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1课时月球、地球和太阳(大象版)六年级上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作业布置教学目标能够描述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相对运动方式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能认识到太空探索拓宽了人类的视野。0102能在小组分享中收集汇总实验结果,并借助统计图表对搜集到的证据进行信息处理,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出日食发生的原因。0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探究日食的成因。科学观念04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发生原因的因果兴趣,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王母娘娘赐给后羿两颗仙丹,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偷地把两颗仙丹全都吃掉了。后羿的猎犬黑耳打翻了煮过仙丹的人参汤,并喝了几口汤汁。然后追着嫦娥一起到了天上。嫦娥因为害怕躲进了月亮里面,黑耳逐渐变大一口把月亮咬了大半。天狗食日新知导入天狗食日据《尚书》记载,夏朝时,一天中午时分,人们突然发现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把太阳吞掉。后来民间把这一现象叫作“天狗食日”新知导入猜想假设——日食的成因日食探究新知日全食探究新知日环食日偏食猜想假设——日食的成因日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真的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是被怪物“吃”掉了吗?观察日食的发生过程,对日食的成因作出假设。探究新知1234567猜想假设——日食的成因2.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0万倍,地球的体积约为月球的49倍。小贴士探究新知1.月亮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围绕着太阳转。猜想假设——日食的成因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呢?探究新知太阳距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月球距离我们38.4万公里,太阳比月亮离我们远400倍。正因为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所以我们看上去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猜想假设——日食的成因探究新知太阳被一个圆形的物体挡住了,这个物体应该是一个圆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谁可能挡住太阳呢?看大小可能是月球。猜想假设——日食的成因探究新知1234567中间的图片是不是整个太阳都消失不见了。左边三张图片里太阳从大到小,右边三张图片,太阳又从小到大。我觉得遮住太阳的影子是圆形的,感觉像是一个黑黑的圆盘从右边滑到左边。猜想假设——日食的成因探究新知假设:日食的成因是月球绕着地球运转时,正好运转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于是挡住了太阳。日全食日偏食猜想假设——日食的成因事实证据——日食成因模拟实验太阳图片月球模型实验材料:探究新知实验方案1事实证据我的假设 月球运动遮住了太阳。实验方案我的发现1.将太阳图片贴在黑板上。2.面向太阳,右手拿月球模型用不同的方法围绕地球公转,用一只眼睛观察是否出现日食现象。实验方案1:探究新知探究新知事实证据实验操作:将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日食的过程进行对比。注意事实证据——日食成因模拟实验三张颜色和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橡皮泥、吸管、双面胶实验材料:探究新知实验方案2我的假设 月球运动遮住了太阳。实验方案我的发现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实验方案2:探究新知事实证据——日食成因模拟实验探究新知实验操作:事实证据——日食成因模拟实验处理信息——归纳日食发生的规律月球、地球和太阳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不能出现日食。月球、地球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月球自东向西围绕地球转动,这时能出现日食,但太阳的东边先出现亏损。探究新知情况1情况2处理信息——归纳日食发生的规律探究新知月球、地球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转动,能出现日食,但太阳的西边先出现亏损。情况3小组 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第1组 不能出现日食第2组 能出现日食,但方向不对第3组 能出现日食,且方向正确第4组 …… ……探究新知处理信息——归纳日食发生的规律月球是从西边开始遮挡太阳的,这说明月球是自西向东绕地球转动的。只有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才会出现日食。我发现月球距离地球太远时,不会出现日全食现象。探究新知处理信息——归纳日食发生的规律探究新知处理信息——归纳日食发生的规律1.只有月球、地球和太阳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才会出现日食。2.月球距离地球太远时,不会出现日全食现象。探究新知处理信息——归纳日食发生的规律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转动,于是地球就带着月球一起围绕太阳自西向东(从背向太阳的位置观察)转动。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这时就会发生日食。迁移应用探究新知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状况?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解释吗?1.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背对太阳站立。2.手拿月球模型用不同的方法围绕地球公转,用一只眼睛观察是否出现月食现象。迁移应用探究新知当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处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地球会挡住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导致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无法被照亮,形成月食。 迁移应用探究新知迁移应用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探究新知1、日食的成因是( )A.太阳挡住了月球的关B.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C.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2、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是因为( )。A.月球距离地球近,太阳距离地球远B.太阳距离地球近,月球距离地球远C.它们实际的大小就差不多选一选AC课堂练习填一填1、日食是( )、( )、( )三个天体相对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2、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 )倍,地球的体积约为月球的( )倍,月球的体积比太阳的体积小很多。