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考点一、血液(一)血液的成分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血剂,静置一段时间后 ,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透明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91%~92%),其次是蛋白质(7%左右)、无机盐(0.9%)、葡萄糖(0.1%)等;下层暗红色的物质就是血细胞。(二)血量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为体重的7%~8%。血浆约占人体血液的55%,血细胞的量约占人体血液的45%。(三)血浆的作用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作用。血浆中含血清和纤维蛋白原,血清不会凝固,有免疫、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的功能,含抗体的血清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四)观察血细胞血涂片制作步骤:用左手拿着滴有血液的载玻片的两端,用右手拿住另一载玻片的一端,在左手拿着的载玻片上由左向右移动接触血滴,使两个载玻片约呈45°夹角,轻轻移动,使血滴呈一直线,然后由右向左推成一层均匀的薄膜。这样操作既不会形成大的气泡,也不会损伤血细胞。观察: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三种血细胞,其中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血细胞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数量最少。(五)血细胞血细胞 数量 形状 大小 有无细胞核 功能红细胞 最多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较大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 最少 多呈球形,形态多样 最大 有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 较少 不规则 最小 无 加速血液凝固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血红蛋白①概述: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它使血液呈现红色②特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③功能:红细胞运输功能与血红蛋白有关。血红蛋白既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也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典例1:(2024九上·临海期末)下表是某病人血常规报告单部分内容,该病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No.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1 白细胞计数 9.8 升2 红细胞计数 3.0 升3 血小板计数 210.0 升4 血红蛋白 90 克/升A.炎症 B.糖尿病 C.白血病 D.贫血【答案】D【解析】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为输氧的载体,故贫血后可发生全身组织缺氧症状,如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活动后易气急等。【解答】分析题中的化验单可知,红细胞的正常范围:(3.5~5)×1012个/L,而测定值是3.0x1012个/L,数量过少,低于正常范围。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110~150g/L,而测定值是90g/L,故该病人可能患有贫血。白细胞、血小板的测定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故答案为:D。变式1:(2024九上·鹿城月考)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解答】A、图A表示血细胞包括血浆,故A项错误。B、图B表示血液、血浆和血细胞三者之间并列关系,故B项错误。C、图C表示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故C项正确。D、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图A表示血液包括血细胞,血浆包括血细胞,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变式2:(2024九上·南浔期末)2020年5月,我国珠峰测量队成功登顶珠峰,再次完成珠峰高度测量。为了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登顶前队员们需在高原进行长期训练。他们训练的目的是增加血液中的(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答案】C【解析】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解答】 2020年5月,我国珠峰测量队成功登顶珠峰,再次完成珠峰高度测量。为了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登顶前队员们需在高原进行长期训练。他们训练的目的是增加血液中的 红细胞,因为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故答案为:C变式3:(2024九上·嘉兴期末)小嘉因高烧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去医院就诊,其血常规检查部分结果如下。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白细胞计数 个 个红细胞计数 个 个血小板计数 个 个血红蛋白请回答相关问题:(1)高烧会导致食欲不振,是因为影响了 的活性;(2)医生判断小嘉患有炎症,其依据是 ;(3)医生还会建议小嘉多补充富含 元素的食物。【答案】(1)酶(2)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3)铁【解析】(1)酶是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在机体中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2)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解答】(1)酶的活性主要受温度和pH的影响,人在正常体温下体内酶的活性最高,高温会导致酶失活,高烧会导致食欲不振,是因为影响了酶的活性。(2)白细胞又叫白血球,它能够吞噬血液中的细菌,保护人体不受细菌的侵害,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会大量增多来吞噬血液中的细菌,医生判断小嘉患有炎症,其依据是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3)根据血常规化验单可知,小嘉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与正常参考值相比偏低,推测其患的疾病是贫血,血液运输氧的功能会降低。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所以建议小嘉多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考点二、心脏和血管(一)心脏(1)位置和形态:心脏位于胸腔内(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外形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2)功能: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工作起来就像一台水泵,通过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不间断地流动。(3)结构(4)心脏中的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它们的功能都是控制血液向同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房室瓣控制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控制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血流总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规律总结:(1)四腔四管两瓣膜:心脏有四个腔,每个腔连有一种血管,有房室瓣、动脉瓣两种瓣膜。(2)室连动,房连静:心室和动脉相连,心房和静脉相连。(3)房房不通,室室不通:心房和心房不通,心室和心室不通。(4)室房同侧通:只有同侧的心室和心房相通。(5)静脉进,动脉出:血液从静脉流进心脏,从动脉流出心脏。(5)心脏的工作过程:①当左、右心房收缩时,左、右心室舒张,心房内的压力大于心室内的压力,左、右心房内的血液通过房室第瓣分别进入左 、右心室。此时,两侧的动脉瓣是关闭的。②两个心房开始舒张,两个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心室内压力升高,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入动脉,其中,左心室的血液从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的血液从肺动脉泵出流向肺部。同时,由于心房舒张,压力降低,一部分血液由静脉流人心房。③心房和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此时,房室瓣打开,而动脉瓣关闭。这时,血液从静脉回流到心房,其中,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回流人左心房;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下腔静脉回流人右心房。这样心脏就完成了一次工作过程,心脏通过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的时间是不同的,若表示一个心跳为75次/分钟的成年人,则此人每次心跳的时间为0.8秒(每一格代表0.1秒),他的心房收缩一次约需0.1秒(1个暗格),舒张一次约需0.7秒(7个空格)。在心房开始舒张的同时,心室开始收缩。心室收缩一次约需0.3秒(3个暗格),舒张一次约需0.5秒(5个空格)。从图中可以看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规律(心房和心室不能同时收缩,但能同时舒张,也能交替收缩)。上面为心房,下面为心室(二)血管(1)血管的分类: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小动脉分支形成了毛细血管网,而毛细血管网又逐渐汇聚成了小静脉,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与小静脉的血管,血液的流动方向是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2)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管壁很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经过细胞间隙进人组织细胞中,供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也能经过细胞间隙进人血液中,从而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说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扩散的原因是存在浓度差,扩散的方向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氧气浓度高,氧气从血液向组织细胞扩散,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向血液扩散。典例1:(2023九上·杭州月考) 申花校园里(综合楼一楼医务室边)配置了自动体外震颤仪(AED),用它测量和消除师生的室颤。室颤是指心脏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颤动,及时消除室颤对挽救生命及其重要。(1)心脏心肌最发达的腔室是 ;(2)发生室颤时,心室收缩泵出的血液与正常一样会进入 (填血管类型),不会反方向流动的原因是存在 ;(3)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危及生命,这与红细胞具有运输 的功能有关。【答案】(1)左心室(2)动脉;动脉瓣(3)氧【解析】(1)从心脏结构看,心肌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右心室收缩时把血液输送到肺部,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路线最长;(2)房室瓣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使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3)根据红细胞的作用解答。【解答】 (1)心脏心肌最发达的是左心室壁。(2)发生室颤时,心室收缩泵出的血液与正常一样会进入动脉 ,不会反方向流动的原因是存在 动脉瓣 ;(3)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红细胞无法将氧气运输给脑部,导致脑部缺氧从而危及生命。变式1:(2024九上·金东期末)学习心脏结构时,常用猪心来作为教学工具。判断新鲜猪心左右侧最简单的方法是( )A.用刀将心脏切开 B.用手捏心房壁C.用手捏心室壁 D.向心脏内灌水【答案】C【解析】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壁要厚,左心室壁是心脏4个腔中最厚的。【解答】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向心室,需要的压力较小,而心室需要把血液从心室压向全身,需要的压力较大,所以心室的壁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经过的路径比较长,需要的压力大;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经过的路径比较短,需要的压力较小。所以左心室比右心室的壁要厚。所以判断心脏的左右侧,可用手捏心室的两侧,较厚的一侧是左心室,较薄的一侧是右心室,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变式2:(2024九上·临海期末)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为了更好的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某同学用猪心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心脏结构图,如图所示。(1)通过触摸和解剖,发现心脏的D腔壁最厚,由此可推测D为 (填名称)。(2)猪心灌水实验时,往④号血管中注水,水会从 号血管溢出。【答案】(1)左心室(2)②【解析】图中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下腔静脉;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解答】(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通过触摸和解剖,发现心脏的D腔壁最厚,由此可推测D为左心室。(2)猪心灌水实验时,往④号血管中注水,水流动的途径是④-A右心房-C右心室-②肺动脉,因此水会从②号血管溢出。变式3:(2023八上·海曙期末)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1)显微镜下观察到血管1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选填“→”或“←”),则可判断该血管是动脉。(2)血管 (填序号)是毛细血管,其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有利于血液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答案】(1)→ (2)2【解析】(1)动脉是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它的管壁较厚,弹性大。