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七下知识提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统一(一)背景:北朝最后一个王朝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二)过程:1.581年,杨坚(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589年,隋文帝派兵灭掉南方陈朝,统一全国。(三)意义:1.结束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为隋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二、隋朝的政治经济措施(一)政治方面: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清查人口和田地,为国家征收赋税提供依据。2.加强中央集权:(1)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创立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确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科举制的创立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教育文化的发展。(二)经济方面:1.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方便了经济交流和贸易。2.开凿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过程:隋炀帝从605年起,征调大量民力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3)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和商品贸易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发挥着作用。(三)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户口增多,耕地面积扩大,国家繁荣富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三、隋朝的灭亡(一)隋炀帝的暴政:1.营建洛阳等工程,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2.三次征伐高句丽,导致徭役、兵役繁重,百姓无法正常生活。3.奢侈腐化,不恤民力,激化社会矛盾。(二)农民大起义:1.611年,农民起义爆发,规模越来越大。2.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四、隋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一)结束分裂,统一全国,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二)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交通,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创立科举制,影响深远,成为后世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四)由于统治者暴政,最终导致农民起义,二世而亡,留下深刻的历史教训。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一)背景:隋末农民大起义(二)过程:1.原隋朝官僚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2.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史称唐高祖。3.唐高祖先后消灭了其他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二、贞观之治(一)背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626年)(二)原因:1.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勤于政事。2.任用贤才,虚心纳谏:(1)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贤相。(2)虚心听取魏征等人的意见,实行开明的政治。(三)措施:1.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修订法律,减轻刑罚。2.经济上:减轻赋税,鼓励开荒,注重发展农业生产。3.文化上:重视科举,扩大了考试录取的人数。(四)影响:1.社会秩序安定,经济恢复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出现繁荣景象,史称“贞观之治”。2.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武则天的统治1.武则天原是唐高宗的妃子,善于治国,与唐高宗共掌朝政。2.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先后废黜两个儿子,690年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3.贡献:(1)打击反对她的豪门贵族,重用人才,大力发展科举。(2)继续实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四、开元盛世(一)背景: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后不久被杀,唐玄宗李隆基即位(712年)(二)原因:1.唐玄宗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励精图治。2.任用贤臣,整顿吏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减轻徭役,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开创“开元盛世”局面。(三)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五、本课知识结构(一)唐朝的建立:隋末农民大起义——李渊建立唐朝(二)唐朝前期盛世:1.贞观之治: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生产——国家强盛2.武则天:打击旧势力,发展科举,促进经济——政权稳固,社会发展3.开元盛世:唐玄宗——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国家鼎盛第三课 盛唐气象一、繁荣的经济(一)农业:1.耕地面积扩大:重视水利建设,兴修水利工程。2.生产技术进步:发明曲辕犁、筒车等新的生产工具,并加以推广。3.新品种引进: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并推广种植。4.南北差距缩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二)手工业: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水平高,产品精美,畅销国内外。1.丝织业:以蜀锦最为精美。2.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闻名中外。(三)商业:1.国内贸易兴盛:出现很多繁华的大都市,如长安、洛阳、扬州等。2.对外贸易发达: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四)总结:唐朝前期经济的高度发展,为繁荣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开放的社会风尚1.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唐朝人展现出昂扬、自信的精神风貌。2.妇女地位较高:妇女受教育程度高,参加骑马、打球等社会活动。3.文化兼容并包:衣食住行受胡风影响,形成兼容并包、充满活力的社会风尚。三、多民族的交融(一)唐太宗:1.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周边各民族尊奉为“天可汗”。2.发兵消灭东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3.设置安西都护府(640年),管理西域。(二)唐高宗:1.联合回纥(hR)灭掉西突厥,加强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2.设置北庭都护府(657年),与安西都护府共同管辖西域的广大地区。(三)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四)意义:1.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边疆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2.唐朝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呈现出繁荣开放的盛世景象。四、文学艺术的辉煌(一)诗歌繁荣: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1.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传作品众多。2.3著名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作品想象力丰富,豪迈奔放,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杜甫,被称为“诗圣”,诗作反映现实,风格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通俗易懂。(二)书法成就斐然:1.著名书法家:颜真卿(颜体,雄浑敦厚),柳公权(柳体,劲健),欧阳询(欧体,险劲)(三)绘画类型多样:包括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著名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四)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吸收周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精华,出现了许多新的乐器。