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民事权利与义务--2025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某村成立合作社,发展“采茶+茶艺”的文旅融合模式,村民积极响应。张爷爷以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用作采茶园。他还把宅基地上的房屋租给合作社,用于经营茶楼,租期5年。文旅融合模式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爷爷对其承包地享有抵押权,对其宅基地享有所有权②合作社对张爷爷的房屋可以占有、使用,享有用益物权③张爷爷与合作社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④张爷爷与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平等,均享有民事权利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村民楼某在自己的承包地上种植了50亩红心猕猴桃,通过“采摘游”吃上了第一波旅游红利;他还把宅基地上的房屋出租给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租期5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楼某对其承包地享有所有权,可以占有、使用、处分和获取收益②楼某打出广告“红心猕猴桃售价10元一斤,欢迎采摘”属于要约③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楼某的房屋可以占有、使用,享有用益物权④楼某与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邮件:“本公司有办公用品出售,每套1300元,如有意购买,速与本公司销售部联系。”乙公司回复:“每套1000元,购买1万套,一个月后货到付款。”甲公司看到邮件后回复:“先交定金100万。”当日,乙公司看到甲公司的回复后,立即通过邮件联系甲公司完成转账。两周后,由于突发特大洪水,甲公司仓库被淹,运输道路损毁,办公用品无法按时送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公司确有证据证明不能按时送货系极端天气所致,可能免除全部违约责任②乙公司回复内容中价格有变,构成了新的要约,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③洪水灾害属于不可抗力,甲公司未按时送货不算违约,不适用定金罚则④乙公司虽给甲公司转账,但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该买卖合同无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A传媒公司经合法授权取得某部电影的著作权。2022年7月,A传媒公司发现B网站未经许可,提供该电影的在线点播服务。A传媒公司与B网站协商无果,遂于2023年6月将该网站诉至当地人民法院。在这一案例中( )①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A传媒公司对该电影享有的所有权②A传媒公司和B网站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③B网站的行为侵害了A传媒公司对该电影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④A传媒公司有权要求B网站停止侵权,并赔偿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被告B公司向原告A公司购买PE膜等产品,然而却未按照约定足额支付货款。经过双方对账,被告B公司确认欠付原告A公司货款达17余万元。此后,被告B公司向原告A公司承诺分期还款,并按照月息1分的标准计付利息。当双方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时,被告B公司却出现逾期支付货款的情况,原告A公司遂将其诉至法院。对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履行合同义务是履行合同的关键②被告B公司违反适当履行原则③合同一经订立就具有法律效力④合同条款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变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1年8月开始,熊某发现家中每天都会出现古怪持续性的震楼声。噪声不间断、有规律且持续时间长,导致其一家整晚无法入睡。熊某多次报警,并找物业、居委会现场勘查,最终确定噪声来自楼下邻居韦某家。熊某称,两家此前存在矛盾。韦某通过安装“震楼器”并远程操控,制造震楼声。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熊某等遂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熊某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可在一审判决生效前请求法院再审②熊某和韦某应本着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等原则处理相邻关系③由于熊某已提起诉讼,两家的纠纷已不可能再通过调解方式化解④法院可能判决韦某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礼道歉的侵权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以下案例如果诉讼到法院,关于当事人是否要承担侵权责任的解题思路正确的是( )案例一:林某未携带狗绳在小区门口遛宠物狗,但狗自行从马路窜出与陈某驾驶的车辆相撞,狗当场死亡。双方因宠物狗赔偿问题产生纠纷。案例二:业主陈某发现一男子在撬自家房门,忙向物业求助。小偷秦某逃跑中看到物业保安一直追赶,情急跳入河中溺水身亡。事后,秦某家属诉至法院,索要死亡赔偿等158万余元。①案例一中陈某如果对事故的发生不存在任何过错,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②案例一中陈某驾驶车辆致他人饲养的动物死亡,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③案例二中保安如果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承担侵权责任④案例二中保安的追赶行为与小偷的死亡无因果关系,不应承担侵权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某小区住户陈某推着载有大量物品的电动车进入电梯,正在擦拭电梯的保洁员李某按住电梯开门键,协助其进入。因后座上的物品卡在电梯门处,陈某用力往电梯内拉拽物品过程中,将站在其身旁的李某挤倒在地,并致其受伤。因陈某不愿承担赔偿责任,李某将其起诉至法院,并提交了事故现场视频。