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武邑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答案【答案】1.A 2.C【答案】3.D 4.B【答案】5.D 6.B【答案】7.C 8.D【答案】9.B 10.B【答案】11.B 12.B【答案】13.B 14.B 15.C【答案】16.B 17.A 18.A【答案】19.A 20.A【答案】21.B 22.A【答案】23.D 24.C【答案】25.D 26.A27.(16分)(1)乙水文站流域面积大于甲,汇水多;甲河段河流水补给地下水,而乙河段地下水补给河水。(4分)(2)海拔高,结冰期长;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谷地狭窄,汇水区域小,河流流量小。(6分)(3)植被遮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滞留雨水和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叶面小,蒸腾作用弱,吸收土壤水分少。(6分)28.(16分)(1)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四面环海,岛屿面积小,)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明显,夏季增温慢,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4分)(2)位置:西(西南)部。理由:冬季降水少,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易遭受海水入侵。(6分)(3)长期开采地下水,水井水位下降甚至枯竭,开采成本上升;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差,难以利用。(4分)29.(18分)(1)蒙古西部受山地阻挡,(西来、北来)冷空气堆积,气温低,形成高压区,高压区东部、南部偏北风强劲;冷空气越过山地在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近地面增温,加上蒙古中东部高原地势低,气温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易形成低压,利于气旋形成。(4分)(2)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冷锋势力强于暖锋;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6分)(3)原因:甲气象站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汽含量少。天气变化: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风力增强;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8分)河北武邑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Ⅱ卷(非选择题)近年来,节能建筑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墙面吸收的太阳能是设计节能建筑的重要环节。图为某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关于我国某地在夏至日时房屋不同朝向墙面逐小时的总辐射量观测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墙面是( )A.南墙、东墙、西墙、北墙 B.北墙、西墙、东墙、南墙C.南墙、西墙、东墙、北墙 D.北墙、东墙、南墙、西墙2.该地最可能位于( )A.长春 B.西安 C.南宁 D.北京山东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进行了影子日变化观测活动。下图示意该小组测得的某日一天当中太阳和影子变化示意图(下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推测该小组测量当天的日期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4.推算当地的经度是( )A.118°E B.119°E C.121°E D.122°E焚风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麓常出现焚风现象,主要集中在北段和南段。图为太行山及周边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推测太行山东麓焚风现象多发的季节及时间分别是( )A.夏季白天 B.夏季夜间 C.冬季白天 D.冬季夜间6.与北段、南段相比,太行山中段山麓出现焚风现象频次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山脉走向 C.大气环流形势 D.植被覆盖面积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的箭头表示风向,完成下面小题。7.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②④ B.②⑤ C.③⑤ D.③⑥8.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本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邻日本海。夏秋两季多海雾,6—8月平均雾日一个半月。海雾是指低层大气水汽以微细盐粒等吸湿性微粒为核心不断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冰晶或两者的混合物,悬浮在海面以上几米、几十米乃至几百米低空,使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下图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地理位置和日本海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9.符拉迪沃斯托克夏季多海雾的主要原因是( )A.库页寒流的势力减弱B.东南季风经过冷洋面C.海洋向大气传递热量D.海陆风影响范围扩大10.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域的海雾大多发生在夏季的( )A.早晨至上午B.日落后至日出前C.下午至傍晚D.日出后到日落前洪都拉斯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森林覆盖率达50%。帕图卡河(下图)上游富水能,下游可通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帕图卡河上游支流众多,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多水源补给 B.地处山区,多分水岭C.南高北低,多短小河流 D.地势低洼,流水汇聚12.帕图卡河的水文特点是( )A.汛期短,河水暴涨暴落 B.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C.水流急,携带泥沙较多 D.独流入海,形成地上河色林错流域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由河流和湖泊组成的一个封闭内陆湖泊群。