五、本课知识结构(一)繁荣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为盛唐景象奠定基础(二)开放的社会风气:文化兼容,生活方式多元,女性社会地位较高(三)多民族的交融:唐朝疆域辽阔,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开明政策——巩固国家统一(四)多彩的文化: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灿烂的文化成就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中日文化交流(一)遣唐使:1.背景:唐朝文化高度发达,日本为了学习唐朝先进文化。2.时间:7-9世纪。3.内容:派遣使节、留学生和留学僧等前往唐朝。4.规模:共派出了十几批遣唐使,最多一次有500多人。5.影响:(1)日本学习了唐朝的先进制度、生产技术、文化艺术等。(2)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鉴真东渡:1.背景:日本佛教界邀请鉴真东渡传授佛法。2.时间:754年。3.过程:鉴真六次东渡,克服重重困难,历经艰辛,最终抵达日本。4.影响:(1)鉴真在日本传播了佛法,促进了日本佛教的发展。(2)传播了唐朝文化,如医药、建筑、书法、雕塑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一)背景:朝鲜半岛国家长期以来受中国文化影响。(二)内容:1.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2.新罗积极派遣使节、留学生到唐朝学习。3.大量新罗商人来到唐朝进行贸易。(三)影响:1.朝鲜半岛引进了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促进了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2.中朝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友好关系得到发展。三、玄奘西行(一)背景:唐朝佛教盛行,玄奘立志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古印度)求取真经。(二)时间:贞观元年(627年)出发,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国。(三)过程:1.西行天竺,不畏艰辛,行程万里,到达天竺,在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五年,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2.回国后,将大量佛教经典带回长安,翻译佛经,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影响:1.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2.《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沿途各国和地区的见闻,成为研究中西交通史和中亚、南亚地区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四、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一)促进唐朝经济和文化发展。(二)推动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三)丰富世界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体现了唐朝的开放和包容。五、本课知识结构(一)中日文化交流:遣唐使,鉴真东渡——推动日本文化发展(二)唐朝与新罗关系:派遣使节,留学,贸易——促进新罗社会经济发展(三)玄奘西行:取经求法,翻译佛经,撰写《大唐西域记》——推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唐朝由盛转衰(一)时间:开元末年,即唐玄宗统治后期。(二)原因:1.唐玄宗统治后期,沉迷享乐,不理朝政,任人唯亲,导致政治腐败。(1)重用宦官高力士。(2)宠幸杨贵妃,重用其兄杨国忠。2.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威胁中央政权。3.边疆少数民族势力强大,不断侵扰边疆。4.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二、安史之乱(一)爆发时间:755年(二)领导者: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三)原因:唐朝政治腐败,安禄山等人拥兵自重,势力膨胀,想夺取唐朝政权。(四)过程:1.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2.叛军迅速攻占洛阳、潼关,并占领长安。3.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4.唐肃宗联合回纥等,以及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率军抵抗。5.763年,叛乱被平定。三、安史之乱的影响(一)政治:唐朝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加剧。(二)经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国家由盛转衰。(三)文化:唐朝文化衰落,影响波及后世。(四)民族关系:唐朝对边疆地区控制能力下降。(五)总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四、唐朝的灭亡(一)唐朝后期:社会危机加深,农民起义不断。(二)黄巢起义:1.时间:875年爆发。2.领导者:黄巢3.过程: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三)朱温篡位:1.朱温原为黄巢起义军将领,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利用权势镇压农民起义。2.朱温控制朝廷,逐步取代唐朝皇帝。4.907年,朱温废唐哀帝,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唐朝灭亡。五、五代十国的分裂和更迭(一)时间:907-960年(二)背景:唐朝灭亡后,藩镇割据局面持续发展。(三)过程:1.北方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2.南方各地出现了割据势力,建立了吴、南唐、吴越等九个小国,史称“十国”。3.五代十国的更迭十分频繁,北方战乱不断。六、本课知识结构(一)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危机(二)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国家由盛转衰(三)唐朝的灭亡:1.黄巢起义——推翻唐朝统治2.朱温篡位——唐朝灭亡,建立后梁(四)五代十国分裂:唐朝灭亡后,藩镇割据延续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一、北宋的建立(一)背景: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二)过程: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被部下拥立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2.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3.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实现了局部统一。(三)意义: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二)措施:1.削弱武将权力,加强对军队的控制:(1)“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2)控制军队调动权:皇帝直接控制军队的调动,将领无权调动军队。(3)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防止武将权力过大。2.加强中央集权:(1)完善中央机构:实行二府三司制,分散宰相权力,加强皇权。(2)派文官到地方:设知州和通判,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削弱节度使权力:取消节度使的财政权和军权。(三)影响: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2.但也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为北宋积贫积弱埋下了隐患。三、重文轻武政策(一)原因:防止唐末五代武将专横和兵变。(二)表现:1.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重要职位,地位高于武将。2.武将受多方牵制,军事指挥权受限制,降低军队战斗力。(三)影响:1.积极方面:(1)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政权巩固。(2)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人才辈出,文化繁荣。(3)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宋代科举制度更加完善,考试更加公平公正。2.消极方面:(1)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无法有效抵御外敌入侵。(2)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冗官冗费严重,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四、王安石变法(一)背景: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加深:1.政治保守,行政效率低下。2.冗官冗兵,财政困难。3.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4.外敌入侵,军事上屡屡失利。(二)时间:宋神宗时期(1069年)。(三)人物:王安石任宰相,主持变法。(四)内容:1.财政方面:(1)青苗法:官府在青黄不接时贷钱给农民,收获后加息偿还。(2)募役法:改革差役制度,以征收免役钱代替劳役,雇人服役。(3)方田均税法:清查土地,按土地好坏平均征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军事方面:(1)保甲法:组织农村居民进行军事训练,增强军事力量。