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情境导入:洞里萨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有的因不同季节而逆向改流的河流。每年在6-9月份的雨季里,河水就从湄公河通过洞里萨河流入洞里萨湖,而10月到第二年的5月,河水则倒流回湄公河。【提出问题】1、洞里萨河为什么会逆向改流?2、陆地自然界中除了河水和湖水,你还知道哪些水体存在?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联系第四章《水的运动》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了解地球上的主要水体,知道海洋水和陆地水的区别,理解陆地水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作用。2、能够理解并分析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3、能够绘制河流水和湖泊水、河流水和地下水相互补给的示意图,解释河流水和湖泊水、地下水以及冰川积雪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连续但不规则水圈:形态空间分布固、液、气海洋、陆地、大气水圈陆地水体01 陆地水体的组成【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4-65,结合图4.2,思考以下问题(课本圈化,记忆)1)指出水圈的水体构成,观察哪种水体类型占主体?2)陆地水体组成有哪些 占比最多的是哪种水体?3)人类目前利用的主要水体类型?4)陆地水体有什么特点?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水、地下水、土壤水、生物水、冻土水等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①陆地水体占比较少;②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淡水)中国河流、湖泊、冰川及沼泽分布中国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高海拔和高纬地区冰川发育地势低平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沼泽区域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等)影响水体特征(类型、分布、水量)02 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自然环境对陆地水体的影响①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②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温差(日较差、年较差)减小空气湿度增大,可能降水量增大塑造冰川地貌塑造河流地貌和喀斯特地貌涵养水源、调节流量、蓄洪防旱、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美化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02 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⑴为人类活动提供淡水资源。⑵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工农业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03 陆地水体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贝加尔湖的演化过程,并推测湖泊变化趋势。在图中标注色楞格河的流向,并结合文字资料,说明贝加尔湖成为世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的原因。贝加尔湖——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贝加尔湖是2500万年前地壳断陷形成的湖泊。现阶段,区域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和温泉,湖盆每年展宽约2厘米,目前水域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平均水深约700米,最深处超过1600米,目前仍在不断加深。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量达23.6万亿立方米,超过了北美五大湖的总和,是长江年径流量的25倍。分析贝加尔湖的演化过程,并推测湖泊变化趋势。在图中标注色楞格河的流向,并结合文字资料,说明贝加尔湖成为世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的原因。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断裂下陷形成洼地(湖盆),积水形成湖泊。湖泊不断加深。贝加尔湖——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①大量河流注入;②纬度高,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③是世界最深的湖泊,且水域面积大,蓄水空间大。大气水生物水冰雪融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土壤水读图,说出图中主要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之间存在何种联系?河流在其中发挥着什么作用?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河流呈线状且流动性好,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雨水(大气降水)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地下水UNDERGROUND WATER冰雪融水MELTWATER湖泊水LAKE WATER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01 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每年5到10月雨季时,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削减了湄公河的洪峰流量,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旱季时,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位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的灌溉。雨季旱季1)指出湄公河主要补给方式,补给季节及影响因素。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 雨季 降水量(多少、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我国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1.河流与降水2.河流与湖泊水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的互补关系雨季旱季洞里萨湖湄公河某横截面上,湖宽度>河宽度洞里萨湖湄公河河流水补给湖泊湖泊水补给河流湄公河洞里萨湖画出湄公河与洞里萨湖不同季节之间的水体流动方向并解释原因。湄公河洞里萨湖雨季旱季2.河流与湖泊水流量1月7月12月①②湖泊对下游段的河流径流量具有调蓄作用(削峰补枯),使其下游段河流径流量更稳定削峰补枯AA拓展提升:湖泊位置与补给关系思考:以下湖泊与河流的位置关系如何湖泊位置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湖泊单向补给河流湖泊位于河流的中下游 河流与湖泊相互补给湖泊位于内流河终点 河流单向补给湖泊地下水位河流河水补给地下水河流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水丰水期枯水期思考: 1、是不是真的“井水不犯河水”?2、河流和地下水一直都是互补关系吗?3.河流与地下水意义:使得部分河流在涨水时水位不至于过高,在没有雨水补给时也能长流不断。