(2)静脉是从全身各器官运送血液回到心脏的血管,它的管壁较薄,弹性小,大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3)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它的管壁极薄,管径较细,一般只允许红细胞排成单行通过。【解答】(1)动脉是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其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干流流向支流,故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 可判断该血管是动脉。(2) 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图中只有序号2符合。故答案为:(1)→ (2)2考点三、血液循环(一)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管、血液和心脏。血波循环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二)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三)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1)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着动脉血,静脉中流着静脉血;在肺循环中,动脉中流着静脉血,静脉中流着动脉血。心脏结构中,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2)判断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依据是血液的含氧量及血液的颜色,不能以含营养物质的多少来判断,如从小肠流向肝脏的静脉血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也不能以血管的名称来判断,如肺静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而肺动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典例1:(2024九下·金华开学考)如图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字母a~c代表某些物质。据图回答:(1)参与“淀粉→a”的消化液有 、肠液和胰液。(2)气体b进入血液后被红细胞中的 运输。【答案】(1)唾液 (2)血红蛋白【解析】a是葡萄糖,将淀粉消化成为葡萄糖是经过唾液、肠液和胰液的共同作用;b是氧气,运输央氧气的细胞是红细胞,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c是二氧化碳,【解答】 (1)、参与“淀粉→a”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2)气体b进入血液后被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故答案为:(1) 唾液 (2) 血红蛋白变式1:(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为血液循环示意图,关于血液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管⑥比血管⑤中血液的氧气含量高B.①和②之间.③和④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营养物质一定减少D.血液流经肺泡后,二氧化碳一定减少【答案】C【解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再返回心脏的过程。体循环的起点在左心室,路径是血液从左心室通过主动脉流出,进入全身。然后通过动脉分支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在组织细胞周围,血液释放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收集二氧化碳和废物。接着血液通过静脉回流,逐渐汇集成较大的静脉,通过上腔静脉(收集上半身血液)和下腔静脉(收集下半身血液)返回右心房。肺循环: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流向肺部,进行氧气交换,然后返回心脏的过程。肺循环的起点在右心室,路径是血液从右心室通过肺动脉流向肺部。在肺部,血液释放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气。富含氧气的血液通过肺静脉返回左心房。【解答】A.血管⑥为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含氧量高,血管⑤为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含氧量低,A正确B.①)和②以及③和④之间有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B正确;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营养物质不一定减少,比如流过小肠,营养物质增加,C正确;D.血液流经肺泡后,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一定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C。变式2:(2024九上·金华月考)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分析作答:(1)若A为小肠,则甲血管中的含氧量 乙血管中的含氧量。(填“高于”或“低于”)(2)空气中的某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该气体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 。【答案】(1)高于(2)左心房【解析】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肺循环:右心房(心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解答】(1) 若A为小肠,则甲血管中的含氧量高于乙血管中的含氧量。因为经过A处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含量减小;(2)空气中的某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该气体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左心房;故答案为:(1)高于(2)左心房变式3:(2024九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为小乐制作的血液循环演示模型,其中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单向阀模拟瓣膜,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据图回答问题:(1)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①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②模拟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选填“打开”或“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3)小乐反思: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可进一步完善。该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是 ,应补充在 。【答案】(1)主动脉(2)关闭(3)心房;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解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图中红色软管①模拟肺动脉、红色软管②模拟主动脉、蓝色软管①模拟肺静脉、蓝色软管②模拟上、下腔静脉、橡皮球①模拟右心室、橡皮球②模拟左心室、甲烧杯模拟肺部毛细血管、乙烧杯模拟全身各个器官的毛细血管网。【解答】(1)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观血液循环途径图可知:若蓝色软管①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②模拟主动脉。(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表示心脏舒张,血液由静脉流回心房,这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因此,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3)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模型只模拟了心室,因此,模型中应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加上心房。考点四、心率、脉搏和血压(一)心率(1)概念: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2)正常范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约为75次/分钟,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钟。(二)脉搏(1)概念: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随着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形成脉搏。同一个人的脉搏次数与其心率是相同的。(2)测脉搏的方法:把手指按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触摸脉搏。(3)应用: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常通过“切脉”,根据“脉相”来诊断疾病。(三)血压(1)概念: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叫血压。(2)测量及单位:血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单位用千帕或毫米汞柱表示。(3)收缩压和舒张压①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叫做收缩压。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变动范围为12~ 18.7 千帕。若个人的收缩 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②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舒张压变动范围为8~ 12千帕。若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超过18.7千帕或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则可能是高血压。若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4)血压的表示方法:一般用分式表示,如16/10.7千帕,表示收缩压是16千帕,舒张压是10.7千帕。(5)影响血压的因素:人的血压值与年龄和性别有关。一般男性血压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血压越高。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典例1:(2022·浙江温州·一模)医院在救治危重病人时,会用到监护仪,以监视病人的心率、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一些重要生理指标,为救治提供参考。如图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1)“SPO2”代表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水平取决于血液中______结合氧的能力。(2)“ECG”表示心率,脉搏次数与心率相同。中医常用切脉的方法来诊断疾病,切脉时用来探测脉搏的血管类型是下图中的______。A. B. C.【答案】血红蛋白 A【分析】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血管,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管,管壁较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解析】(1)血氧饱和度(SPO2)是指氧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程度,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是呼吸循环的重要指标。(2)中医在诊治病时往往按住病人的手腕进行“切脉”,大夫从病人手腕部摸到的能够搏动的血管是动脉,图A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血管。变式1:(2022·浙江舟山·九年级期末)医院在救治危重病人时,都用到监护仪,以监视病人的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一些重要生理指标,为救治提供参考。(1)如图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其中“ECG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___________(2)氧饱和度是指氧气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结合程度,反映人体的呼吸通气能力。【答案】心率 血红蛋白【解析】(1)“ECG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心率;(2)氧饱和度是指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程度,可以反映人体的呼吸通气能力。变式2:(2022·浙江·平阳县萧江镇麻步中学九年级期末)小科购买了一款测心率手表,一次跑步时,手表记录的心率变化如图所示,发现运动前自己心率在60次/分左右,而运动后自己心率上升到了160次/分以上。请从呼吸作用、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功能角度解释心率上升的原因。【答案】呼吸作用是指以氧气和葡萄糖为原料,在身体各个组织细胞处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并放出能量。跑步时与平静时相比,身体的各个组织处,相同时间所需消耗的能量增加,就需要在相同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心脏能泵出血液到全身各处,提供氧气和葡萄糖,所以相同时间内增加心脏跳动次数,增加呼吸次数,可以有效提高氧气和葡萄糖的供应,以满足人体运动时能量所需【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在氧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解析】根据题意观察手表记录的心率变化,运动前后心率从60次/分左右上升到了160次/分以上,原因有:呼吸作用是指以氧气和葡萄糖为原料,在身体各个组织细胞处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并放出能量。跑步时与平静时相比,身体的各个组织处,相同时间所需消耗的能量增加,就需要在相同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心脏能泵出血液到全身各处,提供氧气和葡萄糖,所以相同时间内增加心脏跳动次数,增加呼吸次数,可以有效提高氧气和葡萄糖的供应,以满足人体运动时能量所需。变式3:(2022·浙江温州·九年级阶段练习)某哺乳动物主动脉、左心室及左心房的血压变化如图。(1)该哺乳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约______次(计算结果保留整数);(2)左心房中血压相对较低,作用是______;(3)区间II对应的心脏血液流动模型是______。(填“A、B、C、D”序号)A. B. C. D.