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十章 浮力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十章 浮力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课型 新授课R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实验探究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课题研究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研究的是《物体浮沉的条件及应用》。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第一节浮力和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密度》、《二力平衡》相关知识,由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要求学生能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学情分析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是第十章浮力知识的最后一节,本节课是浮力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有关浮力的知识。能够运用一些方法来计算浮力,如:称重法、压力差法、阿基米德原理,但由于自己的了解,对浮力内容的学习一直有一种恐惧感,利用浮力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熟练。 浮力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同时学生学完浮力知识后,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刚接触浮力的学生来说确实困难。
3.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 1、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浮沉条件,确定浮沉状态。 2、能运用浮沉条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科学思维 1、通过对物体浮沉条件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物体浮沉条件实际应用的认识,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的前沿成就,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科学探究 1、通过对物体浮沉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知识的有效衔接。 科学态度与责任 1、认识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体会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科学本质观。 2、通过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实例,体会国家的发展强大,树立为祖国而奋斗的远大人生理想。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对实际生活进行分析与解释。
5.教学辅助支持
木块、硬币、橡皮泥、多媒体课件、潜水艇模型、密度计等。
6.教学活动设计
过程学习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任务/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及对应目标达成情境1:实验现象观察(展示实验现象) ①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 ②沉入水底的硬币 情境2:现象分析 ①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②物体处于不同状态时的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情境3:实验探究盐水浮鸡蛋 问题1: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疑问? 问题2:你能否利用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说出其中的原因?活动1.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根据已学的受力分析与二力平衡知识解决问题。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建议: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物品进行实验设计,老师纠正实验中的各种错误和观点,如:①轻的物体就下沉,重的物体就上浮;②木块放在任何液体中都飘在液面,而硬币放在任何液体中都沉底。问题3:当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不同状态时,浮力与重力、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是什么关系? 活动2.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实例,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分析浮力与重力、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意图:通过理论分析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物理理念,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建议: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让学生总结相应的实例,培养学生会分析、会辨析的核心素养能力。 问题4:前面我们已经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物体所处于的状态取决于浮力与重力或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那么当浮力与重力发生变化或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物体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活动3:学生根据实验器材,将鸡蛋放入清水,并不断向清水中加盐,观察鸡蛋的状态。意图:通过身边的现象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根据实验原理,去分析生活中的实验现象:盐水选种。加强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建议:这一环节要充分利用实验与生活的联系,利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实例就可以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情境4:观察水中的木船 情境5:观察潜水艇的结构 问题5:木头的密度比水小,可以飘在水面上,那么钢铁做成的轮船是怎样飘在水面的呢?活动4.根据下图,学生实验探究密度比水大的橡皮泥是如何飘在水面的,并且还能承载重物。 意图:根据探究实验,增强了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建议:本环节注重对学生分析、判断和动手能力素养的培养,在解决橡皮泥能够漂浮在水面,并承载一定物体的实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浮沉条件的应用做铺垫。问题6:浸在水中的潜水艇是怎样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活动5:学生交流、讨论,吸取他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了解祖国的发展壮大,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建议:本环节要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为国家的发展壮大而读书的决心和信心。情境6:观察气球和飞艇 情境7:观察分析密度计 问题7:气球和飞艇是如何利用空气的浮力来上升的? 活动6:学生利用我们经常见到的氢气球进行探究,当气球内部充入什么样的气体时会上浮。 意图:利用身边现象进行探究,拉近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物理本质观,加强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建议:引导学生衔接知识点。问题8:密度计的原理是什么?密度计是如何显示液体密度的?活动7:在与老师的交流与分析讨论下,完成本知识的学习。意图: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建议: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情境8:课堂小结问题9: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活动8: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培养归纳与总结能力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巩固型作业 1、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全家欢聚,常常煮汤圆以示庆祝,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中,由于浮力_____重力(大于/等于/小于)而下沉; 煮熟的汤圆由于其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浮力_____(增大/减小),致使浮力大于重力,汤圆_______。(上浮/悬浮/下沉) 【答案】小于,增大,上浮 2、将甲、乙两个实心物块浸没在水中后同时松手,结果甲上浮,乙下沉,这说明( ) A.甲比乙受到的浮力大 B.甲比乙密度小 C.甲比乙体积小 D.甲比乙受到的浮力小 【答案】B 3、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9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上浮/下沉/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m3。 【答案】9,上浮,6,6×10-4 4、将重为4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溢出200g水。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漂浮,F浮=2N B.物体悬浮,F浮=4N C.物体沉在水底,F浮=2N D.物体漂浮,F浮=4N 【答案】C 能力拓展型作业 1、小美用手把一个重为0.4N,体积是2.7×10-5m3的玩具球完全浸没到水中,玩具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放手后玩具球将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g=10N/kg,ρ水=1.0×103kg/m3) 【答案】0.27,下沉 2、把鸡蛋浸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所示),再往杯中加盐使鸡蛋悬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 C.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 D.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 【答案】B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内容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对浮力的实际应用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和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引导,在课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可以接着进行组内分析合作,利用上网查阅资料、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都可以使能力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