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地上河河水,单向补给地下水典型河流: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思考:地处地上河地区的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材料: 阿克苏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塔里木河水量最大的源流。松花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最大的支流。①说明阿克苏河的主要补给方式,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夏汛产生原因补给方式:冰川融水 变化特征:阿克苏河径流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成夏汛);夏汛产生原因: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4.河流与冰川、积雪②说明松花江的主要补给方式,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春汛产生原因。补给方式: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雨水(夏季);变化特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期间河流径流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汛期间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春汛产生原因: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双汛期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春汛夏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1—2月份有什么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4、5月份河流的径流量怎么会减少呢?气温低于0℃,河流结冰,断流4、5月份,积雪融化殆尽,而冰雪尚未消融。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等我国东北地区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中国河流的补给状况东北山区冬积雪,春融水,河流形成春汛。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许多湖泊,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起调节作用西南地区喀斯特地区的河流与地下暗河相互补给西北地区高山夏季冰川的融水补给的流量最大判断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流补给方式。(除了天然降水以外)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分布地区 径流示意图雨水补给 (大气降水)永久性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22雨季(夏秋为主)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夏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春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青藏高原地区全年(最稳定补给)湖泊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高补低)地下水与河水的相对水位(高补低)普遍河流补给类型总结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冰雪大气水融化降雨蒸发蒸发降雨降水下渗丰水期枯水期丰水期枯水期降雪融化下渗小结资料:科罗拉多和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此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和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图4.7示意胡佛大坝下游某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问题:1. 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2. 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3. 比较胡夫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纪变化特征。案例—了解影响科罗拉多河径流的因素上游: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下游:地下水补给1. 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案例—了解影响科罗拉多河径流的因素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主要考虑补给水源及其变化特征。上游及源头地区冰雪量大,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径流量大。2. 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3. 比较胡夫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建成前: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大;建成后: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小。原因:大坝的建设可以蓄积径流,削减洪峰,调节河流的径流量,使河流径流量趋于平稳。洞里萨湖湖滨地带水稻种植业和渔业生产发达,湖泊水位变化对农业生产时间安排影响巨大。近年来,由于湄公河上游的开发和湖区泥沙淤积,洞里萨湖水域面积快速缩小,水量减少,对当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1)推测洞里萨湖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时间安排,并说明理由。旱季和雨季的农业活动不同。旱季时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水位降低,泛滥平原成为肥沃的耕地,此时主要从事稻米生产;雨季时,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水位上升,泛滥平原(耕地)被淹,此时主要从事渔业捕捞。(2)简析近年来洞里萨湖水域面积缩小的原因。湄公河上游农业生产用水和水库蓄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上游及湖区水土流水严重,携带大量泥沙使湖泊淤塞蓄洪能力下降;湖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陆地水体对环境的影响洞里萨湖湖滨地带水稻种植业和渔业生产发达,湖泊水位变化对农业生产时间安排影响巨大。近年来,由于湄公河上游的开发和湖区泥沙淤积,洞里萨湖水域面积快速缩小,水量减少,对当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4)简述洞里萨湖的生态价值(3)洞里萨湖一旦发生干旱,对周边环境有什么影响?自然环境:气候:局地气候变干;水文:水位降低,补给洞里萨河的水量减少;土壤: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干裂;生物:生物多样性减少社会经济:农业:农作物缺少灌溉用水减产;渔业:渔业减产;航运:航道变浅变窄,通航能力下降;生活: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甘泉岛是我国西沙群岛中的一座珊瑚礁发育成的灰沙岛,在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因岛上有淡水古井,水质甘甜而著名。岛中心为干涸的潟湖形成的洼地,并向外呈同心圆依次环状分布植被、沙堤和礁坪(下图),其中环岛沙堤地势较高。完成下面小题。3.甘泉岛上古井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于( )A.