【答案】86(81~88之间均可) 有利于肺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 C【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如图所示:【解析】(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心脏大约0.7秒跳动一次,该哺乳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约60÷0.7 =86次。(2)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房中血压相对较低,作用是有利于肺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3)根据图示可知区间Ⅱ左心室血压很大,表示左心室收缩,对应的心脏血液流动模型是C。考点五、血型与输血(一)血型(1)凝集原和凝集素在人的红细胞膜上存在着叫凝集原的蛋白质类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凝集素。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称为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称为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凝集,如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2)血型的决定和分类: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可以把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红细胞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血;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B型血;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血;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血,这就是ABO血型系统。(3)ABO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上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血型为A型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血型为B型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血型为AB型的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血型为0型的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含有,具体如下表所示。(二)输血当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时,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是输血。(1)原则: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2)异型血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不得已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作用。异型血输血时要少而慢。(3)举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人少量的0型血; 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AB型血外,也可输人少量的0型血、A型血或B型血(如下表)。但在大量输血时,仍需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典例1:(2023九上·金华期末)某急需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是A型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只需输入血浆 B.应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C.以输A型血为原则 D.紧急时可缓慢输入少量AB型血【答案】C【解析】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解答】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A型血以输A型血为原则,是在缺血的情况下可以少输慢输O型血;变式1:(2024九上·上城期末)美国医学科研小组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可以全部或部分切割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从而实现血型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型血可以转化为AB型血 B.B型血可以转化为A型血C.O型血可以转化为AB型血 D.AB型血可以转化为B型血【答案】D【解析】人类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按照红细胞所含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解答】人类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按照红细胞所含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美国医学科研小组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切割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实现血型的转化,切除A凝集原,可以使A型血变为O型血或AB型血变为B型血;切除B凝集原,可以使B型血变为O型血或AB型血变为A型血。所以D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变式2:(2023九上·杭州月考)2020年5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并导致人员伤亡,广大群众积极献血救治伤员。请回答下列问题。(1)输血前必须先检查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ABO血型系统中的血型种类是由红细胞上的 决定的。(2)验血时,向某患者的血液滴加A型标准血清不发生凝集,滴加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该患者是 型血。【答案】(1)凝集原 (2)A【解析】A型血血清含有A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能与B型、A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B型血血清中含有B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能与A型、A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AB型血的血清中含A、B凝集原,不含有凝集素,因此不与A、B、O血型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O型血的血清中不含A、B凝集原,含有抗A、抗B凝集素。凝集素和凝集原可发生凝血反应。【解答】(1)A型血红细胞含有A凝集原,B型血红细胞含有B凝集原,AB型血红细胞含有A、B两种凝集原,O型血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而0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的种类决定的。(2)某人的血液和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表明血液中含有抗B凝集素,和A型标准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表明血液中没有抗A凝集素。因此说明这个人的血型应该是A型血。变式3:(2022·浙江温州·九年级期末)母体孕育胎儿的过程中,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的胎盘中获取氧气、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产物。若母亲是O型血,血液中含有的抗A、抗B凝集素有可能进入到胎儿循环系统,若恰好胎儿为A型、B型或AB型的血型,将会引起血液中红细胞上凝集原与抗A、抗B凝集素的反应,造成“ABO溶血”。(1)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抗原物质是由遗传决定的,ABO血型系统是由________决定。(2)若该孕妇的血液与标准A血清混合后不发生凝集,与标准B血清混合后发生凝集。由此可以判定该孕妇的血型为________型血。(3)根据文中信息,若母亲和胎儿同为O型血,则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ABO溶血。(4)正确鉴定血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为A型的病人紧急情况下需要输血,可以输入供血者血型为________型的健康人血液制品。【答案】红细胞上的凝集原的种类 A 不会 A##O【分析】(1)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血。(2)输血时型血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聚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严重后果,但有些不同的血型结合也不会产生凝聚反应,具体如:A型、B型都能接受O型血,而AB型都能接受A型、B型、O型血,此情况可用血清来检验。据此可以解答该题。【解析】(1)ABO血型系统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的种类来决定的。(2)标准A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表中与受测者血液混合不发生凝集的话,说明该人血中不含有B凝集原;标准B血清含有抗A凝集素,表中与受测者血液混合发生了凝集反应,说明该人血中含有A凝集原,因此可以判定此血型为A型血。(3)若母亲和胎儿同为O型血,则胎儿的红细胞中不含A、B凝集原,因此不会与母亲发生ABO溶血。(4)正确鉴定血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为A型的病人紧急情况下需要输血,可以输入A型血,也可以输入万能供血者血型为O型的健康人血液制品。1.(2024九上·平湖期末)我国医学名著《黄帝内经》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记载,描述的是人体的(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 D.泌尿系统【答案】B【解析】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是血液。淋巴系统内流动的是淋巴液。【解答】 诸血皆归于心 ,说的的心脏血液或者血管,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说的是血管以及血液循环。所以描述的是人体的循环系统。故答案为:B。2.(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白细胞,能抵抗病菌的侵入B.②是最小的血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C.如果某人患有炎症,③的数量会高于①D.如果某人患有贫血,可能是①的数量低于正常值【答案】D【分析】在观察血涂片时,②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①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③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解析】A.①数量最多,是红细胞,红细胞没有能抵抗病菌的侵入的功能,故A错误。B.②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具有凝血功能,没有运输氧的功能,故B错误。C.如果某人患有炎症,③白细胞数量会大量增多,不会高于①红细胞,故C错误。D.如果某人患有贫血,可能是①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故D正确。3.(2024九上·金东期末)以下实验及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人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白细胞B.测定1g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应多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37℃水浴加热使酶活性保持最强【答案】A【解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测量食物中的能量。【解答】A.观察人血涂片时,通过显微镜看见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到最少的细胞是白细胞,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A错误。B.“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设置重复组,即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其平均值,B正确。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毛细血管的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C正确。D.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酶丧失活性,温度过低会抑制酶的活性,而在37℃时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能力最强,D正确。故答案为:A。4.(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为了止血需绑扎的位置分别是( )A.动脉a处 B.静脉a处 C.动脉b处 D.静脉b处【答案】C【解析】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解答】从情景可以看出鲜红色的血液喷涌而出,那么可以判断出受伤的是动脉血管,动脉血管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是分支的,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液流速快,呈喷射状;所以要绑在靠近心脏的一处,所以在动脉b处进行捆绑,C正确;5.(2024九上·上城期末)在观察“小金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时,同学绘制相关图像,有关实验及图像描述错误的是( )A.血管②是毛细血管B.血管①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C.用低倍镜观察鱼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情况D.湿纱布包裹鱼鳃盖有利于鱼的正常呼吸【答案】B【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解答】 A:血管②是毛细血管,正确。B:血管①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错误。C: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正确。D: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正确。故选B。6.(2024九上·余杭期末)如图是肺泡和心脏结构示意图,经过肺泡气体交换后,血液经肺静脉首先流入到心脏的腔室为( )A.A腔室 B.B腔室 C.C腔室 D.D腔室【答案】B【解析】肺循环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解答】 经过肺泡气体交换,说明血液进行肺循环,终点是左心房,B为左心房,故答案为:B。