3、当地球运动到( )和( )中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 )线时,就会出现( )现象。太阳地球月球130万49月球太阳直日食课堂练习断一断1、在日食的发生过程中,月球是静止不动的。( )2、日食和月食本身是月球公转时出现的两种特殊的自然现象。( )3、日食出现时,月球是从东边开始遮挡太阳的。( )4、日食发生的类型有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 )5、日食出现时,最早是西边出现黑影。( )6、日食是太阳被月球遮挡,月食是月球被地球遮挡。( )××√√√√课堂练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月球、地球和太阳,知道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周期性运动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学会了描述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明白了什么是日食以及日食的形成过程和三个天体的位置状况有关。课堂总结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状况?请你用模拟日食实验的方法来解释一下,说给同桌或家人听。作业布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月球、地球和太阳》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是引入活动,让学生猜测古人描述的是什么天文现象,并说出依据,从而探查学生的前概念。 第二部分是猜想假设。先提供真实的日食图片或视频资料,指引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描述日食发生的过程,说明这个“怪物”是从哪个方向,怎样一点点“吃掉”太阳的,又是怎样“吐”出来的,这个“怪物”是“谁”呢?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对日食的成因作出假设。 第三部分为事实证据。模拟实验是探究天体运动规律的常用方法,能较为方便地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获得相关的事实证据。此外,根据自己的假设开展日食模拟实验,并观察模拟实验现象与真实的现象是否一致。在正式开始模拟实验之前,需要让学生明晰每个材料模拟的对象。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每次的模拟结果与真实现象的吻合程度,并记录天体在怎样的位置条件及运行情况下会出现日食现象。 第四部分是处理信息,是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环节。处理信息前需要手机信息,通过模拟实验,各组已获得了相应结果。教师可组织学生分享各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将结果的关键词或示意图记录在黑板的表格上。接着,组织学生整理信息,描述月球模型在什么位置、在怎样的运行情况下会挡住太阳模型,进而解释日食的成因。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晰月球、地球与太阳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和运行规律。 第五部分是迁移应用。完成了对日食的模拟分析,学生可用相同的思路去思考产生月食现象的原因,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巩固所学内容。2.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究能力,它们对太阳、地球、月球等方面的信息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想知道关于它们的一切以及之间的联系,所以很容易调动起大家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它们自己去模拟实验,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够描述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相对运动方式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能认识到太空探索拓宽了人类的视野。 科学思维:能在小组分享中收集汇总实验结果,并借助统计图表对搜集到的证据进行信息处理,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出日食发生的原因。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探究日食的成因。 态度责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发生原因的因果兴趣,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周期性运动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能认识到太空探索拓宽了人类的视野。 难点:能够描述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能在小组分享中收集汇总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出日食发生的原因。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求: 1.能描述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相对运动方式。 2.会对模拟实验搜集来的证据进行信息处理。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活动和猜想假设教师活动1 引入活动 1.故事导入 师问:大家听过“天狗食日”这个神话故事吗?其实它有不同的版本,我们先来听听这种说法。 课件出示 王母娘娘赐给后羿两颗仙丹,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偷地把两颗仙丹全都吃掉了。后羿的猎犬黑耳打翻了煮过仙丹的人参汤,并喝了几口汤汁。然后追着嫦娥一起到了天上。嫦娥因为害怕躲进了月亮里面,黑耳逐渐变大一口把月亮咬了大半。 师:其实在古代,人们对浩瀚和神秘的宇宙就已经充满了好奇。据《尚书》记载,夏朝时,一天中午时分,人们突然发现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把太阳吞掉。后来民间把这一现象叫作“天狗食日” 2.揭示主题 师问:那古人描述的到底是什么天文现象? 出示日食类型及图片: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师:那你们知道日食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月球、地球和太阳 板书主题:月球、地球和太阳 二、猜想假设 1.日食是怎么发生的? 师问:日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真的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是被怪物“吃”掉了吗?观察日食的发生过程,对日食的成因作出假设。 课件出示 师:猜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月亮、地球和太阳这三个天体。 出示小贴士: 1.月亮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2.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0万倍,地球的体积约为月球的49倍。 师问: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呢? 讲解:太阳距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月球距离我们38.4万公里,太阳比月亮离我们远400倍。