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万州二中高2024级高一上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 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农业,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的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能够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中新网2019年12月2日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 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C. 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 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 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内容与脉络。
B. 本文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例如第二段中“农业”与“游牧业”“工业”的对比,论证了乡土社会与土地的联系紧密。
C. 第四段由人和人空间关系的阐释进而深入论述“熟人社会”的特征,从而推出乡土社会的又一特性,即靠规矩而不是法律来维护信用。
D. 文章结尾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时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读者结合当下实际进行相应的思考。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的现代化绕不过去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也会为现代化提供滋养。
B. 随着现代化建设,乡村社会秩序已经纳入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C. 乡村环境美化起来,乡村就会更具魅力,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D. 只有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才能推动乡村发展,农业转型需要政府引领、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撑。
4. 请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6分)
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种观点在材料二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9 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 ”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 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的。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 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一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 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 ”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
“肯定,快到铁路了。 ”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那是什么 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儿,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儿。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儿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儿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儿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 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着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着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看来,是一个听不见的人。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老乡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老乡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听不见,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 ”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听不见,还不会说话。伍原只得利用自己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撤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 子。可是老乡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至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老乡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老乡。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老乡顿时“哇哇 ”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老乡挣脱了出来,急忙提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转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伍原没看到任何路标,因为担心会暴露,所以想喊不能喊、不敢喊。
