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一、单选题为了解决海洋塑料垃圾收集难、高值利用难、缺乏长效多元共治体系的困境,浙江省台州市积极探索,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目前已有4352艘渔船,沿海镇村500多名困难群众加入“蓝色循环”,设立海洋垃圾暂存点16个、回收点11个,试点三个月共收集海洋垃圾1560吨。下图为“蓝色循环”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蓝色循环”能够实施主要依赖于( )A.统筹管理 B.交通便利 C.市场广阔 D.劳动力充足2.相较于普通的垃圾回收模式,目前“蓝色循环”优势主要为( )①实现远洋回收②提高回收效率③居民获益面广④垃圾生产减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城市饭馆垃圾,俗称泔水,极易腐烂变质。传统对泔水处理方式有直接排下水道、喂猪、回收地沟油等。下图示意某企业开发的新型泔水资源回收利用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泔水在该流程中属于( )A.产品 B.能源 C.原料 D.肥料4.该资源回收利用方式( )A.实现了零污染 B.增加了餐馆成本C.促进了养殖业发展 D.改善了环境质量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过不少“金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完成下面小题。5.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关注可持续发展,下列对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面对着巨大的人口压力②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不足,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较小,人们可以克服④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环境问题相当严峻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6.下列生活小细节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A.出行时为减少走路开私家车 B.就餐时使用公筷代替一次性餐具C.购买礼物时为了面子过度包装 D.购物时使用塑料袋代替菜篮子7.2011年南非德班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中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由发达国家拿出2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与本次大会议题关系最密切的是( )A.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B.中国四川盆地的酸雨危害C.澳大利亚农田土壤的明显退化 D.南太平洋岛国面临的生存危机进入近现代,人类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2022年11月,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开幕,本着“低碳、减碳,环保”的原则,大会倡议全世界“以竹代塑”,倡导全世界多使用竹制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下图示意竹子的生长习性和减碳作用。完成下面小题。8.世界竹藤大会倡导“以竹代塑”的范围为全世界,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代际公平原则 B.区域公平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9.下列行为符合“以竹减碳”的是( )A.爱护竹椅,提高使用年限 B.以竹为燃料替代化石能源C.烧毁竹林,提高土壤肥力 D.发展竹制易分解有机肥料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下面四幅为滨海新区北部的照片。10.最能代表天津城市地域文化的是( )A.粮食生产景观 B.城市建筑景观 C.工业用地景观 D.渔业生产景观1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A.船舶制造与维修 B.远洋货物运输C.水产养殖与捕捞 D.海洋文化旅游碳中和,是指某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2021年11月6日至7日举行的北京能源国际会议上,全球33位顶尖学者围绕中国碳中和转型、中国能源目标的制定、碳配额分配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全球33位顶尖学者围绕碳中和主题展开交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13.我国要实现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最可行的措施是( )A.控制生产用电 B.开发化石燃料 C.发展新能源 D.全面封山育林2024年5月20日,我国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加强旧物回收、拆解和废物再利用,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多地围绕行动方案,因地制宜出台了多项举措。据此完成下题。14.以旧换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15.有利于保障该行动方案落实的举措不包括( )A.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B.鼓励频繁更换新产品C.完善回收配套服务 D.给予消费者购物补贴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循环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读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17.下列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的依赖②有利于解决产业活动的用电需求③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④有利于第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都分布有羊肉串烧烤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由材料可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A.进行国际合作 B. 实施清洁生产 C. 选购绿色产品 D. 公众认识与参与19.这一现象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 )①污染空气②伐木烧炭,破坏林木资源③酸雨污染加剧④使鸟类失去家园,破坏生态平衡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0.既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又能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其正确的方法是( )A. 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 B. 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C. 逐步淘汰或限制烧烤 D. 坚决予以取缔下图阴影地区分布着我国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位于晋、陕、内蒙古交界处。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输出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乌金三角”地区大规模开发露天煤矿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盐碱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地面下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2.