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比较--2025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比较--2025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比较--2025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第一个结合”,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二个结合”,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个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②“第一个结合”是一次思想解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新的重大命题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就是党坚持“第一个结合”的结果
④“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一直明确强调的,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密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955年9月,钱学森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途,在临开船前他对报界说:“我打算竭尽努力,去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中华民族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有尊严”地生活这一伟大飞跃得益于(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救亡与进步,不可分离也不可替代,不救亡就没有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立足之地,也就谈不上文明进步。但如果不推动文明进步,尽快赶上世界和时代的潮流,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救亡问题。这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
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③彻底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④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5.人民英雄纪念碑文:“30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②它是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斗争对象的革命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其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
①就领导阶级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新的革命前途,即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③新的指导思想,以三民主义为指导
④新的革命范畴,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起点,其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其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
④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1840年,英国炮舰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由此,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接受西方贸易制度和国际法观念,并用不平等条约强制中国开放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经济体系被打破,天朝神圣王权被侵犯。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昔日天下的“中心”沦为西方世界的边缘。为此,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主
④实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实际上这是开天辟地一声雷。响雷过后,革命的火种已然点燃,中国的沉沉黑夜开始渐渐露出曙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
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的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1957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的前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它的后身是社会主义社会,它的存在就是要在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下,利用资本主义来补上发展生产力这一课,从而为社会主义提供物质前提。由此可见( )
①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应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领导
④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必然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严复等急切地想从西方资产阶级那里寻找改造中国的武器和法宝。不过,这些在欧洲和西方国家行得通的做法与想法,放到中国却“水土不服”。这是因为( )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还没有传入中国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且具有妥协性
④中国工人阶级还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某省把“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落实到主题教育全过程各方面,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四下基层”即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坚持“四下基层”工作法,实质上是要求( )
①牢记初心使命,改进工作作风
②加强政治建设,推进自我革命
③听取群众呼声,密切联系群众
④完善基层民主,坚持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某同学在准备主题演讲时选取了以下一组图片作为素材,你认为最符合这组图片主旨的演讲主题是( )
图一《新青年》 图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图三秋收起义 图四《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A.“五四运动”追求救国强国真理 B.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
14.毛泽东同志特别重视探索社会历史条件与中国革命目标的内在关系,明确地指出,“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进而提出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步走”战略构想。材料表明(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相同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
①新的领导阶级,即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新的革命前途,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新的指导思想,即以三民主义为指导
④新的革命范畴,即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长三角首趟常态化运营的红色旅游列车。该条旅游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被命名为“开天辟地·革命启航”精品线路。游客搭乘该列车可以( )
①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②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件
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巨变的根本条件
④增进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认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杭州某中学开展“历史上的照片”主题展览,其中一个区块陈列着“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这个展览区块的主题可能是( )
A.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 B.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
C.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 D.惊天动地:实现强国大业
二、材料解题思路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2022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3周年。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伟大事件”。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铸就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一是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它冲破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从此以后,中国历史开启了新纪元。二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三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人民深刻总结历史经验,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此以后,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的里程碑式的贡献。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题思路新中国诞生的重大意义。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当中,科学解题思路了中国和世界形势.准确划分了整个历史时代,鲜明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正确指明了国家革命的前途和方向,进而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进行的战略思想:第一步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新特点。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重,如今意气昂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个左右。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①③: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二个结合”,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①③正确。②:“第一个结合”形成的是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②错误。④:“第一个结合”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密钥,④错误。故本题选B。
2.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1978年,与题干所述不相符合;②③符合题意,中华民族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有尊严”地生活这一伟大飞跃得益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④不合题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与题干所述不相符合。故选:C。
3.答案:C
解析:②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③正确。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不相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①错误。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都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④错误。故本题选C。
4.答案:B
解析: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故②不选。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建立后的任务,故④不选。中国近代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故①③正确。
5.答案:A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其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①④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②
说法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③错误。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起点,①错误。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③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8.答案:A
解析:①②③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知识。由材料及课本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②正确,③④排除。故本题选A3002
9.答案:C
解析:②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革命的火种已然点燃,中国的沉沉黑夜开始渐渐露出曙光,表明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②③符合题意。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错误。④:材料阐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没有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和原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0.答案:A
解析:①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由此可见,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①②正确。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③错误。④:应该是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必然性,而不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必然性,④排除。故本题选A。
11.答案:B
解析:①③:近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是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且具有妥协性,①③正确。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还没有传入中国并不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④: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主要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并不是因为中国工人阶级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2.答案:B
解析:①③: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四下基层”工作法,实质上是要求牢记初心使命,改进工作作风,听取群众呼声,密切联系群众,①③符合题意。②:“四下基层”工作法,实质上是要求加强作风建设(不是政治建设),推进自我革命,②不符合题意。④:“四下基层”工作法实质是要求深入群众,促进科学民主决策质量等,并不是要求完善基层民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3.答案:D
解析:A不合题意,图片一《新青年》揭示的是“五四运动”追求救国强国真理,没有完整地揭示这组图片主旨;
B不合题意,图片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揭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没有完整地揭示这组图片主旨;
C不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题中图片与此无关;
D符合题意,这四幅图片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情况。
14.答案:B
解析:“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表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所以①当选。②说法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步走’战略构想”表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所以选③。材料没有谈到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所以不选④。
15.答案:C
解析:①④正确,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新的领导阶级,即由无产阶级领导,新的革命范畴,即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
③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
16.答案:B
解析: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①错误。②④:100多年前,中共一大代表们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后召开中共一大南湖会议,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因此,游客搭乘该列车可以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件,增进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认同,②④符合题意。③: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巨变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条件,③错误。故本题选B。
17.答案:B
解析:B:“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庆祝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全线通车”等老照片。这个展览区块的主题可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B正确。A:材料不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救国大业,A排除。C:材料不体现改革开放时期的富国大业,C排除。D:材料不体现新时代开启的强国大业,D排除。故本题选B。
18.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伟大事件”。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可从“迎新”的角度,说明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有效信息②: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可从“辞旧”的角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有效信息③:2022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3周年。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可从“国际”的角度,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辞旧”“迎新”“国际”等角度组织答案,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19.答案:①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③进行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解析:
21.答案:①就领导权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②就革命前途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要确立资产阶级统治,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要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解析:木题属于简答题,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案略。
22.答案: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深入发展。一百年的历史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和自觉开拓者,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有力引领者和重大贡献者。
解析: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的有关知识,围绕“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主题撰写一篇短评。引子简要说明自己要论述的问题。重复事实。向读者介绍论述这个问题,即评论的由头。就事论事。围绕引子结合事实,表明自己的议论。展开要切题。强调,言简意赅重申文章的主体和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