(2)将兵法:定期轮换军队将领,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3.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注重实用人才的选拔。(五)结果: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五、本课知识结构(一)北宋的建立:赵匡胤——陈桥兵变(二)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削弱武将权力,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防止藩镇割据(三)重文轻武政策:影响——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也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四)王安石变法:目的—解决北宋危机,内容,影响——加强中央集权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的兴起和建国(一)契丹族发展历程:1.唐朝末年,契丹族实力逐渐强大。2.907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3.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4.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二)政治:仿照唐朝的政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完善管理机构。(三)经济:1.实行农牧并重的政策。2.设立榷场,与中原地区进行贸易。(四)文化:1.创制契丹文字。2.吸收汉族文化。二、西夏的建立和发展(一)党项族发展历程:1.唐朝后期,党项族强大起来,占据河西走廊。2.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二)政治:仿照唐宋制度,建立中央集权,设立官制和军制。(三)经济:鼓励垦荒,发展农业,设立榷场,发展贸易。(四)文化:创制西夏文字。三、北宋与辽的关系(一)前期冲突不断:1.原因:(1)契丹不断南下扩张,双方争夺燕云十六州(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2)辽强宋弱,宋朝一直处于被动防御地位。(二)后期和平共处:1.1004年,辽圣宗率军南下,深入宋境,包围澶州(今河南濮阳),宋真宗被迫亲征。2.经过谈判,宋辽签订澶渊之盟,辽宋之间关系进入相对和平时期。(三)澶渊之盟:1.内容:(1)宋辽约为兄弟之国。(2)宋每年给辽“岁币”。(3)双方在边界设置榷场进行贸易。2.影响:(1)宋辽之间结束了近30年的战争状态,维持了100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2)有利于宋辽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四、北宋与西夏的关系(一)前期交战:1.原因:西夏屡次入侵北宋边境,双方为争夺土地和资源爆发战争。2.结果:西夏虽取得多次胜利,但由于国力有限,无力灭宋,宋朝被迫妥协。(二)后期议和:1.1044年,宋夏达成和议。2.内容:宋夏“约为兄弟之邦”,西夏向宋称臣,宋朝给西夏“岁币”。3.影响:维持了双方之间的相对和平局面,宋夏之间开展榷场贸易。五、本课知识结构1.辽朝的兴盛:契丹发展——建立辽朝——与北宋的和战(澶渊之盟)2.西夏的兴起:党项发展——建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宋夏和议)3.影响:多民族政权并立,相对和平的环境——社会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一、女真族的崛起(一)生活区域: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从事游牧、渔猎和农业。(二)隶属关系:臣服于辽朝。(三)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逐步统一女真各部,为建立金朝奠定了基础。二、金朝的建立和灭辽(一)金朝的建立:1.时间:1115年。2.过程:(1)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后迁都燕京。(2)完颜阿骨打是金太祖。3.政策:(1)创制女真文字。(2)学习汉族文化,建立封建统治制度。(二)金灭辽:1.金与北宋订立“海上之盟”夹击辽朝。2.1125年,金朝攻灭辽朝。三、北宋灭亡(一)金灭北宋:1.原因:(1)金朝灭辽后,看到了北宋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弱。(2)金朝想统治中原地区,于是发动对北宋的战争。(二)过程:1.1125年,金军大举南下,攻占北宋都城开封。2.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等北宋皇室成员北上,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四、南宋建立(一)时间:1127年。(二)过程:1.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2.史称宋高宗,建立南宋政权。3.宋高宗后来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偏安东南一隅。五、宋金对峙(一)前期:金军多次南下进攻,南宋军民奋起抵抗。(二)岳飞抗金: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率领“岳家军”屡败金军,收复失地。1.郾城大捷:1140年,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取得抗金战争的重大胜利。2.岳飞被杀:宋高宗害怕抗金力量强大,威胁自己的统治,便与金朝议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令人扼腕叹息。(三)后期:1.1141年,宋金签订和约。2.内容:南宋向金称臣纳贡,双方以淮河为界。3.影响:形成宋金对峙局面,南宋偏安江南,苟且偷生。六、本课知识结构(一)女真崛起: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二)金朝建立:金太祖——灭辽(三)北宋灭亡:金灭北宋——靖康之耻(四)南宋建立:宋高宗(五)宋金对峙:前期—岳飞抗金,后期—偏安江南第九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的进步(一)发展条件:1.政治稳定,国家统一。2.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气候变化有利于南方农业发展,北方湖泊减少,森林破坏严重,而南方相对完整的森林植被有利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二)表现:1.耕地面积扩大:政府鼓励开荒,大批荒地被开垦出来。2.水利工程兴修:兴修堤坝,疏浚河道,政府重视水利建设。3.耕作技术改进:(1)推广使用曲辕犁、筒车等先进农具。(2)推广复种技术,江南地区普遍采用稻麦轮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4.新品种推广:(1)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并在南方推广种植,占城稻产量高、生长周期短,适合复种。(2)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从美洲传入,并逐渐推广种植。(三)经济重心南移:1.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逐渐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2.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四)经济作物种植:南方种植棉花、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面积扩大,产量增加。二、手工业的繁荣(一)制瓷业:宋代制瓷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以精美的造型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1.北方著名瓷窑:定窑(白瓷)、汝窑(青瓷)、钧窑(钧瓷)等。2.南方著名瓷窑:哥窑(青瓷)、官窑(青瓷)。3.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制瓷技术世界领先。(一)丝织业:宋代丝织业技术高超,闻名世界。1.南方丝织业中心:苏州、杭州等地。2.代表产品:宋锦,图案精美、色彩华丽,是丝织品中的精品。(一)造船业:宋代造船业发达,技术水平领先世界。1.造船中心: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地。2.特点:船体坚固、规模宏大,能够进行远洋航行。3.技术:使用水密隔舱技术,提高了海船的安全性。三、商业的繁荣(一)国内贸易:1.城市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2.商业活动活跃: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早市、夜市。3.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城市商业繁荣也辐射到农村,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草市:乡村集市,农村商业贸易活动的中心。(二)对外贸易:1.海上贸易发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2.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3.主要贸易港口:广州、泉州等。4.主要贸易国家:高丽、日本、东南亚、阿拉伯地区、非洲东海岸等。(三)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本课知识结构(一)农业发展:条件优越——耕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重心南移(二)手工业繁荣:制瓷业,丝织业,造船业发达——体现宋代科技水平先进(三)商业发展:国内贸易繁荣,对外贸易发达——促进经济发展(四)纸币出现:交子——推动经济发展,方便商品流通第十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蒙古族的兴起(一)生活区域:大兴安岭北段,后迁入蒙古草原,从事游牧生活。