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兰州五十一中 2024~2025 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政治
第 I 卷(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甘肃天水秦安大地湾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通过发掘,考古专家在大地湾遗址中发现了距今8000 年-5000年前的房屋、窖穴、陶窑、墓葬等丰富的遗迹,出土了石斧、石铲、石刀、陶纺轮等生产工具 和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还有猪、狗、鸡、黄牛等的骨骼。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 )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 ②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
③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文明时代 ④生产资料成为家庭私有财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大约在3700年以前,我国古代的商周时期虽然创造了轰动当今的青铜文明,但是这一成就建立在残忍 的奴隶制度之上。奴隶们就同主人饲养的骡马牛羊一样,可以任意被驱使、宰杀。由此可知,在奴隶社 会( )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
③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④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经济体系。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封建制生产关系的 核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B. 农民占有较多土地,有部分劳动成果由自己支配
C.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奴役、压迫农民阶级
D. 地主阶级鼓吹“君权神授”,完全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4.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预测,在2024年,美国将经历比1929年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这将对全 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下列对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
①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②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
③科技的发展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严重过剩
④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5.《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 ·莫尔创作的游记。莫尔在这本书中采用游记对话的方式, 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阐述了自己的社会观点和改造社会的设想,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 下列对该书正确的评价是( )
高一政治试卷 第 1 页 共 5 页
①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主张阶级斗争
②提出了以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
③找到了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④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喊着“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伦敦劳工质问着“为 什么女王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自己却只有两三个便士”;普鲁士纺织工人在生存线上反复 挣扎……一场场工人运动,打破了欧洲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歌舞升平,于是他们怪罪共产主义,将它称为 恐怖的幽灵。因此,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誓要为“幽灵”正名,以最接地气的语言,给工人运动以科学的 指导。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工人开始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并将斗争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②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方向
③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④三大工人运动积累的丰富经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7.1883年,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个是发现唯物史 观,另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 )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③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8.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 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共产 党宣言》(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 ②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
9.1921年,最具开天辟地历史意义的大事件,非中国共产党成立莫属。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 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就像后来毛泽东主席所说,自此“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 就改变了方向。”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对象 ②为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条件
③使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深刻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要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红色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塑造可信、 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下列关于中国故事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B.五四运动——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执政为民 C.红船启航——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1.五四运动通过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刻的思想影响和实际的斗争成果,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 里程碑,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
高一政治试卷 第 2 页 共 5 页
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得 益于( )
①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 ②中华传统爱国思想的影响
③中国民主革命历程的开启 ④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深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制度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讲好中国制度故事, 引导人们充分认识我们已经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 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 )
①旨在坚定青少年的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 ②有利于青少年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
③有利于青少年成为制度创造者和践行者 ④能够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3.为迎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某校布置党史长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几位同志的巨幅 画像下对应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关键抉择——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江泽民:与时俱进——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③胡锦涛:科学发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④习近平:伟大复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4.毛泽东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 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要求全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射中 国革命之“的”。上述观点旨在强调( )
①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摒弃传统思想束缚 ②要创造出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革命道路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 ④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列 事例与之相符的有( )
①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③中国制造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在高铁、电子支付、等方面遥遥领先
④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空间站工程建设任务取得重大进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2023年是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45年来,中国书写了一个个生动的“春天故事”,屹立在世界东方的 中华民族与世界的共赢之路越走越宽广。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
①推动了世界的安全与和平,拧紧了世界的“安全阀”
②敞开了拥抱世界的怀抱,扩大了中国的“朋友圈”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让人民踏上了“致富路”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世界各国的“定盘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高一政治试卷 第 3 页 共 5 页
第 II 卷(52 分)
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议题式学习。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彝族内部的黑彝占总户数的5%,是世袭的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占 有几乎全部的生产资料。娃子完全隶属于黑彝,如牛马一般地终身为黑彝从事繁重的劳动。他们起早贪 黑,吃的是野菜、山芋皮等粗劣食物,睡的是乱草堆,稍有疏忽怠慢,就要受到刑罚处置,如抽脚筋、
坠岩、活埋、烧死等。
(1)请指出材料一中与三幅图片有关的事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意义。(9分)
(2)根据材料二,试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彝族生活在哪个社会?(3分)结合材料二分析该社 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 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 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 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5年,是沿着民 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1)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 义。(12分)
高一政治试卷 第 4 页 共 5 页
(2)请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8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 年。
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从手攥票证排队购买粮油,到彩电、电冰箱、空调等消费品逐 步普及;从挤进绿皮火车行在漫漫回家路上,到坐在舒适高铁中便捷快速出行;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同世界共享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从1979年到2023年,我国经济年均增 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平均增速,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 现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中国人民大 踏步赶上时代,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1)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12分)
