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单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四章、选择性必修1前四章。灵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铷合题目要求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图1)贯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约1287km.他入地下约16km,系两侧翩板块相互水平错动形成,已存在两千万年以上。该断层两侧河谷发言,河流多有断头现象。断长层两侧板块仍以50mm/a的速度相互冲撞。据此完成1一3题。数斯加利齒1.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形成所受作用力主要是A挤压力B.张力C.重力D.剪切力2.图中断层附近河流出现断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袭夺B.岩层平移C.地壳抬升D.地壳下沉器3.圣安德烈斯断层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稳定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C.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拉布拉多高原(如图2)海拔300一900m,南部与北部气候差异明显,东岸降水量少。与同纬度的亚欧大陆东部相比,拉布拉多半岛气温年变化较小。据此完成4一5题。60P哈湾2拉拉多隙一,河流一湖泊·洋沉50气候区分界图24.洋流对拉布拉多半岛东岸地区的作用是A.增温减湿B.降温减湿C.增温增湿D.降温增湿5.图中气候区分界线以南地区与以北地区相比①以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②以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③以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小④以南地区气温年较差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决泥沙淤积问题是三峡工程平稳运行的关键。三峡水库入库泥沙多表现为“大水大沙、小水小沙”的特征,部分年份可能出现“小水大沙”的现象。为减少库区泥沙淤积,三峡工程采周了“蓄清排浊”的运行模式,冬季蓄水,夏秋季排水。图3示意2013年前后三峡水库入库径流及入库泥沙变化(图中的比例分别为干流入库径流占入库总径流的比例和干流入库泥沙占入库总泥沙量的比例)。据此完成6一8题。 2013年以前 2013年以后60200入库径流人库泥沙图36.导致2013年前后三峡水库入库径流和入库泥沙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植被覆盖率B.上游水利工程建设C.降雨年际变化D.水库运行模式【高三地理第2页(共6页)】高三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D【解析】由材料可知,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形成所受作用力主要是剪切力。故D选项正确。2.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层的两盘水平错动产生巨大位移(岩层平移),使河流失去源头,成为断头河。故B选项正确。3.C【解析】圣安德烈斯断层贯穿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于太平洋东岸、北美大陆西岸,此处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属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故C选项正确。4.B【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拉布拉多半岛东岸有寒流经过,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故B选项正确。5.C【解析】图中气候区分界线以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北地区为极地气候,②正确:气候区分界线以北地区受海洋影响更显著,气温年较差较小,③正确。故C选项正确6.B【解析】由材料可知,2013年前后,入库径流占入库总径流的比例略微下降,人库泥沙占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上游大坝、水库等水利设施的建设,拦截泥沙,三峡库区泥沙量减少;植被覆盖率提高,减少河流含沙量的过程较为缓慢,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幅度的变化;三峡库区为季风气候,降雨年际变化大,但具有波动性,且含沙量的变化应当与径流量的变化保持相对一致,不会产生大幅变化;水库运行模式不会影响上游来沙量。故B选项正确。7.A【解析】一般情况下,“大水大沙、小水小沙”说明上游干流入库径流与入库泥沙保持同步变化,“小水大沙”现象中干流流量应当较小,泥沙主要来源于径流量较小的支流,支流发生洪灾,带来大量泥沙。故A选项正确。8.C【解析】冬季蓄清主要是因为冬季是河流枯水期,径流量较小,含沙量较小,可以达到积蓄清水的目的。故C选项正确。9.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卓乃湖夏季水位高,库赛河夏季水量占近80%,由此推知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故C选项正确。10.A【解析】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河水量增加,水位上涨,有利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则地下水渗出补给河水减少。故A选项正确。11.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潜坝曾经遭受严重的侵蚀,而侵蚀一般发生在河流的凹岸。故C选项正确。12.D【解析】“V”形谷是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正切侵蚀过程中一般伴随着侧向侵蚀。故D选项正确。13.A【解析】潜坝一次性建设成功后,可以使用很长时间,维护费用较低;若不建设潜坝,则每年都要疏浚河道,而疏浚河道的费用较高。故A选项正确。14.C【解析】a地位于30°S纬线上,而30°S纬线与昏线交点处的地方时是17时,由此计算出夜长为14h。故C选项正确。15.B【解析】b地晨昏线与纬线相切,地方时为12时,正值中午。故B选项正确。【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B000557074_9地理100C答案.pdf 扫描件_高三地理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