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区域发展战略--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一、单选题为了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我国某城市新城区规划设计了沿①路和②路的两条轨道线路,每条线路均有地下方案和高架方案。①路为城市次干路和路侧40m绿化带,②路为城市主干路和路中心10m绿化带。下图示意①②道路两侧城市功能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地下方案相比,高架方案的优点是( )A.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干扰 B.降低交通污染C.修建成本低、难度小 D.节约城市空间2.若选择②线路,则应选择的方案及其原因是( )A.高架方案;降低修建成本B.地下方案;满足居民个性化出行需求C.高架方案;构造建筑景观D.地下方案;规避地面建设空间不足问题下图为我国某都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甲、乙、丙分别是( )A.市区地铁市郊铁路高速铁路 B.市郊铁路市区地铁高速铁路C.市区地铁高速铁路市郊铁路 D.市郊铁路高速铁路市区地铁4.轨道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都市圈内部通勤距离缩短 B.近郊产业沿轴线集聚C.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下降 D.远郊空间呈连绵发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立,这是目前埃及唯一的经济特区。埃及与美国、欧盟、中东、非洲等经济体签订了多个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在埃及制造的产品可自由进入美国、欧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市场。下图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两国经贸合作区具有重要意义。在合作中我国的主要优势是( )A.自然资源 B.劳动力价格 C.资金技术 D.政策支持6.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某企业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立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纺织工业、石油装备 B.食品加工、汽车工业C.冶金工业、船舶制造 D.电子工业、生物制药7.我国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工厂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B.扩大海外市场规模C.利用当地便捷交通 D.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水平、合作基础等因素,沪苏浙有关市、区与皖北地区各市结对合作帮扶,激发皖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断缩小长三角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下图为“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示意图”,图中相同底纹为结对市、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促使沪苏浙有关市、区与皖北地区各市结对合作帮扶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政策 D.资金9.侧重考虑资源禀赋因素合作帮扶的一对是( )A.上海闵行—安徽淮南 B.浙江宁波—安徽蚌埠C.江苏徐州—安徽淮北 D.浙江杭州—安徽宿州10.江苏南京市与安徽滁州市结对合作帮扶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A.空间位置邻近 B.自然环境相同 C.发展水平相当 D.文化习俗相近“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将不同时段的行驶方向进行改变的车道。左图示意M城某条沟通市中心和城郊的主干道双向交通车流量,右图示意该干道上的潮汐车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该干道( )A.t1—t2时间段,道路双向交通拥堵严重B.t3—t4时间段,道路交通通畅C.双向车流差异主要是上下班的时间差异造成的D.双向车流差异体现出该城市功能区分化不明显12.为缓解该干道不同时段交通拥堵,潮汐车道的管理运行是( )A.t1—t2时间段,潮汐车道开放为进城方向B.t2—t3时间段,潮汐车道开放为进城方向C.t3—t4时间段,潮汐车道开放为进城方向D.t1—t2时间段,潮汐车道开放为出城方向栈道,原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是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大发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古代时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隧洞。如图示意褒斜古道线路,完成下面小题。13.甲地古道最可能经过的是( )A.陡崖 B.山峰 C.鞍部 D.山脊14.褒斜古道大多数路段与河道并行,其目的是( )A.利用水路,得其舟楫之利 B.靠近水源,不虞缺水之困C.沿河为谷,线路相对平坦 D.水边无树,无穿密林之苦15.古代褒斜古道修通的主要地理意义是( )A.乙地发展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B.增加通往汉中的交通运输方式C.连接了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 D.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交通与产业互促共进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同运输特征和优势的交通运输方式带来了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并依托交通运输干线形成通道经济。下图为交通运输与产业协同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不同优势的交通运输方式带来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关联性表现为( )A.铁路和水路运输-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B.高铁和航空运输-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C.高速公路运输-高新技术产业集聚D.输油气管道运输-高端生产服务业集聚17.依托交通运输干线形成通道经济,主要是因为交通运输干线能够( )A.密切联系不同地区的重要经济点 B.实现生产要素的高速流动与集聚C.构建纵横交织的水陆交通运输网 D.