河流水 B.大气降水 C.海水 D.冷凝水4.甘泉岛上古井水质甘甜,与其成因不相符的一项是( )A.植被覆盖率高,净化水质B.沙堤地势高,阻挡海水倒灌C.降水量大,水循环快D.土层细腻,过滤污染物B【解析】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甘泉岛地处低纬度,位于热带,终年高温。冬季风与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暖湿水汽多,降水丰沛,故甘泉岛上古井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B正确。河流水、冷凝水不是主要来源,AD错误。海水会被沙堤阻挡,也不是主要来源,C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4.根据材料“甘泉岛是我国西沙群岛中的一座珊瑚礁发育成的灰沙岛,岛中心为干涸的潟湖形成的洼地,并向外呈同心圆依次环状分布植被、沙堤和礁坪”可知,该岛形成时间晚,因蒸发积累的盐分少,水体中盐度低,水质好。除此以外,该岛地势较高,且四周沙堤围绕地下水受海水影响较小,B表述合理。中间低地易于接纳雨水(淡水),且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雨水下渗是井水的主要补给来源,C表述合理。岛上植被茂密,能够起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A表述合理。图中材料未体现该区域土层细腻,D选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故选D。D下图为“某河流降水及径流量年内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推测该河流最可能分布在( )A.东南亚 B.西欧 C.中亚 D.地中海沿岸6.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7.观测发现,1995年之后,该河流径流量呈不断减少趋势,分析其自然原因是A.气温升高,蒸发加剧B.冰川融水增加C.降水量起伏变化大D.人类过度引水灌溉BA【详解】第5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春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年降水量较少。中亚地区深居内陆,全年降水量少,故该河流最可能分布在中亚,C项正确;东南亚、西欧、地中海沿岸年降水量较多,A、B、D项错误。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河位于中亚,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B项正确。第7题,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剧,该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A项正确;冰川融水增加,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增加,B项错误;该地降水量较少,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较小,C项错误;人类过度引水灌溉不是自然原因,D项错误。C等潜水位线的判读知识拓展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数值大,潜水水位高,数值小,潜水水位低。等潜水位线稀疏,流速慢;等潜水位线密集,流速快。定义:特点:流向:垂直于等潜水水位线由高处往低处流。AB高低高低地下水与河湖的互补关系方法一∶左图中作与河流垂直的辅助线和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于①②③点。①②③尝试判断右图等值线弯曲处的的水体补给关系。潜水水位比两侧较高,河水补给潜水。④⑤⑥⑤=⑥ < ④可看出数值的大小∶①<②=③,由此可判断图中等值线弯曲处的潜水水位比两侧低,因此是潜水补给河水。方法二∶分别画出图中河流两侧潜水的运动方向。地下水与河湖的互补关系潜水补给河水河流补给潜水左岸河流补给潜水,右岸潜水补给河流左右1.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C①河流流向如何?②画出河流左右岸潜水的流向。地势高地势低对点练习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1—2题图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图乙中的年径流量曲线是从图甲中A、E两处测得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EF段流向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B.EF段流向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C.EF段流向由南向北,CD段潜水补给河水D.EF段流向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9.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A.ab>c>dC.b>c>a>d D.a>d>c>b【详解】根据图甲,可知A、E两地位于湖泊B两侧,通过图乙可判断E处河流径流量较A处的季节变化小,说明A位于湖泊上游,E位于湖泊下游,湖泊对E处河流径流量起到了调节作用,故EF段河流由南向北流。由河流流向可知,CD段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即从D处流向C处,说明D处的河流水位高于C处;再根据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可判断,d、c、b、a数值依次递减。由于潜水的流向是与等潜水位线垂直,由高处流向低处,从而可判断CD段河水补给潜水。故第8题选D,第9题选A。DA03陆地水体的特征材料三 每年旱季,洞里萨湖湖水经洞里萨河流进湄公河,补充了湄公河河水量不足,这时湖面长150千米,宽30千米,面积2700-3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米左右。雨季来临,湄公河暴涨,汹涌的河水经洞里萨河倒灌入湖中,从而减轻了湄公河下游的泛滥。此时洞里萨湖湖面扩大到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10米以上,最深可达11.5米。简述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主要特征。洞里萨河洞里萨湖湄公河河流的主要特征知识回顾1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长短)、凌汛、流速等。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河流的发源地、入海口、流程、流域面积、流向、主要的支流、河网的疏密、水系形状、河道(宽窄、直弯)、是否有湖泊与河流相通等。河流主要特征的影响因素知识回顾2水文特征:植被、土质、地形、降水、人类活动补给类型、气候类型、流域面积径流量水位补给类型、气候类型河流流向和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地势落差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流的水系形态等。水系特征: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流速湖泊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知识回顾3深度 坡度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湖盆的特点1湖泊的水文特征2345水位 水源补给、下渗、人为原因等盐度 降水、蒸发、径流、水域封闭程度、结/融冰等冰情 气温、水量、盐度、湖陆位置、人类活动等温度 气温、风、冰情等含沙量 植被覆盖率、流域内土质、降水强度等12洞里萨湖!洞里萨湖: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雨季水量大、水位高,旱季水量小、水位低;含沙量较小;没有结冰期;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等。洞里萨河:雨季流量大,旱季流量小;含沙量较小,没有结冰期;西北-东南流向,流向随季节发生变化。简述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