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优课PPT】【2024版新人教】3.2 世界的地形 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优课PPT】【2024版新人教】3.2 世界的地形 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初中地理 ·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
Copyright 地理优课PPT
内容要求
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
学业要求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观察、描述地球表层陆地、海洋的基本面貌,说出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基本状况,以及自然环境要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CONTENTS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地表形态复杂多样。
1、五种基本地形
陆地地形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五种地形的形态各异,分布也不相同。
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判别一个地区的地形类型,并了解其地形分布。
2、山地地形及其分布
陆地地形
从世界地形图可以看出,陆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及主要地形的分布大势。山地的分布较为醒目。
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称为山脉。世界上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
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北 冰 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西


西

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
主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高达8844.43米。
喜马拉雅山脉
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是造山运动期间涌现出来的;
其造山运动约在中生代将近结束的7000万年前开始的。
阿尔卑斯山脉
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
由许多小山脉组成,被称为北美洲的“脊骨”。
落基山脉
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
安第斯山脉
3、高原与平原地形及其分布
陆地地形
世界上高原的分布面积较广。南美洲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洲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亚马孙
平原
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
世界上面积第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
青藏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
亚马孙平原
4、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
陆地地形
从世界地形图还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
非洲的地形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
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
活动-读图认识世界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既要学会从宏观看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的分布大势,也要学会判别各地的具体地形类型。
阅读世界地形图,将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或位置填入表3.2。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阿尔卑斯山 d.安第斯山脉 e.东欧平原
①亚洲中南部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③北美洲西部 ④南美洲中部
2.从大洲角度,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表3.2 世界主要地形区 地形类型 地形区名称 大致位置
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欧洲南部
落基山脉
南美洲西部
高原 巴西高原
亚洲中南部,我国西南部
平原 亚马孙平原
欧洲东部
盆地 非洲西部的赤道附近
亚洲中南部
阿尔卑斯山脉
北美洲西部
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中部
青藏高原
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东欧平原
刚果盆地
活动-读图认识世界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2.从大洲角度,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亚洲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拥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德干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塔里木盆地等地形区 。
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非洲的主要地形区包括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乍得盆地、刚果盆地。
欧洲 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的2/3,地势低平,是世界地势最低的一洲。欧洲的主要地形区包括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波德平原、东欧平原。
北美洲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包括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哈得孙湾沿岸平原、美国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 。
南美洲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中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包括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拉那高原 。
大洋洲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和盆地,西部为高地。大洋洲的主要地形区包括大分水岭、大自流盆地、纳拉伯平原、金伯利高原 。
南极洲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
现代海洋探测结果表明,海洋底部与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从海底地形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海岸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思与学-洋中脊是如何被发现的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测量大西洋水深时得到了一个出乎预料的结果:大洋中部的水深比其两侧浅很多!难道不是越往大洋中部水越深吗?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证实了大西洋中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海底山脉。这条巨大的海底山脉与大西洋轮廓一直,大致呈“S”形,南北长17000千米,就好像大西洋的脊梁,故被成为大西洋洋中脊。
此后,科学家又陆续证实各大洋中都有洋中脊,而且四大洋的洋中脊相互连通,绵延起伏,蔚为壮观,全长超过80000千米。
活动-读图认识海底地形及其分布
阅读世界地形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的分布;对照海底地形示意图,观察并归纳从海岸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深浅变化,完成表3.3.
