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二课 知人论世第三单元第二课 知人论世,探讨诗作的内涵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的几位诗人都特别重要特别有代表性。学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把握诗人的生平和诗作的创作背景,才能很好的理解诗歌。这一课所学到的诗人的相关知识会对理解诗人其他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设计是在概括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作的创作背景探讨诗作的内涵。诗作内涵探讨思路:1.概括诗歌内容(尽量详细)2.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平和诗作创作背景3.探讨诗作内涵第一环节,概括诗歌内容(第一课的学习任务)第二环节,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主要是了解诗人的生平和诗作的创作背景。创作背景重点了解时代特征,包括时代风貌、文化思潮、审美趣味等。诗人生平注重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等。本单元涉及八位诗人,分别由八个小组负责整理相关资料。虽然是分组安排,但每个人都要参与,学生利用课外或放假时间,各自准备。组长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共同交流讨论,形成小组文字资料。每个小组选一人在班里讲解,务必做到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切实让学生把握住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诗人的生平介绍要较为全面深入,对诗作创作背景的介绍要突出要点。第三环节,探讨诗作内涵一、诗作的内涵1.情情即情感。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依据内容而定。2.志即诗人对现实生活或人生的思想观点态度旨趣追求等,是诗作的主题思想。情和志在不同的诗作中各有侧重,或兼而有之。3.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考虑意境,人物形象考虑概括特征。4.其它方面,比如文化的政治的等。二、教师示范讲解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一)知人论世由学生讲解曹操的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学生做好笔记。(二)内容概括回顾1.人生短暂,忧思难解。2.思念人才,宴请人才。3.忧才难得,信任人才。4.人才犹豫,人才归己。(三)作品内涵分析首先是情感分析,遵循“内容——情感”的分析逻辑。人生短暂——忧愁,人才——思念,招待人才——欢喜、热情,人才难得——忧虑,人才犹豫——关切,周公吐哺——渴望。由此可以确定,诗人的感情包括:对人生短暂的忧愁、对人才的思念、对人才难得的忧愁、对人才犹豫的关切、人才来归的热情、喜悦、对天下人才尽归自己的愿望、对自己一揽天下人才的自信。其次是志的分析,首先从“人才”这一内容出发。首先是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其次是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写尊重、重视人才。可以结合生平与背景来回答。可以明确尊重重视人才是为了招纳人才、完成建功立业的愿望。第三,继续追问,为什么写人生短暂?可以联系上一个问题来回答。由人生短暂写到关心人才也与这个“志”有关。从诗人的角度考虑,曹操写此诗的年龄大约是53岁。这是感慨自己。当然也可以从人才的角度考虑,是对人才的感染,暗示他们不要错过良机。综上可以分析本诗塑造了一个诗人形象:他尊重人才虚心待士,他慷慨激昂胸襟宽阔,既有深沉的忧叹,又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还可以思考本诗的更深的逻辑:宴会——人生——人才——天下。这是乐而忧,忧自己、忧人才、忧天下,是忧而喜,喜人才来归、喜天下归一。这是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结合自己实际,写出启示。(课外完成)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为例。(一)知人论世学生介绍(二)内容概括(可由学生复述)1.爱丘山2.误尘网3.归田园4.返自然(三)内涵探讨角度:1.情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黑暗社会官场的厌弃、对自由的向往,回归自我做真实自己的渴盼)2.志,理想追求(人生理想,自由没有束缚的人生;社会理想,没有竞争虚伪礼仪束缚的人人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社会)3.意境,田园特点(朴素、恬静、幽美、清新的生活环境,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4.形象,诗人形象(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5.文化,隐逸(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问题思考(预设)1.既然天性爱自然,为何还要做官?(知人论世)2.“误”字暗示意义?(最初理想)3.田园生活真的这样美好吗?(世俗官场的对立面)4.从做官到隐居,陶渊明的人生怎么这样矛盾?(社会黑暗,官场腐败)(四)启示三、学生自主完成1.根据教师示范指导,写出上面两首诗歌的分析探讨内涵的过程性文字。2.完成其它诗歌的内涵探讨,写出过程性分析文字。(安排两个课时)3.分组交流讨论3.课堂展示4.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文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