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课件 学案(含答案)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课件 学案(含答案)2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说出生物群落的不同类型。2.通过对不同群落的比较和分析,说出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3.通过对群落内种间关系和生态位的讨论,认同生物的适应性还体现为彼此相互适应,从系统的角度说明群落是一个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1.分类依据: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
2.荒漠生物群落
(1)分布:____________。
(2)气候特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落特点:物种少,________非常简单。
(4)植物类群及适应性特征
①仙人掌属植物: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______在夜晚才开放。
②骆驼刺属植物:植株才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 m。
(5)动物类群及适应性特征
①动物类群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
②爬行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a.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____________,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它们的蛋壳坚硬,能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体温是变化的,其调节体温的方式是每天早早起来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让身体暖和起来,待天热时退到地下等阴凉处。
b.某些爬行动物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
3.草原生物群落
(1)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2)群落特点:动植物的种类较少,____________相对简单。
(3)植物类群及适应性特征
①植物类群:各种____________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________,乔木非常少见。稀树干草原上,生长着______________乔木。
②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____________。
(4)动物类群及适应性特征
①动物类群:稀树干草原上,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草原上,两栖类、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②动物的适应性特征:大都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森林生物群落
(1)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特点:____________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3)植物类群及适应性特征
①植物类群: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
②植物的适应性特征
a.森林中______植物多居上层,能吸收比较强的阳光。
b.______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______________,适应在______条件下生存。
(4)动物类群
动物种类繁多,____________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如长臂猿、松鼠、蜂猴和避役等。
5.水生生物群落
(1)湿地生物群落: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______生物也有______生物,常见的有芦苇、香蒲、黑藻、金鱼藻等植物,以及鱼类、两栖类、鸟类等动物。
(2)海洋生物群落:在海洋中,由数量众多的________________,浅海区生长的____________(如海带、裙带菜等),以及种类繁多的______共同构成的群落。
6.群落的形成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1)群落的分布受______、______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群落中的物种都能______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2)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____________,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判断正误
(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不同特点(  )
(2)荒漠中的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
(3)群落中的生物之间能和谐共处,是因为生态位的不同(  )
任务: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1.假如将森林中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群与草原上善于奔跑的动物种群对调,对这些种群来说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在学习“群落的结构”时对群落中生物生态位的分析,说一说不同物种之间是如何彼此协调、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陆地群落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是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的差异作出的类型划分
B.生活在这些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分别有各自适应环境的方式
C.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群落里
D.这些群落的形成受水分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2.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不相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有利于保存水分
B.散生在草原上的乔木矮生且多分支,具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叶片坚硬,是典型的旱生结构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的板状根暴露在地面以上不利于乔木生长
D.肉质旱生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
答案精析
梳理教材新知
1.外貌和物种组成
2.(1)极度干旱区 (2)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3)群落结构 (4)①气孔 (5)②a.角质鳞片 保护正在发育的胚胎 b.固态尿酸盐
3.(1)半干旱地区 (2)群落结构 (3)①旱生多年生 灌木丛 伞形树冠状 ②抵抗干旱 (4)②挖洞或快速奔跑
4.(1)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2)群落结构 (3)②a.阳生 b.阴生 颗粒大、呈深绿色 弱光 (4)树栖和攀缘
5.(1)水生 陆生 (2)微小浮游植物 大型藻类 动物
6.(1)水分 温度 适应 (2)种间关系
判断正误
(1)√ (2)× (3)√
提示 (2)草原中的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探究核心知识
1.对调的种群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会迅速衰退,并最终消失。
2.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建立联系,并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从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群落这一有机整体。
落实思维方法
1.C [有些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也可以生活在森林群落里,C错误。]
2.C [板状根是高大乔木的一种特殊适应,这是一种十分强而有力的根系,有效地增强并支持了地上部分,也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更有保持水分的作用,C错误。](共46张PPT)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说出生物群落的不同类型。
2.通过对不同群落的比较和分析,说出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3.通过对群落内种间关系和生态位的讨论,认同生物的适应性还体现为彼此相互适应,从系统的角度说明群落是一个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1.分类依据: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
2.荒漠生物群落
(1)分布:___________。
(2)气候特点:降水_________________。
(3)群落特点:物种少,_________非常简单。
梳理 教材新知
外貌和物种组成
极度干旱区
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群落结构
(4)植物类群及适应性特征
①仙人掌属植物: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_____在夜晚才开放。
