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及生态位[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及其影响因素。2.通过分析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一、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1)特点:在______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______现象。(2)植物的分层①决定因素:与植物对____的利用有关。②其他因素:a.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______等条件;b.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等。③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3)动物的分层: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水平结构(1)特点:常呈______分布。(2)决定因素:______________、土壤湿度和__________的差异、____________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判断正误(1)森林只有垂直结构,草原只有水平结构( )(2)群落的分层现象不仅表现在陆地上,也表现在水域中( )(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任务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如图代表在-200 m~3 800 m的海拔内,高山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回答下列问题: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处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藻类,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1)原因: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植物的垂直结构能显著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并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B.草原中的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森林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D.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2.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座高山的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C.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占据不同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这与各种淡水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的种群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斑块状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二、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1.群落的季节性由于________________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____________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2.生态位(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包括所处的____________,占用______的情况,以及与__________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2)研究范围①动物:________、______、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种群密度、____________等特征,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3)意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____________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____________,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____的结果。判断正误(1)群落的外貌和空间结构具有季节性规律的变化( )(2)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任务二: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请结合教材P28“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这4种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异同?哪一种鸟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任选一种鸟,分析它的食性。从觅食的角度,与它有竞争关系的鸟类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任选一种鸟,从觅食生境、种间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描述这种鸟类的生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位的研究意义1.生态位重叠: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物种要通过种间竞争相互夺取生态位。(1)生态位越近似的物种,种间竞争越激烈,选择压力越强。(2)举例:如图为3个共存物种对资源利用的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图A中3个物种的生态位狭窄,种内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大,种间竞争激烈。(3)生态位重叠的结果①资源丰富时,可以共用同一种资源,不伴随种间竞争。②资源短缺时,会发生种间竞争。a.生态位完全重叠的两个物种,种间竞争优势较大 的物种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生态学上的竞争排除原理。b.生态位不完全重叠的两个物种,可以实现共存,并且具有种间竞争优势的物种最终会占有那部分重叠的生态位空间。2.生态位分化的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3.人们根据动物或植物的生态位的不同进行混养或间作,既降低了种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3.(2023·合肥高二期中)在高中阶段,可以将生态位理解为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即在群落中每个物种在生活空间、营养关系以及活动时间多个维度上的地位。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都属于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畴B.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一旦有重叠则种间竞争就会加剧C.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有利于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D.同一物种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4.生态位的大小可用生态位宽度表示,如图表示三个物种在不同资源状态下的生态位宽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宽生态位条件下种间竞争强度低于窄生态位B.生态位包括一个物种所处空间位置和占用资源情况两个方面C.窄生态位条件下,种内竞争强度较高D.当可用资源减少时,生态位的宽度减小答案精析一、梳理教材新知1.(1)垂直 分层 (2)①光 ②a.温度 b.水分 无机盐 ③阳光 (3)栖息空间 食物条件2.(1)镶嵌 (2)地形的变化 盐碱度 光照强度判断正误(1)× (2)√ (3)√提示 (1)森林和草原都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探究核心知识1.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这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b处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形成的。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3.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质(光的波长)。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4.不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同种生物如桦树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层次,不能构成垂直结构,矮小的野草丛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存在。落实思维方法1.B [草原中的动物和森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错误。]