(二)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渴望实现统一。(三)铁木真统一蒙古:1.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2.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蒙古语意为“大海”)。3.建立制度:创制蒙古文字,建立军队和管理机构,加强统治。(四)蒙古的对外扩张: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发动大规模对外战争,版图不断扩大,对亚欧大陆产生重要影响。二、元朝的建立(一)忽必烈的统治:1.2身份:成吉思汗的孙子。政策:(1)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大汗之位。(2)积极学习中原王朝的统治经验。(3)设立中央机构,推行汉法,任用汉族官僚。(4)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5)加强对各民族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二)定都大都:1272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结束了蒙古人四处迁移的历史。(三)改国号为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三、元朝统一全国(一)灭西夏:1227年。(二)灭金:1234年,蒙古和南宋联合灭掉金朝。(三)灭南宋:1.过程: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最后的抵抗势力。2.意义:(1)元朝完成了全国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2)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民族融合(一)背景: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境内各民族杂居相处。(二)表现:1.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2.回族的形成:蒙古族、汉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长期杂居,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三)影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五、本课知识结构(一)蒙古崛起:铁木真——成吉思汗(二)元朝建立:忽必烈——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国号为元(三)统一全国:灭西夏、金、南宋(四)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第十一课 元朝的统治一、元朝疆域及特点(一)疆域广阔: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王朝之一,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包括今天的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以及台湾和南海诸岛,都属于元朝的版图。(二)民族众多:元朝统治着蒙古族、汉族、色目人、女真族等多个民族。(三)文化多元: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二、行省制度(一)背景: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需要对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管理。(二)内容:1.忽必烈借鉴汉族政治制度,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2.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掌管地方的军政事务。3.中书省: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直接管辖“腹里”(今华北地区)。4.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地区的佛教事务和军政事务。(三)意义:1.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国家统一。2.行省制度有利于对边疆地区的管理。3.行省制度是后世省级行政制度的雏形。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一)西藏:1.归附蒙古:13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权归附蒙古。2.宣政院管辖: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事务。3.驻藏大臣:元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协助管理西藏地方政务。4.册封达赖和班禅:元朝政府册封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领袖人物5.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二)新疆:1.设置伊犁将军:1762年,清朝在新疆伊犁地区设立伊犁将军,统领驻扎新疆的军队。2.推行屯田:清朝鼓励军队在新疆地区进行屯田,发展农业。3.加强边防:设置卡伦(边防哨所),加强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卫。(三)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四、民族歧视政策(一)四等人制度:元朝将境内各民族划分为四个等级,1.第一等:蒙古人2.第二等:色目人(指西域各族人)3.第三等:汉人4.第四等:南人5.各等级在法律、政治、经济方面享有不同的权利,造成社会矛盾激化。五、本课知识结构(一)元朝疆域:辽阔,多民族,多元文化(二)行省制度:中央:中书省,宣政院;地方:行省——加强中央集权(三)边疆治理:西藏,新疆,台湾(四)民族歧视:四等人制度—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第十二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繁荣的都市生活(一)城市发展:宋元时期经济繁荣,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出现许多著名大都市。1.北宋:开封,商业发达,文化繁荣。2.南宋:临安,经济繁荣,文化娱乐业兴盛。3.元朝:大都,城市规模宏大,商业贸易发达。(二)市民文化:宋元时期城市市民阶层兴起,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瓦子与勾栏:(1)瓦子:城市娱乐商业区,兼营商业的娱乐场所。(2)勾栏:瓦子中的演出场所,类似于戏院,各种艺人在此演出。(3)北宋开封:以大相国寺最为繁华,寺庙内外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每月还会举办多次庙会,买卖物品种类繁多,热闹非凡。(4)南宋临安:商业娱乐中心遍布城内外,其中最著名的有大瓦、中瓦、下瓦、南瓦等。2.娱乐活动: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斗鸡、蹴鞠等等。(三)文化氛围:1.宋代都市生活图景:商业繁荣、文化娱乐发达、生活丰富多彩,体现宋代城市经济发达和市民阶层文化娱乐需求的增长。2.元代城市居民生活丰富:表现出兼容并包,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二、宋词的繁荣(一)背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二)特点:1.词牌:每首词都有特定的格式和韵律,称为“词牌”。2.内容: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描写男女爱情、抒发个人抱负、表达对山河壮丽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等等。3.风格: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三)代表人物:1.苏轼(豪放派):词风豪迈奔放,开创豪放派词风。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2.李清照(婉约派):词风婉约细腻,语言清新自然。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等。3.辛弃疾(豪放派):词风豪迈雄健,充满爱国情怀。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4.其他:柳永、欧阳修、陆游等。三、元曲的兴起与繁荣(一)背景:1.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压制汉族文化,传统诗词创作受到限制。2.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新的文化娱乐形式—元曲应运而生。(二)形式:1.散曲:篇幅短小,多描写日常生活,表达个人情感。2.杂剧:类似于戏剧,融合了歌舞、说唱、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三)特点:1.语言通俗易懂,接近百姓生活,内容多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2.充满市民气息,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色。(四)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1.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作品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封建礼教,歌颂底层人民的反抗精神。2.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以历史故事为题材,表达对时政的不满。3.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描写爱情故事,风格浪漫。4.