7.(2024九上·东阳期末)如图能正确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在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呼吸,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分别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解答】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2024九上·嘉兴期末)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人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管壁极薄,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B.胃壁有发达的平滑肌,有利于胃的蠕动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食物的消化D.心脏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有利于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答案】C【解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每一种生物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1)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2)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有: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3)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解答】A、毛细血管的特点有: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A正确。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及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B正确。C、小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食物吸收,与消化无关,C错误。D、 心脏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心肌收缩与舒张的结果,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D正确。故答案为:C。9.(2024九上·杭州期末)“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能分泌多种消化液,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B.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C.血液中含有的白细胞数量最多,有利于为人体生命活动运输氧气D.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房,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答案】B【解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解答】A.小肠能分泌多种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不能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故A错误;B.毛细血管壁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故B正确;C.血细胞中红细胞数量最多,作用是运输氧。白细胞的作用是吞噬病毒,防御疾病,故C错误;D.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它是体循环起点,输送血液路线最长,需要的压力最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B。10.(2024九上·绍兴期末)血液经过肺循环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肺循环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C. D.【答案】A【解析】血液循环的途径:【解答】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后,血液由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气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可见经过肺循环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增加,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2024九上·绍兴期末)人体内的血管紧张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小动脉收缩,从而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通常服用降压药达到降压目的,试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是( )A.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扩张B.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收缩C.升高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扩张D.升高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收缩【答案】A【解析】 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胶囊不宜长时间含在口腔里;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利用这个特性,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放在由淀粉制成的胶囊里吞服用,这样就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不能消化淀粉制成的胶囊;当淀粉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使药物渗出。【解答】 血压升高是小动脉收缩引起的,而小动脉收缩又是人体内的血管紧张素作用于i血管平滑肌引起的。因此,降低血压应该使小动脉舒张,而小动脉舒张需要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故答案为:A。12.(2023九上·南浔期末)某人因腿部受伤并发炎症,在医院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抗生素来消炎,那么抗生素要到达发生炎症的部位,需经过的途径是( )A.肺循环→炎症部位B.体循环→炎症部位C.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D.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答案】D【解析】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解答】某人因腿部受伤并发炎症,在医院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抗生素来消炎,那么抗生素要到达发生炎症的部位,需经过的途径是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13.(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如下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确保了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以下血液循环模型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解析】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含氧量少的血液为静脉血,为暗红色;含氧量多的血液为动脉血,为鲜红色;通过肺循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通过体循环,血液经过全身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靠近左心房左心室的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靠近右心房右心室的血管中留的是静脉血。【解答】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血液经过全身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所以ABC都是体循环,只有A正确;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通过肺循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D是肺循环,所以D错误;14.(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如图为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作用实现的B.通过c过程,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要通过2层细胞C.血管甲内血液的氧气含量较高,颜色鲜红D.血管乙与血管丙相比,血管乙内的血流速度较快【答案】B【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通气),肺泡内(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气体交换。题图中b吸气,a呼气,cd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为氧气,d为二氧化碳。肺泡处的血管根据血流方向可判断,血管甲是动脉血管,血管乙是毛细血管,血管丙是静脉血管。【解析】A.过程a、b是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错误。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所以通过c过程,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要通过2层细胞,B正确。C.血管甲为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内血液的氧气含量较低,C错误。D.血管乙为肺部毛细血管,血管丙为肺静脉,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较慢,D错误。15.(2023九上·金华期末)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系统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血液中运输a气体的细胞是 (2)健康人进食一段时间后,葡萄糖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 这一过程称为 【答案】(1)红细胞(2)吸收【解析】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解答】(1)a气体是氧气,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2) 葡萄糖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 这一过程称为吸收;16.(2024九上·金东期末)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的目的: ;(2)现有10×和40×两种物镜镜头,实验时应选择 物镜镜头;(3)判断图二中标号③所指的血管是 。【答案】(1)维持小鱼正常呼吸(2)10×(3)小静脉【解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解答】(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重,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因此现有10×和40×两种物镜镜头,实验时应选择10×物镜镜头。(3)图二中标号③血管中的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是静脉(或小静脉)。17.(2023九上·杭州月考)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相对含量,则X表示 ,血管②的名称是 。(2)图丙是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图,其中属于毛细血管的是 (填字母),该实验用 (填“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答案】(1)肺;肺静脉(2)b;低倍镜【解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图丙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解答】(1)根据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血管①是动脉血管,血管②是静脉血管;从图乙可知:血管①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因此血管①内流静脉血;血管②中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血管②内流动脉血。由此可以推断:血管①为肺动脉,血管②为肺静脉,血管②连接左心房,X表示肺。(2)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图中属于毛细血管的是②,该实验用低倍镜观察即可。18.(2023九上·玉环月考)2019年11月一演员在《追我吧》节目中录制时发生了心源性猝死的不幸。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当遇到此类情况时,采取的最及时和关键措施是心肺复苏,以及之后的治疗等。一般分以下三步:(1)胸外心脏按压: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受到人工挤压,使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血液又回到心脏。“按压”后,体内的血液也只会朝一个方向流动的原因是 ;(2)人工呼吸:是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那么患者经人工呼吸之后,体内的氧气最早会出现在 (选填“动脉”或“静脉”或“毛细血管”);(3)注射血管活性药物,注射之后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答案】(1)人体内有静脉瓣、房室瓣、动脉瓣,瓣膜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2)毛细血管(3)右心房【解析】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肺循环:右心房(心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解答】(1)“按压”后,体内的血液也只会朝一个方向流动的原因是人体内有静脉瓣、房室瓣、动脉瓣,瓣膜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2) 人工呼吸:是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那么患者经人工呼吸之后,体内的氧气最早会出现在肺部与血液之间毛细血管中;(3) 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药物进图体循环中的上下腔静脉,注射之后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右心房;故答案为:(1) 人体内有静脉瓣、房室瓣、动脉瓣,瓣膜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2) 毛细血管 (3) 右心房19.