B .“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正是这样死寂的环境让伍原几近崩溃。
C .那“一小点儿黄黄的光 ”虽然微弱,但是让伍原不再孤独并燃起了希望。
D .老乡听不见还不会说话,这让伍原立刻陷入绝望之中,完全无计可施。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开头“没有 ”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了没有任何“路标”的迹象出现,与标题形成反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中不只一次写到伍原的“泪水”,既串联起了前后的故事情节,也让伍原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纯粹和单一。
C .“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作者用“不飘忽不移动”的灯光,象征着伍原坚定不移的信念。
D .文中对人物的刻画符合其身份特征,对迷路孤独的伍原多用心理描写,对“听不见不会说”的老乡多用动作描写。
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简要概括文中波折,然后分析其效果。(4 分)
9.有评论说“茹志鹃的短篇小说避重就轻地跳过革命的宏大叙事,借杯水微澜反映时代及主题。”请结合本文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4 题。
张同敞,湖广江陵人,曾祖居正,相神宗有声。敞,崇祯间荫补中书舍人。至十七年,闯贼李自成陷北京,怀宗殉难,贼索朝官甚急,文武逼降者多。敞藏入宫牙牌匿民间,潜出城徒步南归。
及永历帝龙飞端州,敌陷粤东,上留大学士瞿式耜守粤西,驾幸武岗,趣敞入朝。丁亥八月,寇陷武岗,上狩粤西。敞为乱兵所掠,避入黔地。时黔、粤隔绝,人情汹扰, 数月不闻行在消息。川、黔士绅议立荣、韩二藩。敞与钱邦艺及郑逢元、杨乔然力争其不可,众议乃沮。戊子,敞从间道赴行在,升詹事府正詹事。时寇数道攻粤,留守瞿式耜疏荐敞知兵,得士心,上遂命以兵部左侍郎,经略楚、粤兵马。时兵弱饷匮,敞身在行间,分甘苦, 以忠义激励将士,人人自奋。每接战,敞即以死誓。及庚寅冬,敞督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连营于桂林之小榕江。十一月初五日敌兵大至两营战败敞率数骑入桂林城时军民俱散留守大学士朝服坐堂上誓与城亡见敞至,喜曰:“我守臣不容他适,子军中总督, 自宜行。天下事尚可为,子勉之! ”敞笑 曰:“公能为朝廷死,敞独不能乎 何相待之薄也! ”遂取酒共饮,坐而待之。次日,敌人入城,执敞与式耜见孔有德,两人不跪,敞尤大骂。有德命部下捶辱之,敞骂愈厉。有德命拘二人于城北一小室中,命左右说之降,劝谕百端,式耜但大哭,敞则毒骂。暇则两人赋诗自矢,并刺敌人。有德惯甚,命折敞右臂,仍谈笑赋诗不绝。两人幽囚唱和者四十余日,诗各数十章。敌见两人困愈久、苦愈甚,而志愈坚、气愈烈,知终不可辱。至闰十一月十八 日,乃杀之。 金堡时为僧,致书于孔有德,乃殓瞿、张两公尸,葬于白鹤山下。上闻敞死痛悼, 累 日不食,望而祭之,赠陵江伯。
(选自《明季南略 ·张同敞传》,有删改)
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敞率数骑A入桂林城B时C军民俱散D留守大学士朝服E坐堂上F誓G与城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文中表示动作、情况是一方对另一方,与曹操《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相”用法相同。
B.但,文中表转折义,翻译为“却”,与曹操《短歌行》中“但为君故”的“但”含义不同。
C. 自矢,犹“ 自誓 ”,“立志不移 ”之意,“矢 ”与《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典 故中“三遗矢 ”的“矢 ”含义不同。
D.致书,文中指写信,与《送东阳马生序》中“无从致书以观 ”的“致书 ”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同敞出身于官宦世家,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诸多朝臣被迫投降,张同敞隐藏身份潜逃南归,永历帝即位后要求他重新入朝为官。
B.皇帝巡行粤西,黔地消息隔绝,黔、川两地士绅商议独立设置两藩,郑逢元等人与在黔地躲避乱兵的张同敞据理力争,但无法阻止。
C.粤地军情紧急,留守翟式耜向皇帝推荐张同敞,说他通晓军事且深得人心,于是张同敞从正詹事一职调任为兵部左侍郎,带兵打仗。
D.张同敞与瞿式耜共同被捕,在被孔有德拘禁期间,两人或骂或哭,相互赋诗唱和,四十余日后被杀害,僧人金堡出面安葬了两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我守臣不容他适,子军中总督, 自宜行。(4 分)
(2)上闻敞死痛悼,累日不食,望而祭之,赠陵江伯。 (4 分)
14. 郭沫若在《赞张同敞》中用“江陵忠烈张 ”来评价张同敞,请简要概述张同敞的“忠烈 ”之处。 (3 分)
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5~ 16 题。
满江红 ·赤壁怀古①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 ,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相比,这首词的起势比较平淡,并不宏大,不似苏词那般气势雄伟、先声夺人。
B.上阕第三句描绘了赤壁大战时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千舰拼搏,鱼龙怒跃的场面,把战争的惨烈表现得淋漓尽致。