提高客货运输周转率且通江达海Sll线是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下图),全长约70.87千米,其中地下段长约23.78千米,高架段长约45.39千米。据悉,该项目是提升成都都市圈核心能级的重要战略性工程,将促进成都平原成德同城融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体化发展。完成下面小题。18.S11线在韦家碾—斑竹园段位于地下、位于地下的另一段分布在( )A.斑竹园—濛阳 B.濛阳—三星堆C.三星堆—四川建院 D.四川建院—德阳北19.S11线工程高架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质条件复杂②农田多③人口密度较大④生态环境脆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具有:安全、高速、舒适和准点等特点。高铁在城市中的选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之衔接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下图为京沪高铁线途经高铁站点布局特征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20.目前京沪高铁线途经站点在城市中选址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高铁站与中心区距离较远②准时性下降③乘客市内交通花费时间长④车票价格升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1.结合目前京沪高铁线途经站点在城市中选址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高铁建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大型城市的高铁站应规划建设直达市中心的直达铁路B.中小城市的高铁站应规划建设快速公交线路C.高铁运营公司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上涨票价D.加强技术改革来提高高铁的准时性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农矿产品输出 B.加速区域城市化C.加强人员对外交流 D.完善区域铁路网23.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B.缩小南北地区差距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D.带动社会经济发展24.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比沿海平原更适宜人类居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气候适宜 B.资源丰富,就业机会更多C.黑土广布,作物产量高 D.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目前,江苏省13个设区市实现了高铁(各类型动车组)市市相通。下图为“江苏省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江苏省高铁选线途经哪些城市,常有多种优选方案,其原因最可能是( )A.替代交通方式多样 B.城市等级体系完善C.人口流动方向多变 D.城市发展比较均衡26.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主要考虑的是( )A.已有城市分布格局的影响 B.能够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C.京杭运河对铁路工程影响 D.利于铁路与京杭运河联运27.未来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B.优化城市空间结构C.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 D.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城市间相互作用通过客货流、信息流等联系实现。城市的货运联系网络可表征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货运联系强度,下图是浙江省城市主要货运联系网络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浙江省城市主要货运联系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双核结构突出 B.南部网络密集 C.省内均匀分布 D.联系强度相同29.宁波市港口的发展对浙江省货运联系网络的影响是( )A.缩短联系距离 B.增大联系强度 C.提高运输成本 D.减少公路运量《海录》记载了我国清代船员的航海见闻:“万山一名鲁万山,广州外海岛屿也。山有二,东山在新安县界,西山在香山县界,沿海渔船籍以避风雨。西南风急则居东澳,东北风急则居西澳,凡南洋海艘俱由此出口,故纪海国自万山始。”下图展现了海南先民根据航向和用航海时间估算的距离而绘制的南海作业线路(局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广东沿海地名多有“澳”字,“澳”字代表( )A.海峡 B.岛屿 C.滩涂 D.海湾31.我国海南先民精确绘制该作业线路图,主要运用了( )A.罗盘和燃香 B.罗盘和洋流 C.星象和燃香 D.星象和洋流二、材料解题思路题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柬埔寨宣布将斥巨资建设连接金边港与白马海港的德崇—扶南运河(如下图),运河通航后,对柬埔寨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同时对湄公河水系带来一定的影响。(1)与甲相比,说明运河入水口选择图示位置的有利自然条件。(2)解题思路洞里萨河注入对运河通航条件的积极意义。(3)阐述运河开通造成甲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4)指出运河开通对乙海域海水性质的影响。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日本东京市区内并无机场分布,附近主要的机场为东京湾岸的羽田机场和成田国际机场。羽田机场位于东京市区以南15千米处,而成田机场位于东京市区以东约70千米的千叶县境内,且规模更大,两座机场建成时间相隔了约40年。下图示意羽田机场与成田机场位置。(1)说出东京市区内无机场分布的原因。(2)指出两座机场中最先建立的机场,并说明理由。(3)简述成田、羽田两座机场对东京市的重要意义。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尼泊尔为南亚内陆国,北邻中国,森林覆盖率约40%。该国约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工业基础薄弱,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旅游业为该国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中国为其第二大客源国。长期以来,该国交通以公路和航空为主,目前中尼之间仅有两条公路相通。2018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合作项目——中尼铁路完成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显示吉隆县至加德满都约98%的路段需要用到桥梁和隧道。