较高。例如,在一些山区的山谷,夜间气温可能比山顶低很多。二、对降水的影响1. 地形抬升(1)当气流遇到山地等地形障碍时,被迫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这种因地形抬升而形成的降水称为地形雨。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面向印度洋,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山脉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使南坡成为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是由于气流在迎风坡上升形成降水后,在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例如,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其东侧为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2. 山脉走向(1)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的关系会影响降水分布。如果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垂直,那么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例如,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大致为东西向,与盛行西风带的风向垂直,因此其北侧和南侧的降水分布差异明显。如果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平行,对降水的影响相对较小,如是两条平行山脉,可能产生“狭管效应”,加快风速。三、对风的影响1. 阻挡作用(1)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动,改变风向。例如,秦岭山脉阻挡了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使得秦岭以南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同时,山脉也可以阻挡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使山脉两侧的气候产生差异。(2)山脉还可以形成风的屏障,使山脉背风侧形成“焚风效应”。当气流越过山脉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空气变得干燥,降水稀少。例如,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经常出现焚风现象,对当地的农业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2. 山谷风在山区,白天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升温快,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山谷风的昼夜交替变化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例如,在一些山区,山谷风可以带来水汽的循环,影响降水分布。四、对气候分布的影响1. 改变气候带的分布范围(1)地形可以使气候带的分布发生改变。例如,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得中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同时也改变了东亚地区的气候格局。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东亚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并且扩大了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范围。(2)高大的山脉还可以形成气候的分界线。例如,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分界线,其南北两侧的气候差异明显,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2. 形成局部小气候地形复杂的地区容易形成局部小气候。例如,在山谷、盆地、河谷等地形封闭的地区,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形成独特的小气候。这些小气候可能与周围地区的气候有很大差异,如温度、湿度、降水等方面。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由于地处低纬度的河谷地带,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与周边地区的气候明显不同。一、概念固碳,也叫碳封存,指以捕获碳并安全封存的方式来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其目的是增加除大气之外的碳库碳含量,将多余的碳封存起来,不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缓解全球变暖趋势。二、主要方式1.生物固碳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体内。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如纤维素、淀粉等,从而实现固碳。森林、草原等植被覆盖面积较大的地区,植物的固碳作用尤为显著。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的桉树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具有很高的潜在生物固碳能力。2.土壤固碳植物凋落后,残体进入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有机碳的形式在土壤中储存起来。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丰富,能够长期保持稳定,是重要的碳储存库。此外,土壤中的一些矿物质也可以与有机碳结合,形成更加稳定的化合物,增强固碳效果。3.海洋固碳(1)物理固碳:海洋中的海水可以溶解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等物质,从而将二氧化碳储存起来。这是一种物理溶解的过程,虽然储存的碳量相对较少,但对于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具有一定的作用。(2)生物泵固碳: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海水中的无机碳,产生的有机碳最终以浮游动物的排泄物、浮游动植物残体等形式从上层海水向下沉降,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海水表层送到海洋深部储存起来。三、意义1.生态环境方面:固碳作用有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减缓温室效应,降低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减少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2.经济发展方面:发展固碳技术和产业,如植树造林、海洋碳汇项目等,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固碳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碳减排的途径,降低企业的碳排放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能源安全方面: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有助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四、具体措施 1.生态修复 :包括造林、种草、封育等措施,通过增加植被覆盖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储存能力。2 .人工造林 :大力发展人工林,特别是幼龄林,因为它们的生长速率高,固碳效率也最高。3 .森林保护和管理 :通过保护和扩大森林面积,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因为它们具有长期的固碳能力。五、高考真题【2022年 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 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2)。(1)指出该样地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请说明理由。(3)森林固碳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途径,提出增强当地森林碳吸收能力的主要措施。答案:(1)差异: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大,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小。原因:与山谷相比,山脊受台风影响更大,易使植被倾倒死亡、腐烂,树木更新快,可增加土壤中有机碳输入。(2)与长白山相比,该地水热条件更好,植被更茂密,热带森林光合作用更强,吸收二氧化碳更多,把碳大量固定在植物体内。(3)积极恢复森林,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抚育和管理,注重林木的保护性间伐与更新,提升森林固碳能力等。1、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水资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告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括“水利资源”。水力资源: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2、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3、阵风、盛行风和焚风阵风指短时间内风向变动不定,风速强弱变化剧烈的风;盛行风即某一时期广泛流行某一种风向的风如季风,也叫主导风;焚风指沿山坡向下吹的热而干的风,空气比较干燥,受其影响易发生森林火灾。4、冲积平原、三角洲和冲积扇冲积平原指河流携带泥沙进入低平地区堆积而成的平原;由三角洲发展而成的平原叫三角洲平原,常位于河流注入海洋或大湖地区;山地河流出口处的扇形堆积地貌为冲积扇。5、地形、地势和地质构造地形指地表形态,一般看作地貌的同义词,表现为五种不同的地形种类;地势为地表起伏大势,如我国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质构造指地壳及组成它的地质体(岩层、岩体)的空间展布和形态特征,如褶皱、断层。6、汛期和凌汛汛期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川积雪融化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现象,因发生时期及原因不同,可分为春汛、伏讯、秋讯、凌讯等。凌汛比较特殊,一般出现在化冻期,河道里的冰凌对水流的阻力作用而引起的涨水现象,常发生在温带从纬度较低流向较高的河段上。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才是季风气候。8、矿物、矿产与矿床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时才称为矿产。有矿不一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则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9、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和证据。10、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11、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量前者是对污染物而言,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而后者是对人口而言,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12、领土、国土与国土资源领土和国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国主权管辖的也域空间。但领土是国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分。国土除领土外,还包括国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分,国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国家的全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贷源。13、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14、节气与季节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动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中地理中影响气候的地形效应.docx 高中地理影响气候的地形效应.docx 高中地理最常见地理概念.docx 高中复习资料:地理中的蛇曲地貌.docx 高中资料:地理中的固碳作用.docx 高中资料:地理中的灌溉方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