对此案例纠纷理解正确的是( )①李某受伤与陈某推电动车进入电梯存在因果联系②本案中李某提交的监控录像作为证据属于电子数据③陈某不愿承担赔偿责任,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④应按照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相邻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陈先生欲向李先生购买一套总价120万元的房子,为避税,陈和李约定,陈先生先支付80万元首付给李,李收到首付款后将房子交付给陈居住,等半年后房满5年,双方再正式签订合同,再办理过户手续。等到过户时,房价已经出现较大涨幅,李宁愿赔偿违约金也不卖。陈先生无奈,将李告上法庭,要求李尽快与其办理相关过户手续。对本案解题思路正确的是( )①该房子的所有权归陈先生所有②该房子的所有权归李先生所有③陈先生和李先生约定的协议无效④陈先生和李先生约定的协议有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上海两家公司在履行买卖合同时发生纠纷:买方认为合同约定的货物应当是进口废不锈钢,卖方却辩解合同并未明确是进口货物。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合同约定中有“进入中国海关”的措辞,可以认定货物应当为进口货物。这说明合同( )①能够避免和减少纠纷的发生②是处理已经发生的纠纷的依据③承诺的内容与要约的内容应当一致④商品的来源是一切合同的主要条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王某与甲装修公司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并向甲公司支付了1万元定金,双方还约定违约金为2万元。后因王某违约,造成甲公司实际损失1.8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可以返还定金,要求王某支付违约金B.甲公司可以没收定金,并要求王某支付违约金C.甲公司可以没收定金,并要求王某再赔偿损失1.8万元D.甲可以返还定金,要求王某支付违约金后,再赔偿损失1.8万元12.甲的一部小说创作于1960年,随后发表。1965年2月4日甲去世。甲的唯一继承人乙于2017年11月发现丙网站长期转载这部小说,且未署甲名。2018年3月1日,乙向法院起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有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署名权的行为B.乙有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著作财产权的行为C.此时著作权保护期未满,丙网站不可免费使用该小说D.此时著作权保护期已满,丙网站可免费使用该小说,不用署甲名13.2021年1月I5日,李某在王某经营的运动服饰网店内下单了一件运动服,实付一千元,在网页中显示该运动服将会在三十日内发货,且承诺若该商品降价则退还差价,若商品涨价仍然发货。但李某在下单之后,商家王某却以缺货为由一直未发货。此时李某发现,该网店内的运动服价格已调整为三千元且有库存。对于本案,你认为( )①王某已构成违约②王某已构成侵权③王某违背全面履行的原则④王某应支付违约金和定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李思从小极富音乐天赋,17周岁就以演出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深得长辈喜爱,曾经常接受馈赠,7周岁时受赠口琴一个,10周岁时受赠小提琴一把,15周岁时受赠名贵钢琴一架。下列对李思的行为能力及其受赠行为的效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受赠口琴行为有效,因为李思的行为是纯获益的民事行为B.受赠小提琴行为无效,因为其与李思当时的年龄、智力不相适应C.受赠小提琴行为有效,因为其与李思当时的年龄、智力相适应D.在本案例中,李思自始至终都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5.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律对于人身权作出一定的限制。例如,正当获取明星等公众人物或者企业产品的信息,或者对其加以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隐私权、名誉权。上述限制( )①是保障公众知情权、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②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③对权利的行使设定合理界限,以避免权利滥用④说明人们行使民事权利时可以超过一定的界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是书面或口头。2022年以来,税务广电部门多次调查处罚演艺人员、直播等涉嫌“阴阳合同”、“天价片酬”、偷逃税等问题。据此( )①阴阳合同中订立的两份合同均成立②两份合同为协商签订,受法律保护③合同双方没有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④阴阳合同已违法,部分或全部无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2年2月,甲以一块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作价800万元入股某有限责任公司,甲未办理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就将该建设用地交付给该有限责任公司。5月,甲自己的公司受疫情影响,资金紧张,因此甲又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给某银行,借款800万元,双方办理了抵押权登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银行可以取得该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质权②该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③该有限责任公司无权拒绝银行行使抵押权④甲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的行为有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解题思路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基本案情】王某在某购物平台上向李某购买了一盒坚果。王某收货后,质疑该产品是假货,就在该购物平台上发表评价。后来经过沟通,王某进行了追评,澄清产品为正品。但李某以王某的评价让很多客户不再购买该产品,给其造成了严重的利益损失,诉求王某赔偿损失。【争议】李某认为:只要发表了不实的评论,并对他人造成严重利益损失,就应该赔偿他人的损失。王某发表了不实评论,并给我造成损失,因此应该赔偿我的损失。王某认为: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评论;我是消费者;因此我有权对商品进行比较、鉴别和评论。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别判断李某与王某的推理结构和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潘某某入住某养老院,享受一级护理。