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C2. A3. D4. C5. D6. B7. A8. C9. B10. D11. B12. D13. C14. D15. D16. A17. A18. C19. B20. 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21. BC22. ABD23. BD24. AC25. ABD三、非选择题(共40分)26. (12分)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经历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艰辛探索,但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3分)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3分)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3分)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的后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3分)27. (12分)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3分)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分)③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3分)④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十九届三中全会聚焦机构改革,以及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在不同时期不断推进和深化,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中国的持续发展。(3分)28. (16分)(1)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3分)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3分)③一方面,中国梦为个人梦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振兴发展,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能够让个人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个人梦想。(3分)④另一方面,个人梦的实现为中国梦的实现汇聚力量。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他们通过实现个人的体育梦想,为祖国赢得荣誉,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奋进力量,促进了中国梦的实现。(3分)(2)①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2分)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做好准备。(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高一考试思想政治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那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1.恩格斯指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早期,决定人类社会制度的主要因素是血缘因素,联结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是血缘纽带,而不是经济纽带。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邮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社会制度更多地受劳动的发展阶段和所有制的支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由此得到发展。由此可见长①阶级斗争贯穿原始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②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③原始社会以血缘为纽带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的④原始社会末期经济高度发达,人们之间的关系由血缘纽带向经济纽带转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郡2.在奴隶社会中,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被看作是“会说话的工具”,可以买卖。据此可以推断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拓③奴隶拥有少量的土地④奴隶劳动创造的部分产品归奴隶支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游3.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①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③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④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列宁曾深刻阐述道,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历史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关键在于它没有摒弃资产阶级时代所累积的最为珍贵的成果,反而以一种兼容并蓄、革故鼎新的姿态,吸纳并转化了跨越两千多年、涵盖人类思想与文化发展精髓的一切宝贵遗产。下列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发展家B.马克思主义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成果C.马克思主义完全否定了以往资产阶级社会制度所产生的思想D.马克思主义在吸收和转化中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彰显强大生命力【高一思想政治第1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