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更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乐山市更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乐山市更生学校高2027届高一上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古代中国处在奴隶社会的时候,奴隶主们不需要花费任何钱财,就能从战争中俘虏的战俘中挑选自己的奴隶,或者在开荒时抓过路的逃农来壮大自己的奴隶群体。奴隶会被奴隶主通过国家机器镇压并强迫无节制地投入到开荒和种地的工作当中。从材料可以推断出,在奴隶社会(  )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
③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④奴隶有一定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预测,在2024年,美国将经历比1929年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这将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
①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②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巨大飞跃 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三楼展柜中,排列着300多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这些版本来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是它们都有着醒目的标题和热烈的色彩,共同传递着跨越时空的生机与力量。《共产党宣言》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是因为它(  )
A.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B.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导
C.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D.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4.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经典著作中,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从公平、正义的理性原则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希望建立的是“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并把希望寄托于某些偶然出现的“天才人物”。由此可以推断,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试图构建一个理想社会 ②提出的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④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回望100多年来的不平凡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新中国的成立(  )
①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开辟了现实道路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改造的完成(  )
①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以时间节点为坐标,可环环相扣、节节取胜,击鼓催征稳驭舟;以历史方位谋伟业,能洞若观火、势如破竹,不畏浮云遮望眼。根据所学知识,“?”所示时间节点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B.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主心骨
C.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8.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A.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C.实行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加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中的“一化”是指实现(  )
A.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 B.工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
10.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风雷激荡,中国闯出了一条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④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1988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1992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2001年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D.2013年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
12.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足1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126万亿元,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充分说明(  )
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中国人民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以上成就的取得,说明(  )
①高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
③科技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进展顺利,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成功升空……这些航天成就(  )
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②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制度保障
③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④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之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的是(  )
A.“五位一体” B.“八个明确”
C.“四个全面” D.“十四个坚持”
1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汲取中华文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智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指引着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①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②为新时代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注重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尤其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历史方位,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命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贡献
④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奋进新时代,我们要(  )
①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把改革作为新时代的中心工作
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④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大思政课”的要求,某校组织开展“讲‘四史’故事”活动,让史料成为思政“资源”,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转变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0.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启示我们(  )
①平凡的人才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②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③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④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需要融入个人的人生理想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开国大典,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4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改革开放43年,改革是这43年国家发展的主线。从1978年到2021年,我们遇到过旋涡,经历过风浪,但改革的决心从未退缩,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滞。从2006年起,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到了新的历史关头。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制约发展的藩篱,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14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6年春天,李大钊写下《青春》一文。他认为,能够担负再造青春中国重任的必定是青年,因为只有青年才具有青春的活力。李大钊在《青春》中指出:青年应“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铿锵话语温暖人心,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梦是家国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为百姓谋福祉,让人人都出彩,是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是筑梦圆梦的不竭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相关知识,分析在中华民族筑梦、逐梦、圆梦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应如何积极作为。(12分)
高一期中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古代中国处在奴隶社会的时候,奴隶主们不需要花费任何钱财,就能从战争中俘虏的战俘中挑选自己的奴隶,或者在开荒时抓过路的逃农来壮大自己的奴隶群体。奴隶会被奴隶主通过国家机器镇压并强迫无节制地投入到开荒和种地的工作当中。从材料可以推断出,在奴隶社会(  )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
③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④奴隶有一定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2.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预测,在2024年,美国将经历比1929年经济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这将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办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
①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②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巨大飞跃
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彻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3.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三楼展柜中,排列着300多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这些版本来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是它们都有着醒目的标题和热烈的色彩,共同传递着跨越时空的生机与力量。《共产党宣言》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是因为它(  )
A.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B.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导
C.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D.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答案】C。
4.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经典著作中,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从公平、正义的理性原则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希望建立的是“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并把希望寄托于某些偶然出现的“天才人物”。由此可以推断,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试图构建一个理想社会
②提出的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④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5.回望100多年来的不平凡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依靠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数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新中国的成立(  )
①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开辟了现实道路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改造的完成(  )
①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7.以时间节点为坐标,可环环相扣、节节取胜,击鼓催征稳驭舟;以历史方位谋伟业,能洞若观火、势如破竹,不畏浮云遮望眼。根据所学知识,“?”所示时间节点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B.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主心骨
C.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答案】C。
8.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A.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C.实行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加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B。
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中的“一化”是指实现(  )
A.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
B.工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
【答案】C。
10.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风雷激荡,中国闯出了一条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④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11.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1988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1992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2001年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D.2013年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
【答案】D。
12.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足1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126万亿元,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充分说明(  )
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13.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中国人民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以上成就的取得,说明(  )
①高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
③科技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14.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进展顺利,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成功升空……这些航天成就(  )
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②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制度保障
③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④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之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的是(  )
A.“五位一体” B.“八个明确”
C.“四个全面” D.“十四个坚持”
【答案】D。
1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汲取中华文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智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指引着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①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②为新时代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7.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注重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尤其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历史方位,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命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贡献
④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奋进新时代,我们要(  )
①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把改革作为新时代的中心工作
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④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19.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大思政课”的要求,某校组织开展“讲‘四史’故事”活动,让史料成为思政“资源”,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转变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答案】D。
20.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启示我们(  )
①平凡的人才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②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③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④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需要融入个人的人生理想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开国大典,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答案】
①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真正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改革开放43年,改革是这43年国家发展的主线。从1978年到2021年,我们遇到过旋涡,经历过风浪,但改革的决心从未退缩,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滞。从2006年起,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到了新的历史关头。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制约发展的藩篱,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答案】①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③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一切成就说明我国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6年春天,李大钊写下《青春》一文。他认为,能够担负再造青春中国重任的必定是青年,因为只有青年才具有青春的活力。李大钊在《青春》中指出:青年应“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铿锵话语温暖人心,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梦是家国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为百姓谋福祉,让人人都出彩,是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是筑梦圆梦的不竭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相关知识,分析在中华民族筑梦、逐梦、圆梦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应如何积极作为。
【答案】①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青年人要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人应该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③青年人要担当时代责任,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④青年人要锤炼品德修为,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增长才干,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