潘某某居住的房间位于三楼,房间窗户右侧墙壁上安装有烟囱,系位于一楼的某浴室的燃气热水锅炉排气管,烟囱管道与窗户的距离较近。某养老院与某浴室之间存在房屋租赁关系。某日凌晨,护理员至潘某某的房间巡视时发现异常,遂将老人送至医院急诊,并通知家属。潘某某经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住院治疗,后去世。经查,燃气热水锅炉在作业的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通过排气管渗透至潘某某所住房间。潘某某的继承人王某起诉,请求某养老院和某浴室共同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指出本案中某养老院和某浴室侵犯了潘某某的哪些人身权利。(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判断法院是否会支持继承人王某的诉求并说明理由。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林某曾是某小区业委会主任,在其任职期间,该小区业委会副主任李某多次通过业主群、业委会群等各种渠道公开宣称林某敲诈第三方公司谋取私利,并辱骂林某,林某不堪其扰,辞去业委会主任职务并退出群聊。同时,林某将李某诉至法院,主张李某应赔偿自己精神损失费1万元并公开道歉。被告李某则辩称,其均是持礼貌友好的态度在群内发言,系因林某言语辱骂、羞辱在先,自己忍无可忍才进行言语反击。最终,法院判决李某在微信群中公开向林某赔礼道歉,并赔偿林某精神损失费2000元。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21.【案情回顾】某小区1楼的业主黄先生在客厅门前绿地上建起了木制结构,并用防落网覆盖形成了高3米、占地面积8平米的花架棚。楼上邻居沈女士认为,花架棚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安全性和私密性。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沈女士诉至法院,要求黄先生拆除花架棚。【争议焦点】黄先生认为,花架主要用途是为了防止天台上的高空坠物砸伤家人,安装的区域有护栏、上锁、不会有人擅自进入,所以不存在沈女士所说的安全隐患等情况。花架的高度与沈女士的窗户有一定的距离,不会遮挡阳光及欣赏风景。沈女士认为、黄先生建的花架棚高度距离自己的房间卧室和阳台下沿不足1米,不仅占据了卧室和阳台的全部视野,还因距离卧室、阳台窗户过近,花棚木制横梁上可以承载成年人的重量,给自己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法院判决】黄先生在房屋外搭建木架,占用了公共空间,未取得相应建设规划许可,且经法院现场勘验,黄先生搭建的木架顶部距离沈女士房屋较近,会对沈女士的正常居住、生活造成安全隐患。黄先生辩称搭建木架的主要目的系为防止高空坠物影响其安全,法院认为黄先生可以采取合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但不能损害其他人的合法利益。法院判决黄先生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拆除木架。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法院判决的依据。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张重要的“关系网”。与此同时,一些网络谣言也在随之传播,给当事人造成困扰。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的根源是利益驱使,因为有了流量和粉丝就可以迅速变现。个别自媒体账号,为了快速获得流量和关注度,通过编造或者传播谣言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快速吸粉的目的。被脏流量、黑流量所中伤的企业、明星、公众人物包括一些普通民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2021年5月以来,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网络违法违规问题,有效遏制网络乱象滋生蔓延,持续加大网络生态治理力度,开展了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饭圈”乱象、移动应用程序弹窗、算法滥用等专项整治。有人认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维护相关民事主体的权益要靠国家用好法律之剑。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予以评析。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①:张爷爷对其承包地和宅基地享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①错误。②: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房屋出租不属于用益物权,而是属于债权。合作社对张爷爷的房屋可以占有、使用,而不享有用益物权,②错误。③: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因此,张爷爷与合作社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③正确。④:材料中“他还把宅基地上的房屋租给合作社,用于经营茶楼,租期5年”,说明张爷爷与合作社存在民事法律关系,二者法律地位平等,均享有民事权利能力,④正确。故本题选D。2.答案:C解析:①:楼某对其承包地有使用权,承包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①表述错误。②: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楼某打出“红心猕猴桃售价10元一斤,欢迎采摘”的广告,有明确的价格,符合要约条件,属于要约,②正确。③:楼某把房屋出租给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楼某的房屋享有租赁权,可以占有、使用,但不享有用益物权,③表述错误。④: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因此楼某与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④正确。故本题选C。3.答案:A解析:①:“突发特大洪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是不可抗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时,可以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①正确。②:两公司交涉邮件中,乙公司回复的内容中买卖价格有变,构成新的要约,且最终合同是生效的,所以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②正确。