2.A [同一座高山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类型,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二、梳理教材新知1.阳光、温度和水分 外貌和结构2.(1)地位或作用 空间位置 资源 其他物种 (2)①栖息地 食物 ②出现频率 植株高度 (3)相对稳定 环境资源 协同进化判断正误(1)√ (2)√探究核心知识1.绿翅鸭和鹤鹬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两者均选择生境1和生境3,并以生境1为主,不选择生境2;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青脚鹬在3个生境中均出现,在生境3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前两处。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宽。2.生态位不一定完全一样;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3.以绿翅鸭为例,绿翅鸭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还吃茎类、螺类、贝壳沙砾等,绿头鸭也是,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绿翅鸭与鹤鹬、青脚鹬也有种间竞争关系,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绿翅鸭与鹤鹬都吃贝壳沙砾。4.描述鸟类的生态位,通常需要考虑它们的觅食生境、栖息地、食物及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等。以青脚鹬为例,它们的觅食生境包括低潮盐沼—光滩带、海三棱藨草带及海堤内鱼塘—芦苇区;主要以草屑、螺类、甲壳类为食;青脚鹬与鹤鹬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以草屑和螺类为主要食物,青脚鹬与绿翅鸭、绿头鸭也存在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青脚鹬和绿头鸭还捕食甲壳类。落实思维方法3.B [不同物种生态位重叠不一定伴随着种间竞争加剧,一般资源短缺时才会发生种间竞争加剧,B错误;同一物种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处于动态变化中,D正确。]4.C [宽生态位不同种群重叠面积大,种间竞争强度高于窄生态位,A错误;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B错误;窄生态位种群利用的资源范围较小,种内竞争强度较高,C正确;当可用资源减少时,种群需要寻找新的生存资源,可能导致生态位宽度变大,D错误。](共63张PPT)第2课时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及生态位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及其影响因素。2.通过分析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内容索引一、群落的空间结构二、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课时对点练群落的空间结构一1.垂直结构(1)特点:在_____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_____现象。(2)植物的分层①决定因素:与植物对____的利用有关。②其他因素:a.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_____等条件;b.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等。③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3)动物的分层: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梳理 教材新知垂直分层光温度水分无机盐阳光栖息空间食物条件2.水平结构(1)特点:常呈_____分布。(2)决定因素:___________、土壤湿度和_______的差异、_________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镶嵌地形的变化盐碱度光照强度(1)森林只有垂直结构,草原只有水平结构( )提示 森林和草原都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2)群落的分层现象不仅表现在陆地上,也表现在水域中( )(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任务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如图代表在-200 m~3 800 m的海拔内,高山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回答下列问题:探究 核心知识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提示 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这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b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提示 b处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形成的。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3.c处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藻类,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提示 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质(光的波长)。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4.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 不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同种生物如桦树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层次,不能构成垂直结构,矮小的野草丛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存在。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核心归纳(1)原因: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植物的垂直结构能显著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并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B.草原中的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森林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D.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落实 思维方法草原中的动物和森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错误。2.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座高山的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C.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占据不同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这与各种淡水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的种群在水平方向上呈现斑块状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同一座高山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类型,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二1.群落的季节性由于_________________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___________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2.生态位(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_,包括所处的_________,占用_____的情况,以及与_________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梳理 教材新知阳光、温度和水分外貌和结构地位或作用空间位置资源其他物种(2)研究范围①动物:_______、_____、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种群密度、_________等特征,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3)意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__________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_________,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_的结果。栖息地食物出现频率植株高度相对稳定环境资源协同进化(1)群落的外貌和空间结构具有季节性规律的变化( )(2)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任务二: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请结合教材P28“思考·讨论: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这4种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异同?