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固镇二中24~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一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高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火星冲日发生时,从地球上看去,火星和太阳相差180°,且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这时火星和地球的距离较近,是观察火星的好时机,美国一天文学家在火星冲日发生时成功观测到了火星的卫星:火卫一、火卫二。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与火卫一、火卫二属于同一类别的天体是( )
A.月球 B.小行星 C.木星 D.水星
2.下列较符合火星冲日时太阳、火星、地球三者相对位置的是
A. B. C. D.
3.火星冲日发生的关键条件是( )
A.太阳辐射是火星和地球共同能量来源
B.地球和火星公转轨道都近似圆形
C.火星和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都较近
D.地球和火星公转轨道在同一平面
下图示意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单位:MJ/m2)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征为( )
A.西北多,东南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中部多,南北少 D.南北多,中部少
5.相较于天水市,酒泉市太阳能丰富,主要原因是酒泉市( )
A.海拔较低 B.气候干旱 C.地处中纬 D.荒漠广布
6.太阳辐射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天然温泉池热气腾腾 B.横断山区树木葱郁
C.清明时节烟雨蒙蒙 D.西湖岸边凉风习习
2023年5月30日,广东省南雄市发现距今约一亿年前的大型龟鳖类化石,被命名为杨氏南雄龟,是一种生活在沼泽湿地的陆地巨龟。此次发现的杨氏南雄龟与日本角异龟具有亲缘关系。右图示意杨氏南雄龟复原景观。据此完成7~8题。
7.此次发现的杨氏南雄龟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为( )
A.第四纪 B.白垩纪 C.寒武纪 D.泥盆纪
8.杨氏南雄龟与日本角异龟具有亲缘关系,说明杨氏南雄龟、日本角异龟生存时期( )
A.联合古陆尚未解体 B.全球地质条件较稳定
C.当地曾是一片汪洋 D.日本与亚欧大陆相连
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可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下图为赤道附近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能正确反映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a值最可能为( )
A.5km B.8km C.17km D.22km
11.下列关于各大气层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流层——云、雨等现象多发
2B.高层大气——该层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
C.平流层——氧气稀薄、气温低
D.高层大气——其密度接近星际空间密度
2022年春节期间,北京市为了冬奥会能够顺利举办,明确全面禁止北京地区居民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中大气受热环节( )
A.①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B.②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③是近地面大气热源 D.⑤表示大气反射作用
13.与月球相比,地球上多的辐射环节是( )
A.地表吸收 B.大气辐射 C.地表反射 D.太阳辐射
14.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主要影响是( )
A.杂质减少,大气透明度提高 B.减弱太阳辐射,减缓温室效应
C.云量增加,地表温度降低 D.增强地面辐射,减小昼夜温差
南半球某区域甲、乙两地间有热力环流形成,下面左图示意该区域等压面分布,右图示意丙、丁所在水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 )
A.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B.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甲、乙、丁、丙中
C.丁地气压低于甲地 D.气流的流向依次为甲→乙→丙→丁
16.若丙、丁间有一个探测气球,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其随风飞行的方向最终为( )
A.西南方 B.东北方 C.北方 D.南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中华鲎(如下图)的祖先最早在4.5亿年前就已出现,直到2亿年前不再进化,一直保持如今的面貌,被称为“活化石”。地质记录表明,鲎一直是浅水水域(河口、浅海和大陆架)生物,其中河口是鲎的繁育区域,浅水水域(浅海)是大鲎的生活区域。中华鲎生长周期很长,需要近13年才能完成繁殖,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湾,数量极多,但因被发现其独特的蓝色血液具有医用价值,每年数量锐减,现已被列为“濒危”物种。
(1)中华鲎最早出现于古生代,说出该地质年代晚期物种演化特征。(6分)
(2)中华鲎不再进化时所处的地质年代分为 纪、 纪、 纪三个时期。(6分)
(3)据材料,简述中华鲎被列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新疆阿克苏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经过勘探,其中一口井在地下1300米左右的深度找到了石油层。2023年10月30日16时56分,在阿克苏地区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震波传播速度。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圈层中的 (填序号及名称),其与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固体岩石部分共同构成 。(6分)