表3.3 从海岸到大洋中部主要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及深浅变化 地形类型 海底深度
大陆架
从数百米陡增到数千米
海沟
4000—6000米
洋中脊
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坡
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以达到10000多米
洋盆
山顶的平均海深2000~3000米,高出洋盆2000~3000米
- 板书设计-
百望山森林公园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自然生态型森林公园。这里乔木、灌木交错,森林茂密,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称。下图为百望山森林公园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
1.望乡亭的海拔约为( )
A.170米 B.180米
C.190米 D.200米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米,望乡亭的海拔在180-200米之间,约为190米,故选C。
C
百望山森林公园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自然生态型森林公园。这里乔木、灌木交错,森林茂密,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称。下图为百望山森林公园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
2.雨季,最有可能有河流发育的地点是( )
A.观景平台 B.望乡亭
C.曲径烟深栈道 D.望儿台
【解析】河流发育应当在山谷位置,等高线凸高。读图可知,曲径烟深栈道符合山谷地形部位,雨季,最有可能有河流发育,排除ABD,故选C。
C
3.亚洲有很多世界地理之最,关于亚洲世界之最说法错误的( )
A.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B.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
C.世界最大湖泊—里海 D.世界最长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解析】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世界最长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D符合题意;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属于咸水湖,ABC不符合题意,该题选D。
D
4.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B.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C.长江是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D.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解析】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最深湖泊是贝加尔湖,尼罗河是是世界最长的河流、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故选D。
D
5. 如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对应不正确的是( )
A.a—大陆架
B.b—大陆坡
C.c—大陆中脊
D.d—盆地
【解析】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在海洋的底部有许多低平的地带,周围是相对高一些的海底山脉,这种类似陆地上盆地的构造叫做海盆或者洋盆。读图可知,a是大陆架,b是大陆坡,c是大洋中脊,d是海沟。本题要求选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D符合题意。故选D。
D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17时左右,成功在海拔﹣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水面,之后被回收至母船。10909米也是我国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3位潜航员在海底进行了约6个小时的采样工作——这是“奋斗者”号最长海底作业设计时间。据此完成6~7题。
6.在陆地的五种地形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有下列中的( )
A.地面崎岖不平 B.地面平坦 C.地表起伏小 D.海拔相差不多
【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是崎岖不平,地表起伏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平坦,地表起伏小,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A
7.这3位潜航员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 )
A.a B.B
C.c D.d
【解析】由材料“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17时左右,成功在海拔﹣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水面,之后被回收至母船”可知,这3位潜航员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d所示的海沟,D正确;由图可知,a大陆坡,b是洋盆,c是海岭,ABC排除;故选D。
D
初中地理 ·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
Copyright 地理优课PPT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
1、陆地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2)陆地地形特征:
①山地分布醒目,且呈条带状分布;多高大绵长山脉;
②高原分布较广;
③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而成;
④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
(3)主要地形单元:
①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落基山脉—北美洲最长山脉;
②高原: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③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
东欧平原—世界面积第二大平原,欧洲面积最大平原;
④盆地:刚果盆地—世界面积最大盆地;
(4)主要大洲的主要地形:
非洲: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
亚洲: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
2、海底地形:
(1)基本地形类型:
①大陆架: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不超过200米;
②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深度骤降;
③海沟: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交界;
④洋盆:宽广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⑤洋中脊: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
(2)主要地形单元特点:
①大陆架:大浅海的水产品占整个海洋水产品的80%;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约占全世界1/3。人类主要活动区。属大陆板块。
②大陆坡:是地球上最绵长、壮观的斜坡,其上有深刻的海底峡谷;属大陆板块
③海沟:马里亚纳大海沟—世界最低点;属消亡边界。
④洋盆:宽广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属大洋板块。
⑤洋中脊: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属生长边界。
活动一:教材P53,读图认识世界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既要学会从宏观看地势高低的起伏和地形的分布大势,也要学会判别各地的具体地形类型。
1.阅读世界地形图,将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或位置填入表3.2。
①亚洲中南部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③北美洲西部 ④南美洲中部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e.东欧平原
地形类型 地形区名称 大致位置
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亚洲中南部
阿尔卑斯山脉 欧洲南部
落基山脉 北美洲西部
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西部
高原 巴西高原 南美洲中部
青藏高原 亚洲中南部,我国西南部
平原 亚马孙平原 南美洲北部赤道附近
东欧平原 欧洲东部
盆地 刚果盆地 非洲西部的赤道附近
2.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从大洲角度)
答:高大山脉分布较为广泛,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均有分布;平原主要分布在欧洲、南美洲。