高一政治试卷 第 5 页 共 5 页兰州五十一中 2024~2025 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高一政治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C A C B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A A B D A C
【答案详解】
1. A
①: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如石斧、石铲、石刀等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制造并使用较为复杂的石
器进行生产活动,陶器的制作也显示了手工业的发展,表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①正确。
②: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
生产者,②正确。
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
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人类在奴隶社会时期迈入文明时代
的门槛,③排除。
④: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④排除。
2.A
①②:戴枷锁意味着奴隶的人身自由被控制和限制,他们就同主人饲养的骡马牛羊一样,可以任意被驱
使、宰杀。这表现出奴隶与生产资料一起都被奴隶主私人占有,奴隶毫无人身自由,被视为“会说话的工
具”,①②入选。
③:封建社会的农民和地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③说法错误。
④: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④说法错误。
3. C
C: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奴役、压迫农民阶级,这种生产
资料的占有关系和剥削方式是封建制生产关系的核心特征,C 正确。
A:本项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A 不符合题意。
B:在封建社会中,农民只占有少量的土地,甚至很多农民没有土地,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B错误。
D:本项体现了地主阶级在思想领域的统治手段,不是封建制生产关系角度,且完全钳制过于绝对,D 错
误。
4. A
①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
克服的痼疾,①②正确。
③: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
重过剩,③排除。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
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④排除。
高一政治答案 第 1页,共 4页
{#{QQABBQyQggioQBIAAQhCAQ1ACgMQkgGCAQgGQBAEoAIASAFABAA=}#}
5. C
①③: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
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①③说法错误。
②④: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并提出了以普遍劳动为基础
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②④说法正确。
6. B
①: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喊着“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伦敦劳工质问着
“为什么女王每天的收入是 164 镑 17 先令 60 便士,自己却只有两三个便士”;普鲁士纺织工人在生存线
上反复挣扎……一场场工人运动,打破了欧洲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歌舞升平,体现出工人开始反抗资产阶级
的统治,并将斗争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①正确。
②:剩余价值学说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②错误。
③:一场场工人运动,打破了欧洲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歌舞升平,于是他们怪罪共产主义,将它称为恐怖
的幽灵。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誓要为“幽灵”正名,以最接地气的语言,给工人运动以科学的指导。
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③
正确。
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④错误。
7. D
③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
飞跃,故③④正确。
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错误。
②:《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②错误。
8. B
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
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①正确。
②:《共产党宣言》并不是第一次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合理诉求,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设计了未来社
会的美好蓝图,②错误。
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正确。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错误。
9. D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民主革命对象没有根本改变,仍是反帝反封建,①说法错误。
②: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②排除。
③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最具开天辟地历史意义的大事件,自此“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
历史就改变了方向”,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深刻地改变了中华
民族的历史进程,③④符合题意。
10. D
A: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
深刻的社会变革,A 对应错误。
B:1919 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且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
时,中国共产党才成为我国的执政党,B排除。
C:红船起航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 排除。
试卷第 2页,共 4页
{#{QQABBQyQggioQBIAAQhCAQ1ACgMQkgGCAQgGQBAEoAIASAFABAA=}#}
D:“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符合题意。
11. A
①②: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得益于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中华传统爱国思想的影响,①②当选;
③: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③不选。
④:设问强调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原因,不是强调其影响,④不合题意。
12. A
①:“旨在坚定青少年的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与题干中提到的“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引导人们充分认
识”相呼应,表明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是为了增强他们对制度的自信和政治认同,①正确。
②:通过制度教育,青少年能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从而更有可能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的
重任,②正确。
③:虽然制度教育对青少年有积极影响,但说它能使青少年成为制度的“创造者”过于夸大其词,青少
年更多的是制度的“学习和践行者”,③错误。
④:这个选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制度教育虽然重要,但并不能直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这需要
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④错误。
13. B
①: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正确。
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时
俱进,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②错误。
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三个代表”的主题。以胡锦涛通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
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错误。
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围绕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④正确。
14.D
③④:材料中观点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发挥其巨大
作用,③④符合题意。
①:对待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①错误。
②:本项只是强调了要考虑中国国情,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②不符合题意。
15. A
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经济体系,①正确。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
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②正确。
③:中国制造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在高铁、电子支付、等方面遥遥领先,不符实实际,③错误。
④: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空间站工程建设任务取得重大进展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④
不符合题意。
高一政治答案 第 3页,共 4页
{#{QQABBQyQggioQBIAAQhCAQ1ACgMQkgGCAQgGQBAEoAIASAFABAA=}#}
16. C
②③:“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与世界的共赢之路越走越宽广”,说明改革开放敞开了拥抱世界的怀
抱,扩大了中国的“朋友圈”;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
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让人民踏上了“致富路”,②③正
确。
①:题干中没有体现中国对世界安全方面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
④:世界各国的“定盘星”夸大了中国对世界各国的作用,④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3 小题,共 52 分)
17.本题 18 分。
(1) 本小题 9分。
图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分)
图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3分)
图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
出强大生机活力。(3 分)
(2) 本小题 9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彝族生活在奴隶社会。(3 分)
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
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6分)
18.本题 20 分。
(1)本小题 12 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
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
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
国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这个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本小题 8 分。
答案示例:1921 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
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最终在 1949 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
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
活。
19. 本题 14 分。
(1)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 分)
(2)本小题每点 3 分,共 12 分。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试卷第 4页,共 4页
{#{QQABBQyQggioQBIAAQhCAQ1ACgMQkgGCAQgGQBAEoAIAS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