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家的意味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家的意味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4.1 家的意味
本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4.1 家的意味
4.2 让家更美好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6.1 友谊的真谛
6.2 交友的智慧
单元导语
思考并回答: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参见单元导语)
本单元的主题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学会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理解宽容,增强合作精神,不断成长进步。
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
5.1 走近老师
5.2 珍惜师生情谊
第七课
在集体中成长
7.1 集体生活成就我
7.2 共建美好集体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上 4.1 《家的意味》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0)
【道德修养】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2)
新闻链接: 奥运冠军谢瑜:感谢我的家人!
交流:谢瑜和他家人故事为什么让人感动?
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付出、子女从小努力懂事....他的故事唤醒了我们每个人心中对家庭亲情最真挚的情感!
谢瑜的励志故事:从乌蒙山腹地,走上了巴黎奥运会的冠军颁奖台;从资格赛排名第6、外界对夺金不报期望,到绝地逆转、成为横空出世的“黑马”。他和他家人的故事的打动了无数网友!
歌曲欣赏
《让爱住我家》
我爱我的家
 弟弟爸爸妈妈
  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
  我爱我的家
  儿子女儿我的他
  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
  我爱我的家
  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
  爱就是付出让家不缺乏
  合: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不分日夜秋冬春夏
  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
  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充满快乐拥有平安
  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 …
生活观察:欣赏完刚才的歌曲和照片,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家”是什么。
压力
快乐
睡觉的地方
宠我的奶奶
唠叨的爸妈
吃饭的地方
零花钱
温暖的港湾
一群人
地域
房子
日思夜想
… …
都是爱
幸福
1.家庭的内涵:P27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者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④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新闻链接: “一个针线包,连着母子心”
“针线包的故事”:1969年,不满16岁的他来到陕北插队。儿行千里之际,母亲亲手给他缝制了这个针线包,并在上面绣上“娘的心”。7年知青岁月,小小的针线包默默陪伴着他.....
观看材料并思考:这个针线包的故事体现了怎样的珍贵情感?给你带来了哪些触动?请和大家分享下,你的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令你感动的事。
针线包的故事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和家庭的亲情。这是中国人最温馨的情愫,也是最宝贵的情感。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2.★家的重要性(家的意义):P27-29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阅读并思考:你读过这些古代故事吗,看完视频想一想,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承担着哪项功能?
探究与分享: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阅读并思考: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②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她们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她们的儿子成为国家的栋梁,影响中华儿女一生,并成为学习的典范。
探究与分享: 家风传承
阅读并分享:你还知道哪些优良家风?与同学分享。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
▲父子情 公仆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这是习仲勋说过的话。父亲的一言一行对总书记有着深远的影响。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这是两代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接力、传承与弘扬。
3.★优良家风的作用:P28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总书记说:“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阅读感悟:“天下之本在家”
阅读并思考:说说家庭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本课小结:
4.1 家的意味
家庭的内涵
★家的重要性(家的意义)
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 本课重难点:
重点:知道家的意义;
难点:理解优良家风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优良家风的作用
3
课堂练习
1.【2024江苏中考】下面漫画《家风》告诉我们( )
A.用关爱传承美好的亲情
B.迁就是维系亲情的纽带
C.学会沟通解决家庭矛盾
D.现代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家风传承。A:漫画《家风》中晚辈关爱长辈,体现了用关爱传承美好的亲情;故A符合题意;B:维系亲情的应该是相互理解、尊重和关爱,而不是无原则的迁就;B错误;CD:与漫画主题无关;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2.【2023湖北中考】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以下对“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B.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C. 家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
D. 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家的意义。ABD:结合教材知识可知,ABD正确;C:家不仅仅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故C错误;故本题选C。
3
课堂练习
3.【2023天津中考】航天英雄王亚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每当她遇到压力和困惑时,总会得到家人的呵护和疏导。家人全心全意的支持,助力了她的飞行事业。王亚平的家庭故事说明( )
①家和万事兴
②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
③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
④家庭和谐就能成就英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家的意义。①②③正确;④:“家庭和谐就能成就英雄”说法太绝对,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4.【2023湖南中考】2023年湖南省最美家庭评选揭晓,醴陵市孙家湾镇何大爷家庭光荣上榜。作为党员何大爷时常带领儿孙参加公益活动,并把家教理念和育儿方法编辑成《何家家教》,传播好家风。这告诉我们( )
①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③只要有了家风,就一定能构建和谐家庭
④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家的意义。①②④正确;③:“只要有了家风,就一定能构建和谐家庭”说法过于绝对,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5.【2023山东中考】近日,广西有网友发布了一段在医院避雨时随手拍下的视频,意外记录下感人一幕:背着孩子的女人和背着老人的男子在雨中擦肩而过。交错瞬间让我们仿佛看到人生的轮回“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材料表明了( )
①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②为了赢得点赞都要上传视频
③生命传承与亲情之爱的延续
④孝亲敬长仅是成年人的义务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优良家风的相关知识。①③:符合题意;②:都要,说法绝对,故②错误;④:孝亲敬长不仅是成年人的义务,也是未成年人的义务,故④错误;故本题选D。
3
课堂练习
6.【2023山东中考】车厢里,人们用五湖四海的方言聊着对儿女、对父母的思念,聊着回家过年的打算……列车朝着家的方向飞驰,汇成了2023年春运流动的中国。这说明( )
A. 浓浓的亲情能有效避免亲子冲突
B. 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C. 家是心灵的港湾,可以消除一切负面情绪
D.“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凡事要顺从父母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家的意义。B:题文中人们在春节回家过年,说明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B正确;A:不符合题干主旨;C:消除一切,观点绝对化;C错误;D:凡事要顺从父母,是愚孝的体现;D错误;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7.【2022湖北中考】总书记说:“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下列名言警句、谚语能体现良好家风中勤俭节约品质的是(  )
A.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B.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C.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对良好家风的认识。C正确;A:体现的是孝道;B:体现的是文明有礼;D:体现的是诚信;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