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重点突破练(课件 练习(含解析),2份打包)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 重点突破练(课件 练习(含解析),2份打包)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

资源简介

重点突破练
(分值:100分)
第1~9题,每题6分;第10题7分,共61分。
题组一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随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减小
B.生态赤字越大表明该地区越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C.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较高,应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D.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分类工作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
2.(2023·六安高二期中)“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下降)、“碳中和” (CO2 排放量和减少量相等)的CO2排量目标,旨在通过降低大气中CO2含量来改善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圈中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碳循环平衡的破坏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CO2的过量排放
D.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碳中和”
3.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巨大的城镇人口规模和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收入将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2015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将在 2029 年达到峰值,为人均 2.9全球公顷(具体组分变化如图所示)。如果选择绿色发展道路,则中国可以在 2026年达到人均生态足迹的峰值,为人均 2.7 全球公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足迹在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最大
B.碳足迹主要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 CO2等所需的海洋和森林面积之和
C.草地足迹增加是由于城镇化发展对木材、薪柴的需求增加
D.植树造林、绿色出行会增加人均生态足迹
题组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
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建立国家公园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D.酸雨、土地荒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性生态问题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体现了其直接价值
B.不同栽培稻品种的遗传特性不完全相同,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对于维持遗传和物种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
D.将各种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等属于易地保护
6.“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海底黑烟囱”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狗尾草的水螅生物、蠕虫及依靠化学自养的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许多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多样的奇异生物,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B.科学家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环境的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海底黑烟囱”中的细菌若移到富氧土壤环境里,其数量会呈“J”形增长
7.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
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
A.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B.保护区进行麋鹿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麋鹿的遗传多样性
C.1987年到1992年麋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D.将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增加的原因是食物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
题组三 生态工程
8.生态工程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基本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依据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应该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B.园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湿地生态工程中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减少水体污染物,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D.草原生态工程中考虑到牛、羊等放牧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9.(2023·石家庄高二期中)我国思想家孟子、庄子等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下列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遵循“整体原理”,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也要考虑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
D.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减少垃圾产生,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10.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B.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是开发农田,增加农民收入
C.该生态工程恢复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整体原理、协调原理
D.矿石的开采只是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其他危害
11.(每空3分,共21分)(2022·海南,19)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包括霸王岭、鹦哥岭、五指山等片区。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________,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物种丰富、景色优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为了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除建立精子库外,还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该价值主要体现为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固碳供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答出2点即可)。
(4)生活在霸王岭片区的中国特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应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______________,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12.(18分)(2023·珠海高二期末)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河北省纬度最高、气温最低、降水并不丰沛的坝上高原,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是半湿润半干旱区,植树造林困难相当大,塞罕坝人研究确定了华北落叶松等是适合该地区的主要树种,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人工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但是只种植华北落叶松的人工纯林易爆发严重的病虫害,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上述状况,塞罕坝人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成树)和混交改造,最终形成了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这样改造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的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如表为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丁代表分解者,A~D代表相应的能量值。
项目 甲 乙 丙 丁
同化固定的能量 A1 B1 C1 D1
呼吸消耗的能量 A2 B2 C2 D2
? A1-A2 B1-B2 C1-C2 D1-D2
据图分析,A1-A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来看,若该混交林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增加的,则表中数值需要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像塞罕坝这样的“绿色奇迹”不断涌现,惊艳世界,这些大面积人工林的成长显示出巨大的固碳潜力。人工林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固碳,固碳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资源丰富,景观还独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它也是北京和浑善达克之间的绿色长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答案精析
1.A [人类消费水平越高,所需的生产资源越多,产生的废物越多,生态足迹随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大,A错误。]
2.A [碳在生物圈中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A错误。]
3.A [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B错误;草地足迹增加是由于城镇化发展人类对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的需求增加,城镇化发展对木材、薪柴的需求增加会导致林地足迹增加,C错误;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可以降低人均生态足迹,D错误。]
4.C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模仿蝙蝠发明雷达属于科学研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C正确;食品安全不属于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性生态问题,D错误。]
5.C
6.D [由于该生态系统所处环境是缺氧环境,则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为厌氧型生物,不能在富氧环境中生存,D错误。]
7.C
8.A [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不符合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A错误。]
9.A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A项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0.C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这主要依靠人类的活动,A不合理;矿区的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B不合理;矿山开采形成大量岩质陡边坡及矿渣废弃地,边坡的不稳定性易导致许多不良地质灾害,D不合理。]
11.(1)CO2 (2)直接 种子库、基因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 (3)防风固沙、水土保持 (4)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食物和栖息空间减少,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减少,近亲繁殖的机会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死亡率升高 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态廊道
解析 (3)生物多样性具有的间接价值表现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固碳供氧、调节气候等。(4)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种群的生存环境恶劣,食物和栖息空间减少,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减少,近亲繁殖的机会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死亡率升高。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生态廊道,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增加种群间不同个体的基因交流。
12.(1)协调 人工纯林的组分少,食物网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 既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甲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B1/C1×100% C1>A2+B2+C2+D2 (3)光合作用 增加CO2吸收,减缓温室效应  (4)直接和间接(共29张PPT)
重点突破练
题组一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足迹随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减小