正因为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所以我们看上去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 师: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你们觉得日食的成因是什么呢? 师:这是不同时期的日食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师解释:我们观察左边的图片,从1到3,你会发现天空都会逐渐变暗,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地消失,直到中间的图片,整个太阳全部消失不见,然后过了一会儿,我们再观察右边的三张图片,你会发现,太阳光线又在逐渐变亮。我们从太阳变黑的形状看,真的像是一个圆形物体从右往左慢慢地遮挡太阳,又慢慢地离开。 那请大家猜一猜,这个圆形的物体可能是什么? 2.日食的发生过程 师:看来日食发生的原因可能和地球、月球、太阳这三者之间的位置有关。那么,为什么发生日食的时候月球总是从右往左遮挡太阳呢?这又和什么有关?具体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师:所以,我们的假设是,日食的成因是月球绕着地球运转时,正好运转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于是挡住了太阳。 师问:那你这种假设中,日食发生时月球在哪里? 师:请大家自己思考思考,然后在记录单上画出月球、地球和太阳的模拟运行轨迹。学生活动1 通过老师的讲解,知道什么是天狗食日,同时也对天狗食日这个现象产生好奇,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生齐答:日食 了解本课的主题 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生1:太阳被一个圆形的物体挡住了,这个物体应该是一个圆球。 生2: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谁可能挡住太阳呢?看大小可能是月球。 生3:中间的图片是不是整个太阳都消失不见了。 生4:左边三张图片里太阳从大到小,右边三张图片,太阳又从小到大。 生5:我觉得遮住太阳的影子是圆形的,感觉像是一个黑黑的圆盘从右边滑到左边。 生6:我觉得可能是月亮。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生1:我觉得和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有关,是不是月球总是从右往左绕着地球转动呀,所以发生日食时月球才会从太阳的右边穿到左边。 生2:我觉得可能不是月球绕着地球运动形成的日食,因为日食有时间限制,而月球不可能走这么快。所以我觉得可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的人就能看到月球从西往左遮挡太阳。 生2: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中间。 生自己在记录单上画出模拟运行轨迹。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故事引入,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疑问,真的有“天狗食日”吗?通过小贴士介绍月亮、地球和太阳的知识,帮助同学们进行合理猜想假设,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环节二:事实证据教师活动2 1.过渡 师: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转动,月球与太阳的体积相差很大,又怎么能遮挡太阳呢?月球为什么总是从右往左遮挡太阳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自己的假设,那我们的假设合理吗?我们肯定不能去太空观察太阳、地球和月球是如何运动的,那我们要如何去验证呢? 师:是的,我们以前就做过有关地球的模拟实验,那请同学们想想,如何利用今天老师带来的太阳模型、月球模型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 2.实验 (1)实验名称:日食成因模拟实验 (2)实验材料:太阳图片、月球模型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妙妙的实验方案 课件出示 (3)实验过程 师:我们在实验需要注意: 将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日食的过程进行对比。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实验视频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模拟日食》学生活动2 生举手回答 生1:我们可以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生分组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让学生明白日食现象和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环节三:处理信息教师活动3 师过渡:实验大家做完了吗?那我们的实验结果怎样呢?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并说明相应的结果。 根据小组的汇报,课件出示: 情况1 月球、地球和太阳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不能出现日食。 情况2 月球、地球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月球自东向西围绕地球转动,这时能出现日食,但太阳的东边先出现亏损。 情况3 月球、地球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转动,能出现日食,但太阳的西边先出现亏损。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观察得也很仔细,下面我们把各小组的结果整理一下 课件出示 师问:通过这三种情况,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小组讨论,举手回答 师问:不过老师也有个疑问,为什么一定是月球遮挡太阳呢?有没有可能是金星、水星或其他星体呢? 出示动画视频《日食》 师小结: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我们的实验。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转动,于是地球就带着月球一起围绕太阳自西向东(从背向太阳的位置观察)转动。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这时就会发生日食。学生活动3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组1:这是我们小组画的实验方案图,我们发现月球、地球和太阳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不能出现日食。 组2:我们设计的方案是眼睛、月球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月球自东向西围绕地球转动,这时能出现日食,但太阳的东边先出现亏损。 组3:我们和第2组研究得差不多,眼睛、月球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转动,能出现日食,但太阳的西边先出现亏损 组4:我们发现月球离地球稍微远一点就会出现日环食现象。 组5:我们发现地球不管住哪个方向绕太阳转,只要月球经过太阳时是从右往左的,就是和日食现象是一致的。 组6:我们设计的方案是假设地球是逆时针自转的,虽然我们之前的假设浓密实验能够解释为什么发生日食时月球是从右向左穿过太阳的,但是却和我们每天看到的月亮东升西落相矛盾,所以我们认为假设二不成立。 小组讨论,举手回答 生1:只有地球、月球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出现日食。 生2:月球转到地球较近时才能观察到整个太阳消失了。 生举手回答: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其他星体,离地球太远,也没有太阳那么大,所以不能把太阳全部遮挡。