③:虽然甲公司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但甲公司未按时送货仍属于违约行为,③错误。④:乙公司看到甲公司的回复后,立即联系甲公司完成转账,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承诺,虽无书面合同,但该合同为依法订立且意思表示真实,承诺到达对方时合同生效,④错误。故本题选A。4.答案:D解析:5.答案:C解析:①:明确合同内容是履行合同的关键,①错误; ②:被告B公司向原告A公司购买PE膜等产品,然而 却未按照约定足额支付货款,可见,被告B公司违 反适当履行原则,②符合题意; ③: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③错误; ④:被告B公司向原告A公司承诺分期还款,并按照 月息1分的标准计付利息,双方约定还款期限,可 见,合同条款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变更,④符合题 意。 故本题选C。6.答案:D解析:①:若熊某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可在一审判决生效前提起上诉,而不是再审,①不选。②④:熊某与韦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应本着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等原则处理相邻关系,根据本案情况,法院可能判决韦某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礼道歉的侵权责任,②④入选。③:虽然熊某提起了诉讼,但仍然可以进行调解,③不选。故本题选D。7.答案:B解析:①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案例一中陈某如果对事故的发生不存在任何过错,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因陈某驾驶车辆致他人饲养的动物死亡,应当承担过错侵权责任,而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①正确,②错误。③: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案例二中保安追赶秦某的行为是属于履职行为,是其职责范围内,不适用于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③错误。④: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保安的追赶行为与小偷的死亡无因果关系,不应承担侵权责任,④正确。故本题选B。8.答案:B解析:①:因后座上的物品卡在电梯门处,陈某用力往电梯内拉拽物品过程中,将站在其身旁的李某挤倒在地,并致其受伤。说明李某受伤与陈某推电动车进入电梯存在因果联系,①正确。②:本案中李某提交的监控录像作为证据属于视听资料而不是电子数据,②错误。③:本案中保洁员李某按住电梯开门键,协助陈某进入电梯而受伤,陈某不愿承担赔偿责任,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③正确。④:相邻关系是不动产权的延申,本题中未涉及相邻关系,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9.答案:C解析:①②:对于不动产,通常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陈先生没有办理过户手续,房子所有权还是归李先生所有,②正确,①错误;③④:双方为了规避税费,私下约定等房子满五年再签合同办过户手续,属于恶意串通,损害了国家利益,也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是无效合同,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C。10.答案:B解析:①:合同是处理纠纷的依据,并不能避免和减少纠纷的发生,①错误。②③:上海两家公司在履行买卖合同时发生纠纷:买方认为合同约定的货物应当是进口废不锈钢,卖方却辩解合同并未明确是进口货物。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合同约定中有“进入中国海关”的措辞,可以认定货物应当为进口货物。这说明合同是处理已经发生的纠纷的依据,承诺的内容与要约的内容应当一致,②③符合题意。④:合同主要条款包括:买方和卖方的名称,买卖商品的数量、质量,商品的价款,交货的日期,支付货款的方式等,④错误。故本题选B。11.答案:A解析:A:因王某违约,造成甲公司实际损失1.8万元,甲公司可以返还定金,要求王某支付违约金,A正确。BD: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同时适用,BD排除。C:甲公司没收定金,并要求王某再赔偿损失1.8万元,超过了其实际损失,故法院不会支持,C排除。故本题选A。12.答案:A解析:A: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因此甲的署名权受到保护,乙作为继承人有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署名权的行为。故A正确。C:作品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是有保护期限的,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1965年2月4日甲去世,因此至2015年著作权保护期已满。故C说法错误。BD: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因此丙网站可免费使用该小说,但仍需要署甲名。故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3.答案:C解析:①②③:网页中显示该运动服将会在三十日内发货,且承诺若该商品降价则退还差价,若商品涨价仍然发货。但李某在下单之后,商家王某却以缺货为由一直未发货。可见,王某违背全面履行的原则,已构成违约,①③符合题意。②排除。④:材料不涉及违约金和定金,且法律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双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④排除。故本题选C。14.答案:C解析:C:10周岁时李思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其年龄和智力条件可以独立实施纯获益的民事行为,受赠小提琴的行为有效,C应选。A:自然人未满8周岁即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其民事行为完全由其监护人代理,因此李思在7周岁时受赠口琴的行为无效,A不选。B:10周岁时李思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其年龄和智力条件可以独立实施纯获益的民事行为,受赠小提琴的行为有效,B说法错误,不选。D:说法错误,17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视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D不选。