(2023九上·磐安期末)“围炉煮茶”是一种源自云南“火塘烤茶”的休闲方式,点上炭火、架上铁丝、煮一壶茶……但若是在封闭的室内进行,则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被察觉,浓度超过0.05%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血氧饱和度偏低。“血氧饱和度”是指结合氯浓度,它是衡量血液运输氧气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里的“结合氧”是指____;A.氧气与白细胞结合 B.氧气与血浆结合C.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D.氧气与血小板结合(2)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医院通常采取让病人进入高压氧舱吸氧的治疗方案,将一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为防止脑水肿等并发症,需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如静脉快速滴注甘路醇等。那么甘露醇等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到达心脏,它们依次经过的心房和心室的先后顺序是____(选填字母)。A.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B.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C.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D.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左心房【答案】(1)C(2)B【解析】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解答】(1)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结合为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液中的结合氧就是指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故选C。(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等药物,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路径为: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血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故选B。20.(2024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分别表示吸气和呼气,M表示人体某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1)心房与心室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 ,它可以防止血液的倒流。(2)当血液流经人体器官M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多,则器官M可能是____。A.小肠 B.大脑 C.肾脏 D.肺【答案】(1)房室瓣(2)A【解析】(1)心脏中有瓣膜,分别是房室瓣和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2)血液循环示意图:【解答】(1)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叫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2)分析图可知,当血液流经人体器官小肠后,由于吸收作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多,故选A。故答案为:(1)房室瓣;(2)A。21.(2024九上·拱墅期末)运用血液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如图甲所示为小乐观察人血涂片时看到的图像,其中,血细胞数量最多的是[ ] (填写序号和名称,下同)。若要进行DNA亲子鉴定,仅以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为材料,最好选用[ ] 。(2)如图乙所示为小乐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O型血的模型图。【答案】(1)①;红细胞;②;白细胞(2)【解析】观图可知: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解答】(1)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看见最多的①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图甲中的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所以亲子鉴定最好选用图中的②白细胞,原因是白细胞有细胞核,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2)A型血红细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B型血红细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O型血红细胞上则没有A、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 B凝集素。根据模型可以看出,O型血液中红细胞上应该没有凝集原,其血浆中有两种凝集素,故模型图为22.(2023九上·上城期末)最近各药店的感冒清等药十分畅销,一般药的外壳都有胶囊,吞服后可缓解头痛、流涕、发热、咽痛(有炎症)等症状。(1)医生建议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如果血液中 计数超过正常值可服用该胶囊;(2)胶囊外壳的成分是淀粉,到达胃里 (选填"“能”或“不能”) 被胃液消化;(3)药品成分最终被 (填器官名称)吸收;(4)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到达患病部位前,首先到达心脏的 (填心腔名称) 。【答案】(1)白细胞(2)不能(3)小肠(4)右心房【解析】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白细胞可以吞噬各种病毒;血小板具有凝血作用;【解答】(1)有炎症可以服用该胶囊,炎症的验血指标是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2)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所以在胃中不能被消化;(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药品成分最终被小肠吸收;(4)通过体循环,先到达右心房;23.(2022·浙江舟山·九年级期末)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图甲表示心脏局部结构与主动脉弹性作用示意图,图乙表示各类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有四个腔,除图甲中所示的两个腔外,还包括___________;(2)由图甲可知,左心室收缩时,①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关闭,②动脉瓣打开,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___________→各级动脉→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3)由图甲可知,左心室舒张时,②动脉瓣关闭,但血液还在连续流动,是因为血管A中暂时储存着部分血液,此时血管A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组织细胞。由血管A的功能可推断它的结构,图乙中表示血管A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4)图甲和图乙表明,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请你说出与人体小肠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答案】右心房、右心室 房室瓣 主动脉 ③ 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毛绒、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分析】血液循环如图所示:【解析】(1)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有四个腔,除图甲中所示的两个腔外,还包括右心房、右心室。(2)①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属于房室瓣。②在心室和动脉之间,属于动脉瓣。由图甲可知,左心室收缩时,①房室瓣关闭,②动脉瓣打开,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3)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在行程中断分支,形成大、中、小动脉。动脉由于承受较大的压力,管壁较厚,管腔断面呈圆形。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网,行程中逐渐汇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开口于心房。静脉因所承受压力小,故管壁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均较少,弹性和收缩性均较弱,管腔在断面上呈扁椭圆形。故图乙中③表示的是动脉。图甲中血管A表示主动脉。图乙中表示血管A的是③。(4)人体小肠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毛绒、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24.(2023九上·杭州期末)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病人自身肺功营养补充液能出现衰竭时可使用人工心肺机(EOMO)进行救治,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为“电动泵”,能够推动血液循环流动,相当于人的 (填器官名称) 。(2)图中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连接人工肺机的两条血管,血管B内流动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3)经“人工肺”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 (填 “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脑,为脑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氧气,使患者保持神志清醒。(4)对于未感染新冠疾病的人来说注射新冠疫苗是很好的预防措施。在手臂上注射疫苗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房、室的名称)。【答案】(1)心脏(2)动脉血(3)体循环(4)右心房【解析】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含氧量少的血液为静脉血,为暗红色;含氧量多的血液为动脉血,为鲜红色;通过肺循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通过体循环,血液经过全身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靠近左心房左心室的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靠近右心房右心室的血管中留的是静脉血。【解答】(1)心脏能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是血液流动的“动力泵”。图中甲为“电动泵”,相当于人的心脏,推动血液循环;(2)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乙后,氧气进入了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呼出体外,所以血管B中流动的是含氧量更多的动脉血,血管A是经过了人体之后的血液,此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氧气给了组织细胞,所以氧气的含量减少,其中流动的是含氧量较少的静脉血;(3)体循环的路线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人工肺”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体循环到达脑,为脑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氧气,使患者保持神志清醒。(4)体循环的路线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在手臂上注射疫苗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25.(2024九上·东阳期末)某校科学兴趣小组针对“人体内血液循环”开展了“自制模拟人体循环系统装置”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模型原理】人体内血液循环规律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实验材料】橡皮球、单向阀、橡胶软管、烧杯、红墨水【产品制作】用橡皮球模拟心脏,单向阀模拟瓣膜,橡胶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将各部分有序连接.(1)【产品演示】先同时挤压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橡皮球经红色软管流出进入烧杯(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后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烧杯经蓝色软管流入橡皮球.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填“打开”或“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3)【产品评价】以下表格为该小组同学制定的部分评价量表.“自制模拟人体循环系统装置”评价量表评价维度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模拟血液循环) 能准确模拟血液的流动过程,并能区别出动脉血和静脉血 仅准确模拟出血液流动过程 不能准确模拟出血液流动过程指标二(模拟心脏) 能准确模拟出心脏各房室,并具有瓣膜,瓣膜的的朝向正确 仅准确模拟出心脏房室 不能准确模拟出心脏各房室【产品迭代】指导老师根据评价量表对小组同学自制的血液循环演示模型进行评价,“指标一”评为优秀,“指标二”评为合格.为了使指标二能达到优秀,请结合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该模型还需要改进的是: .【答案】(1)主动脉(2)关闭(3)增加两个橡皮球表示心房,连接在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解析】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某一实验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解答】(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1 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1模拟肺动脉,蓝色软管 2模拟上、下腔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主动脉。(2)单向阀A模拟房室瓣,单向阀B模拟动脉瓣,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血液由静脉流入心房,再由心房流进心室。