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2024)教学课件★★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态度责任)2.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并能对每种行为举出实例。(生命观念)让学习变的简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知识梳理核心素养要求核心素养分层练1.动物的行为(1)概念:动物体在 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2)分类: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 行为和 行为。 (3)举例:动物的运动、鸣叫、 、 等。 (4)影响因素: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 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 中逐渐形成的。 内外刺激先天性后天学习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散发出气味遗传物质进化过程2.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1)实验1:实验的控制因素为 ;实验结论:涡虫喜欢生活在光线较暗的环境。 (2)实验2:经过多次连续“光照—电击”刺激,最后只要给 ,涡虫就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 (3)两实验的区别:实验1的观察结果属于 行为;实验2的观察结果属于 行为。 光照光照先天性后天学习3.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1)概念:先天性行为是动物 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 的行为。 (2)意义:动物基本生活的保证,使动物能适应环境。(3)举例: 、 、鸟类营巢孵卵、哺乳动物幼崽吮吸乳汁等。 生来生活经验蜘蛛结网蜜蜂筑巢4.后天学习行为是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获得的(1)概念:学习是指动物借助个体 和 ,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2)意义: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 的反应。 (3)举例: 等。 生活经验经历有利于生存黑猩猩叠木箱取香蕉5.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联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都受 的控制, 行为建立在 行为的基础上。 遗传物质后天学习先天性让学习变的简单知识梳理自主学习知识梳理核心素养要求核心素养分层练 让学习变的简单核心素养分层练自主学习知识梳理核心素养要求核心素养分层练1.下列各项中不是动物行为的是( )A.野鸭食鱼 B.野鸭无齿C.野鸭产卵 D.野鸭南飞. .B2.(科学思维)思维图是进行对比的有效方法。如右图,其中阴影部分是两种行为的共同特征,以下能写在阴影区的特征是( )A.生来就有的 B.通过学习获得的C.受遗传因素影响 D.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3.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蜘蛛结网 B.老虎钻火圈C.鹦鹉学舌 D.蚯蚓走迷宫. .A4.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不需后天学习B.海豚表演的算算术等行为,属后天学习行为C.大猩猩叠起箱子取高处食物,属先天性行为D.动物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C5.(探究实践)生物小组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获得下图所示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走迷宫取食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训练次数越多,小鼠获取食物所需时间越长C.2月龄比1月龄小鼠获取食物所需时间更短D.神经系统发育越完善,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弱C6.哺乳动物的学习行为比两栖动物的更为复杂和高等,这有利于( )A.抚育后代 B.繁殖后代C.获得配偶 D.适应复杂环境D7.(跨学科·语文)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学习行为的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B.雨罢蜘蛛却出檐,网丝小减再新添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D.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D8.(跨学科·语文)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与“老马识途”相同的是( )A.飞蛾扑火 B.沐猴而冠 C.公鸡报晓 D.雄蛙鸣叫B9.(传统文化)《梦溪笔谈》中记载,蜘蛛被蜂蜇伤后会用芋梗摩擦伤口消肿,后来人被蜂蜇伤后,也用芋梗敷伤口进行治疗。关于人这种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生来就有的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C.不利于适应环境 D.是先天性行为的基础B10.(探究实践) 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B.“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先天性行为C.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D.图中④,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不会慢慢消退C1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蚯蚓走迷宫、黄牛耕地、老马识途A12.(情景题)南沙良好的生态环境常吸引着大批候鸟前来过冬。下列候鸟的各种行为中,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候鸟迁徙B.候鸟繁殖C.候鸟用树皮做木勺舀蜂蜜D.候鸟通过各种鸣叫和动作求偶. . .C13.(探究实践)白冠攀雀是一种小型鸟类,多分布于我国西北林间,生来善于筑巢,被誉为世界上最顶级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建好的巢像一只靴子悬挂在树枝上(图1)。(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白冠攀雀筑巢属于 行为,这是由其体内的 所决定的。 (2)测量白冠攀雀筑巢的高度,数据结果如图2。白冠攀雀筑巢的高度多位于树的 (选填“中上”“中”或“中下”)部,通透性好,方便亲鸟和雏鸟进出巢。 (3)不同白冠攀雀鸟群的鸣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白冠攀雀A鸟群的幼雏移到B鸟群中,长成成鸟后,它的鸣声更具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一种 行为。 先天性遗传物质中下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