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案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案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八单元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本课通过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三个子目,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并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通过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及原因。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第三世界面临的问题,并认识到作为第三世界的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二)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同国家独立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
通过《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当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及挑战的具体表现,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问题的区域性与共性特征,以及问题解决的艰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的原因与表现。
2.难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史料教学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知识回顾: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讲授新课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一)背景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究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中和发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二: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想一想世界殖民体系为什么会崩溃。
1.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树立的原则;
2.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
4.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
5.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
6.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7.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二)过程
1.自主学习(一)
(1)史料实证
印巴冲突是指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殖民地政策造成的。
2018年2月25日,印度军队炮击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的巴基斯坦哨所,导致巴方人员伤亡。同年5月30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意在克什米尔地区停止交火,双方同意落实于2003年达成的停火协议。
2019年3月,应巴基斯坦方面邀请,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对巴基斯坦进行访问,就印巴局势与巴进行沟通。
2020年6月22日,印度与巴基斯坦于“克什米尔实控线”猛烈交火,又一次造成1名印度士兵死亡。
(2)问题探究:英国为何要对印度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提示:英国不甘心放弃印度的殖民统治,通过这一形式,使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牵制和制约,从而有利于英国继续控制印巴地区。
(3)图片展示
2.自主学习(二)
(1)图片展示
(2)图片史料解释
为了纪念阿尔及利亚独立,中国邮电部于1962年7月10日发行了这套邮票。本套邮票共2枚。
右图为“火炬及地图”。主图为火炬和阿尔及利亚地图。燃烧的火炬象征着阿尔及利亚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及其光辉胜利。阿尔及利亚地图正中是本套邮票的主题文字——“支持阿尔及利亚解放斗争”。邮票背景为暗红色,既突出了主体图案,同时也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庄重、肃穆。
  左图为“战斗的阿尔及利亚战士”。主图描绘阿尔及利亚战士手持武器、冲锋陷阵的场面。人物均呈前俯姿势,背景为阿尔及利亚国旗,新月和星代表了这个国家的伊斯兰教信仰。人物刻划生动、朴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自主学习(三)
(1)图片展示
(2)知识拓展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标志着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4.探究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1)史料阅读
材料: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亚非发展中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发展中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2)问题探究:结合材料,思考殖民体系崩溃有什么样的影响。
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推动国际关系平等化;使得世界进一步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一)自主探究
1.发展中国家的含义
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
2.成就
(1)亚洲: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韩国与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一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2)非洲: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经历了快速增长、停滞、调整、再增长的过程。
(3)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二)图片展示
(三)图说历史
问题探究:分析图片,想一想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四)小试牛刀
(五)拓展提升
问题探究:结合以上两道题,试着谈谈你的感受。
1.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3)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如不设法解决或抑制,将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5)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如何接受经济的正传递,抑制副传递,成为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6)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2.应对措施
(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
(2)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
(3)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