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3张PPT)主题四 寻找地球上的居住地描述居住地气候特点第二课时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十分广阔,但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宜人类居住。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寻找更加适宜的居住地。今天,地球表面有些地方人口稠密,有些地方人烟稀少;有些是城镇,有些是乡村。这种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人们选择居住地时会考虑哪些条件?怎样描述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居住环境。意大利佛罗伦萨全景主题学习目标运用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说明气候、水源、地形、海洋等自然要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人口、人种、语言、宗教、城乡等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和文化景观特点,领略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人们是如何选择居住地的?主题内容主题内容1.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2.描述居住地气候特点3.描绘居住地文化景观新课导入读图 4-16 中 3个地方的景观图,如果可以选择,你更愿意生活在哪里?为什么?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在寻找理想的居住地时,气候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差异明显,每个人都希望在一个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的地方生活和工作。图4-16居住地景观核心素养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分析居住地气候特点时,探讨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温室气体排放等)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如何反作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如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水资源短缺等。适应与减缓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如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以体现人地协调的理念。人地协调观区域气候特征:详细描述居住地的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当地自然景观、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区域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居住地的气候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增强区域认知能力。例如,对比热带雨林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区域认知多因素综合分析:在描述居住地天气与气候特点时,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貌、大气环流等)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系统思维:构建天气和气候系统的概念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同时,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综合思维实地观测与记录:鼓励学生进行居住地天气和气候的实地观测,记录并分析数据,如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增强实践能力。天气预报制作:通过模拟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体验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提升地理实践技能。调查与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居住地气候特点的调查与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锻炼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实践力天气与天气预报01世界气候02Contents目 录世界气候Part 01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分布图4-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气候类型的分布图4-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从纬度位置看,热带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大致分布在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区,寒带气候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极地地区赤道地区亚热带气候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寒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⑤温带季风气候—⑨温带大陆性气候—⑩地中海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气候—⑧热带雨林气候—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⑦①①①②②②③③⑦④④⑧⑧⑧⑤⑩⑩⑨⑥⑥⑥气候类型的分布图4-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③③⑦④④⑧⑧⑤⑩⑩⑨从海陆分布看③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和西岸④地中海气候和⑤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⑨温带季风气候、⑧亚热带季风气候和⑦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⑩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⑧③③③④④④⑤⑤⑤⑧气候类型的分布图4-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一些高大的高原和山地会形成特殊的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类型的景观不同气候类型会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气候类型的景观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雨林茂密,终年常绿。气候类型的景观热带草原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草木枯黄,湿季草木茂盛。气候类型的景观热带荒漠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气候类型的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树木葱郁,冬季寒冷干燥,树木落叶。气候类型的景观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植物叶子常绿坚硬。气候类型的景观温带荒漠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特征的描述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主要要素。人们通常用月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降水量来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以反映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气候特征的主要工具是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案例④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雅典一年内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全年气温在 0 °C 以上,降水集中在冬季。图4-22雅典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①图中横坐标表示月份。②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是摄氏度(°C),红色曲线表示气温年变化。③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是毫米(mm),蓝色柱表示各月的降水量。⑤雅典的气候特点可概括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0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季节分配不均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旱季湿季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干季,满目枯黄热带草原气候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终年炎热干燥热带草原气候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年降水量一般为1500—2000毫米,季节变化大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多东少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冬季无沿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一般为700—1000毫米,各月降水比较均匀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各地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也不同苔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只有三个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生长有苔藓和地衣等植物,间或有一些低矮耐寒的灌木丛冰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各月降水少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冰雪覆盖,几乎没有植物生长高原山地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大致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工具与实践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表4-1太原市多年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4.7 -0.7 5.9 13.2 19.0 22.7 24.3 22.6 17.4 10.8 3.2 -3.1降水量/毫米 3.0 5.6 11.2 22.0 34.1 52.2 109.3 99.4 62.0 28.1 12.9 2.91. 读取表4-1中的各月平均气温值,用圆点将其标注在图4-23中相应位置,并将各圆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2. 读取表4-1中的各月平均降水量值,用柱状图形将其画在图4-23中相应位置。3. 描述太原市的气候特点,并判断其气候类型。图4-23太原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气候类型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地面接收的太阳光热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减少。热带地区接收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寒带地区接收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温带地区气温适中。