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A.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B.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C.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D.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完成下面小题。23.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 )A. 本国的内水和领海 B. 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C. 大陆架海床和底土 D. 以上都是24.有关我国在别国管辖的海域享有权益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别国领海中享有无害通过权B. 国际航行海峡中享有过境通行权C. 在别国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权D. 在别国大陆架上享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权2022年8月23日河南平顶山中央公园云禅湖水域出现“怪鱼”一来自北美洲的条长80厘米左右、尖嘴长牙的食肉鱼类鳄雀鳝,当地决定抽干湖水捕捉鳄雀鳝(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鳄雀鳝出现在该湖的途径最可能是( )A.江河游入 B.人为投放 C.自然进化 D.走私贩养26.当地穷尽办法捕捉鳄雀鳝主要原因是( )A.避免伤人危险 B.科学研究需要 C.保护湖泊生态 D.人工繁育养殖27.为保障我国生物安全,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加强宣传提高防范意识②加强外来物种监督管理③建设外来物种繁育基地④加强研发培育自然天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022年11月6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0P27)在埃及沿海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9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大会。COP27力求推动各国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浓度和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等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COP27力求推动各国共同应对各种环境问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持续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 C. 公平性原则 D. 阶段性原则29.一些沿海低地岛国也参与此次会议,他们最忧虑的环境问题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渔业资源枯竭③森林面积减少④两极冰川消融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二、材料解题思路题30.根据材料,完成以下各题。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材料二: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1)字母A表示______系统。(2)数字①表示的含义是______。(3)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______(填文字)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4)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______效益、_____效益和______效益的相互协调。(5)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12月3日,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该铁路是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的电气化客货两用铁路。材料二:2022年1月1日,由东盟和中国等国共同构建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推动区城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不断增长,继续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下图为“中国、东盟主要贸易关系示意图”材料三:近年来,中国倡导“黄金四角”地区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综合开发。下图为东南亚局部及“黄金四角”地区位置简图,图示阴影部分表示“黄金四角”地区。(1)从气候和地形角度,指出传统的澜沧江—湄公河河运的不利条件;与澜沧江—湄公河河运相比,指出中老铁路运输的主要优势。(2)从区域联系的角度解题思路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原因。(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出“黄金四角”合作开发的方向。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樟树喜光喜温,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酸性到中性沙质壤土、轻粘壤土或冲积土中生长较好,树干高大挺拔,树冠荫及一方,生命力旺盛,树龄可达千年以上,常生于山坡或沟谷中。樟树是江西省省树,全省“无村不樟,无樟不村”,古樟树占据了江西省古树名木的半壁江山,是江西第一树。樟树木质坚硬,纹理美观,馥郁芬芳,是制作家具、雕刻、造船的材料。近些年来,江西省樟树科技和产业齐飞,实现了从制箱到闻香的华丽升级。下图示意江西省地理位置及樟树的主要用途。(1)解题思路樟树能成为江西第一树的自然原因。(2)说明樟树的重要价值。(3)指出让江西省樟树产业实现华丽升级的产业,并为其实现樟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蓝色循环”主要是政府协调多主体参与海洋垃圾回收工作,该模式能够实现主要依赖于统一的协调管理规划,A对;垃圾回收主要发动渔民、村民自发回收,最后销售主要是政府协调国际组织企业交易,虽然需要人力、交通条件与市场,但不是其能实现的主因,B、C、D错误。2.答案:B解析:“蓝色循环”无法减少垃圾的生产而是会增加垃圾的回收,相比较以往的政府主导的垃圾回收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增加居民获益面(经济效益)来激发参与积极性,提高回收的效率,而在目前阶段主要还是以沿海垃圾的回收为主,远洋回收并不是其主要优势。故选B。3.答案: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流程中的饲料、生物柴油等都是由泔水进行处理而来,故在该流程中,泔水为原料,C对:A、B、D错。本题选C。4.答案:D解析:仅凭泔水回收不能够满足能源需求,A错;该资源回收是企业进行的,不能增加餐馆收益,B错;泔水所产的饲料较少,无法促进养殖业发展,C错;泔水容易腐烂变质,难以彻底处理,现在通过加工可以生产出产品,减少泔水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D对,综上,本题选D。5.