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汇总模拟实验的结果,观察和对比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归纳日食发生的规律,从而大家更容易明白什么是日食以及日食发生的过程。环节四:迁移应用教师活动4 师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日食的成因,谁能用相同的方法分析出月食的成因?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状况?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解释吗?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师:我们也可以像模拟日食一样,模拟一下月食的发生过程。 课件出示: 1.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背对太阳站立。 2.手拿月球模型用不同的方法围绕地球公转,用一只眼睛观察是否出现月食现象。 出示动画视频《月食》 小结:当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处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地球会挡住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导致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无法被照亮,形成月食。 师:月食可以分成两种 师小结:在浩瀚的宇宙中,日月星辰都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和运行规律,我们看见的日食、月食这样的天文现象只是他们“交互”的瞬间,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还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学生活动4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和日食一样,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转到地球的后面,被地球遮挡了。 生2:我觉得要在满月的时候才会有月食。 ……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完的日食的模拟来让学生推测月食的模拟,从而感受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天文现象,从而感受宇宙中无穷无尽的奥秘。7.板书设计 月球、地球和太阳 天狗食日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月食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作业布置 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状况?请你用模拟日食实验的方法来解释一下,说给同桌或家人听。 练习设计 选一选 1、日食的成因是( ) A.太阳挡住了月球的关 B.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C.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2、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是因为( )。 A.月球距离地球近,太阳距离地球远 B.太阳距离地球近,月球距离地球远 C.它们实际的大小就差不多 填一填 1、日食是( )、( )、( )三个天体相对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 )倍,地球的体积约为月球的( )倍,月球的体积比太阳的体积小很多。 3、当地球运动到( )和( )中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 )线时,就会出现( )现象。 断一断 1、在日食的发生过程中,月球是静止不动的。( ) 2、日食和月食本身是月球公转时出现的两种特殊的自然现象。( ) 3、日食出现时,月球是从东边开始遮挡太阳的。( ) 4、日食发生的类型有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 ) 5、日食出现时,最早是西边出现黑影。( ) 6、日食是太阳被月球遮挡,月食是月球被地球遮挡。( ) 答案: 选一选:C A 填一填:1、太阳 地球 月球 130万 49 太阳 月球 直 日食 断一断:1、× 2、√ 3、× 4、√ 5、√ 6、√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单元侧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处理也贯穿于本课始终:一是通过观看日食的图片,获得日食过程的信息,为后续模拟实验的设计提供思路。二是利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多与日食相关的信息,并通过绘制星体模拟运行轨迹图,提出关于日食成因的假设并确定模拟实验的方案。三是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之间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以及相对运动方式,并将数据记录下来,便于后期处理分析数据。四是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分享各组的实验结果,共享资源,再通过整合、总结得出日食发生的规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元基本信息单元主题 浩瀚宇宙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 9.2 地球绕地轴自转 (1)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9.3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2)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方向,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3)测量正午时物体的影长,说明不同季节正午影长的变化情况。 9.4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4)知道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种月相,说明月相的变化情况。 9.5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5)比较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大小,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描述太阳系八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 (6)知道宇宙中有很多恒星,通过观察或借助软件识别织女星、牛郎星等亮星,学会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知道大熊座,猎户座等星座,了解划分星座的意义。 9.6 太空探索扩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7)了解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的历史,知道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进展。 (8)了解天文观测和利用航天器探测宇宙的历史,关注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事业的进展。 学业要求: 1.