下图示意中尼铁路(局部)规划走向。(1)解题思路中尼铁路贯通后对尼泊尔产业发展促进作用。(2)说明中尼铁路吉隆县至加德满都段“以桥隧代路”的目的。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于地下方案,高架建设成本低、难度小,C正确;高架易带来噪音等交通污染,B错误;与地下方案相比,在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干扰、节约城市空间方面,高架方案不具备明显优势,A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2.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②线路为路中心10m绿化带,高架建设空间不足,且为城市主干道,临近居民区和商业区,人口众多,客流量大,选择地下方案可避免地面建设空间不足(绿化带过窄)、噪音过大等问题,D正确、AC错误;公共交通一般很难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B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3.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轨道交通主要联系中心城区和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近郊,且站点密集,应为市区地铁;乙轨道交通主要联系中心城区、近郊和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远郊及周边城镇,应为市郊铁路;丙轨道交通站点较少,且延伸距离较远,应为高速铁路,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4.答案:B解析:轨道交通的发展不能缩短都市圈内部通勤距离,A错误;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提高近郊地区沿线交通通达度,促进产业沿轴线集聚,B正确;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减少私家车的出行频次,改善中心城区环境质量,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远郊空间呈珠链发展,D错误。所以选B。5.答案:C解析:与埃及相比,我国的资金较为充足,技术水平较高,因此在合作过程中,我国的主要优势是资金与技术,C正确;两国均有政策支持,D错误;由于埃及地区经济较不发达,所以埃及地区劳动力价格更低,B错误;埃及的自然资源也较为丰富,自然资源不是我国的主要优势,A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棉花与石油是埃及的优势资源。利用此资源优势,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可以发展的工业部门是纺织工业与石油装备,A正确;埃及科技水平较低,不适宜发展电子工业,D错误;埃及金属资源和生物资源缺乏,发展冶金工业和食品加工业不能利用当地资源优势,BC错误。故选A。7.答案:B解析:由于材料提到“埃及与美国、欧盟、中东、非洲等经济体签订了多个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在埃及制造的产品可自由进入美国、欧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市场”。我国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工厂有助于避免关税等因素带来的影响,降低成本,从而扩大其产品的海外市场,B正确;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是我国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工厂实现盈利目的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影响,不是目的,A错误;利用当地便捷交通条件也只是企业建厂进行区位选择时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但不会成为企业建厂的主要目的,C错误;相对于中国来说,埃及的科技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中国企业在埃及建设工厂不会有助于提升该企业的创新能力,D错误。故选B。8.答案:C解析:注意材料信息“国家发改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所以促使沪苏浙有关市、区与皖北地区各市结对合作帮扶的主导因素是政策因素,C正确。市场、技术、资金等均不是主导因素。故选C。9.答案:C解析:注意关键词“资源禀赋”,安徽淮南、淮北、蚌埠、宿州等城市相比,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淮北是安徽著名的煤炭之都,矿产资源禀赋最为明显,所以江苏徐州—安徽淮北对点帮扶考虑资源禀赋因素的可能性最大,C正确,排除ABD。故选C。10.答案:A解析:注意左1图和左2图在南京和滁州处的省界轮廓信息,由此可知,两地空间位置临近,结对合作帮扶过程中,地理位置优势更为明显,A正确。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等不是最具优势的条件,BD错。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C错。故选A。11.答案:C解析:t1—t2时间段,只有进城方向交通流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造成单向交通拥堵,A错误;t3—t4时间段,只有出城方向交通流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造成单向交通拥堵,B错误;双向车流差异体现出该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上下班的时间差异,车流方向的变化,C正确,D错误。故选C。12.答案:A解析:t1—t2时间段,进城方向交通流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进城交通拥堵,进城方向设置了潮汐车道,A正确,D错误;t2—t3时间段进城和出城方向都低于道路通行能力,不需要设置潮汐车道,B错误;t3—t4时间段,出城方向交通流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出城交通拥堵,出城方向设置潮汐车道,C错误。故选A。13.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甲地两侧河流流向不同,则甲附近为分水岭;甲地古道直接通过,无栈道,则甲地不是陡崖,A错误;古道穿越分水岭要选择相对平坦的地方,故最可能是鞍部,C正确;排除山峰、山脊,BD错误。故选C。14.答案:C解析:河道旁边一般有较宽的河谷,线路相对平坦,修建难度和成本较低,C正确;古道位于山区,难以行船,A错误;道路主要考虑通行便利性,且出行一般会自备水源,B错误;山区河流附近也分布有森林,D错误。故选C。15.