故本题选C。15.答案:B解析:①③:法律对于人身权作出一定的限制。例如,正当获取明星等公众人物或者企业产品的信息,或者对其加以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隐私权、名誉权。这是公众享有对公众人物或者企业产品信息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表现。也说明了对权利的行使设定合理界限,以避免权利滥用。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自由是相对的,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的一种权利。因此,人们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实施各种行为。②排除。④:说法错误。任何权利都是法律赋予的,权利的行使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界限,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④排除。故本题选B。16.答案:B解析:①:阴阳合同中订立的两份合同都是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协商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成立,故①正确。②:两份合同为协商签订,但签订者因其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故不受法律保护,排除②。③:对外的一份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但两份合同能订立,说明双方形成了一致的意思表示,③不选。④: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部分或全部无效,④正确。故本题选B。17.答案:D解析:①: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抵押但不能质押,因此银行不能取得该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质权,①错误。②:甲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入股该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由于甲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故该建设用地使用权仍归甲,②错误。③④: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变更登记。材料中,甲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入股该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由于甲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故该建设用地使用权仍归甲。因此,甲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抵押的行为有效,银行根据抵押合同和抵押权登记取得抵押权,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8.答案:①李某的推理结构正确,结论错误。其推理是依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进行的推理,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因此推理结构正确。但发表的不实的评论,造成严重利益损失只是赔偿损失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其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是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故李某推理的前提虚假,因此结论错误。②王某的推理结构正确,结论正确。其推理是一个三段论的推理结构,并且符合三段论的相关规则: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因此,推理结构正确。同时其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真的,因此推理结论正确。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说明李某和王某的推理结构和结论是否正确”,属于原因类题型,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进行解题思路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只要发表了不实的评论,并对他人造成严重利益损失,就应该赔偿他人的损失。王某发表了不实评论,并给我造成损失,因此应该赔偿我的损失→可联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进行推理,正确的规则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王某采用的是“肯定前件式”,推理结构正确。关键词②:只要发表了不实的评论,并对他人造成严重利益损失,就应该赔偿他人的损失→可联系侵权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前提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关键词③: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评论;我是消费者;因此,我有权对商品进行比较、鉴别和评论→可联系三段论推理规则→推导出该推理结论正确。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19.答案:(1)本案中某养老院和某浴室侵犯了潘某某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2)会支持。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某养老院作为一家养老机构,应对潘某某尽到充分的安全保护义务,对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应尽注意义务。某浴室在使用燃气锅炉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造成一氧化碳泄漏,并渗透至潘某某所住房间。某养老院、某浴室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导致潘某某一氧化碳中毒,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解析:(1)本题属于简答题,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案略。