答案:C解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面对着巨大的人口压力,④正确;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不足,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②正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问题严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较大,③错误;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目前环境问题相当严峻,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6.答案:B解析:出行时为减少走路开私家车,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A错误;就餐时使用公筷代替一次性餐具,保护了森林资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B正确;购买礼物时为了面子过度包装、购物时使用塑料袋代替菜篮子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C、D错误。故选B。7.答案:D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此次大会提出的是全球气候变化要面对的问题,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酸雨是大气污染,农田盐碱化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气候干早导致,即灌溉方式不当,气候干早蒸发旺盛,B、C与题意不符;虽然臭氧层空洞出现对全球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是主要原因,也不是目前气候变化需要应对的问题,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淹没沿海低地,直接威胁太平洋岛国的生存,才是当前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A错误,D正确。所以选D。8.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以竹代塑”的范围为全世界。符合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D正确;代际公平原则、区域公平原则、持续性原则都不能体现范围为全世界,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A解析:本着“低碳、减碳,环保”的原则,大会倡议全世界“以竹代塑”,倡导全世界多使用竹制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爱护竹椅,提高使用年限,可以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减缓全球变暖,A正确;以竹为燃料替代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碳排放,不能达到“以竹减碳”的目的,B错误;烧毁竹林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能减缓全球变暖,C错误;分解有机肥料是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不能减缓全球变暖,D错误。故选A。10.答案: B解析:城市建筑景观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故最能代表天津城市地域文化的是城市建筑景观,B正确;农业生产景观、渔业生产景观是乡村景观,工业用地景观地域特色不明显,ACD错误。故选B。11.答案: D解析: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是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和“渔家乐”码头,均反映的是海洋文化,反映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海洋文化旅游,D 正确:“渔家乐”码头反映水产养殖与捕捞,其他片没有,C错误;船舶制造与维修、远洋货物运输四幅图片都没有显示,AB错误。故选D。1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碳中和是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应该由世界各国合作进行,全球33位顶尖学者围绕碳中和主题展开交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B正确;公平性原则涉及资源分配上的“代际”和“代内”公平的关系;持续性原则涉及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中的“度”或“承载力”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没有发展性原则。ACD错误。故选B。13.答案:C解析:由材料“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可知,要实现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最可行的措施是发展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最有效措施,C正确;开发化石燃料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利于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控制生产用电、全面封山育林不切实际。ABD错误。故选C。14.答案:C解析: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旧日换新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C正确,没有体现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AB错误,系统性原则不属于可持续发展原则,D错误,故选C。15.答案:B解析: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回收配套服务、给予消费者购物补贴都能够鼓励大家以旧换新,ABC正确,不符合题意;鼓励频繁更换新产品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也不利于保障该行动方案落实,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16.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循环经济模式将农业生产产生的粪便,进行回收再利用形成沼气,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A正确;共同性原则指的是应对同一问题,多个国家或地区采取共同措施面对,排除B:公平性原则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之间享有资源的公平使用,排除C;阶段性原则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排除D。故选A。17.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以及图中信息可知,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将植物残体和动物粪便返还给土地,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本地区发展农业、旅游业和工业,促进了三大产业共同发展,③④正确;该循环经济模式并没有体现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的依赖,也没有解决产业活动的用电需求,排除①②。因此C正确,排除ABD。故选C。18.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都分布有羊肉串烧烤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所以公众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故D正确,其他选项的内容和材料无关,故ABC错。19.