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课件)(共8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课件)(共87张PPT)

资源简介

(共87张PPT)
2021—2022新教科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1.我们的地球模型
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地球是怎样运动的?我们能做一个地球模型来表达所知道的地球知识吗?
一、聚焦
二、探索
1.在科学笔记本上写下几条我们知道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交流我们的认识,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
2. 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
地球结构模型。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地球自转模型。
①观察地球结构模型。
我们曾经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剖开并观察地球结构模型的扑面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图。
地壳
地幔
地核
②制作我们的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根据世界地形图,在一个塑料球体上用不同颜色表示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
海洋
陆地
③制作我们的地球自转模型。
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
赤道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纬线:与赤道平行
三、研讨
1.我们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
2.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3.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四、拓展
观察常用的地球仪,说说我们可以从这个模型上获得哪些知识。
地壳
地幔
地核
17
2900
3500
海洋
陆地
模型
经线
纬线
随堂训练
2021—2022新教科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2.昼夜交替现象
太阳东升,白昼开始;太阳西落,黑夜降临……昼和夜不停地交替出现。昼夜交替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聚焦


一昼夜24小时
二、探索
1.形成我们的假设。
画图说明你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2.交流我们的看法。
有多少种假设?我们的假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做模拟实验,初步检验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
我们模拟地球的自转
一手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在地球模型上,一手转动模型。
手电筒代表太阳。
模拟你提出的所有假设。
4.交流我们模拟实验的情况。
有昼夜交替现象。
有昼夜交替现象。
有昼夜交替现象。
有昼夜交替现象。
三、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能够证明我们的假设吗?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地球模型上出现的昼夜交替现象的?
2.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不同?
3.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来确认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呢
地球与太阳运动关系不同。
如何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不透明
白昼
黑夜
24小时
随堂训练
2021—2022新教科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多种可能。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运动有过哪些看法呢?
一、聚焦
傅科摆
二、探索
1.阅读下面的资料。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托勒密的“地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
托勒密的“地心说”。
古时候,人们直观地观察到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地球似乎是静止不动的。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约生于公元100年)总结了前人的观点。他在《天文学大成》中提出以下一些观点: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相对于宇宙而言,只是一个点,而且静止不动。
(3)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此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都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哥白尼的“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受到古代学者的启发,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运动体系假说。他意识到,假说一定要有令人信服的证据,为此他搭建了一个小型天文台,设计了观测仪器,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测。最终他取得了可靠的观测数据,创立了“日心说”,并在临终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1)宇宙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
(2)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
(3)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4)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托勒密的“地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地球是球形的。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
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天体的运动是圆周运动。
日心说发表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系列的支持“日心说”的证据。比如。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
2. 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完善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
●改进我们的地球模型。
●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让地球模型自转。
●在地球模型的几块大陆上,分别贴上几个反光的小圆片。
代表地面上的人们。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倾斜。
自转一周24小时,公转一周365天。
画图记录下我们的观察结果,连续的组图会使我们的解释更加清晰。
地球自转是形成昼夜交替的根本原因。
三、研讨
1.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
型更具有说服力?
2. 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与前一次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3. 现在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托勒密
球形
地球
哥白尼
球形
太阳
地球的自转
伽利略
木星
自转
昼夜交替
公转
随堂训练
2021—2022新教科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4.谁先迎来黎明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会相同吗?比如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哪座城市先迎来黎明呢?
一、聚焦
二、探索
1.北京和乌鲁木齐,在哪座城市先看到太阳?
●在地球仪上观察并确认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
北京
乌鲁木齐
●做模拟实验。
①大家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模拟地球。
北京
乌鲁木齐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②其中一个同学身上贴上写有“北京”和“东”的纸片,代表“北京”;
③在他右手边的一个同学贴上“乌鲁木齐”和“西”的纸片,代表“乌鲁木齐”;
④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
⑤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北京”和“乌鲁木齐”谁会先见到“太阳”。然后再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看看又是谁先看到“太阳”。
2. 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
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树木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坐在转动的转椅上观察,周围的景物在怎样运动?
设想我们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
相对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3. 再次模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昼夜变化。
先将反光小圆片贴在地球仪北京和
乌鲁木齐的位置上,再用手电筒模拟太
阳照射。一个同学让地球模型按正确的
方向旋转,另一同学从“太阳”的位置
进行观察。
在东边的北京先迎来黎明。
这两座城市,哪一座先迎来黎明呢?
三、研讨
1. 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一座城市先迎来黎明?我们是如何知道的?
2.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自转一周要多长时间?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
向后
自西向东
北京
24小时
自转