纬度位置0°23°26′N23°26′S66°34′S66°34′NNS气温低,降水少气温低,降水少气候要素 具体表现 原因气温 纬度低的地方气温高,纬度低的地方气温低 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降水 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气温/℃30150-15-30-45-60降水量/mm600500400300200100014710月份气温/℃30150-15-30-45-60降水量/mm600500400300200100014710月份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严寒干燥的寒带气候气温:赤道地区(甲地)远高于南极地区(乙地)降水:赤道地区(甲)远多于南极地区(乙地)甲乙纬度位置纬度位置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年均温高低、年降水量多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纬度位置。海陆分布海洋陆地距海近,降水多气温变化幅度变小距海远,降水少气温变化幅度变大降水气温距离海洋越来越远一般情况下,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温差较小,降水较多;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较大,降水稀少。气候要素 具体表现 原因气温 冬季,同纬度地区,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相反 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造成吸热和放热的速度不同降水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沿海地区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海陆分布海陆分布气温/℃30150-15-30-45-60降水量/mm6005004003002001000温带大陆性气候14710月份气温/℃30150-15-30-45-60降水量/mm600500400300200100014710月份温带季风气候丙丁气温年较差:丙地约为33℃,丁地约为40℃年降水量:丙地约为650毫米,丁地约为280毫米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同一纬度,一般情况下,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低的地方,气温高。规律: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H地形对气温的影响H与气温的垂直分布有关的简单计算:如图所示:山顶的气温t、山麓的气温T、山麓与山顶的相对高度H,根据气温随海拔升高的递减率,已知其中两个数值,可求另外一个数值。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当暖湿气流遇山地阻挡被迫爬升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安第斯山脉南段的西侧,位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湿润气流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景观:植被茂盛景观:植被稀少,干旱荒凉工具与实践制作居住地气候标签1. 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图4-19)中找到你选择的居住地,并明确居住地的气候类型。2.查询该地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绘制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该地气候特点。3.收集能反映当地气候特点的景观图,为居住地的气候制作一个独特的标签。例如,将植被图附在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旁边。思考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如何反映气候特征的? 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通过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反映气候特征。 ①通过气温曲线图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7月,而南半球的最高气温则出现在1月 12。例如,如果气温曲线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则属于北半球气候;若在1月份达到最高值,则属于南半球气候 。②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气温可以确定气候带。例如,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最热月均温在20℃以上的地区属于温带气候;而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最热月均温在20℃以上的地区则属于热带气候。③通过降水量的分布可以进一步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例如,年降水量均匀的地区可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可能属于季风气候或热带雨林气候;而全年降水量较少的地区可能属于沙漠气候 。综上所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通过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帮助我们判断和分析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知识拓展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农作品种我国粮食作物“南稻北麦”的种植特点就体现了这一点。知识拓展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熟制我国作物熟制从热带地区的一年三熟到寒带地区的一年一熟,热量从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知识拓展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水热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知识拓展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异常往往会影响人体健康,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使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遭受重大损失。知识拓展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不同,人们为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江南地区气候湿热,适宜种植水稻,当地居民以大米为主食。知识拓展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饮食生活在热带的人们,喜欢吃清淡祛暑的食物;生活在寒带的人们,喜欢吃可以御寒的辛辣和油腻食物。知识拓展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交通降水丰富地区,船是主要的传统交通工具;雪橇是寒带地区常见的交通工具知识拓展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服装生活在热带的人们,终年只穿单衣;生活在寒带的人们,终年都要穿厚厚的衣服;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知识拓展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利影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利于改善气候,如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知识拓展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不利影响:全球变暖人为原因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过度砍伐森,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来越高,导致全球变暖。1危害极地地区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2应对措施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强国际合作等3知识拓展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不利影响:臭氧层破坏1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2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知识拓展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不利影响: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烟尘,导致雾霾天气的出现。知识拓展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不利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高(热岛)中心城区上升气流显著中心城区雾和低云增多城市热岛效应风速比郊区小人为释放热量多建筑物密集课堂小结能力提升:能够运用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归纳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能够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地区及主要特征;认识世界的自然景观及其分布,知道自然景观与气候的关系。能够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气候异常变化的关系。课堂小练下图为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符合“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由图可知,①图表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②图表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图表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④图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分配较为均匀。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B下图为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以上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由图可知,①图表示热带雨林气候、②图表示温带季风气候、③图表示地中海气候、④图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D下图为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读图可知( )A.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少 B.内陆地区降水多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 D.极地地区降水多解析: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成为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多;迎风坡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C正确,ABD错误,故选C。C下图为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影响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解析:①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②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影响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跟纬度位置、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无关,故选A。A“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5.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温和湿润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气温常年超过15℃,全年降水均在100mm以上,因此该地全年高温多雨。故选B。B“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6.“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A.保暖 B.防风C.防潮 D.排水解析:由资料可知,巴布亚新几内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形茅屋的屋顶坡度很大,主要是考虑排水。故选D。D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