能说出太阳系的基本结果,知道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季节变化、正午物体影长变化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了解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进展。 2.能运用太阳系的简单模型,理解地球、月球和太阳等天体有规律的运动与相关的周期性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了解月相的变化情况,具备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3.能借助动画演示或动手制作简单模型,模拟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互关系,解释相关自然现象的成因。 4.能科学认识星座划分的意义,了解常见的天文现象,关注我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进展,激发探索太空的好奇心,树立民族自豪感。单元课时设计 5课时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主题名称 浩瀚宇宙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自己熟知的、几乎每天都感受到的太阳、月球等入手,以大家感兴趣的大熊座、猎户座引出对星座的学习,最后通过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单元通过观察、探究、归纳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和作用。 4.该单元分为五课,分别为《月球、地球和太阳》《太阳系》《星座》《星系》《浩瀚宇宙》。先从学生最熟悉了解的入手,使学生明白月球、地球和太阳是有联系的;第2课《太阳系》让学生对整个太阳系有所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第3课《星座》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从自己的生日中获取自己的星座。第4课《星系》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星系概念,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并表述探究结果。第5课《浩瀚宇宙》旨在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主题学情分析 学生对月球、太阳系、星座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想更多地了解,所以本单元对学生来说很有意思,能很好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在处理信息方面,多数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从阅读、媒体或网络等不同途径中获取信息,但甄别信息、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并创造性地表达方面的能力较为缺乏。第一单元侧重训练学生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并表述探究结果。本单元作为高年级段探究要素的训练单元,将在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继续重点提升学生用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并表述探究结果的能力。开放性学习环境 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学生需要知道宇宙中除了银河系还有其他无数的星系,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宇宙的整体认识,理解宇宙的浩瀚和复杂性。 科学思维:学会利用概念图、统计图表、模型、思维导图、时间轴等方式来整理和记录信息,表述探究结果。能够查阅资料,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探究实践: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和观察,了解日食等天文现象的发生过程和原因。通过制作太阳系模型、制作星座知识小报等活动,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责任感。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增强对环境保护和科学探索的意识。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猜想假设——天狗食日 教师讲述“天狗食日”的故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猜想日食的成因。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日食图片或视频资料,指引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描述日食发生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日食的成因做出假设。任务2 名称:事实证据——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 提问:我们的假设合理吗?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日食的发生过程。师生讨论并整理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方案,学生按方案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模拟实验是探究天体运动规律的常用方法,能较为方便地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获得相关的实施证据。此处,根据自己的假设开展日食模拟实验,并观察模拟实验现象与真实的现象是否一致。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关注每次的模拟结果与真实现象的吻合程度,并记录天体在怎样的位置条件及运行情况下会出现日食现象。任务3 名称:处理信息 汇总模拟实验的结果,观察和对比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归纳日食发生的规律。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处理信息前需要收集信息,通过模拟实验,各组已获得了相应结果。教师可组织学生分享各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将结果的关键词或示意图记录在黑板的表格上,接着,整理信息,描述月球模型在什么位置,在怎样的运行情况下会挡住太阳模型,进而解释日食的成因。任务4 名称:迁移应用 提问: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状况?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解释吗?学生设计模拟实验并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完成对日食的模拟分析,学生可用相同的思路去思考产生月食现象的原因,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巩固所学内容。第2课时 任务5 名称:事实证据 教师讲解古人发现行星的过程并提问:行星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太阳系和行星的信息,将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行星”这个名字的由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星体除了会运动还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通过数据清晰地知道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以及相对大小,进而便于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模型。