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人类的太空探索》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人类的太空探索》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1.1.2 《人类的太空探索》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人类的太空探索 年级 七年级
课程标准 1.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 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2.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成 就。
教学目标 1.根据图文材料和视频,认识人类的太空探索的过程,树立探索宇 宙奥秘的好奇心。 2.利用图文材料和视频,展示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载人 航天精神,增强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 国情怀。 3.通过人类和中国太空探索的意义,树立远大格局。
教材分析 地球的宇宙环境包括人类的太空探索,通过学习能够说出中国太空 探索取得的成就等,认识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和价值,保持对未知世 界的好奇心,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 心。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地理是一 门新的学科,课上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设计教学情境,设计贴近 生活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区域地理学习 方法的总结归纳。
教学重难 点 1.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2.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与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教师: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 一直在尝试探索太空的奥 秘。 1. 展示图片,讲述人类的太 空探索历程。 1957 年人类发射了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 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 在 1961 年,苏联“东方一号 ” 学生回答: 面临困难: 1. 低重力对身体 的影响。 2. 大气稀薄,太 空辐射强,易对 航天员的身体造 成辐射伤害。 通过视频点 燃学生的学习热 情 ,告诉同学们 要理解在祖国欣 欣向荣的背后是 无数的前辈们在 默默地付出与牺 牲 ,所以我们要
讲 授 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1969 年,美国“阿波罗 11 号 ” 飞船登上月球。1977 年,美 国“旅行者号 ”空间探测器 成功发射。1990 年,美国哈 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 1997 年,美国“旅居者号 ” 火星车登陆火星。2010 年, 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2. 结合生活知识和课本资料 回答:航天员在月球上面临 哪些困难? 太空探索的意 义? 3、视频讲解中国航天事业的 发展进程。 3. 剧烈的温度变 化,以及没有水、 氧气、食物、能 源等。 探索意义: 1.有助于推动科 技进步; 2.促进新资源的 开发; 3.帮助我们了解 宇宙的起源与演 化; 4.探索生命的起 源; 5.认识宇宙环境 对地球;的影响, 更好地保护地球 家园; 6.体现了人类的 探索精神和对未 知世界的好奇 心。 珍惜在明亮整洁 的教室里学习的 机会。 ·
课堂小结 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建立本节 课的思维导图。最后师生在 学生构图的基础上修改完 整。 先细谈自己 的学习收获,再 听老师总结。 让学生既对 整节课的知识体 系有一个整体的 认知 ,提升学生 的 地 理 思 维 能 力。
课后作业 我们生活的地球在浩瀚 的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然 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却有着 多重的神秘面纱,数千年以 来,无数的人类为了揭开这 层神秘面纱前赴后继,甚至 付出生命的代价。科学的长 足发展是我们探索宇宙的源 源动力。课下请同学们针对 我国太空探索的某一方面进 行资料搜集,将其阶段性成 就整理出来。 培养学生动 手搜集资料的能 力 ,并按要求总 结归纳,让学生 进一步了解我国 的航天事业 ,增 强太空探索的育 人价值。
板书设计 人类探索太空的进展 航天员的困难 探索太空的意义 我国的航天成就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上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欲,由 浅入深,用航空发展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了解我们所生 活的地球的大致情况,为以后更系统的学习先打好基础。 地理这门学科不仅仅是宇宙宏观、人文地貌,更是数千年来人 们对于未知事物探索的过程浓缩。我希望我们的同学在本节课的学 习过程中不要只是记住书本的文字、震撼的视频,更要对我们生活
的地球心怀敬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