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3.2 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第1课时)1、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2、掌握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方法。3、概述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下列两种苗哪一个可以正常的生长发育?原因是什么?情境导入白化苗正常苗白化苗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待种子中贮存的养分耗尽就会死亡。正常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一、解开光合作用之谜1.海尔蒙特(比利时)的“柳树实验”树木只要有水,就能生长发育 。你认为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他忽视了哪些重要因素?2.英格豪斯实验过程结论:植物需要 才能产生气体,后来人们确定绿叶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是O2。阳光3.萨克斯实验过程碘蒸气处理见光部分遮光部分遮光处理酒精(目的 )暗处理在暗处放置1-2天光照光照几个小时饥饿处理目的是什么?清水漂洗清水漂洗水浴加热结论:叶片在光下产生了 。淀粉通过自己设计的光学仪器发现,叶绿素的吸收光谱与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相吻合。结论:光合作用中利用的光与叶绿素吸收光能有关。4.俄国科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极 细 光 束实验一.黑暗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实验二.均匀光照下现象一:好氧细菌集中在照射到的叶绿体部位。现象二:聚集现象消失,好氧细菌均匀分布于叶绿体所有部位。结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条件是 。叶绿体光5.恩格尔曼实验过程结论:叶绿体中含有能有效地吸收利用 的物质,这些物质吸收的光与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有关。实验三.通过三棱镜用不同颜色的极细光束同时照射叶绿体不同部位红光与蓝光现象三:好氧细菌主要分布于红光与蓝光照射区域结论: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 。同位素标记法水18O2H218OO2光照射下的小球藻悬液CO2AH2OC18O2B方法:6.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过程糖类等有机物结论:CO2主要用于合成 。7.卡尔文实验过程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一)实验原理1.提取色素的原理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能溶解绿叶中的各种光合色素。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2.分离色素的原理分离方法:纸层析法1、提取色素①5g .→剪碎放入研钵中②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分次少量加入5ml无水乙醇有助于充分研磨防止叶绿素分子被破坏溶解色素作用?选材?新鲜绿叶(二)实验步骤③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④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防止乙醇挥发,色素氧化)单层尼龙布用什么过滤?深绿色① 制备滤纸条思考:减去两角的的原因?2、分离色素: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边缘处扩散过快。②画滤液细线要求细而直目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干了再画,重复几次目的: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清晰。③分离色素层析液培养皿注意: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溶解度最大?含量最多?胡萝卜素叶绿素a(含量约占3/4)(含量约占1/4)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分离这些色素?实验异常结果分析A.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 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叶绿素分子被破坏。 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 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叶绿素含量少。B.滤纸条只呈现胡萝卜素、叶黄素两条色素带: 忘记加碳酸钙导致叶绿素分子被破坏。 所用叶片为“黄叶”。C.滤纸条看不到色素带 未加无水乙醇。 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D.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液细线未达到细、齐的要求,使色素扩散不一致造成的。三、捕获光能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主要吸收 .: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蓝紫光分析:为什么植物春夏叶子翠绿 而深秋则叶片金黄呢?由于叶绿素的含量大大超过类胡萝卜素,而且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大部分绿光被反射出来。低温使叶绿素大量破坏,而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示出来。当温度低于7 ℃时,树叶中会生成花青素。无色透明分析: 温室大棚通常用什么颜色的塑料薄膜?不能;光合色素基本上不吸收绿光。有的温室在夜间悬挂红色或蓝色的灯管,绿色的可以吗?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发现史提取分离光合作用捕获光能的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