任务6 名称:处理信息 提问:为了使我们制作的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呢? 引导学生按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相应的数据。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筛选、转化所需的建模内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据的处理,引导学生将真实的数据等比例缩小转换为可用来建模的尺寸。任务7 名称:设计制作太阳系模型 出示任务和制作步骤,学生按照步骤制作太阳系模型,并向同伴介绍太阳系的基本信息,以及八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整理的比例尺数据信息,进行动手制作模型,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第3课时 任务8 名称:活动——我们来找北极星 提问:北极星并不是一颗特别亮的星,如何才能准确找到北极星呢?学生自由发言,师生总结寻找北极星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星座来寻找北极星的方法,通过这个活动了解星座的概念,并认识大熊座等星座。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联系,从而总结出寻找北极星的规律。任务9 名称:计划组织——制作星座知识小报 (1)准备活动: 提问:夜空中还有哪些著名的星座?如何找到它们?星座还有哪些作用?引导学生完成制作星座知识小报的准备工作。 (2)收集与星座相关的信息,并且整理成星座信息卡。 设计意图:教师可给学生提供纸质资料,比如书籍、图片;或者电子资源,比如相关网页、视频资料等。通过整理星座信息,制作星座小报,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星座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任务10 名称:表达交流——星座知识交流会 要求:将我们设计制作的星座小报展示出来,举办一个星座知识交流会,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对星座的新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星座知识交流会,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星座的认识。第4课时 任务11 名称:提出问题 教师介绍银河系。 提问:关于星系,我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请将问题填入问题银行存折。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对星系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也有很多疑问,这些疑问正是学生探究的动力。教师可以先收集学生对宇宙感兴趣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列出来进行整理。任务12 名称:搜集证据 要求: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星系的相关信息,并整理记录下来。出示资料卡内容,学生阅读并整理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三种收集信息的方法:上网查询、查阅书籍和实际观测,获得星系的相关知识。任务13 名称:处理信息 提问:收集到的信息往往多而杂乱,我们用哪些方法处理这些信息呢?这些信息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吗?学生讨论交流处理信息的方法,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了解两种处理信息的工具——思维导图和气泡图,并尝试用这两种工具整理星系的相关信息,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整理信息能力和组织能力。第5课时 任务14 名称:搜集证据 出示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人类为探索宇宙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又发展了哪些最新的空间技术?制作一份海报,向同学们展示宇宙的广阔或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收集整理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出发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通过阅读宇宙相关的资料信息,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续制作海报做准备。任务15 名称:处理信息与表达交流 利用时间轴记录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信息进行整理,同时把自己制作的人类探索宇宙的时间轴展示出来,并向同学介绍。 设计意图:用时间轴记录法能十分清晰地呈现某件事的发展历程,有效呈现碎片化的信息。鼓励学生在表达交流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系统地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对人类探索宇宙发展历程的理解。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评价内容 第1课时《月球、地球和太阳》: 1.能依据日食的成因做出假设。 2.能根据自己的假设开展日食模拟实验,并观察模拟实验现象与真实的现象是否一致。 3.能通过整理信息,解释日食的成因。 第2课时《太阳系》: 1.思考星体除了会运动还有哪些特点。 2.通过数据能清楚地知道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以及相对大小,进而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模型。 第3课时《星座》 1.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完善对北极星的认知。 2.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星座的相关资料,丰富自己对星座的认知。 第4课时《星系》 1.能使用常用的信息收集途径对有关星系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梳理。 2.会使用思维导图或气泡图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展示。 第5课时《浩瀚宇宙》 1.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研究确定收集信息的角度,再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相互分享。 2.会自己制作人类探索宇宙的时间轴。评价指标 第1课时《月球、地球和太阳》: 能够描述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相对运动方式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能认识到太空探索拓宽了人类的视野。(科学观念)能在小组分享中收集汇总实验结果,并借助统计图表对搜集到的证据进行信息处理,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出日食发生的原因。(科学思维)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日食的成因模拟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探究日食的成因。