答案: C解析:街头烧烤要消耗大量的木炭,这意味着更多的林木将被砍伐,既污染空气又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鸟类失去家园。故①②④正确,燃烧木炭不会使酸雨污染加剧,故③错,本题选C。20.答案: B解析:题干要求是既保留烧烤饮食文化,又能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故B项做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21.答案:B解析:土地盐碱化多由不当的灌溉引起,影响农业发展,①错误;“乌金三角”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大规模开发露天煤矿,不注意表土存放,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②③正确,采挖煤矿也可能会引发地面下陷,④正确,所以选择B,ACD错误。22.答案:D解析:大量开采并出口原煤,经济效益低且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D符合题意,“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积极进行生态整治,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ABC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D。23.答案: D解析:24.答案: C解析:25.答案:B解析:有材料可知,鳄雀鳝来自北美洲,江河游入的可能性较低,A错误。自然进化需要适宜的环境和特定的物种,C错误。走私贩养不会在公园水域且难以捕捉,D错误。最有可能的是人工养殖过程中外逃、恶意丢弃,B正确。故选B。26.答案:C解析:鳄雀鳝主要分布水域,可以警示行人远离水域,伤人情况可以避免,A错误。科学研究需要可以有其他途径获得,B错误。由于鳄雀鳝属于外来物种,在国内的水域中缺乏天敌,会严重破坏湖泊及周围的生态环境,C正确。人工繁育养殖多为正规渠道获得,不需要花费大力气捕捉,D错误。故选C。27.答案:A解析:加强宣传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外来物种监督管理,提高养殖者的防范意识,提高在养殖过程中的动物管理能力,避免外逃,并且对私下养殖者敲警钟,国家加强外来物种监督,可有效降低外来物种的输入,①②正确。建设基地和研发自然天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是主要措施,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28.答案: B解析:根据题干“COP27 力求推动各国共同应对各种环境问题”,各国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浓度和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等问题,这体现了共同性原则,B项正确;持续性原则强调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内,A项错误。公平性原则强调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C项错误。各国共同应对各种环境问题并未阐述要分阶段执行,D项错误。故选B项。29.答案: D解析:沿海低地岛国最忧虑的环境问题就是关系其生存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问题有两极冰川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淹没沿海低地岛国,④正确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问题有森林面积减少,森林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减弱,气候变暖进程会加快,③正确。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但是紫外线仅是太阳辐射中的小部分能量,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相对较小,①错误。渔业资源枯竭并非其最忧虑的生存问题,田②错误。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项。30.答案:(1)社会(2)生产废弃物(3)生态(4)经济社会生态(5)用淘米水浇花、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分类投放垃圾、用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购物、使用节能灯。解析:31.答案:(1)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不利于河运;降水变化大,则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不利于河运;地形:上中游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河运。优势:与河运比,铁路速度更快;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连续性更强。(2)中国与东盟距离近;有多条河流、铁路相通,水陆交通便利;经济互补性强,商品贸易种类多、数量大;东盟华人华侨多,文化习俗相近;构建自由贸易区,消除关税壁垒。(3)保护生态方向:合理利用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共同防治水污染。经济效益方向:合作开发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边境贸易。社会效益方向:加强区域内的航道、交通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加强交流与协商。解析:(1)气候角度,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降水变化率大导致河流经流量不稳定,不利于水运;地形角度,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地区多山,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水运。与河运比,铁路的优势:速度更快,受天气(降水、大雾)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因此连续性更好。(2)东南亚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价格低:东南亚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年龄结构更年轻,劳动力比重更大。(3)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与东盟位置上临近,利与合作;有河流联接,有铁路相通,水陆交通便利,利于贸易:中国和东盟经济互补性强,双方需要对方的货物种类多,数量大,利于商贸发展:该地华人华侨众多,且位置临近,文化习俗相近相通;中国与东盟构建自由贸易区,消除贸易壁垒,利于商贸发展。32.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适合樟树生长;以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可种植范围广,数量多;多红壤、黄棕壤等,土壤条件适宜;河网密布,土层深厚、肥沃等。(2)樟树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价值大;樟树不仅可以作为木材使用,还可以入药、食用等,经济价值高;“无村不樟,无樟不村”,樟树美化居民生活环境,融入居民生活,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3)产业:制香及相关产业。献计献策: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樟树新品种和樟树相关的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利用樟树资源,扩大樟树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深挖樟树文化,做大做强樟树文化的品牌,扩大影响力;樟树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