(3)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模型只模拟了心室,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缺少心房,应添增加两个橡皮球表示心房,连接在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26.(2023九上·嘉兴期末)为更好的认识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解剖猪心脏”的实验。 结构 功能示例 房室瓣朝心室开 可以防止心室的血液倒流回心房1 _______ ____________(1)观察心脏的外形结构。在解剖盘上摆放好猪心(如图甲所示),观察到结构①颜色较深,腔壁较薄,其是 。(填结构名称)(2)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用解剖刀剖开心脏,再用剪刀剪开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管壁,观察到心脏内部多处体现“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请按照表中示例,再列举1例。(3)建构心脏结构模型。兴趣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画出了心脏的结构模型(如图乙),请你用带箭头的线标注图中血管②和③中血液流动的方向。【答案】(1)左心房(2)左心室壁比其他腔壁厚 有利于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动脉瓣只朝动脉开 可以防止动脉的血液倒流回心室)(静脉瓣朝心脏方向开 可以防止血液向远离心脏方向移动)(3)【解析】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三种脉膜的存在,使得血液朝着一个方向流动;【解答】(1)观察心脏的外形结构。在解剖盘上摆放好猪心(如图甲所示),观察到结构①颜色较深,腔壁较薄,其是左心房;(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 左心室壁比其他腔壁厚 有利于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动脉瓣只朝动脉开 可以防止动脉的血液倒流回心室);(静脉瓣朝心脏方向开 可以防止血液向远离心脏方向移动);(3)②是上下腔静脉,③是主动脉,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故答案为:(1) 左心房 (2) 左心室壁比其他腔壁厚 有利于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动脉瓣只朝动脉开 可以防止动脉的血液倒流回心室);(静脉瓣朝心脏方向开 可以防止血液向远离心脏方向移动)27.(2023九上·金华期末)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⑧表示人体内相关生理过程,字母A、B、C、D分 别表示心脏四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科早晨食用了馒头、鸡蛋和豆浆,馒头的主要营养物质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 (2)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① B.⑥ C.⑦ D.⑧(3)某人患有肠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填字母)(4)如图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是 (单选)A. B.C. D.【答案】(1)葡萄糖(2)B(3)A(4)D【解析】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含氧量少的血液为静脉血,为暗红色;含氧量多的血液为动脉血,为鲜红色;通过肺循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通过体循环,血液经过全身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靠近左心房左心室的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靠近右心房右心室的血管中留的是静脉血。【解答】(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中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2)①是排出二氧化碳,⑦是排出多余的水和无机盐,⑧是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所以①⑦⑧ 属于排泄;⑥属于排遗,即是排便的过程;(3)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注射药物进入上腔静脉,所以先进入A右心房;(4) 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 ,血液将二氧化碳给了肺泡,排出体外,所以二氧化碳含量变少,D符合;思维导图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课后巩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考点一、血液(一)血液的成分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向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血剂,静置一段时间后 ,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透明淡黄色的液体是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91%~92%),其次是蛋白质(7%左右)、无机盐(0.9%)、葡萄糖(0.1%)等;下层暗红色的物质就是血细胞。(二)血量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为体重的7%~8%。血浆约占人体血液的55%,血细胞的量约占人体血液的45%。(三)血浆的作用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作用。血浆中含血清和纤维蛋白原,血清不会凝固,有免疫、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的功能,含抗体的血清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四)观察血细胞:血涂片制作步骤用左手拿着滴有血液的载玻片的两端,用右手拿住另一载玻片的一端,在左手拿着的载玻片上由左向右移动接触血滴,使两个载玻片约呈45°夹角,轻轻移动,使血滴呈一直线,然后由右向左推成一层均匀的薄膜。这样操作既不会形成大的气泡,也不会损伤血细胞。观察: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三种血细胞,其中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血细胞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数量最少。(五)血细胞血细胞 数量 形状 大小 有无细胞核 功能红细胞 最多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较大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 最少 多呈球形,形态多样 最大 有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 较少 不规则 最小 无 加速血液凝固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血红蛋白①概述: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它使血液呈现红色②特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③功能:红细胞运输功能与血红蛋白有关。血红蛋白既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也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典例1:(2024九上·临海期末)下表是某病人血常规报告单部分内容,该病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No.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1 白细胞计数 9.8 升2 红细胞计数 3.0 升3 血小板计数 210.0 升4 血红蛋白 90 克/升A.炎症 B.糖尿病 C.白血病 D.贫血变式1:(2024九上·鹿城月考)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变式2: 2020年5月,我国珠峰测量队成功登顶珠峰,再次完成珠峰高度测量。为了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登顶前队员们需在高原进行长期训练。他们训练的目的是增加血液中的(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变式3:小嘉因高烧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去医院就诊,其血常规检查部分结果如下。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白细胞计数 个 个红细胞计数 个 个血小板计数 个 个血红蛋白请回答相关问题:(1)高烧会导致食欲不振,是因为影响了 的活性;(2)医生判断小嘉患有炎症,其依据是 ;(3)医生还会建议小嘉多补充富含 元素的食物。考点二、心脏和血管(一)心脏(1)位置和形态:心脏位于胸腔内(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外形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2)功能: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工作起来就像一台水泵,通过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不间断地流动。(3)结构(4)心脏中的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它们的功能都是控制血液向同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房室瓣控制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控制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血流总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规律总结:(1)四腔四管两瓣膜:心脏有四个腔,每个腔连有一种血管,有房室瓣、动脉瓣两种瓣膜。(2)室连动,房连静:心室和动脉相连,心房和静脉相连。(3)房房不通,室室不通:心房和心房不通,心室和心室不通。(4)室房同侧通:只有同侧的心室和心房相通。(5)静脉进,动脉出:血液从静脉流进心脏,从动脉流出心脏。(5)心脏的工作过程:①当左、右心房收缩时,左、右心室舒张,心房内的压力大于心室内的压力,左、右心房内的血液通过房室第瓣分别进入左 、右心室。此时,两侧的动脉瓣是关闭的。②两个心房开始舒张,两个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心室内压力升高,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入动脉,其中,左心室的血液从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的血液从肺动脉泵出流向肺部。同时,由于心房舒张,压力降低,一部分血液由静脉流人心房。③心房和心室都处于舒张状态,此时,房室瓣打开,而动脉瓣关闭。这时,血液从静脉回流到心房,其中,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回流人左心房;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下腔静脉回流人右心房。这样心脏就完成了一次工作过程,心脏通过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的时间是不同的,若表示一个心跳为75次/分钟的成年人,则此人每次心跳的时间为0.8秒(每一格代表0.1秒),他的心房收缩一次约需0.1秒(1个暗格),舒张一次约需0.7秒(7个空格)。在心房开始舒张的同时,心室开始收缩。心室收缩一次约需0.3秒(3个暗格),舒张一次约需0.5秒(5个空格)。从图中可以看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规律(心房和心室不能同时收缩,但能同时舒张,也能交替收缩)。上面为心房,下面为心室(二)血管(1)血管的分类: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小动脉分支形成了毛细血管网,而毛细血管网又逐渐汇聚成了小静脉,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与小静脉的血管,血液的流动方向是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2)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管壁很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经过细胞间隙进人组织细胞中,供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所需;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也能经过细胞间隙进人血液中,从而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说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扩散的原因是存在浓度差,扩散的方向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氧气浓度高,氧气从血液向组织细胞扩散,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向血液扩散。典例1:(2023九上·杭州月考) 申花校园里(综合楼一楼医务室边)配置了自动体外震颤仪(AED),用它测量和消除师生的室颤。室颤是指心脏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颤动,及时消除室颤对挽救生命及其重要。(1)心脏心肌最发达的腔室是 ;(2)发生室颤时,心室收缩泵出的血液与正常一样会进入 (填血管类型),不会反方向流动的原因是存在 ;(3)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危及生命,这与红细胞具有运输 的功能有关。变式1:(2024九上·金东期末)学习心脏结构时,常用猪心来作为教学工具。判断新鲜猪心左右侧最简单的方法是( )A.用刀将心脏切开 B.用手捏心房壁C.用手捏心室壁 D.向心脏内灌水变式2:(2024九上·临海期末)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为了更好的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某同学用猪心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心脏结构图,如图所示。(1)通过触摸和解剖,发现心脏的D腔壁最厚,由此可推测D为 (填名称)。(2)猪心灌水实验时,往④号血管中注水,水会从 号血管溢出。变式3:(2023八上·海曙期末)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1)显微镜下观察到血管1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选填“→”或“←”),则可判断该血管是动脉。(2)血管 (填序号)是毛细血管,其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有利于血液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考点三、血液循环(一)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管、血液和心脏。