C.上阕“今如许 ”三字以疑问作结,与前文形成转折,感慨苍茫,意味深厚,也承上启下,为下阕张本。
D.“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抒写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意为改朝换代的事发生了不只一次,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
16.此词与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小向非常崇拜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在战场上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大将风采,他在 “历史风云 ”演讲比赛中引用苏轼的一句词“ , ” 来表达他对一位三国豪杰的敬佩之情。
(2)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两句,借乐曲终了后四下寂然无声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与情感的真挚。
(3) 曹操在《短歌行》 中仿用《管子 · 形势解》 的句子,用“ , ”来彰显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很少有人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 ① 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
武侯祠坐落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树在前,一对古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诸葛亮能在一千七百年后享此祀地,并前配天子庙,右依先帝陵,千多年来只有他一人,这气象 ② 。
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祠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明朝初年,帝室之胄朱椿来拜,心 中很不是滋味,下令废武侯祠,只在刘备殿旁附带供诸葛亮。不想 ③ , 百姓反把整座庙称武侯祠,香火更甚。到清康熙年间,为解决这个矛盾,干脆改建为君臣合庙 ;刘备在前,诸葛亮在后,以后朝廷又多次重申,这祠的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并在大门上悬 以 巨匾。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至今还有每年两百万人来探访。 这是一个借古证今的地方,更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的所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 分)
19.下列选项与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李白《将进酒》)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李商隐《无题》)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 白居易《琵琶行》)
20.下列选项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至今每年还有两百万人来拜谒 。这是一个借古证今的地方,也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的所在。
B.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至今还有每年两百万人来拜谒 。这是一个借古证今的地方,也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的所在。
C.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至今还有每年两百万人来拜谒 。这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的所在,也是一个借古证今的地方。
D.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至今每年还有两百万人来拜谒。这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的所在,也是一个借古证今的地方。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盲盒让人迷恋,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是什么惊喜。但是, ① 。 盲盒消费浪潮之下,存在虚假宣传、到手商品与宣传不符、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有地方消保委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 10 件不同品牌的玩具盲盒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 中 8 件有安全隐患,存在造成儿童呼吸道堵塞进而导致窒息的风险,真可谓怀着“拆开有惊喜 ”的期待, ② 。盲盒营销击中了猎奇心态、攀比心理等人之“软肋 ”。不可预见性让人感觉新鲜刺激,想要满足好奇心;盲盒诱惑大家拿到隐藏款、集齐 全系列,刺激非理性重复购买; 因商家故意降低产品抽中概率,被不断刺激,过度消费…… 盲盒营销的商品,很多时候不是“真需要 ”,只是“超想要 ”。连一些成年人都无法基于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作出理智消费选择,更何况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懵懂无知, ③ 。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请以“人们 ”为开头,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之与后面一句一起构成排比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我们认真生活时,便没有什么是不真实的。