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色林错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色林错湖泊流域内,入湖径流和湖面降雨在暖季(5月~10月)和全年(月尺度)对湖泊蓄水量变化均有较大影响,湖面蒸发则在冷季(11月~次年4月)与湖泊蓄水量变化密切相关。近40年全球气候变化使该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色林错湖泊( )A.入湖河流水系少B.湖水透明度较高C.湖水含盐量较低D.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14.推测色林错湖泊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1月B.4月 C.7月D.11月15.色林错湖面积明显增加,下列有关湖泊及周边地区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汇入湖泊的淡水增加,周边地区盐碱化减轻B.湖泊湖面降水量增加,流域面积变大C.湖泊周边地区冰川面积缩小,地面辐射增强D.湖泊冻结时间提前,消融时间推后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位于千岛群岛和亚洲大陆之间,通过鞑靼海峡和宗谷海峡与日本海相连。11月,在两大气压中心相互作用的驱动下,强烈的北风将北极冷空气携带至鄂霍次克海,影响其海冰生成和海表温度。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和表层洋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影响鄂霍次克海的海冰生成和海表温度的两大气压中心是( )A.亚洲高压 印度低压B.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C.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D.夏威夷高压 阿留申低压17.通过宗谷海峡流入鄂霍次克海的海水性质为( )A.温暖高盐 B.高温低盐 C.低温高盐 D.低温低盐18.每年3月,鄂霍次克海海冰扩张范围达到最大,主导因素有( )A.风、气温 B.气温、海陆轮廓 C.风、洋流 D.洋流、海陆轮廓德雷克海峡海冰的进退存在周期性的变化,该变化会影响赤道与南极地区的海水热交换。南极洲温度较低的年份,德雷克海峡海冰增多导致西风漂流受阻转而北上,增强南太平洋环流;反之,西风漂流加速,南太平洋环流减速。下图为南半球表层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9.德雷克海峡海冰减少时( )A.沃克环流势力减弱B.海峡西侧水位升高C.秘鲁沙漠降水更加稀少D.赤道太平洋东西温差大20.海冰增多至德雷克海峡呈封闭状态时( )A.赤道与南极海水热交换增强B.澳大利亚东岸洋流势力减弱C.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概率增大D.南美洲西海岸洋流势力减弱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21.该处侵入岩( )A.可能为玄武岩B.形成晚于C岩层 C.形成晚于断层 D.形成早于显生宙2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大致是( )A.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入侵—断层错位—外力侵蚀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运动—外力沉积—岩浆入侵C.地壳下沉—断层错位—褶皱运动—岩浆入侵—外力侵蚀D.地壳下沉—岩浆入侵—褶皱运动—断层错位—外力沉积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形成年代比砾岩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甲处属于( )A.背斜山 B.背斜谷C.向斜山 D.向斜谷24.若在Y3处钻50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1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15m B.45mC.65m D.90m2024年8月18日,堪察加半岛周边海域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达46km。 下图为“该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该次地震震源位于( )A.软流层 B.地壳 C.下地幔 D.岩石圈26.该海域地震多发的原因是地处(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地带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地带综合题(共48分)27.(16分)北川河位于青海省,为黄河二级支流。流域内海拔2228~4595m,受地势起伏影响,河水与地下水转换频繁。下图为“北川河流域位置与甲、乙两水文站地下水位示意图”。(1)结合图中信息,解释乙水文站径流量大于甲的原因。(4分)(2)简析北川河流域地形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该流域年降水量459mm,但理论蒸发量大于2000mm,选用种植小叶植被提高土壤水分效果明显。(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该流域种植小叶植被对提高土壤水分的作用。(6分)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我国北方某群岛位于渤海和黄海交汇处,其中的北岛和南岛具有“夏季多雨气候凉,冬季风频寒潮多”的气候特征。岛上居民众多,大多从事种植业和水产品加工业。该岛地下水主要依靠降水补给,水位季节差异较大。岛屿沿岸地区曾有众多地下水井,后来逐渐被废弃。下图示意南岛、北岛的位置及其1月地下水水位分布。(1)简述北岛、南岛“夏季多雨气候凉”的原因。(4分)(2)判断图示季节南岛最容易遭受海水入侵的位置并说明理由。(6分)(3)简析岛屿沿岸众多地下水井被废弃的原因。(4分)29.(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蒙古国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西部、西北部多高山,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蒙古气旋是指在蒙古境内发生或发展起来的气旋,常与锋面相伴,多发生于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上。下图示意某年4月10日北京时间08:00蒙古气旋位置及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注:露点温度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1)推测地形对蒙古气旋形成的促进作用。(4分)(2)指出图中蒙古气旋东西两侧锋面所属类型,并比较两锋面(写出具体锋面类型)的势力强弱和移动速度快慢。(6分)(3)分析与乙气象站相比,甲气象站露点温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并预测甲气象站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三期中地理试题.docx 高三期中地理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