白朴:代表作《梧桐雨》,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讽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四、本课知识结构(一)繁华都市:开封,临安,大都——商业繁荣,人口众多,市民文化生活丰富(二)宋词繁荣:词牌、内容、风格——婉约派(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三)元曲兴起:散曲,杂剧——元曲四大家第十三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发明创造(一)背景:唐朝的基础上,宋元时期科技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涌现许多科技成果。(二)印刷术的发展:1.雕版印刷:隋唐时期出现,发展到宋代,已非常成熟。2.活字印刷:(1)发明:北宋平民毕昇发明。(2)材料:最初用胶泥制作活字,后出现木活字和金属活字。(3)优势:比雕版印刷更加灵活便捷,节省成本和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4)影响:促进文化传播:推动书籍的大量印刷和传播,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世界性影响: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播到日本和东南亚,经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后又传到欧洲,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三)指南针的应用:1.司南: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称为“司南”。2.改进:宋代开始用人工磁铁制造指南针,并将其应用于航海,(1)提高航海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辨别方向,为海上航行提供了可靠保障,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2)推动对外贸易:有利于指南针的传播。(3)传播:阿拉伯商人通过海上贸易将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到欧洲,对世界航海史产生重要影响。(四)火药的应用:1.唐朝:火药发明,最初用于制作烟火。2.宋元: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3.武器:(1)突火枪:最早的管形火器。(2)火铳:元代出现,用金属制作,比突火枪威力更大。4.影响:(1)改变战争方式:推动热兵器时代的到来,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深远影响。(2)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传入欧洲,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二、科技著作(一)《本草纲目》:1.作者: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2.内容:(一)记载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记载增加370多种。(二)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精美插图。(三)总结了中国古代药物学成就,系统整理了各种药物的特性、产地、形态、气味和疗效等,是集中国古代药物学之大成的著作。3.影响:(一)推动医学发展:促进中国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二)世界影响: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入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二)《农政全书》:1.作者:明代科学家徐光启。2.内容:(1)总结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2)介绍了玉米、甘薯等外来农作物的种植方法。(3)对水利、农具、肥料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论述,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三)《天工开物》:1.作者:明代科学家宋应星2.内容:记录了中国17世纪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所有部门,内容十分丰富,并配有精美插图。3.影响:(1)“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推动世界科技发展:传播到国外,促进世界科技发展。三、中外交通(一)宋代对外贸易发达:1.背景: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2.海上丝绸之路: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十分繁荣。3.范围:(1)东至日本、朝鲜,南至东南亚、印度洋沿岸,西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海岸。(2)中国商船的贸易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4.影响: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二)元代交通发展:1.陆路:(1)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十分重视陆路交通建设,(2)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驿路系统,保证了交通的畅通。(3)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荣:西起中亚,东到中国,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2.海路:鼓励发展海外贸易,海路交通得到进一步发展,海外贸易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对欧亚大陆以及非洲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四、本课知识结构(一)发明创造:1.印刷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世界文明进程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航海事业发展3.火药:应用于军事,改变战争方式(二)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中外交通: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元代:陆上和海上交通发达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十四课 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一)背景: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2.黄河泛滥,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二)农民起义:1.时间:1351年2.规模:迅速席卷全国,形成多支反元义军。3.主要起义军:(1)红巾军:以韩山童、刘福通为首。(2)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从一支弱小的队伍发展壮大,最终推翻元朝统治。(三)朱元璋建立明朝:1.过程:(1)先消灭南方其他割据势力,逐步统一南方。(2)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史称明太祖。(3)派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攻占元大都(今北京)。(4)元朝灭亡。二、强化皇权的措施(一)原因:1.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认为元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势力过大,皇权受到削弱。2.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朱元璋采取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二)地方:1.废行省,设三司:废除元朝的行省制度,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和军事,三司互不统属,直接听命于中央。2.分封诸王: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负责监督地方官吏,拱卫中央。(三)中央:1.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废除丞相制度,撤销中书省,加强皇权。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提高行政效率。2.设立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特务机构,负责监视官吏和百姓,加强对臣民的控制。3.设立东厂:明成祖时设立的另一个特务机构,权力更大,由宦官负责。4.五军都督府:负责管理全国军队。(四)结果:明朝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皇权高度集中,为明朝的统治奠定基础。但也导致君主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政治清明,为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埋下隐患。三、科举考试制度的强化(一)目的:巩固统治,选拔人才,加强思想控制(二)八股取士: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要求考生必须按照固定的格式和内容作文,内容空洞,形式僵化,严重束缚了思想。(三)内容:考试范围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内容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四)影响:八股取士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但也禁锢了思想,不利于学术和文化发展。