血波循环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二)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三)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1)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着动脉血,静脉中流着静脉血;在肺循环中,动脉中流着静脉血,静脉中流着动脉血。心脏结构中,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2)判断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依据是血液的含氧量及血液的颜色,不能以含营养物质的多少来判断,如从小肠流向肝脏的静脉血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也不能以血管的名称来判断,如肺静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而肺动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典例1:(2024九下·金华开学考)如图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字母a~c代表某些物质。据图回答:(1)参与“淀粉→a”的消化液有 、肠液和胰液。(2)气体b进入血液后被红细胞中的 运输。变式1:(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为血液循环示意图,关于血液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管⑥比血管⑤中血液的氧气含量高B.①和②之间.③和④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营养物质一定减少D.血液流经肺泡后,二氧化碳一定减少变式2:(2024九上·金华月考)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分析作答:(1)若A为小肠,则甲血管中的含氧量 乙血管中的含氧量。(填“高于”或“低于”)(2)空气中的某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该气体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 。变式3:(2024九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为小乐制作的血液循环演示模型,其中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单向阀模拟瓣膜,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据图回答问题:(1)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①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②模拟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选填“打开”或“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3)小乐反思: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可进一步完善。该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是 ,应补充在 。考点四、心率、脉搏和血压(一)心率(1)概念: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2)正常范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约为75次/分钟,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钟。(二)脉搏(1)概念: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随着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形成脉搏。同一个人的脉搏次数与其心率是相同的。(2)测脉搏的方法:把手指按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触摸脉搏。(3)应用: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常通过“切脉”,根据“脉相”来诊断疾病。(三)血压(1)概念: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叫血压。(2)测量及单位:血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单位用千帕或毫米汞柱表示。(3)收缩压和舒张压①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叫做收缩压。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变动范围为12~ 18.7 千帕。若个人的收缩 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②舒张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舒张压变动范围为8~ 12千帕。若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超过18.7千帕或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则可能是高血压。若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4)血压的表示方法:一般用分式表示,如16/10.7千帕,表示收缩压是16千帕,舒张压是10.7千帕。(5)影响血压的因素:人的血压值与年龄和性别有关。一般男性血压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血压越高。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典例1:(2022·浙江温州·一模)医院在救治危重病人时,会用到监护仪,以监视病人的心率、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一些重要生理指标,为救治提供参考。如图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1)“SPO2”代表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水平取决于血液中______结合氧的能力。(2)“ECG”表示心率,脉搏次数与心率相同。中医常用切脉的方法来诊断疾病,切脉时用来探测脉搏的血管类型是下图中的______。A. B. C.变式1:(2022·浙江舟山·九年级期末)医院在救治危重病人时,都用到监护仪,以监视病人的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一些重要生理指标,为救治提供参考。(1)如图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其中“ECG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___________(2)氧饱和度是指氧气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结合程度,反映人体的呼吸通气能力。变式2:(2022·浙江·平阳县萧江镇麻步中学九年级期末)小科购买了一款测心率手表,一次跑步时,手表记录的心率变化如图所示,发现运动前自己心率在60次/分左右,而运动后自己心率上升到了160次/分以上。请从呼吸作用、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功能角度解释心率上升的原因。变式3:(2022·浙江温州·九年级阶段练习)某哺乳动物主动脉、左心室及左心房的血压变化如图。(1)该哺乳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约______次(计算结果保留整数);(2)左心房中血压相对较低,作用是______;(3)区间II对应的心脏血液流动模型是______。(填“A、B、C、D”序号)A. B. C. D.考点五、血型与输血(一)血型(1)凝集原和凝集素在人的红细胞膜上存在着叫凝集原的蛋白质类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凝集素。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称为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称为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凝集,如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2)血型的决定和分类: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可以把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红细胞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血;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B型血;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血;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血,这就是ABO血型系统。(3)ABO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上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血型为A型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血型为B型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血型为AB型的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血型为0型的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含有,具体如下表所示。(二)输血当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时,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是输血。(1)原则: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2)异型血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不得已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试验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作用。异型血输血时要少而慢。(3)举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人少量的0型血; 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AB型血外,也可输人少量的0型血、A型血或B型血(如下表)。但在大量输血时,仍需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典例1:(2023九上·金华期末)某急需输血的严重贫血患者是A型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只需输入血浆 B.应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C.以输A型血为原则 D.紧急时可缓慢输入少量AB型血变式1:(2024九上·上城期末)美国医学科研小组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可以全部或部分切割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从而实现血型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型血可以转化为AB型血 B.B型血可以转化为A型血C.O型血可以转化为AB型血 D.AB型血可以转化为B型血变式2:(2023九上·杭州月考)2020年5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并导致人员伤亡,广大群众积极献血救治伤员。请回答下列问题。(1)输血前必须先检查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ABO血型系统中的血型种类是由红细胞上的 决定的。(2)验血时,向某患者的血液滴加A型标准血清不发生凝集,滴加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该患者是 型血。变式3:(2022·浙江温州·九年级期末)母体孕育胎儿的过程中,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的胎盘中获取氧气、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产物。若母亲是O型血,血液中含有的抗A、抗B凝集素有可能进入到胎儿循环系统,若恰好胎儿为A型、B型或AB型的血型,将会引起血液中红细胞上凝集原与抗A、抗B凝集素的反应,造成“ABO溶血”。(1)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抗原物质是由遗传决定的,ABO血型系统是由________决定。(2)若该孕妇的血液与标准A血清混合后不发生凝集,与标准B血清混合后发生凝集。由此可以判定该孕妇的血型为________型血。(3)根据文中信息,若母亲和胎儿同为O型血,则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ABO溶血。(4)正确鉴定血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为A型的病人紧急情况下需要输血,可以输入供血者血型为________型的健康人血液制品。1.(2024九上·平湖期末)我国医学名著《黄帝内经》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记载,描述的是人体的(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 D.泌尿系统2.(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白细胞,能抵抗病菌的侵入B.②是最小的血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C.如果某人患有炎症,③的数量会高于①D.如果某人患有贫血,可能是①的数量低于正常值3.(2024九上·金东期末)以下实验及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人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白细胞B.测定1g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应多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37℃水浴加热使酶活性保持最强4.(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为了止血需绑扎的位置分别是( )A.动脉a处 B.静脉a处 C.动脉b处 D.静脉b处5.(2024九上·上城期末)在观察“小金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时,同学绘制相关图像,有关实验及图像描述错误的是( )A.血管②是毛细血管B.血管①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C.用低倍镜观察鱼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情况D.湿纱布包裹鱼鳃盖有利于鱼的正常呼吸6.(2024九上·余杭期末)如图是肺泡和心脏结构示意图,经过肺泡气体交换后,血液经肺静脉首先流入到心脏的腔室为( )A.A腔室 B.B腔室 C.C腔室 D.D腔室7.(2024九上·东阳期末)如图能正确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在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A. B.C. D.8.