整体地势亚洲较高,欧洲海拔最低。
活动二:教材P56,读图认识海底地形及其分布
阅读分层设色世界地形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的分布对照海底示意图(图3.16),观察并归纳从海岸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深浅变化,完成表3.2.。
海底地形类型 海峡或运河
大陆架 水深不超过200米
大陆坡 从数百米陡增到数千米
海沟 5000米
洋盆 4000-6000米
洋中脊 3000-4000米
拓展资料:海底地形详解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过渡地带,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可以说是被海水覆盖的陆地,一般大陆架的水深不超过200米,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是大陆架海区。从大陆架向大洋方向前进,在大陆架的边缘通常会出现一个坡度很陡,深度越来越深的陡坡,我们称为大陆坡。大陆坡可以理解为是大陆和大洋的连接部分,大陆坡的深度从200米一直加深到2000米。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海底的沟槽,其形态通常是狭长的,而且两壁陡峭,海沟的深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11034米。海沟是板块运动而形成的,通常是由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碰撞而形成,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洋盆是大洋海底的主体部分,是海底相对平坦的区域,面积巨大,属于典型的大洋地壳,其深度通常在4000至6000米,人们通常把洋盆称为深海平原。海岭就是指海底的山脉,海岭两侧是平坦的洋盆,通常海岭的高度可达3000至4000米,长度多在上千公里以上。海岭的形成是板块张裂的结果,多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由于海底板块的张裂,使得下方岩浆上升,形成海底系列火山,最终形成海岭。
考点一 陆地地形
(2024·河南南阳·模拟预测)百望山森林公园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自然生态型森林公园。这里乔木、灌木交错,森林茂密,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称。下图为百望山森林公园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望乡亭的海拔约为( )
A.170米 B.180米 C.190米 D.200米
2.雨季,最有可能有河流发育的地点是( )
A.观景平台 B.望乡亭 C.曲径烟深栈道 D.望儿台
【答案】1.C 2.C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米,望乡亭的海拔在180-200米之间,约为190米,故选C。
2.河流发育应当在山谷位置,等高线凸高。读图可知,曲径烟深栈道符合山谷地形部位,雨季,最有可能有河流发育,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3.(23-24七年级下·安徽亳州·期中)亚洲有很多世界地理之最,关于亚洲世界之最说法错误的( )
A.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B.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
C.世界最大湖泊—里海 D.世界最长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答案】D
【详解】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世界最长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D符合题意;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属于咸水湖,ABC不符合题意,该题选D。
4.(23-24七年级下·山东济宁·期中)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B.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C.长江是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D.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答案】D
【详解】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最深湖泊是贝加尔湖,尼罗河是是世界最长的河流、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故选D。
考点二 海底地形
1.(23-24七年级上·河南新乡·期末)如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对应不正确的是( )
A.a—大陆架 B.b—大陆坡
C.c—大陆中脊 D.d—盆地
【答案】D
【详解】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在海洋的底部有许多低平的地带,周围是相对高一些的海底山脉,这种类似陆地上盆地的构造叫做海盆或者洋盆。读图可知,a是大陆架,b是大陆坡,c是大洋中脊,d是海沟。本题要求选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3-24七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17时左右,成功在海拔﹣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水面,之后被回收至母船。10909米也是我国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3位潜航员在海底进行了约6个小时的采样工作——这是“奋斗者”号最长海底作业设计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在陆地的五种地形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有下列中的( )
A.地面崎岖不平 B.地面平坦 C.地表起伏小 D.海拔相差不多
3.这3位潜航员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 )
A.a B.b C.c D.d
【答案】2.A 3.D
【解析】2.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是崎岖不平,地表起伏大,故选项A符合题意。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平坦,地表起伏小,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由材料“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17时左右,成功在海拔﹣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水面,之后被回收至母船”可知,这3位潜航员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d所示的海沟,D正确;由图可知,a大陆坡,b是洋盆,c是海岭,ABC排除;故选D。
一、单选题
1.(22-23七年级上·安徽·阶段练习)下列关于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B.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C.世界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D.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答案】C
【详解】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故A与题意不符;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东部,故B与题意不符;世界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C选项符合题意;世界最大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故D与题意不符。故选C。
2.(23-24七年级上·山东德州·期末)读四种陆地地形类型剖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答案】B
【详解】图中①地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起伏和缓,边缘较陡,应为高原,图中②地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起伏较大,山高谷深为山地,图中③地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起伏和缓为丘陵,图中④地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为平原,综上所述,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故选B。
3.(23-24七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 )
A.山地、山谷、高原、平原、盆地 B.山谷、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C.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D.山地、丘陵、高原、平原、陡崖
【答案】C