(五)总结:八股取士制度加强了明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和文化专制,但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四、本课知识结构(一)明朝建立:背景——农民起义——朱元璋推翻元朝(二)强化皇权:地方措施,中央措施——加强君主专制(三)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巩固统治,禁锢思想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一、郑和下西洋(一)时间:明成祖时期(1405年-1433年),共七次。(二)目的:1.宣扬国威:展示明朝国力强大和物质文明的昌盛,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2.发展海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3.寻找建文帝:据民间传说,明成祖怀疑建文帝逃亡海外。(三)规模:规模浩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麦哲伦的航行规模大得多,时间也早得多。(四)路线:1.起点:江苏刘家港2.途径:途经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红海,远达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半岛,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3.影响:(1)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传播中国文化,建立外交关系。(2)推动海外贸易: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扩大中国的影响力。(3)对世界的影响:加深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为世界航海史做出了贡献。(4)停止原因:耗费巨大:郑和下西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朝廷内部反对:保守势力认为下西洋是劳民伤财之举。明朝转向内敛:之后明朝转而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对外交流和贸易受到严重限制。二、戚继光抗倭(一)背景:1.元末明初,日本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称为“倭寇”。2.16世纪中期,由于日本国内动乱加剧和明朝海防松懈,倭寇更加猖獗,对中国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严重威胁沿海居民的安全。(二)人物:戚继光(三)主要战役:1.台州九战九捷(1561年):彻底平定了浙江沿海的倭患。2.福建、广东抗倭:先后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取得抗倭斗争的全面胜利。(四)贡献:1.平定倭患,2.加强海防,保卫国家安全(五)特点和意义:1.“戚家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斗力强。2.创制阵法:“鸳鸯阵”,长短兵器结合,有效克制了倭寇。3.加强海防建设:重建卫所,加强沿海防御,筑建抗倭城墙。4.反抗侵略: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中外交往的调整(一)明初对外政策:明初统治者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政策。1.派遣使节:出使周边国家和地区。2.欢迎来访:明成祖时,浡泥国和苏禄国国王曾到中国访问。(二)明中后期对外政策调整:明朝统治者转向保守,逐步放弃了开放的政策。(三)海禁:1.原因:(1)政府担心外国商人会威胁明朝统治,以及避免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2)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耗资巨大,得不偿失。2.措施:严禁私人出海贸易。3.结果:阻碍对外交流和贸易发展,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四、本课知识结构(一)郑和下西洋:时间——目的——规模——路线——影响——停止原因(二)戚继光抗倭:背景——战役——特点和意义(三)对外政策调整:明初——明中后期——海禁第十六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科技成就(一)科技著作的涌现:明代中期,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以及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学知识,使科技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二)医学方面:1.李时珍及《本草纲目》:(1)李时珍: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和临床实践。①《本草纲目》:◆成书时间:经过27年的努力,李时珍于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医药学巨著。◆内容: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收录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还附有1100多幅精美的药物插图,对每种药物的产地、形状、性状、功效等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影响:促进医药发展:提高了中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推动世界医学发展: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三)农业方面:1.徐光启和《农政全书》:(1)徐光启:明末著名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水利等方面都很有研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引进西方农作物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2)《农政全书》:徐光启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编著了60卷的《农政全书》,是一部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3)内容:全面介绍了农业生产技术,涵盖农学理论、农业政策、农业技术、水利灌溉、农具改良、作物品种、耕作制度、肥料使用等方面。(4)影响:对明清乃至近代中国农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四)手工业方面:1.宋应星与《天工开物》:(1)宋应星:明末清初科学家,一生潜心研究农业和手工业技术。(2)《天工开物》:◆成书:经过多年实地考察和研究,宋应星于1637年完成了《天工开物》。◆内容:记录了中国17世纪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几乎涵盖了当时的所有行业,例如农业、纺织、制盐、制糖、造纸、陶瓷、冶金、采矿、武器制造等。该书不仅有文字描述,还配有123幅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各个行业的生产工具、生产过程和生产场景。◆意义和影响:“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传播到国外: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参考资料。(3)其他:◆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技知识也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如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建筑成就(一)长城:1.明长城:为防御蒙古骑兵入侵,明朝从洪武年间就开始修筑长城,前后历经200多年,修筑了规模巨大的长城,全长8851多公里,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2.特点:(1)规模巨大: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度超过8800多公里。(2)防御体系完善:包括城墙、烽火台、关隘、敌楼等,(3)工程坚固:明长城大多采用砖石结构,更加坚固,能够更好地抵御外敌入侵。(二)北京城:1.背景:朱棣迁都北京后,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2.规划:(1)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建,形成“凸”字形城市布局,由南北走向的中轴线贯穿全城。(2)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为皇宫所在地,也就是今天的故宫。皇城环绕宫城,是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内城是普通百姓居住区,外城是后来为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而修建的,也成为商业区。(3)规制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原则,体现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4)中轴对称:北京城整体布局严谨,结构完整,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高超水平,成为后世城市规划的典范。三、文学成就(一)小说发展:明朝商品经济繁荣,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明代小说,尤其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发展迅速。(二)代表作品: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诞生于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三国演义》:1.