答案:D解析:读图,依据聚落图例可知,乙地聚落级别较低,且乙地位于栈道区,悬崖峭壁、地势陡峭,不可能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A错误;褒斜道采用的交通方式依然是陆路,B错误;由材料“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可知,关中主要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修建栈道可以连接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但在交通落后的古代,其地理意义应该是为了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D正确,C错误。故选D。16.答案:C解析:铁路与水路运输成本低,往往引发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发展,A错误。高铁和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成本高,吸引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发展,B错误。相对便捷而运价适中的高速公路运输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C正确。输油气管道运输往往促进资金密集型的石化工业集聚发展,D错误。故选C。17.答案:B解析:重要的经济点和交通运输干线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耦合关系。根据图示可知,交通运输干线在其沿线形成重要的经济点,A错误。交通运输干线与能否形成交通网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C错误。不是每一条交通运输干线都能够通江达海,D错误。交通运输干线能够实现资金、客货、信息的高速流动和集聚、并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B正确,故选B。18.答案:D解析:由图文信息可知,S11线是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地下段出现在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区,韦家碾—斑竹园和四川建院—德阳北途经城区,站点密集,表明该段人口稠密,为避免对市区内其他交通的干扰和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应修建在地下,D正确;斑竹园—濛阳、濛阳—三星堆、三星堆—四川建院之间站点较少,说明途经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农业用地,因此建设高架桥,ABC错误。故选D。19.答案:A解析:高架建设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一般建在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农田较多地区,主要是为了更好跨越山区、降低坡度,减少拆迁费用,①②正确;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适合建设地下通道,避免造成更大的干扰;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应尽量减少建设用地,避免造成生态破坏,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20.答案:B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京沪高铁线途经站点在城市中选址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这种布局背景下存在的问题是高铁站与主城区距离较远,乘客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市内交通上,而高铁乘客一般对高铁的速度要求高,这会影响部分乘客高铁出行的选择,③正确。B项正确。21.答案:B解析:目前已建成的高铁站,因城市规划等原因其选址普遍远离市区,若要提高高铁出行的整体服务水平,对于大型城市的高铁站应规划建设地铁轨道交通,中小城市相对交通建设条件差,应在高铁站考虑规划快速公交线路,以满足高铁出行旅客快速接驳的需要。B项正确。22.答案:A解析:考查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读图可知,图示区域铁路布局分散,大多是连接沿海港口和内陆矿产区,可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农矿产品输出,A正确;农矿产品输出属于初级产品出口,产业链短,不利于加工产业发展,不能加速区域城市化,B错误;图示区域内铁路大多连接内陆与沿海,加强了区域内的人员交流,C错误;区域铁路布局分散,相互之间的连接很少,区域铁路网还没有形成,D错误。故选A。23.答案:D解析:考查交通建设对区域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直接带动了肯尼亚社会经济的发展,D正确;蒙内铁路呈现东南—西北走向,连接了内陆与沿海,促进了该国内部人口流动,有利于缩小沿海和内陆地区差距,但对促进人口向外流动的影响较小,A、B错误;交通运输建设必然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并不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C错误。故选D。24.答案:A解析: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肯尼亚地处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其西南部为海拔较高的高原,气候较为凉爽,更适合人类居住,A正确;肯尼亚西南部高原虽然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加上该国社会经济较落后,资源开发水平较低,就业机会并不多,对外贸易并不发达,B、D错误;肯尼亚西南部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般没有黑土分布,C错误。故选A。25.答案:D解析:江苏省高铁选线常有多种优选方案,说明不同选线差异较小,主要原因是江苏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发展比较均衡,D正确;高铁的替代交通方式较少,A错误;城市等级体系完善不是高铁线路差异较小的原因,B错误;人口流动方向对于高铁线路选址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26.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京杭运河沿岸地区城市较多,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所以徐州至苏州的高铁线基本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A正确;避开大型湖泊的影响不一定要与京杭运河走向一致,B错误;京杭运河对铁路工程影响较小,C错误;高铁与京杭运河联运程度较低,D错误。故选A。27.