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盐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盐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盐亭中学2023级2024年秋第一次学月水平考试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合计48分)
1.身处人工智能的高科技时代,如何理解今天变化多端、碎片化的世界?我们靠什么抚慰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必须从人类文明的大变局中来认识这一点,热门的科学,包括人工智能、基因工程都是关于人的科学,再加上人文科学。这是因为:( )
①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可分割,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各项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与“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③“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正确的是:( )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复制,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下列与恩格斯观点一致的是:( )
①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②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③运动发生在存在物的相互关系之中 ④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折耳根,又名鱼腥草,除具有食用价值外,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关于鱼腥草的味道评价,各地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它清爽可口,有的人认为它腥味太重难以下咽。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①折耳根这一事物是各种观念的集合 ②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
③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认识事物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0年1月2日,杭州市余杭区长乐林场虎山林区,一株株新苗沐浴在雨露中。当天,浙江的林业干部职工在各地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拉开了“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的序幕。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这是基于:( )
①人们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②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能够改造客观规律
③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我国某团队研发的“散货生产管控一体化系统”,借助“互联网+”对作业过程中的运输工具、作业设备、货物等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监管,并与生产业务管理过程集成,实现了港口管控一体化。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内多个港口落地运用。这说明:( )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事物价值的实现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间联系的前提 ④优化要素结构可以促进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要:( )
①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②克服封闭观念,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王毅在谈中美关系时指出,真正的“和”是承认和尊重“不同”,中美之间的差异和不同不应成为阻挡双方交流的鸿沟,而应成为相互借鉴、彼此促进的动力。对此正确的是:( )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②矛盾是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中美双方把握机遇,促使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自2023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银保监会表示,将及时总结评估试点情况,适时研究推广试点经验,推动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行动表明:( )
①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之中包含着普遍性
③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④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各地景区游人涌动,可以说是“开门红”。但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只看游客的出游意愿,还要谨慎分析市场、形势变化,以及成本问题、游客心理问题、目的地居民的态度等。这体现了:( )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③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时下,“地摊经济”成为家喻户晓的热词,成为保民生、保就业的重要抓手。然而其不足之处也不容小觑,比如占道经营扰乱交通,假冒伪劣难以追查,消费纠纷维权困难等。因此,寻求“地摊经济”的“抓”与“放”之间最合适的平衡点,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极大考验。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②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攻坚战,是持久战。面对困难险阻,我们要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执行者、行动派和实干家,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行稳致远。这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 )
①在质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量的积累 ②把发展中的曲折性转化为前进性
③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④看到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3年7月,国家统计局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这一研判:( )
①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认识世界 ②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着重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 ④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这强调( )
①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寓于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普遍性中
②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本质
③文明进步的飞跃性与间断性离不开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
④现代并非与传统绝缘,应在扬弃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题(共4题,合计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统揽“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作出的战略擘画,是中国经济育新机、开新局并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战略选择。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两个背景: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泛起,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打击了全球投资与消费;二是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当前我国趋于平稳的疫情,逐步恢复的市场消费,稳定的政策环境和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使我国不仅具有保持“世界工厂”的条件,而且正在成为全球消费增长的中心。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统揽“两个大局”作出的战略擘画和主动战略选择。(1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为接下来的嫦娥六号任务提供通信保障,为确保万无一失,科研人员制定了详细预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嫦娥六号着陆区——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形异常复杂,附近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高地,科研人员为嫦娥六号探测器配置了微波敏感器、激光敏感器和一系列光学成像敏感器,加强了它自动识别和避障的功能。历经48小时,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的取样工作,并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嫦娥六号能成功在月球背面“挖土”的原因。(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卫视自春晚《唐宫夜宴》在短视频平台爆火之后,后凭借《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多台晚会及综艺节目频频“出圈”。向来以地方性文化为特色、以中原地区为覆盖面和服务范围的河南卫视,一年之内倏然享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力,出彩、出新、出色的节目被全国观众看到并为之点赞。“出圈”意味着走出电视圈,走向社交媒体圈;“出圈”还意味着电视人走出舒适圈,走向未知的短视频的“丛林江湖”。
河南卫视打破了人们对以往节日庆祝的节目认知,标新立异,使中国传统文化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并用灵动的语言、鲜活的技术、精美的视觉效果打造属于中国故事的专属舞台,并以稳定可靠的机制吸引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投入与喜爱,形成可循的艺术章法。河南火遍全国,这背后是中国人民崛起的民族自信心,河南卫视以厚积薄发、不变初心的坚持和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书写了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谈谈你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认识。(1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的“爱国三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主权安全风险加剧、意识形态斗争加剧、价值观念冲突加深等新挑战,教育难度和紧迫程度前所未有。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不仅回应了人民对国家的浓浓深情,更以法治之力保障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
这是一部面向全体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律,该法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和功能,分别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其中特别突出了青少年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该法还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及其内容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2)作为高中生,请你就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两条建议。(4分)盐亭中学2023级2024年秋第一次学月水平考试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1—5:A C C C D 6—10:C A B D C 11—15:C D B D A D
1.A. ③: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科学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错误。④: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可分割,二者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④错误。故本题选A。
2.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均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②③符合题意。D.“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体现的是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天不变,道亦不变”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是哲学基本派别对立,④:“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体现的是辩证法的矛盾观,两者不是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故本题选C.