哪一种鸟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探究 核心知识提示 绿翅鸭和鹤鹬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两者均选择生境1和生境3,并以生境1为主,不选择生境2;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青脚鹬在3个生境中均出现,在生境3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前两处。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宽。2.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吗?提示 生态位不一定完全一样;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3.任选一种鸟,分析它的食性。从觅食的角度,与它有竞争关系的鸟类有哪些?提示 以绿翅鸭为例,绿翅鸭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还吃茎类、螺类、贝壳沙砾等,绿头鸭也是,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绿翅鸭与鹤鹬、青脚鹬也有种间竞争关系,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绿翅鸭与鹤鹬都吃贝壳沙砾。4.任选一种鸟,从觅食生境、种间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描述这种鸟类的生态位。提示 描述鸟类的生态位,通常需要考虑它们的觅食生境、栖息地、食物及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等。以青脚鹬为例,它们的觅食生境包括低潮盐沼—光滩带、海三棱藨草带及海堤内鱼塘—芦苇区;主要以草屑、螺类、甲壳类为食;青脚鹬与鹤鹬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以草屑和螺类为主要食物,青脚鹬与绿翅鸭、绿头鸭也存在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青脚鹬和绿头鸭还捕食甲壳类。生态位的研究意义核心归纳1.生态位重叠: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物种要通过种间竞争相互夺取生态位。(1)生态位越近似的物种,种间竞争越激烈,选择压力越强。(2)举例:如图为3个共存物种对资源利用的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图A中3个物种的生态位狭窄,种内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大,种间竞争激烈。生态位的研究意义核心归纳(3)生态位重叠的结果①资源丰富时,可以共用同一种资源,不伴随种间竞争。②资源短缺时,会发生种间竞争。a.生态位完全重叠的两个物种,种间竞争优势较大 的物种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生态学上的竞争排除原理。b.生态位不完全重叠的两个物种,可以实现共存,并且具有种间竞争优势的物种最终会占有那部分重叠的生态位空间。生态位的研究意义核心归纳2.生态位分化的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3.人们根据动物或植物的生态位的不同进行混养或间作,既降低了种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3.(2023·合肥高二期中)在高中阶段,可以将生态位理解为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即在群落中每个物种在生活空间、营养关系以及活动时间多个维度上的地位。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都属于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畴B.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一旦有重叠则种间竞争就会加剧C.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有利于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D.同一物种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落实 思维方法不同物种生态位重叠不一定伴随着种间竞争加剧,一般资源短缺时才会发生种间竞争加剧,B错误;同一物种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处于动态变化中,D正确。4.生态位的大小可用生态位宽度表示,如图表示三个物种在不同资源状态下的生态位宽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宽生态位条件下种间竞争强度低于窄生态位B.生态位包括一个物种所处空间位置和占用资源情况两个方面C.窄生态位条件下,种内竞争强度较高D.当可用资源减少时,生态位的宽度减小√宽生态位不同种群重叠面积大,种间竞争强度高于窄生态位,A错误;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B错误;窄生态位种群利用的资源范围较小,种内竞争强度较高,C正确;当可用资源减少时,种群需要寻找新的生存资源,可能导致生态位宽度变大,D错误。网络构建课时对点练三题组一 群落的空间结构1.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理解不正确的是A.海洋中藻类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密切相关C.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竹林中的所有箭竹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呈现高低错落有致,属于种群内个体间的差异,而垂直结构属于群落范畴研究的问题,C错误。2.在一片草地上,与远离水源处相比,靠近水源处物种数量多,牧草长势好。这体现了群落的A.垂直结构 B.水平结构C.分层结构 D.时间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题述现象是由土壤湿度引起的,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符合题意。3.某山海拔50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500~1 100米为针阔混交林,1 100~1 8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1 800~2 100米为亚高山草甸,2 100米以上为高山灌木草甸。关于该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间的植物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由光照差异引起的群落垂直结构B.属于由地形差异引起的群落水平结构C.海拔越高植物物种丰富度越高D.主要由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引起√1234567891011121314该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间的植物分布属于由温度和湿度引起的不同群落垂直地带性分布,A、B错误;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植物物种丰富度越低,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题组二 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4.生物群落的景观特征随季节变化的现象,叫作群落季相。下列关于群落季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群落季相更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B.季节性变化不会影响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C.群落季相的形成与植物和动物的协同进化有关D.影响群落季节性变化的环境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等√1234567891011121314群落中的各种植物生长期、繁殖期等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某些动物的繁殖、迁徙等习性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季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5.生态位能够体现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B.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也需要研究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C.生态位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1234567891011121314不同物种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可能部分相同,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D错误。6.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间竞争可导致生态位的分化B.同一物种在不同群落中的生态位相同C.生态位是群落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1234567891011121314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出现差异,所以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发生分化,A正确;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类型的群落中所处的生态位是不同的,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7.(2024·遵义高二联考)生态位宽度是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综合指标。某学者对大兴安岭不同发育阶段的落叶松生态位宽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区域内的成龄组、老龄组和幼龄组落叶松可看作三个种群B.