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C 7.D 8.B 9.A 10.C
11.D 12.C 13.B 14.C 15.D 16.B 17.B 18.D 19.C 20.A
21.D 22.A 23.D 24.D 25.A 26.D 27.B 28.A 29.A 30.D
二、非选择题
31(1)一化三改,一化指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指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⑤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2(1)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2)①相同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阶级社会,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都存在剥削和压迫的现象。②不同点: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有人身自由,工人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的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西宁市海湖中学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卷
高 一 政 治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影片《疯狂原始人》讲述了原始人咕噜一家在老爸的庇护下生活。每天以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下面对原始人咕噜一家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老爸使用铁制的工具狩猎 ②一家人在山洞里围着火堆烤抓来的野兔吃
③咕噜用石头使劲切割兽肉 ④女儿用羽毛制成的笔在树叶上写下心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对原始人咕噜一家所生活的社会发展时期的社会管理表述正确的有( )
①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长可以随时发动对外作战
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③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大家共同劳动
④氏族长依靠军队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从夏朝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止,我国奴隶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左右,下列不属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
A.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B.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C.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D.奴隶主不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4.启建立夏朝定都城为阳城。为了平定叛乱,夏朝建立了军队,设置了“夏台”监狱,成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由此可知( )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国家是维护各阶级利益的机器 ④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封建社会,战乱使得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还要服劳役,战乱时被武装为私兵,终身依附地主,世代相袭。尽管如此,史学家普遍认为,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 )
A.农民比奴隶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封建制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剥削方式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
D.农民有了人身自由,能够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
6 .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在这一发展中,属于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是( )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③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④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对于私有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 ②私有制的产生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分化
③私有制产生了剥削,是万恶之源 ④私有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文明时代伴随着奴隶社会而来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
B.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城市的繁荣和文字的使用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9 .随着生产力 进步,封建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下列选项关于封建统治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剥削 ②政治压迫 ③思想钳制 ④自由平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该学习小组拟定一个研究课题,最适合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 B.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C.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
11.世界社会主义有着5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一路走来,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进,又有坎坷曲折。在这个进程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发展,始终代表了人类的前进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性原则出发揭露封建主义弊端
②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13~14世纪时,就有一些领主开始强制围圈农民的公有土地为私有的牧羊场。从15世纪最后30多年开始,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的条件是( )
A.获取大量的货币资本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获取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13.在地区不断动荡的背景之下,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有人担心地区冲突可能演变为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政策的偶然失误,企图遮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描述正确的有( )
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④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新时代重读《共产党宣言》旨在( )
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为中国发展提供具体借鉴
②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③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
④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1923年,年仅31岁的林祥谦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被捕后英勇就义,是第一位中国共产党烈士。一百多年来,无数像林祥谦这样的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是因为他们坚信共产主义( )
①符合不需要团结人民群众的客观要求
②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谷时,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走向苏东国家的结局,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进入新时代,中国成功地在世界上举稳了社会主义旗帜,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这告诉我们( )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②中国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③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马克思主义能够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挑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恩格斯晚年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一个是发现剩 余价值。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唯物到唯心的历史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冲破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该运动( )
①首次提出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口号 ②标志着中国摆脱了封建社会的束缚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它们是( )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④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和历史前提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④莫尔《乌托邦》的发表
A.①③ B.② ④ C. ①② D.③④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始终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统一战线
②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相互衔接
③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不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过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②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③是苏联模式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形成
④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体系,与其他共产党人无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过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过渡时期指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时期
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期
24.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曾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1946—1952年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所有制,将地主土地变成农民土地;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合作社,土地也由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1958—197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彻底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农业合作化的完成使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实践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意味着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毛泽东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够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对此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过渡时期我国落后的生产状况 ②中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③国家正在加快向社会主义转变 ④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下列关于党的八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③对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了新的规定 ④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 )
①国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③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8.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那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9.“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反映出( )
①是基于个体农业经济不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 ②过渡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表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1956年到196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的十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十年,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等许多工作都是在那个年代开始布局的。这说明了( )
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经历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教训
②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个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什么?(10分)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论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0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材料二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马克思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习近平
材料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具体的、特殊的本质。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材料中出现的社会形态分别是什么?(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总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异同。(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