3.C.①项,物质决定意识,老马识途的功能在于老马对于路途的熟悉程度,路线在老马记忆中的客观存在是这个功能的客观实在性,人只是发现了老马的这个功能。选项表述错误。故错误。④项,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因此老马之“智”不是源于实践,而是马自身的一种本能。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C.①:物质决定意识,该词的创作源于客观存在,故错误。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体现了该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故②正确。③:正确的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意识也不是对存在的复制,而是需要进行加工,故③错误。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故④正确。故本题选C。
5.D.明确题干观点强调的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即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①不选,“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承认了运动但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②不选,“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承认了物质,但否认了运动;③正确,运动发生在存在物的相互关系之中,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载体;④正确,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故选:D。
6.C.①:折耳根是客观事物,不是观念的集合,①错误。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④错误。故本题选C。
7.A.①④正确,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这是基于人们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②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规律,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利用规律,没有体现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故选A。
8.B ①④:我国某团队借助“互联网+”对作业过程中的运输工具、作业设备、货物等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监管,并与生产业务管理过程集成,实现了港口管控一体化,这说明优化要素结构可以促进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也说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事物价值的实现,①④符合题意。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能根据自身主观需要建立新的联系,②表述错误。③:创新意识对认识和利用事物间联系有指导作用,但不是前提,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9.D.“孤岛现象”的突出表现是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这启示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③正确。在科技创新中,“孤岛现象”的存在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这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④正确。我们应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关键部分,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我们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而不是实现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②排除。故选D。
10.C.①: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①错误。②③:真正的“和”是承认和尊重“不同”,中美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和不同不应成为阻挡双方交流的鸿沟,而应成为相互借鉴、彼此促进的动力,这说明矛盾是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说明“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③正确切题。④: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能相互转化,④错误。故本题选C。
11.C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①错误。②③:及时总结评估试点情况,适时研究推广试点经验,推动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体现了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之中包含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突出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个方面,④错误。故本题选C。
12.D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故①错误。②:材料没有涉及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故②不选。③④:各地景区游人涌动,可以说是“开门红”。但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只看游客的出游意愿,还要谨慎分析市场、形势变化,体现了分清主流与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13.B.“地摊经济”一方面成为保民生、保就业的重要抓手,然而也有不足之处,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也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寻求“地摊经济”的“抓”与“放”之间最合适的平衡点,体现的是要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属于唯物论,不属于辩证法道理,②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未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D.在量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质变,故①错误.把发展中遇到的曲折转化为前进性的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故②错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攻坚战,是持久战,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故③正确;面对困难险阻,我们要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做全国统一建设的执行者行动派和实干家,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行稳致远,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看到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故④正确。故选D.
15.A.③:既看到经济回升向好,又要看到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体现了要分清主流与支流,而不是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③不符合题意。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6.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①错误。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本质由中国国情决定,②错误。事物的质变表现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性与间断性,量变表现为渐进性与连续性,质变离不开量变,③正确。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现代是对传统的辩证否定,发展的实质是扬弃,应在扬弃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④正确。故选D。
1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及“两个大局”提出了新发展格局战略。
②意识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或意识活动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新发展格局战略是我国主动应对国内外形势并正确反映新形势的战略擘画和选择。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形成新发展格局是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主动应变的体现。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是根推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月球背面“挖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科研人员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属性,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科研人员利用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和一系列光学成像敏感器,建立起月球背面和嫦娥六号的联系,确保月球背面“挖土”顺利进行。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科研人员善于分析和把握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挖土”的各种条件,既注重地形复杂等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制定详细预案,确保月球背面“挖土”万无一失。
19.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河南卫视打破了人们对以往节日庆祝的节目认知,标新立异,使中国传统文化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守正体现肯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创新体现否定之否定,弘扬传统文化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河南卫视坚持守正创新,厚积薄发,重视量的积累以不变初心的坚持和努力为优秀传统文化频频“出圈”创造条件。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电视人要走出舒适圈,走向未知的短视频的“丛林江湖”,以出彩、出新、出色的节目被全国观众认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直面矛盾,解决矛盾。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要求我们用“刚”性的法律,为爱国主义教育保驾护航。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部法律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分别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③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我们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抓住青少年这个重点群体和学校这个主渠道。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多方面促进。
例如:①积极参加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了解国家发展历程与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②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