【详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种基本关型。故答案为C。
(23-24七年级上·云南昭通·期末)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读“五种陆地地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地形A和地形B分别是( )
A.高原和平原 B.高原和盆地 C.山地和丘陵 D.山地和平原
5.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50米 B.200米 C.350米 D.400米
【答案】4.C 5.B
【解析】4.读图可知,A地海拔超过600米,海拔较高,地表起伏很大,B的海拔在200~300m左右,海拔较低,地表起伏较大,故可判读地形A和地形B分别是山地和丘陵,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5.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高度为600米,乙地的海拔高度为400米,故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600米-400米=200米,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24七年级上·全国·课堂例题)(中)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6.观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洋底-大陆坡 B.大陆坡-洋底-大陆架
C.洋底-大陆架-洋底 D.大陆架-大陆坡-洋底
7.大陆架具有的特点是( )
①是大陆边缘的延伸②坡度平缓③水深较浅④表面起伏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6.D 7.A
【解析】6.结合所学知识,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盆、海沟、大洋中脊、洋底等,图中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大陆架、大陆坡、洋底,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结合所学知识,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水区,一般水深在200米以内,坡度比较缓,多渔业资源,油气资源,①②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24八年级上·重庆合川·期末)6月8日,是2023年世界海洋日。我国也是海洋大国,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是我们的历史使命。结合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海岸线长2.2万千米 B.钓鱼岛是我国的领海岛屿
C.台湾岛位于我国东海 D.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9.目前,我国对海底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上,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我国在深海探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要探测海底最深处应前往(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8.A 9.A 10.D
【解析】8.我国海岸线长1.8万千米,A错误;钓鱼岛是我国的领海岛屿,B正确;台湾岛位于我国东海,C正确;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
9.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①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②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④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③大洋中脊。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主要集中在①大陆架上,该地形是海底中最浅的部位,有丰富的石油资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①大陆架,②大陆坡,③大洋中脊,④海沟。其中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④海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3-24七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2020年我国的科考人员创造了两项纪录,实地测得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是海拔8848.86米,“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最深处11034.38米)。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世界最高山峰与最深海沟的相对高度是( )
A.8848.86米 B.11034米 C.19883.24米 D.2185.52米
12.最靠近陆地的海底地形是( )
A.大洋中脊 B.大陆架 C.大陆坡 D.海沟
【答案】11.C 12.B
【解析】11.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读图可知,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86米,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海拔为-11034.38米,两地相对高度是19883.24米,故选C。
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靠近陆地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
13.(23-24七年级上·河北沧州·期中)国庆节假期,某学校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某地(图所示区域)进行实践考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用 来确定方向的,箭头所指的方向为 向,除了方向,地图还必须具备 、 两个要素。
(2)图中比例尺为 式比例尺,把它转化成文字式比例尺为 ,比例尺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叫做 式。
(3)该地地形以 为主,除此之外,陆地地形类型还包括 、 、 、 等四种。
(4)写出部位的名称:A 、B 到达A的两条路线①和②,比较省力的一条是 ,理由是 。
(5)虚线甲和乙两处,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
(6)D点在C点的 方向,贝贝量得C点与D点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答案】(1) 指向标 北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
(2) 数字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1千米 线段
(3) 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4) 山峰 陡崖 ② 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平缓,较为省力
(5)甲
(6) 东南 2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右上角有一个指向标,该图是用指向标来指示方向的,箭头所指的方向是正北方向。除了方向,地图还必须具备图例和注记、比例尺两个要素。
(2)比例尺有三种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图中比例尺为数字式比例尺,把它转化成文字式比例尺为图上1cm代表实地1km,比例尺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叫做线段式。
(3)陆地地形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读图分析,图中海拔在500米以上,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除此之外,陆地地形类型还包括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四种。
(4)根据等值线特征可知,A处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B处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②处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较缓,比较省力,所以到达A的两条路线①和②,比较省力的一条是②。
(5)甲处等高线向高值处凸出,为山谷,易汇水,多发育河流;乙处等高线向低值处凸出,为山脊,是分水岭。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甲。
(6)根据指向标可知,D点在C点的东南方向;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1千米,贝贝量得C点与D点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为2千米。
(
10
)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