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友好学校第一届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本试卷共20题,满分100分,共7页。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到本次展览“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①人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土地兼并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后期表现突出,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沦为佃农。繁重的地租、苛捐杂税往往使农民难以承受。遇上天灾人祸,社会矛盾加剧,农民战争爆发。这说明( )①封建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③封建制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④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是农民战争的根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海外网报道,2024年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远低于预期,年增长仅1.6%,而通胀率却再次升至5.4%。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一场破坏性超过大萧条的经济崩盘可能即将在2024年降临美国。如果美国经济崩盘,其直接原因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C.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4.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①决定了中国革命要同时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②决定了近代中国存在多重矛盾且相互交织③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④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 )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②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成功实现了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经历了四十六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从贫穷落后的超级人口大国,演变成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彻底消灭绝对贫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奇迹,其根本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就是改革开放。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②是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根本政治立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在2024年1月热播的某剧集里,“三来一补”、创汇、股票认购权证、循环信用证等现在看起来或许陌生的字眼却构成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忆。改革开放不止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路“繁花”。这反映了( )①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③改革开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④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习近平指出:“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说明改革(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伟大梦想B.伟大斗争C.伟大工程D.伟大事业11.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闭幕。这是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连续第11次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圆满收官,并列金牌榜第一,创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新纪录!从洛杉矶到巴黎,中国体育四十载奥运路,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坚定道路自信,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发展之路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③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奥运健儿展现了中国体育精神和国家形象④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从2023年9月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从2024年1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阐述,到2024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深入阐释、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①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②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力量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我国从太空深海探测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科技自立自强雄心激扬到“一带一路”走过10年,步履愈发稳健;物联网大会、服贸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放眼神州大地,尽显中国的澎湃活力。这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主心骨②我国已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③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②我国拓展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③中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这些成就表明( )①新时代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奋斗是中国梦的正确打开方式。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广大青年应当汲取“奥运精神”,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 )①努力学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接续奋斗②积极斗争,成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③坚定信念,在砥砺奋斗中勇于担当时代责任④扎实工作,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8分)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回顾百年光辉历史,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学会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解锁百年大党的“制胜密码”。某校高一学生在试图解锁百年大党的“制胜密码”时,用四个版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完成设计的内容。发展历程 标志性事件 历史贡献及其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一大”胜利召开 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中华民族站起来 ①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中华民族富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③中华民族强起来 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在2023年9月13日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会谈时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珍惜这一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将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阻挡中国发展进步的步伐。改革开放45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5年风雨同舟,45年披荆斩棘,45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的认识。(16分)材料二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取担当、能吃古、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2)青年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最根本的就是要当好“四个自信”的忠实践行者和薪火传承者。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说说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四个自信。(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2分)(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6分)20.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网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刻——郑钦文以超凡的技艺和无畏的精神,为中国队摘得了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书写了中国网球新的传奇篇章。面对实力强劲的克罗地亚名将维基奇,郑钦文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与坚韧。在长达两盘的激烈对决中,郑钦文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斗志,最终以2-0的总比分锁定胜局,为中国网球赢得了这枚意义非凡的金牌。在接受采访时,郑钦文动情地说:“在我心中,国家的荣誉永远高于一切。正是这份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让我在赛场上无所畏惧,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实现了这个梦想。”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郑钦文的事迹给广大青年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的启示。(12分)友好学校第一届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答案第I卷(选择题 每题3分 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D C B D C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 B D A 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17.(共8分)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分)②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分)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分)18.(每点4分,共16分)(1)①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改革开放的实行使得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每点2分,共8分)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的信念,增强道路自信。②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增强理论自信。③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19.(共8分)(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分)(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分)20.(每点4分,共12分)①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把小我融入大我,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立足当下,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③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友好学校第一届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答案.docx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