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般就越强C.该研究的主要指标可能有落叶松植株的年龄、高度及种间关系等D.随落叶松的个体发育,其生态位宽度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研究区域内的落叶松成龄组、老龄组和幼龄组可看作一个种群,而不是三个种群,A错误。8.斑点叉尾鱼和鲢鱼是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人们常常将它们混合放养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人员对两种鱼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研究,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d越大说明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越激烈B.b越大说明斑点叉尾鱼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C.对生态位的研究属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生态位就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占用资源的情况√1234567891011121314分析曲线图可知,d越小,两个种群的生态位越接近,生态位重叠程度越高,竞争越激烈,A错误;对生态位的研究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错误;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9.(2024·荆门高二期末)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学者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阳光C.该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上升幅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D.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大时,植物种子落于此地难以萌发导致树线相对静止√1234567891011121314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0.一个物种所能占据的生态位空间,是受种间竞争和捕食强度影响的。一般来说,没有竞争和捕食的胁迫,物种能够在更广的条件和资源范围内得到繁荣。这种潜在的生态位空间就是基础生态位,即物种所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而一种生物实际占有的空间叫作实际生态位。如图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图,12345678910111213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蝙蝠栖息在不同的树洞中,这是三种蝙蝠各自占据的实际生态位B.棕蝙蝠比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三种蝙蝠只在特定的时间段活动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D.如果气候适宜、空间充足,三种生物占据的生态位为基础生态位√1234567891011121314一种生物实际占有的空间叫作实际生态位,所以三种蝙蝠的实际生态位不仅仅是它们所分别占据的树洞,还与食物和竞争者的分布有关,A错误;由图可知,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更晚,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三种蝙蝠只在特定的时间段活动,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C正确;由题意可知,生物的所有环境条件都是最适宜的,而且没有竞争者和捕食者,这样的生态位叫作基础生态位,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1.分层现象是森林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是群落垂直结构最直观的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森林各层次中植物的不同生态特性和生活习性增强了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种间竞争B.植物的分层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等资源的矛盾,也提高了群落的光能利用率C.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还与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有关D.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状况,是决定森林植物地下部分分层的主要因素√1234567891011121314森林各层次中植物的不同生态特性和生活习性减弱了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种间竞争,A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2.我国劳动人民在明代就已经将鲢鱼、鳙鱼、草鱼、青鱼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效益。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栖息的水层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池塘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具有季节性的变化C.四大家鱼混养利用的是它们在池塘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D.池塘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1234567891011121314√池塘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季节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B正确;四大家鱼在池塘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混养可以更好地利用池塘中的食物和空间,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故引起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3.(2024·湛江高二期中)如图为某湿地公园内的河流及两岸的荔枝园、龙眼园等生态园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从浅滩到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水平1234567891011121314(2)调查草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_________中,也可放入试管中。取样器取样酒精溶液1234567891011121314(3)为了吸引更多的鸟类在荔枝园、龙眼园里栖居,请你为果林设计一个种植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植多种多样的植物,为不同的鸟类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合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4)河边草地上有大麦草、披碱草、燕麦草等,要研究大麦草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14.(2023·兰州高二期末)一位生态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挑选了甲、乙、丙三种食性相同并且无捕食关系的鱼,在4个条件相同的池塘中各放入1 200条鱼(甲、乙、丙各400条)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鱼的存活率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鱼存活率/%甲 乙 丙1 0 87 7 402 2 58 30 253 4 42 32 114 8 20 37 10(1)有人据此推测捕食者主要捕食乙和丙,你认为该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捕食者时,鱼类之间的_____可能导致乙消失,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甲可获得的资源_____(填“增加”或“减少”)。1234567891011121314错误。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多,甲和丙存活率降低,而乙的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竞争减少(3)本实验中三种鱼的生态位比较_____(填“近”或“远”),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_________的结果。渔业生产中,为了使人工池塘中养殖的鱼类能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益,可采取何种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近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协同进化位不同的鱼类(即食性和生存空间不同的鱼类)以及投放适量的捕食者选择生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及生态位 学案(含答案).docx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及生态位.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