②骆驼刺属植物:植株才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 m。
(5)动物类群及适应性特征
①动物类群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
气孔
②爬行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a.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_________,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它们的蛋壳坚硬,能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体温是变化的,其调节体温的方式是每天早早起来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让身体暖和起来,待天热时退到地下等阴凉处。
b.某些爬行动物以___________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
角质鳞片
保护正在发育的胚胎
固态尿酸盐
3.草原生物群落
(1)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2)群落特点:动植物的种类较少,_________相对简单。
(3)植物类群及适应性特征
①植物类群:各种___________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_______,乔木非常少见。稀树干草原上,生长着___________乔木。
②植物的适应性特征: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________。
半干旱地区
群落结构
旱生多年生
灌木丛
伞形树冠状
抵抗干旱
(4)动物类群及适应性特征
①动物类群:稀树干草原上,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草原上,两栖类、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②动物的适应性特征:大都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挖洞或快速奔跑
4.森林生物群落
(1)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特点:_________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3)植物类群及适应性特征
①植物类群: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
②植物的适应性特征
a.森林中_____植物多居上层,能吸收比较强的阳光。
b._____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_________________,适应在_____条件下生存。
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群落结构
阳生
阴生
颗粒大、呈深绿色
弱光
(4)动物类群
动物种类繁多,___________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如长臂猿、松鼠、蜂猴和避役等。
树栖和攀缘
5.水生生物群落
(1)湿地生物群落: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_____生物也有_____生物,常见的有芦苇、香蒲、黑藻、金鱼藻等植物,以及鱼类、两栖类、鸟类等动物。
(2)海洋生物群落:在海洋中,由数量众多的_____________,浅海区生长的_________(如海带、裙带菜等),以及种类繁多的_____共同构成的群落。
水生
陆生
微小浮游植物
大型藻类
动物
6.群落的形成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1)群落的分布受_____、_____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群落中的物种都能_____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2)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_________,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水分
温度
适应
种间关系
(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不同特点(  )
(2)荒漠中的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  )
提示 草原中的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3)群落中的生物之间能和谐共处,是因为生态位的不同(  )

×

任务: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1.假如将森林中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群与草原上善于奔跑的动物种群对调,对这些种群来说有什么影响?
探究 核心知识
提示 对调的种群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会迅速衰退,并最终消失。
2.结合在学习“群落的结构”时对群落中生物生态位的分析,说一说不同物种之间是如何彼此协调、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提示 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建立联系,并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从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群落这一有机整体。
1.陆地群落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是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的差异作出的类型划分
B.生活在这些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分别有各自适应环境的方式
C.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群落里
D.这些群落的形成受水分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落实 思维方法
有些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也可以生活在森林群落里,C错误。
2.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不相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有利于保
存水分
B.散生在草原上的乔木矮生且多分支,具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叶片坚
硬,是典型的旱生结构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的板状根暴露在地面以上不利于乔木生长
D.肉质旱生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

板状根是高大乔木的一种特殊适应,这是一种十分强而有力的根系,有效地增强并支持了地上部分,也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更有保持水分的作用,C错误。
网络构建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 群落的主要类型
1.(2023·长沙高二期末)希腊陆龟是爬行动物,性情较活跃,喜爬动,摄食植物的花、果实、茎叶等,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请推测希腊陆龟最可能生活的生物群落是
A.湿地生物群落 B.草原生物群落
C.森林生物群落 D.荒漠生物群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推测希腊陆龟最可能生活的生物群落是荒漠生物群落。
2.使得仙人掌属和骆驼刺属植物适应在炎热荒漠环境生长的特征不包括
A.白天气孔关闭,夜晚气孔才打开
B.具有发达的肉质茎,叶呈针状
C.拥有发达的根系
D.芽具有鳞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生活在炎热荒漠环境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具有肉质茎、针状叶、发达的根系、气孔在夜间开放等。
3.下列有关草原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全都靠地下根进行繁殖
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均具有耐寒、耐旱特点
C.与荒漠相比,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多
D.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以爬行类、啮齿目居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有些靠种子进行繁殖,A错误;
草原上具有迁徙特点的动物一般不具有耐寒特点,B错误;
爬行类、啮齿目居多的生物群落是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都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下列不属于森林生物群落特点的是
A.温度、土壤等条件适宜,降雨量充沛
B.动植物多具有抗干旱的能力
C.树栖和攀缘类动物种类特别多
D.与草原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相比物种种类最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动植物多具有抗干旱的能力,B符合题意。
5.湿地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水生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物群落不可能有陆生生物
B.湿地中的水生植物有芦苇、香蒲、黑藻和海带等
C.湿地中几乎没有鸟类存在