当我们更认真地做梦时,真实的生活也会被我们颠覆过来。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启发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1.D【解析】A.“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理解错误,“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并非因为城里人这样说,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B.“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错误,原文是“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因果倒置,因为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所以,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
2.A【解析】A.“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错误,本文主体部分不是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采用的是纵深式结构,由一个概念自然转入另一个相关概念。
3.C【解析】C.“乡村环境美化起来……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说法过于绝对,让乡村环境美化起来,才能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而要“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4.答案示例:
总分总结构。(1分)
①首先,第一段总说,提出乡村振兴需要依靠“新”来助推这一观点;(1分)
②然后,二、三、四段运用并列结构(1分),分别从打造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三个角度条分缕析;(1分)
③最后,第五段总结上文,重申论点,照应开头(1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依靠“新”思维、“新”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1分)。
【阅卷标准】共6分。
①现代社会村庄边界大开,城乡流动加快,乡土中国世代定居的常态被打破。
②现代社会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强力推进,乡土中国的宗族等地缘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逐渐解体。
③现代社会传宗接代的思想逐渐淡化,乡土中国强烈的生儿育女观念不再具有重要价值。
【阅卷标准】一点 2 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D 【解析】“这让伍原立刻陷入绝望之中,完全无计可施。”错,伍原虽然绝望,但并不是 完全无计可施,还是尽力想办法让老乡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 自 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 ”。
7.B 【解析】“纯粹和单一 ”错,这里应该是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也更加立体。
8.波折:①当伍原不知该往哪里走陷入听天由命的绝望时,看到了那如豆的一小点儿光, 燃起希望。②当伍原靠近灯光发现老乡认为能顺利完成任务时,却发现老乡听不见也不 会说,陷入新的困境。③当伍原苦于没有其他方法让这个聋哑老乡明白自己身份,疲惫 至极甚至大哭绝望时,忽然老乡用手摸他的头、帽子来确认身份,最终帮他指路。(1 点 1 分 , 共 3 分)
效果:①制造紧张的气氛。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可读性。②强化了人物形象特点,伍 原在一次次波折中,有过欣喜、失落,甚至绝望,但始终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效果共 1 分,任答一条即可)
9.①选材方面:文中没有描写某次大战役的宏大战争场面,而是选择写一个战士的迷路 经历。
②人物方面:文章没有选择刻画某个战斗英雄,而是选择写伍原这个普通的小战士。 这样的选材与人物设置,展现了战争年代普通战士历经波折而不灭的责任感。
③细节方面:当“老乡 ”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就立刻给伍原提供了帮助。老乡对革命事 业的支持,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每点 2 分)
10.BDF
11.B(但:只。与短歌行意思一致)
12.B(“但无法阻止 ”表述有误, 由原文“众议乃沮 ”可知众人的打算没有实行。沮:阻止)
13.(1)我是守臣,不允许跑到其他地方去,你是军中总督,自然应当离开。
【4 分。适:到,往,跑,去;子军中总督,要译为判断句;宜:应当;句意1分
(2)皇帝听闻张同敞已死,痛苦/沉痛地悼念,连日(多日)没有吃东西,遥望着(白鹤山)祭奠(怀念)他,追赠他为陵江伯。
【4 分。痛悼:痛苦悼念;累 日:连 日,多 日;赠:追赠,追封官爵。句意1分】
14. ①怀宗殉难时,隐藏身份潜逃南归,寻找皇帝;②竭力阻止川、黔两地独立设藩;③ 每次迎战,都决一死战;④主动赶赴桂林,与瞿式耜共赴国难;⑤被捕后拒不下跪,赋诗自誓,宁死不屈。
【评分标准】共 3 分。一点 1 分,意思相近即可,写出其中任意三点得满分。
15.B 【解析】“把战争的惨烈表现得淋漓尽致。”理解错误。表现的是战争的气势磅礴、士气高昂。
16. ①苏词是用周郎的年少有为来反衬自己的老大无功,②戴词是用周郎破曹军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事衰颓。一点三分。
