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遗传第三课时人的性别决定(实验说课稿)课件(共21张PPT)冀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1遗传第三课时人的性别决定(实验说课稿)课件(共21张PPT)冀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人的性别决定
实验说课稿
知识背景
A
探究准备
B
过程与方法
C
分析与结论
D
实验创新
E
知识背景
遗传变异
本实验选自《生物学》冀少版八下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课时《人的性别决定》
1、性别决定是指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性别决定的物质基础。
2、人类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即23对。其中22对是男女都有的,称为常染色体,1对是在男性和女性中各不同的,称为性染色体。
3、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不同组合决定的。
探究准备
一、实验目的
1、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解释人的性别决定的原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2、能正确写出生男生女的遗传图解,锻炼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能够对性别歧视等现象作出正确评价,大致了解性别比例失调对社会和国家潜在的危害。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探究准备
二、实验仪器、设备、材料
教师现场展示教具并解释
过程与方法
一、提出问题:
1、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点是什么?
2、要如何操作才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板书设计
二、猜想、假设
请你参照上述材料,想一想本次实验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三、制定并实施计划
1、准备同样大小的黑珠和白珠(黑珠15颗、白珠45颗)。
2、标记男女标签纸分别贴在2个同样大小透明的杯壁上。

3、取30颗白珠模拟X染色体装入女杯中。
4、取15颗黑珠模拟Y染色体装入男杯中,再取同样大小的15颗白珠模拟X染色体装入男杯中,并盖上摇一摇使黑白珠混合均匀。
5、实验开始,摇一摇珠子自然下落。再次把珠子重新倒回杯中。
6、实验重复十次,统计“XX”组合和”XY”组合出现的次数和,并求取平均值,计算出男女出生性别比例。
过程与方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第九次 第十次
女杯(XX) 白 白 白 白 白 白 白 白 白 白
男杯 (XY) 黑 白 黑 白 黑 白 黑 白 黑 白
染色体组合 XY XX XY XX XY XX XY XX XY XX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数据分析
分析与结论
父亲
母亲
XY
XX
X
Y
X
X
XX
XX
XY
XY
遗传图解
一对性染色体
生殖细胞
受精卵
后代性别




男女比例
1 : 1 : 1 : 1
结论:
理论上生男生女比例是1:1,即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实验成果展示
教师现场展示实验过程
实验创新
一、废物利用,成本低。选取奶茶、甜品食品的塑料外包装, 材料易得,低碳生活。
实验创新
二、制作简单,不需打孔
只需一点巧思:(1、用剪刀剪出开口,可形成花辦状支撑面并用透明胶来固定连接处即可。2、将大小吸管进行巧妙套用)简单处理,即可制作完成,让学生体验动手的乐趣。
实验创新
三、设计理念更人性化
本教具化解了课堂中同桌的学生是一男一女,用手选取棋子时引发的尴尬。利用本教具可以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
实验创新
四、操作方便,科学实用
对比教材,本模拟教具通过一摇可排除人为干扰,通过一倒可确保下一次模拟实验前,两种精子的数量相等。而教材中是让学生在纸箱中随机取一纸片,难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很多时候学生选取之后又忘了放回棋子从而造成误差,而我的设计可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能更好地体现自然生殖过程中生男生女是随机的、独立的,不受人为的控制。
教材中的教具
我设计的教具
实验创新
五、置透明,方便观察
让学生在摇取操作过程中,可以直观地体会到生命进化过程中竞争是常常发生的;理解在生命诞生之初,父母就给了我们最强大、最优秀的基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实验创新的重难点
一、固定连接处
二、保证实验现象正确、明显
三、方便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创新的重难点
一、固定连接处:
为减小操作的危险性排除用502胶等有异味的胶体来固定,选择生活中常用的透明胶来固定杯盖与吸管口,利
用巧思将大吸管口用剪刀剪出5-8个切口,向外翻折可形成一个花辦状的指板支撑面,并用透明胶来把它们固定在奶茶盖上。
实验创新的重难点
二、保证实验现象正确、明显
为保证每次摇取只出一颗小球,所以采用了大小两根不同的吸管,把小吸管套入大吸管,既可增加吸管硬度还可通过升高小吸管来控制每次小珠只掉落一颗(几率),使实验更具科学性,每次试验完后只需轻轻一倒,小珠又回到杯中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创新的重难点
三、方便观察实验现象
用卫生棉球在预留一颗小珠的位置处堵住吸管口防止小珠掉
落,既方便观察又使现象更加明显。
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