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高中地理期中考试卷第Ⅰ卷 (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8题,每题3分。下表为哈尔滨(127°E)与我国a城市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完成下面小题。城市 ①日 ②日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哈尔滨 5:21:51 17:30:42 5:23:06 17:28:45a城市 6:53:15 19:00:53 6:54:02 18:59:241. 与①②两日最接近的日期是 (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2. 未来3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 ( )A. 逐渐变慢 B. 先慢后快 C. 逐渐变快 D. 先快后慢3. a城市最可能是 ( )A. 拉萨 (91°E) B. 上海 (121°E)C. 广州 (113°E) D. 兰州 (103°E)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37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六号准确进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正在德国柏林(13.2°E) 留学的李华在学校观看嫦娥六号发射实况转播,器箭分离时当地时间为 ( )A. 2 日11时4分 B. 3日10时27分C. 3日11时4分 D. 2日1时4分5. 嫦娥六号发射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A. 90% B. 70% C. 50% D. 30%6. 嫦娥六号发射至采样返回期间,襄阳市某中学操场旗杆正午影子长度变化为 ( )A. 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 一直变短 D. 一直变长2023年4月20日发生了罕见的日全食与日环食混合的日全环食天象,最佳观测地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比亚克岛 (136°E,1°S)。 本次日食开始于9时34分(北京时间),食甚时刻为12时16分,结束于14时59分。完成下面小题。7. 在比亚克岛观测食甚现象的地方时为 ( )A. 11时12分 B. 12时16分 C. 13时16分 D. 13时20分8. 该日, 比亚克岛( )A. 日出方位东偏北 B. 昼长夜短C. 正午物体影子朝北 D. 正午太阳高度约66°9. 未来一个月 ( )A.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B. 北京昼变长夜变短C.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D. 北京正午物影变长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图中 ( )A. 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 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C. 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 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11. 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 B. 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C. c处有河流,适宜建坝蓄水D. 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 与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力相同的是 ( )A. 沙丘 B. 喀斯特地貌 C. 冲积扇 D. 海蚀平台13. 下列行为会使三角洲增长加快的是 ( )A. 上游植树造林 B. 中游裁弯取直C. 中游修大坝 D. 下游加固河堤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该地质区域形成初期以沉积作用为主,图中辉绿岩为岩浆岩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该区域地质构造和断层的主要延伸方向为 ( )A. 背斜; 西北—东南 B. 背斜; 西南—东北C. 向斜; 西北—东南 D. 向斜; 西南—东北15. 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质构造可以打井找水 B. 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C. 花岗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 D. S地层可寻哺乳动物化石16. 下列选项能表示甲处地质构造形成顺序的是 ( )A. 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构造运动—外力侵蚀B. 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外力侵蚀C. 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D. 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侵蚀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图甲)。当夜晚温度降到 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图乙示意茶园春季夜晚某时气温垂直分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7.“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 )A. 9~10m B. 7~8m C. 6~7m D. 4m以下18. 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 )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向下流动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第II卷 (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9.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12分,每空1分)(1)此图为南北半球中的 ;该日北半球的节气为 ;此时昆明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该日后一个月内,昆明昼夜长短变化为 ;该日前后一日内,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为 。(2)该日,ABCD 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排序为 , 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3)此时,北京时间为 ,与北京同处一天的范围占比是 ;该日,北京 (40°N) 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4)该日,B点的昼长时长为 小时,此时B点太阳位于其 方。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厚田沙漠位于江西赣江下游西岸,多沙山和沙洲,距离南昌市区28公里,号称“江南第一沙漠”。距今1万年前,这片区域曾是赣江古河床所在,后因赣江下切使两岸抬升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强烈的风力作用下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厚田沙地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于冬季(位置和风频见左图),每年夏季,在偏南风影响下,,南昌市区空气湿度降低和大气悬浮颗粒都要受到厚田沙漠的影响。当地人为了防止沙地蔓延,种植蔓荆为主要的沙地植物,后期逐步发育成盾形灌丛沙堆景观。调查发现,近年来厚田沙地面积基本稳定,沙地旅游业快速兴起。(1)结合材料和所学原理分析厚田沙漠的形成过程。(6分)(2)结合材料描述夏季厚田沙漠对南昌市区温度、空气湿度和大气悬浮颗粒的影响及原因。(6分)(3)分析近年来厚田沙漠面积基本稳定的原因。(4分)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其相对强弱制约着地貌的发展方向。实地调查研究表明,下图剖面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明显强于外力作用。(1)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指出甲、乙、丙、丁中最有利探油气的部位,并分别说明理由。(8分)(2)简要说明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6分)(3)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隧道多选择在甲地建设的原因 (4分)注:19 题需要在答题卡中画出下划线。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D C A B D A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C B A C B B D19.(1) 南半球 冬至 昼短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 先变快,后变慢(2) DACB A(3) 2 时 1/4 26°34′(4) 24 正南20.(1)泥沙在凸岸沉积,河岸抬升,干旱缺水而慢慢沙化,沙源丰富;区域内多大风天气,使沙化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滥砍滥伐、过度开垦)加剧沙化,促使沙漠形成。(2)夏季沙漠升温快,厚田沙漠地区气温较高、空气较干燥;受夏季偏南风影响,从厚田沙漠吹向南昌市的空气炎热干燥,对城区具有增温减湿的影响,携带的沙质物导致南昌市区悬浮颗粒物增多。(3)自然原因:当前气候相对暖湿;每年风沙沉积持续时间短(仅在枯水期);受周围山地影响,沉积空间受限。人为原因:流域内植被恢复,来自河流的沙源减少;固沙植被的广泛种植,使沙丘趋于稳定;人工水库等修建,提高了枯水期水位,河床泥沙裸露减少。21.(1)甲处,理由:甲处为背斜,属于天然的储油储气构造,有利于钻探;乙、丁为向斜,丙为断层,其储存的油气资源少(2)丁处所在岩层断裂上升,地势较高;丁为向斜构造,岩层坚硬,且区域内力作用占主导,外力作用较弱,丁处不易被外力侵蚀,山体高耸(3)该处为背斜构造,拱形结构,稳定性强;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隧道处)不易汇集地下水,便于施工;答案第 1 页,共 1 页{#{QQABRQaQggAgAgBAAQgCUQEiCEEQkhGCAYgORAAMMAAAS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自贡市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docx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