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多样的文化》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多样的文化》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第三节《多样的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 5.3 《多样的文化》 单元 第5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不同的语言和宗教”和“不同的文化习俗”。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主要体现在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这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前面学习过的七大洲的分布进行巩固,又能使学生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分布有更深的认识,为下一阶段世界地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②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地的饮食习惯、传统服饰、传统交通方式、传统民居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分析衣、食、住、行等地方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文化和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
2022新课标要求 运用反映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图文资料能够说出世界六大语言、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综合思维】(1)能够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2)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传统服饰、 传统交通方式和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地理实践力】能够举例说明世界不同地区在饮食习惯、传统服饰、交通方式、民居、节日、礼仪等方面的文化习俗差异,并能解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人地协调观】举出实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世界海陆分布图和方位的判断掌握已经比较熟悉,利用地图描述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和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如果需要长期记忆下来是有难度的,因此,通过感兴趣的话题辅助记忆可以降低难度。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利用多种思维综合学习。
重点 (1)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分布。(2)不同地区的传统服饰、 传统交通方式和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
课时 1课时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世界三大宗教图和传统服饰、传统交通方式、传统民居图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汉语言传播的勇士——国家孔子学院总部刘小龙 观看视频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教师陈述】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知道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自21世纪以来,“汉语热”就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兴起,老外学习中文不但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时也拉近了中国与海外各国人民的距离。 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000万。(承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许多民族有都自己的语言。【学习活动一】了解世界语言的概况和分布。【方法指引】读图5.13,研读课本P103页。【问题引领1】(1)联合国工作语言主要是哪六大语言?(2)哪种语言使用的人数最多、哪种语言使用最广泛?联合国工作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学生自主学习】……(回答略)(教师一边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教师引导小结】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内绝大部分人使用汉语。②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英国过去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承转)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学习活动二】认识世界三大宗教的概况。【方法指引】研读课文P104页。【问题引领1】根据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填写下表。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起源地分布地区创始人宗教建筑经典著作宗教节日【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回答略)(教师一边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教师引导小结】三大宗教的判别(主要区分宗教建筑)和分布是重点知识,同学们可结合前面讲到的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例如: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是白种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通过多层信息的叠加来加深印象。【拓展延伸】(1)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三个宗教尊为圣城。(2)中国宗教的现状:①大多数中国人不信教;②伊斯兰教(清真教或回教):维吾尔族和回族多信仰;③佛教中的喇嘛教(藏传佛教):藏族和蒙古族多信仰。 ④一部分人信奉佛教和道教。⑤基督教(天主教):人数渐多。(承转)“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形容了文化习俗的多样性。衣食住行等地方文化习俗经过长期演变而成,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学习活动三】了解世界不同的文化习俗。【方法指引】研读课文P104-107,读图5.14-图5.17。【问题引领1】分析世界各地的饮食习惯有哪些差异?【教师陈述】想一想,这些地区的饮食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回答略)(教师一边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教师引导小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地种植的农作物、饲养的动物不同,传统的主要食物有所不同,人们的用餐方式也不尽相同。【问题引领2】结合课文图5 .15,分析世界各地的传统服饰有哪些差异。【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回答略)(教师一边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教师引导小结】上图展示了因纽特人的毛皮大衣、越南的奥黛、日本的和服和中国的藏袍,这些传统服饰实用性强,能达到适应环境的要求。各地传统服饰,不论是面料、色彩还是样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问题引领3】结合课文图5.16,分析世界各地的传统交通方式有哪些差异。【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回答略)(教师一边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教师引导小结】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传统的交通方式不同。现在,有的地方仍沿用传统的交通方式,而大多数地方以现代交通方式为主。【问题引领4】结合课文读图5.17,分析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有哪些差异。【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回答略)(教师一边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教师引导小结】不论是北欧的木屋、地中海的石屋、北极的冰屋,还是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南亚的吊脚楼和西亚的平顶屋,都体现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各地传统民居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风貌。例如,传统民居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建筑结构具有适应气候的特征。【问题引领5】请同学们补充世界各地还有哪些不同的文化民俗。【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回答略)(教师一边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教师引导小结】上图展示了中国春节贴春联包饺子、西方的圣诞节、穆斯林的开斋节、傣族的泼水节和广西壮族三月三等传统节日习俗,从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地在节日、礼仪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传统。每个民族的文化习俗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理解和尊重。 看课文,听讲解,细思考。看图析图,完成填表。看课文,听讲解,细思考。看课文,听讲解,细思考。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发表看法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发表看法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发表看法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发表看法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发表看法 介绍目前世界“汉语热”和中文教育的发展状况,为后面教学作铺垫。通过用图、读图了解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图文结合分析的能力。通过读图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加深学生的图文结合分析的能力。介绍我国的宗教现状,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介绍世界各地的饮食习俗差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能力。介绍世界各地传统服饰差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介绍世界各地传统交通方式差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介绍世界各地传统民居差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能力。介绍世界各地传统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能力,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意识。
课堂练习 【课堂活动】课文P107页,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练结合,利于培养观察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课堂小结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堂表现对本课知识做出一个小结,来巩固知识。
板书 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教学反思 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本节课设计了“教师讲解-共同尝试-合作交流-独立完成”4个步骤,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标。借助世界6种主要语言这一平台展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悟经典,拓宽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这是学习对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日本和服
西方的圣诞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