B.生态赤字越大表明该地区越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C.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较高,应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D.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分类工作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类消费水平越高,所需的生产资源越多,产生的废物越多,生态足迹随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大,A错误。
2.(2023·六安高二期中)“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下降)、“碳中和”(CO2排放量和减少量相等)的CO2排量目标,旨在通过降低大气中CO2含量来改善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圈中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碳循环平衡的破坏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CO2的过量排放
D.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碳中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碳在生物圈中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A错误。
3.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巨大的城镇人口规模和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收入将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2015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将在 2029 年达到峰值,为人均 2.9全球公顷(具体组分变化如图所示)。如果选择绿色发展道路,则中国可以在 2026年达到人均生态足迹的峰值,为人均 2.7 全球公顷。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足迹在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最大
B.碳足迹主要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 CO2等所
需的海洋和森林面积之和
C.草地足迹增加是由于城镇化发展对木材、薪柴的
需求增加
D.植树造林、绿色出行会增加人均生态足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
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
所需的森林面积,B错误;
草地足迹增加是由于城镇化发展人类
对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的需求
增加,城镇化发展对木材、薪柴的需
求增加会导致林地足迹增加,C错误;
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可以降低人均生态足迹,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题组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
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建立国家公园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D.酸雨、土地荒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
性生态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
模仿蝙蝠发明雷达属于科学研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
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C正确;
食品安全不属于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性生态问题,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体现了其直接
价值
B.不同栽培稻品种的遗传特性不完全相同,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对于维持遗传和物种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
D.将各种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等属于易地保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生物多样性能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体现了其间接价值,A错误;
不同栽培稻品种的遗传特性不完全相同,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B错误;
易地保护就是将各种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科研所等进行保护和繁殖,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海底黑烟囱”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狗尾草的水螅生物、蠕虫及依靠化学自养的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许多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多样的奇异生物,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B.科学家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环境的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海底黑烟囱”中的细菌若移到富氧土壤环境里,其数量会呈“J”形增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由于该生态系统所处环境是缺氧环境,则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为厌氧型生物,不能在富氧环境中生存,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
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
A.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B.保护区进行麋鹿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麋鹿的遗传多样性
C.1987年到1992年麋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D.将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增加的原因是食物和空间充足、气候
适宜、天敌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
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
题组三 生态工程
8.生态工程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基本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依据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应该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B.园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
的整体原理
C.湿地生态工程中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减少水体污染物,体现了生态工
程的自生原理
D.草原生态工程中考虑到牛、羊等放牧量,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不符合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2023·石家庄高二期中)我国思想家孟子、庄子等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下列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遵循“整体原理”,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也要考虑经济、社会系统
的影响
D.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减少垃圾产生,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A项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叙述,合理的是
A.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B.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是开发农田,增加农民收入
C.该生态工程恢复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整体原理、协调原理
D.矿石的开采只是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其他危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这主要依靠人类的活动,A不合理;
矿区的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B不合理;
矿山开采形成大量岩质陡边坡及矿渣废弃地,边坡的不稳定性易导致许多不良地质灾害,D不合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2022·海南,19)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包括霸王岭、鹦哥岭、五指山等片区。回答下列问题:
(1)海南热带雨林具有固碳功能,能够吸收并固定______,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2)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物种丰富、景色优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为了保护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除建立精子库外,还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CO2
直接
种子库、基因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该价值主要体现为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固碳供氧、_________
_________(再答出2点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防风固沙、
水土保持
生物多样性具有的间接价值表现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固碳供氧、调节气候等。
(4)生活在霸王岭片区的中国特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应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_____,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________,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食物和栖息空间减少,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减少,近亲繁殖的机会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死亡率升高
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态廊道
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种群的生存环境恶劣,食物和栖息空间减少,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减少,近亲繁殖的机会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加,死亡率升高。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针对栖息地的碎片化,应建立生态廊道,使海南长臂猿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片,增加种群间不同个体的基因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2023·珠海高二期末)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河北省纬度最高、气温最低、降水并不丰沛的坝上高原,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上述状况,塞罕坝人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成树)和混交改造,最终形成了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这样改造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人工纯林的组分少,食物网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
既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1)塞罕坝是半湿润半干旱区,植树造林困难相当大,塞罕坝人研究确定了华北落叶松等是适合该地区的主要树种,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人工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但是只种植华北落叶松的人工纯林易爆发严重的病虫害,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协调
(2)如图表示华北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林的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如表为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丁代表分解者,A~D代表相应的能量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项目 甲 乙 丙 丁
同化固定的能量 A1 B1 C1 D1
呼吸消耗的能量 A2 B2 C2 D2
? A1-A2 B1-B2 C1-C2 D1-D2
据图分析,A1-A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来看,若该混交林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增加的,则表中数值需要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项目 甲 乙 丙 丁
同化固定的能量 A1 B1 C1 D1
呼吸消耗的能量 A2 B2 C2 D2
? A1-A2 B1-B2 C1-C2 D1-D2
甲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B1/C1×100%
C1>A2+B2+C2+D2
(3)在我国像塞罕坝这样的“绿色奇迹”不断涌现,惊艳世界,这些大面积人工林的成长显示出巨大的固碳潜力。人工林主要通过__________(生理过程)固碳,固碳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资源丰富,景观还独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它也是北京和浑善达克之间的绿色长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光合作用
增加CO2吸收,减缓温室效应
直接和间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