D.湿地中的芦苇、绿藻、黑藻等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湿地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又有陆生生物,A错误;
海带生活在海洋生物群落中,B错误;
湿地中有鱼类、两栖类、鸟类等动物,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题组二 生物的适应性
6.(2024·南充高二期末)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放并进行光合
作用
B.荒漠生物群落中,蜥蜴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C.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较小,呈浅绿色
D.荒漠生态系统环境恶劣,生物群落物种少,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的
重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仙人掌的气孔在夜晚才开放,吸收CO2储存在细胞内,白天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森林中的林下植物多为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能利用较弱的光照,C错误;
荒漠生态系统环境恶劣,生物群落物种少,但各物种之间也会存在生态位的重叠,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适应性的是
A.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长达 15米
B.干旱地区的陆生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扎得较深
C.群落中某缺少食物的动物,身体瘦小、生长缓慢
D.森林中生活的动物善攀缘,草原上生活的动物善奔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群落中某动物缺少食物,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其身体瘦小、生长缓慢,这与生物的适应性无关,故选C。
8.貂熊耳小、尾短、毛长、四肢短,足掌像熊掌,掌面较大,主要分布于寒温带针叶林。狼和猞猁均捕食狍子等动物,而貂熊会吃它们吃剩的食物。以下推测不成立的是
A.貂熊的毛长有利于保温
B.耳小有利于减少热量的散失
C.狼和猞猁间不存在生态位的重叠
D.改变貂熊的生存环境可能使其数量锐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题意可知,狼和猞猁属于种间竞争关系,说明两者存在生态位的重叠,C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多有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吸引动物传播
花粉和种子
B.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支发达,一般有巨大的叶片,以争夺阳光
D.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支不发达,只在树顶形成树冠,以争夺阳光;热带雨林中林下缺少阳光,有的草本植物长有巨大的叶片,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2023·清远高二质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各有特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中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B.草原上两栖类、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C.荒漠植株间隔大,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不利于根系最大限度地减
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
D.热带雨林中,林下缺少阳光,因此有的林下植物具有很大的叶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热带雨林乔木茂盛,藤本植物多,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A正确;
荒漠植株间隔大,根系分布广,有利于根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也有利于适应干旱环境,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度缺水的环境不能形成稳定的群落
B.沼泽里的植物茂盛,一般灌木偏多
C.北温带的落叶阔叶林具有季节性,因此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
D.生活在某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
物环境,和谐共存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极度缺水的环境也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如荒漠生物群落,A错误;
沼泽里的植物茂盛,一般挺水植物偏多,B错误;
北温带的落叶阔叶林一年四季外貌和物种组成不完全相同,具有季节性,但该变化是有规律的,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在亚欧大陆上有一种鼠,以干种子为食而不需要饮水,也不需要用水调节体温,白天在洞穴内排出浓度很高的尿液以形成一个局部具有较大湿度的小环境。这种鼠夜间从洞穴里爬出来活动,白天则生活在洞穴内。下列有关这种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鼠应该属于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
B.这种鼠的昼伏夜出行为有利于适应干旱环境
C.这种鼠的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出现明显波动
D.这种鼠的细胞代谢等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这种鼠有不饮水、排出尿液浓度高、昼伏夜出等特征,符合荒漠生物群落中生物应具有的特征,其昼伏夜出的行为有利于躲避高温、适应干旱环境,A、B正确;
鼠属于恒温动物,C错误;
细胞代谢离不开水的参与,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2023·拉萨高二质检)回答下列有关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的问题:
(1)荒漠中生物以独特方式适应缺水的环境:仙人掌具有肥厚的________
(储水),叶呈针状,______在夜晚才开放(减少蒸腾作用)。骆驼刺植株才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米,可以在减少水分散失的同时加强对水的吸收。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一般有_____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它们的蛋壳坚硬,能保护正在发育的_____。某些爬行动物以__________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从而减少水分丢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肉质茎
气孔
角质
胚胎
固态尿酸盐
(2)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_____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动物大都有_____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群落中_____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_______,但叶绿体________、呈深绿色,因此这类植物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动物往往是______或攀缘生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茸毛
挖洞
阴生
不发达
颗粒大
树栖
14.科研人员为了揭示锦鸡儿属不同类型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为内蒙古高原地区造林植物物种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该地区的锦鸡儿属A种(生活在半湿润至半干旱区)、B种(生活在干旱区)和C种(生活在极干旱区)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渗透压、气孔开放度日均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种类 叶片 形态 叶片厚度/mm 叶片面积/mm2 叶片被毛 渗透压/kPa 气孔开放度日均值/(mmolH2O·m-2·s-1)
A种 平展或微瓦状 0.208 95.10 少许绿色柔毛 1 276 234.56
B种 平展或瓦状 0.235 14.88 密灰色柔毛 1 807 211.37
C种 平展或卷筒状 0.323 11.90 密直立或伏贴绢毛 2 286 152.93
(1)锦鸡儿属植物有哪些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锦鸡儿属植物A种、B种和C种的渗透压差异较大,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叶片形态呈卷筒状、叶片
厚度加大、叶面积减小、被毛度大、渗透压加大、气孔开放度低等
渗透压升高有利于在干旱条件下吸收水分,C种锦鸡儿属植物的渗透压最大,说明吸水能力最强
(3)你认为选择______(填“A种”“B种”或“C种”)锦鸡儿属植物作为沙漠植物最合适。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种
据题表可知,C种锦鸡儿属植物
叶片厚度最厚、叶片面积最小、被毛度大、渗透压大、气孔开放度最低,所以最适合作为沙漠植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