作者:罗贯中,2.内容: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英雄人物之间的斗争故事,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3.影响:脍炙人口,老少皆宜,成为中国古代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四)《水浒传》:1.作者:施耐庵2.内容: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背景,描写了108位英雄好汉聚义梁山、反抗朝廷的故事。3.影响:歌颂了农民起义的英雄精神,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五)《西游记》:1.作者:吴承恩,2.内容: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神话色彩。歌颂了孙悟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乐观向上的精神。(六)明代戏剧的繁荣:以传奇剧最为流行,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等。(七)其他:1.诗歌:明代诗歌创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2.散文:以“公安派”最为著名。四、本课知识结构(一)科技成就:医学,农业,手工业——反映明朝科技成就(二)建筑成就:长城,北京城——展现明代建筑水平和特色(三)文学成就:1.小说繁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2.戏曲发展:传奇剧第十七课 明朝的灭亡一、明朝中后期社会危机(一)政治腐败:1.宦官专权:明朝后期宦官势力膨胀,干预朝政,如魏忠贤擅权,导致政治腐败,民怨沸腾。2.党争激烈:东林党与阉党之间党争不断,互相攻击,消耗国力,加剧政治动荡。3.皇帝怠政:许多皇帝沉迷享乐,不理朝政,导致政务荒废,朝纲败坏。(二)经济危机:1.土地兼并加剧:官僚地主、皇室贵族疯狂兼并土地,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阶级矛盾激化。2.赋税沉重:(1)为应付财政危机,明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加重了农民负担。(2)"三饷":明末加派辽饷、练饷、剿饷,合称“三饷”。(3)矿监税使: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激起民愤。3.自然灾害:明朝后期自然灾害频繁,如旱灾、蝗灾、洪灾等,造成农业歉收,人民生活更加艰难。4.民族矛盾:明朝末期,女真族不断强大,成为明朝北部边防的一大威胁。二、农民起义推翻明朝(一)起义原因: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越来越重,农民为了生存被迫起义。(二)主要起义:1.李自成起义:1628年,陕西米脂爆发农民起义,李自成加入起义军,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2.张献忠起义:1641年,张献忠在四川起义,建立大西政权。(三)起义过程:1.规模壮大:农民起义军不断壮大,并攻占许多城市,声势浩大,席卷全国。2.1644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克北京,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朝灭亡。3.建立大顺政权: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但大顺政权存在时间短暂。三、满洲的兴起与清兵入关(一)满洲发展:1.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2.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后改国号为清。3.皇太极即位后,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并积极准备入主中原。(二)清军入关:1.原因:(1)明朝统治腐朽,内部矛盾重重。(2)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3)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清朝,引清军入关。2.过程:(1)1644年,清军入关,在山海关与李自成农民军激战。(2)清军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击败李自成起义军。3.影响:(1)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最终统一全国。(2)开启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四、本课知识结构(一)明朝危机:政治,经济,社会,民族(二)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推翻明朝(三)满洲崛起:努尔哈赤,皇太极——清兵入关第十八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程(一)清军入关:1644年(二)消灭南明势力:1.南明:明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政权。2.清朝用武力逐步消灭了南明各政权,完成了全国统一。(三)郑成功收复台湾:1.背景: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占了中国台湾地区。2.过程:(1)166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从金门出发,渡过台湾海峡,经过激烈战斗,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1683年,清政府派兵攻取台湾,郑成功的后代战败,台湾正式归入清朝版图。(3)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3.意义: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四)平定“三藩之乱”:1."三藩":是指清朝初期受封于云南、广东和福建的三位藩王,(1)平西王吴三桂(2)平南王尚可喜(3)靖南王耿精忠(4)他们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对清朝统治构成威胁。2.过程:1673年,康熙帝决定削藩,吴三桂等人发动叛乱,史称“三藩之乱”。经过八年的战争,清政府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3.意义: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二、清朝对西藏的管辖(一)尊重藏族文化:清朝采取怀柔政策,尊重藏传佛教及其传统习俗。(二)册封制度:1.册封达赖和班禅:清朝皇帝册封达赖和班禅,确立他们在西藏的宗教领袖地位,并对他们的继承人进行册封,以加强对西藏的政治影响力。2.设立驻藏大臣:代表清朝政府管理西藏地方事务。(三)平定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四)制定章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了西藏地方的行政体制和法规,明确了驻藏大臣的职责权限,确立了达赖、班禅的地位,以及活佛转世制度的具体程序,有效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三、清朝对西北边疆的巩固(一)背景: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面临着来自蒙古族准噶尔部和回部贵族的挑战。(二)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1.背景: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发动叛乱,企图分裂国家。2.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三)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四)设立伊犁将军:1762年设立,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加强边防。(五)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摆脱沙俄控制,回归祖国,清政府妥善安置他们,体现了祖国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四、本课知识结构(一)统一多民族国家:清军入关,消灭南明,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三藩之乱(二)管辖西藏:尊重藏族文化,册封制度,平定叛乱,制定章程(三)巩固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回归第十九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的发展(一)措施1.实行垦荒政策:清朝统治者鼓励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2.奖励垦荒:清朝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激发了农民开垦荒地的积极性。3.兴修水利工程:修建堤坝、水渠、海塘,治理黄河、淮河等水患,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4.改进耕作技术:推广北方地区旱田改水田、种植双季稻以及套种等先进耕作技术。5.推广高产作物:推广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二)成果:1.耕地面积扩大: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2.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3.经济重心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主要的粮食产区,“湖广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民谚。4.