(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判断法院是否会支持继承人王某的诉求并说明理由”,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解题思路说明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潘某某入住某养老院,享受一级护理→可联系“潘某某作为民事权利主体有权利要求某养老院尽到充分的安全保护义务”。关键词②:潘某在房间内因一楼的某浴室的燃气热水锅炉排气管释放的一氧化碳中毒不治而亡→可联系“某养老院、某浴室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导致潘某某一氧化碳中毒,应承担连带侵权赔偿责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0.答案:①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②李某在微信群里发布侮辱、诽谤、污蔑或贬损林某的言论,构成名誉侵权,应当依法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法律责任。③但林某在群内先对李某进行辱骂,也应承担一定责任,法院不会完全支持林某主张,故作出上述判决。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解题思路说明类,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解题思路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具体可结合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相关知识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李某多次通过业主群、业委会群等各种渠道公开宣称林某敲诈第三方公司谋取私利,并辱骂林某→可联系李某侵犯了林某的名誉权,应当依法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法律责任。关键词②:李某则辩称,系因林某言语辱骂、羞辱在先,自己忍无可忍才进行言语反击→可联系林某在群内先对李某进行辱骂,也应承担一定责任,法院不会完全支持林某主张。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与案例有机结合。21.答案:①本案中,黄先生和沈女士是邻居,系相邻关系。②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应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③黄先生安装的花棚架妨碍了相邻权益,存在安全隐患,沈女士可以依法请求排除妨碍。双方应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解题思路说明类命题,需要调用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相邻权的有关知识,对材料案例法院判决的依据进行解题思路。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黄先生和沈女士是上下楼邻居,沈女士认为、黄先生建的花架棚高度距离自己的房间卧室和阳台下沿不足1米→可联系本案中,黄某和沈女士是邻居,系相邻关系。关键词②:黄先生在房屋外搭建木架,占用了公共空间,未取得相应建设规划许可,且经法院现场勘验,黄先生搭建的木架顶部距离沈女士房屋较近,会对沈女士的正常居住、生活造成安全隐患。法院认为黄先生可以采取合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但不能损害其他人的合法利益。法院判决黄先生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拆除木架→可联系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应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黄先生安装的花架棚妨碍了相邻权益,给沈女士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沈女士可以依法请求排除妨碍。双方应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2.答案:“无救济则无权利”,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国家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对于侵权行为,监管部门应该有明确的处罚。民事主体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不逾越权利的边界,更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所述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维护相关民事主体的权益要靠国家用好法律之剑的观点予以评析。回答评析类主观题,一般需要肯定合理之处,同时找出不足之处,加以补充。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网络违法违规问题→“无救济则无权利”,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国家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对于侵权行为,监管部门应该有明确的处罚;有效信息②:被脏流量、黑流量所中伤的企业、明星、公众人物包括一些普通民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民事主体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有效信息③:个别自媒体账号,为了快速获得流量和关注度,通过编造或者传播谣言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快速吸粉的目的→民事主体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不逾越权利的边界,更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要点①:肯定合理之处+“无救济则无权利”,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国家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对于侵权行为,监管部门应该有明确的处罚。要点②:补充不足之处+民事主体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要点③:补充不足之处+民事主体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不逾越权利的边界,更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