相反
随堂训练
2021—2022新教科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5.影长的四季变化
我们曾经观察过阳光下
物体影长的变化,知道日影
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变化有关。四季交替,年年
循环,日影变化会随着季节
有规律地变化吗?
一、聚焦
二、探索
1.查阅资料,了解古人是如何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的。
影子适中
影子最短
影子最长
影子适中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正午时分的日影
圭表
2. 学习制作简易圭表来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


3. 根据太阳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分随四季而位置变化的特点,模拟影子长度的
变化。
春分、秋分影子适中
夏至
影子最短
冬至
影子最长
4. 实际观察。
把自制的圭表放在正午时分太阳可以照射到的窗边。记录影子的实际长度,在其他季节,也进行测量和记录。
人们根据影子长短划分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
三、研讨
四季交替,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会怎样有规律地变化
夏至→秋分→冬至:影子越来越长
冬至→春分→夏至:影子越来越短
夏至影子最短
冬至影子最长
四、拓展
观察右边表格中的数据,
你有什么发现?
白昼时间最长
白昼时间最短
正午太阳位置最高
正午太阳位置最低
不同季节,昼夜长短也不同。
不同
夏至
春分
冬至
秋分
长度
有规律
日影长度
随堂训练
2021—2022新教科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我们都知道地球在自转,除了这种运动方式外,地球还在公转。什么是公转?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关系吗?
一、聚焦
二、探索
1.了解地球公转。
通过观测,人们发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从下图中,我们能发现地球的公转有哪些特点?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
一年
不变
椭圆形
自西向东公转
太阳直射北半球
太阳直射赤道
太阳直射南半球
2. 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我们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模拟地球同时在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吗?下面的一种办法可供参考。
(1)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在球上画一条“赤道”。
(2)再准备一个圆盘作为公转的轨道。
(3)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观察小球的运动。
(4)通过模拟,你对地球的公转有什么认识或问题?
小球的轴所指的方向是否不变?
小球能同时自转和公转吗?
地球一直是“斜着身子”公转的样子,很难模拟出来。
3.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季变化,四季交替与地
球公转有关。关于四季的成因,人们常常以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
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对吗?
结合下面的有关数据和事实分析和讨论。
● 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
冬天
夏天
从资料中找到能支持或反驳有关观点的事实或数据,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关于四季的成因,我们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研究。
● 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
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
三、研讨
1.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是怎样模拟地球的运动的?
2. 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地球公转的特点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地轴
昼夜交替
自西向东(逆时针)
24小时(一天)
太阳
四季变化
365天(一年)
自西向东(逆时针)
不会
椭圆形
随堂训练
2021—2022新教科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四季变化又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呢?
一、聚焦
二、探索
1.交流我们知道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白天和黑夜动物、植物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春夏秋冬四季中动物、植物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信息。
蝴蝶
刺猬
夏季和冬季的北极狐
郁金香
猫头鹰
枫树
白天活动
夜晚活动
白天开花,夜晚收拢花瓣。
冬眠
换毛
落叶
2.展示我们收集到的信息。
三、研讨
通过收集资料,我们知道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还有哪些影响呢?
四、拓展
总结本单元中我们认识到的地球运动的知识。
昼夜交替
自西向东
24小时
公转
四季交替
一年
昼行性动物
夜行性动物
开放
收拢花瓣
换毛
冬眠
迁徙
落叶
随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