经济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扩大,如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等,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二、手工业的繁荣(一)生产规模扩大:清朝的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出现了类似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二)部门多样:丝织业、棉织业、制瓷业、矿冶业、制糖业、造纸业等等。(三)技术水平:1.部分手工业部门继承了明代先进的技术,并有所发展。2.景德镇的瓷器制作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3.苏州、杭州等地的丝织业闻名中外。4.佛山镇发展成为中国南方的陶瓷生产中心。(四)商业都市兴起: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例如北京、南京、扬州、苏州、广州等。1.“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各城市商业繁荣。2.商帮活跃:出现晋商、徽商等商帮,经营范围涉及全国各地,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如山西商人开办的票号,专门经营银钱汇兑业务,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号,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三、人口的增长(一)增长速度快:由于清朝前期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以及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全国人口增长迅速。1.1.5亿:康熙时期,全国人口总数达到了1.5亿。2.3亿:乾隆时期,全国人口总数达到了3亿。(二)产生的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1.人地矛盾加剧:导致耕地不足,人均占有耕地减少。2.生态破坏: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开垦了大量山地和森林,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四、本课知识结构农业进步:垦荒,兴修水利,耕作技术,高产作物——促进农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二)手工业繁荣:生产规模扩大,技术进步,商业发展(三)人口增长:人口快速增长——出现人地矛盾,生态破坏第二十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强化皇权的措施(一)清初的统治特点:清朝入关后,基本沿袭明朝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为了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将君主专制推向顶峰。(二)康熙: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设立南书房,1.作用:起草诏书、参预政务、参与机要。2.意义:加强皇权,削弱满洲贵族权力。(三)雍正帝:设立军机处:1.时间:1729年2.起因:西北用兵3.地位:清代辅佐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的最高国家机关。4.职能:(1)负责:秉承皇帝旨意,拟定谕旨,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2)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5.人员:军机大臣由皇帝从亲信大臣中选派。6.工作方式:“跪受笔录”,对皇帝绝对服从。7.特点:(1)机构精简:只有官员,没有正式编制和官署。(2)办事效率高:直接听命于皇帝,(3)权力大:军机处参与国家军政要务的决策,拥有很大的权力。8.结果:(1)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皇权空前强大,军机处设立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不利影响:◆阻碍政治进步:导致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滋生腐败:为官员贪污腐败提供了机会。二、文化专制统治(一)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加强思想控制(二)措施:1.文字狱:(1)清朝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罗织罪状,大兴文字狱,残酷镇压思想异己。(2)制造社会恐怖,迫使知识分子放弃独立思考,不敢过问政治,摧残文化。2.编纂图书:组织编写和出版了大量书籍,如《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以宣扬儒家思想,巩固统治。3.禁毁书籍:对全国图书进行检查,将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三)结果:1.文化专制极大地摧残了中国传统文化。2.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三、清朝走向衰败的表现(一)政治方面:官场腐败,吏治败坏:1.卖官鬻爵:2.贪污受贿:各级官员贪污受贿现象严重,甚至出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3.军队腐败:八旗兵久无战事,军纪涣散,战斗力下降,军事力量衰弱。(一)经济方面:财政危机,社会矛盾尖锐:1.财政危机:乾隆帝后期,大兴土木,挥霍无度,国库空虚。2.土地兼并:土地集中在地主、官僚手中,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四、本课知识结构(一)强化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皇权高度集中(二)文化专制:文字狱,编纂图书,禁毁书籍——禁锢思想(三)走向衰败:政治腐败,经济危机第二十一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小说的繁荣(一)繁荣原因:1.清朝前期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学艺术的需求增加。2.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传统诗词创作受到压制,小说成为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二)长篇章回体小说发展:以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读者,代表作有:《红楼梦》: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三)《红楼梦》:1.作者:曹雪芹,高鹗续写2.创作背景:曹雪芹家族由盛而衰,深刻体验到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矛盾。3.内容:(1)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兴衰,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并揭示其必然衰亡的命运。(2)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3)歌颂了追求爱情自由、个性解放的人物。4.人物形象:(1)贾宝玉:具有叛逆精神的贵族青年,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同情被压迫的下层人民。(2)林黛玉: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封建少女,代表着对封建社会爱情悲剧的控诉。5.影响:(1)高度的艺术成就,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峰。(2)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专门的学问—“红学”。(3)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四)其他小说成就:1.《聊斋志异》(蒲松龄),反映现实,针砭时弊2.《儒林外史》(吴敬梓),讽刺科举制度和封建士大夫的腐朽。二、戏曲艺术(一)繁荣原因:清朝统治者推崇戏曲艺术,将其视为笼络人心,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1.宫廷演出:皇宫中经常举行盛大的演出,吸引各地方戏班进京献艺。2.民间盛行:各种形式的戏曲在民间也广泛流传。(二)昆曲的繁盛:1.延续:从明代开始流行,在清朝前期,昆曲发展到顶峰。2.特点:典雅细腻、优美抒情、富于文学性,深受上层社会喜爱。3.代表作:(1)洪昇的《长生殿》,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歌颂爱情自由。(2)孔尚任的《桃花扇》,以南明王朝的覆灭为背景,表达了亡国之痛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三)京剧的形成和发展:1.起源:(1)徽剧进京: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为乾隆帝祝寿,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融合:徽剧与北京的语言、音乐、表演艺术相融合,吸收昆曲、秦腔、汉剧等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3)兴盛:道光年间,京剧逐渐成熟,在清朝后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2.特点:(1)集中国戏曲之大成:唱、念、做、打有机结合。(2)丰富多彩: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表现力强。(3)充满地方特色:语言通俗易懂,音乐优美动听,武打场面精彩刺激,深受百姓喜爱。3.影响:(1)"国剧":代表着中国戏曲的最高水平。(2)“国粹”: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三、本课知识结构1.小说繁荣:《红楼梦》:背景、内容、人物、影响2.戏曲发展:昆曲发展到顶峰,京剧形成发展——“国剧”与“国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