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认识生命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认识生命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课前导入
第八课 生命可贵
第一框 认识生命
自学导航
01
生命的重要性是什么?
02
生命的特点是什么?
03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命?
如何理解生命的接续?
04
阅读PP60-63,主体部分慢读,材料部分快读,找出并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生活观察
我加入少先队啦
我加入共青团啦
◎生命中的重要仪式还有哪些?为什么要举行这些仪式?
◎从这些仪式中,你感悟到什么?
那一刻,不仅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也是家族血脉的延续,爱与希望的传递。
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与能力的认可,更是开启了一段新的学习与生活旅程的标志。
这又是一次重要的身份转换与思想洗礼。意味着青年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这提醒我们应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寻找自我价值与人生目标。
还有:周岁礼、毕业典礼、婚礼
举行这些仪式,不仅是对我们成长阶段的纪念与庆祝,更是帮助我们明确人生方向,感悟生活、走向成熟,激发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从生命的仪式感中,我深刻感悟到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体味生命的美好。
笔记
·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
·指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它是一种有力的唯一性个体识别依据。
思考:你和别人除了指纹,还在哪些方面不同?
指纹的秘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不同的指纹、声音、相貌、性格、脾气,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是不可替代的。
(1)生命是独特的;
2:生命的特点
婴儿
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关汉卿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活动四:自主探究
材料一:很多人希望在自己年老之后能再次变得年轻,电影《返老还童》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19年的美国巴尔的摩发生了一件怪事,本杰明·巴顿这个怪人,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后越活越年轻,倒着成长的奇怪生命轨迹。
材料二:名人名言
思考:(1)你觉得材料一电影中发生的事情可能吗 为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小结: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2)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古代的帝王为了长享富贵,很多都去追求长生不老的法门。有找仙药的,有求助于方士的,也有炼丹、服食丹药的。著名的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明朝的嘉靖皇帝等人。但最终······
生命是有限的
中国传统上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即使以现代的医疗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岁的人也不是太多。如果折算为天,人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计算一下,若以3万天(82.4岁)计,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下多少天?
2023年11月23日我的生命已用去_______天,我的生命只剩下_______天。
计算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
算一算,想一想
生命的特点
P62探究与分享:
思考并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命?
(3)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感恩生命的获得,把有限的生命投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的精彩和有意义。
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生命?
新知探究
从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
虽然我现在定居海外,但我和周围许多华人都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
我爸爸是蒙古族,妈妈是汉族。
中国人身份的传承
民族的传承
(4)生命是代代接续的。在生命的接续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家族的传承
新知探究
(5)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体现。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在不断积淀和丰富。
生命的特点
⑤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01
03
02
④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04
05
2.生命有何特点?
连线练习
生命的特点
把下面名言与对应的生命特点连接起来
生命是独特的
生命是不可逆的
生命是有限的
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5、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课堂小结
认识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珍惜生命
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生命的特点
不可替代
感恩生命、奋斗奉献
个体、社会关系的接续
思想、信仰、道德等传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