【解析】都是用来衬托。本词写周郎的句子是“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 ”,词人盛赞周瑜 ”气吞区宇“ 、火烧曹兵的雄才大略, 其目的是为了衬托“今如许 ”,即南渡之后,国势日渐衰微的南宋朝廷,所以用典的目的是衬托;苏词也是用周瑜的功成名就来衬托自己的功业无成, 目的也是衬托。
不同点:《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中用“小乔初嫁 ”衬托周瑜的年轻儒雅,用“樯橹灰飞烟灭 ”衬托周瑜 的意气风发年轻有为;用周瑜衬托对比出自 己的“早生华发 ”“壮志难酬 ”;《满江红 赤壁怀 古》 中用“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 ”写出了周郎当时军事 力量之强,衬托诗人当时国家国力之衰弱,抒发对国势衰颓的无奈忧伤之感。
17.(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8.①长久不衰(经久不衰) ②绝无仅有(亘古未有) ③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解析】①长久不衰(经久不衰)第①处,根据“诸葛亮能在一千七百年后享此祀地 ”可知,诸葛亮一直得到后人的怀念,可填“长久不衰(经久不衰) ”。长久不衰:存在时间很长,但是精力与耐力没有一点点衰退,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一般形容某种精神或者某种文化,历经时间洗礼,却依然被别人记住。经久不衰: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亦可填“无穷无尽 ”“绵绵不绝 ”
②绝无仅有(亘古未有)第②处,“千多年来只有他一人 ”说明这种现象历史上很少,可填 “绝无仅有(亘古未有) ”。绝无仅有:极其少有。亘古未有:从古到今都不曾有。
亦可填“无与伦比 ”“无人匹敌 ”
③事与愿违(弄巧成拙)第③处,前面说“下令废武侯祠,只在刘备殿旁附带供诸葛亮 ”,后面是“ 百姓反把整座庙称武侯祠,香火更甚 ”,二者相反,可填“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弄巧成拙: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19.C 【解析】例句:拟人,“拱卫 ”把古狮人格化。
A.比喻和夸张。将头发比作青丝和白雪,是比喻;一天之间白头,夸张地,语序不当,后两句存在递进关系,应先是“一处供人感怀、抒情的所在 ”后是“一个借古 写出苍老的速度快,是夸张。B.对偶,上下两句结构相同。C.拟人,“殷勤 ”把鸟人格化。D.互文
20.D
【解析】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每年 ”修饰“有 ”,应放在“至今 ”后面。证今的地方 ”。
①不能无视盲盒营销的副作用(盲盒消费也有隐患/盲盒消费也有问题)
答案一定是针对第一句“盲盒让人迷恋 ”的对立面,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②收获的是难以预见的惊恐(得到“安全有隐患“ 的结果,“难以预见的惊恐“可以写为“安全有风险 ”“安全有隐患 ”)
答案针对前文“怀着‘拆开有惊喜 ’的期待 ”,以及“安全隐患 ”“窒息风险 ”。
③根本无法抵挡盲盒的诱惑。(更容易做出冲动消费的选择,不容易做出理智消费选择。尚未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答案针对“理智消费选择 ”的反面,意思正确即可。
【阅卷标准】答出一点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6 分。
22.①人们因盲盒的不可预见性感到新鲜刺激,想要满足好奇心;
②(人们)因拿到隐藏款、集齐全系列的诱惑,非理性重复购买;
【阅卷标准】两句共 5 分。从“人们 ”的主体角度表达1分;“ 因 ”句式构成排比,2分;句意2分。
23.略
【参考译文】
张同敞,湖广江陵人,曾祖父为张居正,(张居正)辅助宋神宗很有声望。张同敞,崇祯年间因为祖先功勋补官中书舍人。到崇祯十七年,乱贼李自成攻陷北京,怀宗(崇祯)殉难。乱贼非常迫切地索要朝廷官员,很多文武大臣被迫投降。张同敞藏匿进宫的象牙腰牌,躲藏在百姓中间,秘密出城徒步南归。
等到永历皇帝在端州即位,敌人攻陷粤东,皇上留大学士瞿式耜驻守粤西,亲自驾临武岗,催促张同敞入朝为官。丁亥八月,乱贼攻陷武岗,皇帝巡行粤西。张同敞被乱兵掳掠(追逐),躲避到黔地。当时黔、粤两地消息隔绝,人心不宁,几个月听不到皇帝的消息。川、黔两地的士绅商议要立荣、韩两藩。张同敞和钱邦艺以及郑逢元、杨乔然极力劝谏,认为这件事不可行,众人的商议才被阻止。戊子年,张同敞从偏僻的小路赶赴皇帝巡行所至之地,被升为詹事府正詹事。 当时敌寇分几条路线攻打粤地, 留守瞿式耜上疏推荐张同敞,说他通晓军事,能获得将士的信任。皇帝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掌管楚、粤两地的军队。当时军队疲弱,粮饷匮乏,张同敞在军队中,(与将士)分担困苦,用忠臣义士(忠诚道义)来激励将士,人人精神奋发。每次迎战,张同敞就誓死苦战。等到庚寅年冬天,张同敞督促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在桂林小榕江共同扎营。十一月初五,敌兵主力赶到,两营战败。张同敞带领几个骑兵进入桂林, 当时军队和百姓已经全部分散,留守大学士瞿式耜穿着朝服坐在朝堂里,发誓与桂林城共存亡。看到张同敞到来,留守瞿式很高兴地说:“我是驻守的臣子,不能逃到他处,你是军中总督, 自 当出行。国家大事还是可以有所作为(有希望)的,你应当尽力啊!”张同敞笑着说:“您能为朝廷而死,我难道就不能吗?陌上风尘,为什么对我这么淡薄呢!”于是拿出酒来一起喝,坐等敌人破城。第二天,敌人进城,(乱兵)抓着张同敞和瞿式耜去见孔有德,两人不下跪,张同敞大骂不已。孔有德命令部下凌辱他,张同敞越骂越厉害。孔有德下令将二人拘禁在城北一个小房间里,命令手下说服他们投降,用尽各种方法规劝,瞿式耜只是大哭,张同敞则毒骂。闲暇时两人就赋诗发誓,立志不移,一起讽刺敌人。孔有德非常愤怒,命人打断张同敞的右臂,张同敞仍然面不改色,不断吟诗。两人被囚禁,相互吟诗唱和四十多天,各写诗歌数十章。敌人见两人被困越久、受苦越重,而志向却越坚定、气节越刚烈,知道最终不能使之受辱。到闰十一月十八 日,就杀死两人。金堡当时出家为僧,写信给孔有德,才装殓了瞿、张两人的尸首,将他们葬在白鹤山下。皇上听闻张同敞已死,痛苦悼念,连日(多日)没有吃东西,遥望着(白鹤山)祭奠他,追赠他为陵江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