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曲靖市民族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思 想 政 治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1第一、二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班学生围绕“阶级社会的演进”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①甲同学: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②乙同学: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③丙同学:地主占有所有土地,这成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④丁同学: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所得到的工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关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演进过程下列传导正确的是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3.在悠久的封建社会里,古代农民深受繁重赋税的剥削,有许多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他们这种痛苦生活。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是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4.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①一针见血赤裸裸地揭穿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②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过程充满着暴力和血腥③强调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要有大量货币当作资本④是马克思对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无情批判和揭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4 年 5月 7 日,英国火车司机联盟因待遇问题等开始新一轮的罢工行动。近年来,西方国家似乎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混乱。从英国到美国,再到德国和法国,罢工、游行内讧无处不在,仿佛一场场狂风暴雨正在袭来。由此可知A.工人罢工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其一切矛盾的总根源C.资本主义社会隐蔽的剥削方式越来越暴露无遗D.工人罢工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6.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其著作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和谐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人人劳动,男女平等,没有城乡差别,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并以普遍的协作代替文明社会的个人竞争。他希望有富翁出资来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最终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空想社会主义者之所以失败,就在于①主张阶级调和,未对资本主义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②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④没有进行社会变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1883年 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③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④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它“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以其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是因为它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②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使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③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④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照亮了人类寻求自由、解放的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世纪末期,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人认为: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这一观点是A.错误的,看到了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是不可避免的B.正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确实是失败了C.错误的,没看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的曲折是暂时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认识不清D.正确的,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社会主义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以下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表述正确的是A.理论到实践一空想到科学———国到多国B.理论到实践———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C.空想到科学———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D.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国到多国11.1840年6月,英国对清政府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大幕,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动。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近代中国人民的这些尝试都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①反动势力运用强大的国家机器对中国进步力量疯狂镇压②帝国主义列强依靠坚船利炮在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实力③领导力量不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存在根本性缺陷④选择的政治制度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形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道:“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该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4.2024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中国的成立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标志着我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C.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D.总路线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16.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手段完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通过社会主义改造A.已基本完成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B.彻底结束极少数剥削者对劳动人民的统治C.为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制度和经济基础D.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17.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轨迹。下列词语能够记录“三大改造”时期特征的是①“社会主义”“合作化” ②“公私合营”“过渡时期”③“整风运动”“站起来” ④“土地革命”“分产到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候,毛泽东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够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对此相关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过渡时期我国落后的生产状况②中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③国家正在加快向社会主义转变④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党的第八次大会的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未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这样写道。党的八大①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③确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指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可见毛泽东思想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④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一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在《乌托邦》一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材料二 1857 年经济危机在世界经济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第一次在美国发生,对英国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动。随着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的激烈竞争,促使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反过来,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美国危机的打击。由英国向之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也使英国的投资者持有的有价证券急剧贬值。(1)结合材料一,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概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阐述其基本特征。(9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 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主要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然而,最终升华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说:“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根据习近平讲话内容,分析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各种条件。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20世纪初,正当中国人民在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的时候,从地跨欧亚的俄国放射出一道人类进步的希望之光。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1949 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8月,在财经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中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仅“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就开展了1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这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火红年代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1956年4 月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这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主义的窗口,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中国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曲靖市民族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思想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②:在奴隶社会,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②正确。④: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所得到的工资,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④正确。①:本题设定的是“阶级社会的演进”,甲同学观点正确,但属于原始社会时期,不在阶级社会范围内,①不符合题意。③:丙同学表述不正确,地主占有绝大多数土地,而不是所有土地,③错误。2,B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生产资料相应地逐渐转归个体家庭私有,私有制产生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奴隶制国家产生了,B项传导正确。ACD三项均传导错误。3.D①③:“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体现出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土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地主租种土地。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阶级,将大部分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忍受地主的残酷剥削,①③符合题意。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描写了农夫劳作之辛苦,说明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而不是反映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②排除。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悠闲的田园生活,与主题不符,④排除。4,C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绝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过程充满着暴力和血腥,②正确。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材料中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对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无情批判和揭露,④正确。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剩余价值,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③: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要有大量货币当作资本,资本主义私有占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符合题意。5.B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从英国到美国,再到德国和法国,罢工、游行内江无处不在,仿佛一场场狂风暴雨正在袭来,这体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B正确。A: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A错误。C:资本主义社会隐蔽的剥削方式并未暴露无遗,并且材料强调的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本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个根源,C排除。D: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商疾,D错误。6.C②:材料提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其著作中描述了自己心日中的理想社会一和谐制度,…他希望有富翁出资来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最终也没有一个富翁支持他”,这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正确。③:材料提到了理想社会,提到了希望富翁出资,就是没有提到人民群众,因此他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正确。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但是也对资本主义弊端做出了深刻揭露和批判,①错误。④:空想社会主义者是理想主义者,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而不是没有进行社会变革,④错误。7.A①③: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①③正确。②④: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揭示了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②④错误8.D③④:《共产党宜言以其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是因为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照亮了人类寻求自由、解放的道路,③④符合题意。①: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①说法错误。②:三大工人运动使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②说法错误。【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25053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x 政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