(2)比较P、Q两地地壳厚度大小,并说明理由。(6分)
(3)在阿克苏地区利用地震波进行石油勘探时,可以确定下图中 最可能含有石油,说明确定储油位置的具体原理。(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所在地—湖泊周边三处位置(甲图)的湖陆风进行研究,并选取了其中一处进行一天中风速变化(乙图)的记录。
(1)若此时为白天,用箭头补全下图中湖陆间环流模式。(4分)
(2)结合乙图指出一天中湖陆间温差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并说出依据。(6分)
(3)判断乙图选取①②③中的位置,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火卫一、火卫二属于火星的卫星,月球为地球的天然卫星,与其天体类型相同。
2.C结合材料可知,火星冲日发生时,地球上观测到的火星和太阳相差180。且距离地球较近,此时地球和火星运行到太阳的同一侧,差不多形成一条直线。
3.D地球和火星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上,当火星运转至地球外侧距离地球较近位置时,太阳、地球和火星在一条直线上,形成火星冲日现象。
4.A由图可以看出,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征为西北多,东南少。
5.B我国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相较于天水市,酒泉市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年太阳辐射量大,太阳能丰富。
6.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横断山区的树木葱郁属于生命活动、烟雨蒙蒙属于水体运动的一种形式、西湖岸边凉风属于大气运动,都与太阳辐射有关。天然温泉池热气腾腾的影响因素是地热能,与太阳辐射无关。
7.B由材料可知,此次发现的杨氏南雄龟化石距今约1亿年,最可能为中生代时期的白垩纪。
8.D杨氏南雄龟与日本角异龟具有亲缘关系,说明两种物种存在物种交流,二者栖息地距离较近,故该时期最可能日本海尚未形成,日本与亚欧大陆相连,使得杨氏南雄龟可以在区域内生存和迁徙。
9.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在对流层的顶部气温降至—60℃;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在高层大气下部,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而在高层大气上部,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图中能正确反映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是②。
10.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道属于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通常为17~18km。11.B高层大气无臭氧分布;在平流层22~27km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
12.D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13.B月球表面缺少大气层,故缺少大气辐射这一环节。
14.A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减少大气中有害气体以及杂质的含量,提高大气透明度,优化大气
质量。
15.C结合等压面的分布可知,高空丁地气压高于丙地,近地面处乙地气压高于甲地,可知乙地气温低于甲地,近地面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高空气流由丁地流向丙地,气流流向为乙→甲→丁→丙;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丁地气压低于甲地,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乙>甲>丁>丙。
16.D结合上题可知,丁处气压高于丙处,风由丁吹向丙,受南半球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随着高度不断加,风向最终偏转与等压线平行,气球随风飘向南方。
17.(1)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后依次进化出两栖类动物和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2)三叠 侏罗 白垩
(3)生长周期长,自然繁殖速度慢;人类过度捕捞,导致数量锐减等。
18.(1)①地壳 岩石圈
(2)P地地壳厚度大于Q地。 理由:P地位于山地,Q地位于山间盆地,山地海拔高于盆地,地壳厚度大于盆地。
(3)甲 原理:横波和纵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横波只能在固体物质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
液、气体中传播;当遇到石油层时,横波波速消失,纵波速度减小,因此确定储油位置。
19.(1)湖陆间环流模式如下图:
(2)时间:14时前后。 依据:湖陆间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湖陆间风速则越大;图中14时前后的风速为一天中的最大值,因此可推知14时前后湖陆间温差最大。
(3)位置:③。 理由:白天时,陆地温度高于湖泊,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夜晚时,陆地温度低于湖泊,风从陆地吹向湖泊;选取地白天吹偏东风(湖泊吹向陆地),夜晚吹偏西风(陆地吹向湖泊),结合昼夜湖陆风风向变化,可知选取的是③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