(2024九上·嘉兴期末)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人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管壁极薄,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B.胃壁有发达的平滑肌,有利于胃的蠕动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食物的消化D.心脏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有利于将血液输送到全身9.(2024九上·杭州期末)“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能分泌多种消化液,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B.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C.血液中含有的白细胞数量最多,有利于为人体生命活动运输氧气D.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房,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10.(2024九上·绍兴期末)血液经过肺循环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肺循环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C. D.11.(2024九上·绍兴期末)人体内的血管紧张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小动脉收缩,从而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通常服用降压药达到降压目的,试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是( )A.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扩张B.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收缩C.升高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扩张D.升高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收缩12.(2023九上·南浔期末)某人因腿部受伤并发炎症,在医院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抗生素来消炎,那么抗生素要到达发生炎症的部位,需经过的途径是( )A.肺循环→炎症部位B.体循环→炎症部位C.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D.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13.(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如下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确保了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以下血液循环模型正确的是( )A. B.C. D.14.(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如图为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作用实现的B.通过c过程,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要通过2层细胞C.血管甲内血液的氧气含量较高,颜色鲜红D.血管乙与血管丙相比,血管乙内的血流速度较快15.(2023九上·金华期末)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系统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血液中运输a气体的细胞是 (2)健康人进食一段时间后,葡萄糖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 这一过程称为 16.(2024九上·金东期末)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的目的: ;(2)现有10×和40×两种物镜镜头,实验时应选择 物镜镜头;(3)判断图二中标号③所指的血管是 。17.(2023九上·杭州月考)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相对含量,则X表示 ,血管②的名称是 。(2)图丙是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图,其中属于毛细血管的是 (填字母),该实验用 (填“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18.(2023九上·玉环月考)2019年11月一演员在《追我吧》节目中录制时发生了心源性猝死的不幸。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当遇到此类情况时,采取的最及时和关键措施是心肺复苏,以及之后的治疗等。一般分以下三步:(1)胸外心脏按压: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受到人工挤压,使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血液又回到心脏。“按压”后,体内的血液也只会朝一个方向流动的原因是 ;(2)人工呼吸:是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那么患者经人工呼吸之后,体内的氧气最早会出现在 (选填“动脉”或“静脉”或“毛细血管”);(3)注射血管活性药物,注射之后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19.(2023九上·磐安期末)“围炉煮茶”是一种源自云南“火塘烤茶”的休闲方式,点上炭火、架上铁丝、煮一壶茶……但若是在封闭的室内进行,则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被察觉,浓度超过0.05%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血氧饱和度偏低。“血氧饱和度”是指结合氯浓度,它是衡量血液运输氧气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里的“结合氧”是指____;A.氧气与白细胞结合 B.氧气与血浆结合C.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D.氧气与血小板结合(2)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医院通常采取让病人进入高压氧舱吸氧的治疗方案,将一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为防止脑水肿等并发症,需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如静脉快速滴注甘路醇等。那么甘露醇等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到达心脏,它们依次经过的心房和心室的先后顺序是____(选填字母)。A.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B.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C.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D.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左心房20.(2024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分别表示吸气和呼气,M表示人体某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1)心房与心室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 ,它可以防止血液的倒流。(2)当血液流经人体器官M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多,则器官M可能是____。A.小肠 B.大脑 C.肾脏 D.肺21.(2024九上·拱墅期末)运用血液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如图甲所示为小乐观察人血涂片时看到的图像,其中,血细胞数量最多的是[ ] (填写序号和名称,下同)。若要进行DNA亲子鉴定,仅以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为材料,最好选用[ ] 。(2)如图乙所示为小乐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O型血的模型图。22.(2023九上·上城期末)最近各药店的感冒清等药十分畅销,一般药的外壳都有胶囊,吞服后可缓解头痛、流涕、发热、咽痛(有炎症)等症状。(1)医生建议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如果血液中 计数超过正常值可服用该胶囊;(2)胶囊外壳的成分是淀粉,到达胃里 (选填"“能”或“不能”) 被胃液消化;(3)药品成分最终被 (填器官名称)吸收;(4)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到达患病部位前,首先到达心脏的 (填心腔名称) 。23.(2022·浙江舟山·九年级期末)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图甲表示心脏局部结构与主动脉弹性作用示意图,图乙表示各类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有四个腔,除图甲中所示的两个腔外,还包括___________;(2)由图甲可知,左心室收缩时,①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关闭,②动脉瓣打开,血液的流动途径是左心室→___________→各级动脉→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3)由图甲可知,左心室舒张时,②动脉瓣关闭,但血液还在连续流动,是因为血管A中暂时储存着部分血液,此时血管A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组织细胞。由血管A的功能可推断它的结构,图乙中表示血管A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4)图甲和图乙表明,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请你说出与人体小肠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24.(2023九上·杭州期末)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病人自身肺功营养补充液能出现衰竭时可使用人工心肺机(EOMO)进行救治,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为“电动泵”,能够推动血液循环流动,相当于人的 (填器官名称) 。(2)图中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连接人工肺机的两条血管,血管B内流动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3)经“人工肺”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 (填 “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脑,为脑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氧气,使患者保持神志清醒。(4)对于未感染新冠疾病的人来说注射新冠疫苗是很好的预防措施。在手臂上注射疫苗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房、室的名称)。25.(2024九上·东阳期末)某校科学兴趣小组针对“人体内血液循环”开展了“自制模拟人体循环系统装置”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模型原理】人体内血液循环规律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实验材料】橡皮球、单向阀、橡胶软管、烧杯、红墨水【产品制作】用橡皮球模拟心脏,单向阀模拟瓣膜,橡胶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将各部分有序连接.(1)【产品演示】先同时挤压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橡皮球经红色软管流出进入烧杯(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后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烧杯经蓝色软管流入橡皮球.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填“打开”或“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3)【产品评价】以下表格为该小组同学制定的部分评价量表.“自制模拟人体循环系统装置”评价量表评价维度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模拟血液循环) 能准确模拟血液的流动过程,并能区别出动脉血和静脉血 仅准确模拟出血液流动过程 不能准确模拟出血液流动过程指标二(模拟心脏) 能准确模拟出心脏各房室,并具有瓣膜,瓣膜的的朝向正确 仅准确模拟出心脏房室 不能准确模拟出心脏各房室【产品迭代】指导老师根据评价量表对小组同学自制的血液循环演示模型进行评价,“指标一”评为优秀,“指标二”评为合格.为了使指标二能达到优秀,请结合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该模型还需要改进的是: .26.(2023九上·嘉兴期末)为更好的认识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解剖猪心脏”的实验。 结构 功能示例 房室瓣朝心室开 可以防止心室的血液倒流回心房1 _______ ____________(1)观察心脏的外形结构。在解剖盘上摆放好猪心(如图甲所示),观察到结构①颜色较深,腔壁较薄,其是 。(填结构名称)(2)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用解剖刀剖开心脏,再用剪刀剪开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管壁,观察到心脏内部多处体现“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请按照表中示例,再列举1例。(3)建构心脏结构模型。兴趣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画出了心脏的结构模型(如图乙),请你用带箭头的线标注图中血管②和③中血液流动的方向。27.(2023九上·金华期末)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⑧表示人体内相关生理过程,字母A、B、C、D分 别表示心脏四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科早晨食用了馒头、鸡蛋和豆浆,馒头的主要营养物质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 (2)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① B.⑥ C.⑦ D.⑧(3)某人患有肠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填字母)(4)如图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是 (单选)A. B.C. D.思维导图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课后巩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上第四章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举一反三(原卷版).doc 九上第四章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举一反三(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