答案:D解析: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可以提高江苏省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通达度,便于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在省内的流通,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D正确;高铁一般不承担货运职能,A错误;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影响较小,B错误;构建覆盖更广的江苏全域高铁网对于乡村城镇化进程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28.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浙江省城市主要货运联系网络的空间分布强度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分布不均匀,南部网络较稀疏,北部网络较密集,北部有两个明显的核心(杭州和宁波)。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9.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宁波是浙江省货运联系网络的一个重要核心,宁波市港口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的强度,B正确;宁波市港口的发展可以增大联系距离,A错误;海运运量大,运价低,可以降低运输成本,C错误;宁波市港口的发展会是更多货物需要经过港口转运,会增大公路运量,D错误。故选B。3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西南风急则居东澳,东北风急则居西澳,凡南洋海艘俱由此出口”可知,东澳和西澳均为海上船只的出口,即港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港口多选择在水域较深,风浪较小的海湾地区,因此“澳”字代表海湾,而非海峡、岛屿和滩涂,D正确,ABC错误。故选D。3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海南先民是根据航向和用航海时间估算的距离而绘制的南海作业线路图。古代人们用罗盘来确定方向,用燃香来计算时间,因此主要运用了罗盘和燃香,A正确,BCD错误。故选A。32.答案:(1)水位高,有利于河水自流(进入运河);靠近洞里萨河,可降低运河水位季节变化,提升通航能力。(2)增加水量,提高运河通航能力;洞里萨河能够通航,扩大运河影响范围;洞里萨河上游有湖泊调节,使运河水量更稳定。(3)运河分流河水,流量减小;(上游方向水位下降导致)水面比降减小,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含沙量减小。(4)盐度上升,能见度上升,密度上升,水温更加稳定。解析:(1)由图可看出,运河入水口位于甲处上游方向水位高,有利于河水自流进入运河;甲位于湄公河处,而湄公河水位季节变化大,运河入水口更靠近洞里萨河,可降低运河水位季节变化,提升通航能力。(2)洞里萨河注入能增加运河水量,提高运河通航能力;洞里萨河河段也可以通航,这样可以扩大运河影响范围;洞里萨河上游有湖泊调节,水量较稳定,洞里萨河注入使得运河水量更稳定,通航条件更好。(3)运河开通,会分流河水,使得甲河段流量减小;上游方向因分水给运河,水位下降,导致水面比降减小,使得甲河段流速减慢;流速减慢,水量减小,河流的搬运能力下降,含沙量也会减小。(4)运河开通使得乙海域河水补给减少,盐度上升,密度也上升;湄公河下游段含沙量减少,会使得乙海域海水能见度上升;乙海域受河水的影响减小,水温也更加稳定。33.答案:(1)东京市区土地资源紧张,可供开发机场的土地资源少;东京市区土地价格高昂,不利于建设机场;东京市区高楼众多,不利于飞机起降安全;飞机飞行噪音大,不适宜布局市区内等。(2)先建立的机场:羽田机场。理由:早期东京市城镇规模较小,羽田机场距离城区较近,且规模较小;而随着东京市经济发展,城镇规模扩大,航空出行需求增大,成田机场规模更大,且离市区更远。(3)满足东京市航空出行需求,促进国际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和商务人士,推动了东京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完善东京市交通网络,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方式;促进经济与产业的发展,为东京市城镇发展和建设提供重要动力等。解析:34.答案:(1)改善交通条件,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2)减少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对铁路建设的限制;缩短线路距离,提高运输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障铁路运行安全。解析:(1)中尼铁路贯通后,交通更加便捷,会吸引更多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游客前往尼泊尔,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加将带动酒店、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尼泊尔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强了尼泊尔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拓宽了贸易渠道。尼泊尔的特色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可以更高效地出口到中国,同时也能从中国进口工业制成品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促进尼泊尔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交通的改善,农业生产资料的运输更加便利,有利于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和设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也将扩大,提高农民收入。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带动建筑、物流、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尼泊尔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2)读图可知,吉隆县至加德满都段地形复杂,多山地、峡谷等,地质条件不稳定,以桥隧代路可以减少这些自然条件对铁路建设的限制,确保铁路能够顺利修建。通过桥梁和隧道可以缩短线路距离,减少列车行驶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更好地满足人员和货物运输的需求。根据材料“森林覆盖率约40%”可知,该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脆弱。以桥隧代路可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降低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桥梁和隧道可以避免铁路受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保障铁路运行安全,提高铁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