(探究实践)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发生原因的因果兴趣,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态度责任) 第2课时《太阳系》: 知道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科学观念)能用合适的方法把“八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缩小成适当大小,开展基于证据的论证。(科学思维)在教师指导下,在对太阳系八大行星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能动手制作太阳系模型,并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探究实践)保持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态度责任) 第3课时《星座》: 知道大熊座、猎户座等主要星座。(科学观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利用大熊座中的北斗七星及仙后座中的亮星来寻找北极星。(科学思维)能够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信息处理,梳理并展示交流星座知识。(探究实践)勇于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态度责任) 第4课时《星系》: 知道宇宙中除了银河系还有其他无数的星系,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科学观念)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气泡图处理信息。(科学思维)能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探究实践)在探究活动中,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态度责任) 第5课时《浩瀚宇宙》: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科学观念)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利用时间轴记录法整理记录信息。(科学思维)能够查阅资料,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探究实践)能在学习中体会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态度责任)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五、单元作业设计选一选。 1.月球是围绕着( )自西向东转动 A.地球和太阳 B.太阳 C.地球 2、在夜晚的天空中我们看到的闪烁的星星大多是( ) A.流星 B.恒星 C.行星 3.下列关于星座的说法,有误的是( )。 A.北极星是小熊座中的一颗星 B.北极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所以能指示方向 C.仙后座中的五颗星可以组成字母“W”的形状,这是辨识仙后座的最主要标志 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 ) A.中国的杨利伟 B.古希腊的阿波罗 C.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5.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6.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两个“近邻”分别是( )。 A.木星和火星 B.水星和金星 C.金星和火星 二、填一填。 7.太阳系是以( )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 )、( )、( )、( )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8.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 )运动的天体。在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 9.时间轴记录法就是依据( )顺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录体系。 10.月球( )围绕地球转动,于是地球就带着月球一起围绕太阳( )转动,当月球运动到( )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 )上,月球就会挡住( ),这时就会发生( )。 三、判一判。 11.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望远镜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 为了更好地观测宇宙,人类利用运载火箭将望远镜、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以及航天员等送入太空。( ) 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中心位置。( ) 星系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 ) 在星座图形中,北极星处于大熊的尾巴尖端。( ) 四、综合题 16.仰望天空,我们感叹宇宙的浩瀚,你是否畅想过外太空的奥秘,请设计一个航天器,结合太空特点,并用文字说明航天器的特点和功能。 17.请完善下图中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总星系的关系。 答案: 一、1.C 2.C 3.B 4.C 5.C 6.C 二、7.太阳 八颗行星 矮行星 小行星 彗星 8.恒星 水星 海王星 9.时间 10.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太阳 一条直线 太阳 日食 三、11.√ 12.√ 13.× 14.√ 15.× 四、 16.答:航天器的特点是小巧轻便,耗能较少。航天器具有设计奇特,具有科技高,设备全的特点,可以拍摄记录太空。 17. 银河系 →太阳系 →地球 总星系 河外星系六、单元教学结构图浩 瀚 宇 宙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模拟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类型,尤其是在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是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常用方法,但是学生设计模拟实验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在制定计划时必须引导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及实验中各种器材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意义。 关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进行选择,在中年级学段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同的处理信息的方法,如从资料中找证据、图表法、涂色法、模型法等多种方法,本单元则主要选择了分类整理法和绘制流程图法。 优点: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不足:不能每个人真实地体验实验的过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3.1月球、地球和太阳 课时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3.1月球、地球和太阳 课时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三单元《浩瀚宇宙》单元整体设计.docx 日食动画视频.mp4 月食动画视频.mp4 模拟日食.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