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之英国通史学术阅读例析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之英国通史学术阅读例析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资源简介

英国通史学术阅读例析
先看一道试题:
英王亨利一世(1100 —1135 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  )
A. 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 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
C. 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 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
本题是2023 年广东卷12题,难度不大,但如果学生对分散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的《大宪章》和第四单元的《权利法案》,以及《选择性必修 1》第四单元的《至尊法案》三个法律文件没有区分开来,就可能错选 A 或者 C。而这三个文件,也恰好是英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13 世纪签署的《大宪章》开创英国王在法下的政治传统,确立王权有限原则。1534 年《至尊法案》的颁布,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并建立起英王的专制统治。1689 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告别了君主专制。
高考对基础教育具有反拨作用:整合几本教材中英国史的相关内容,将英国史的知识结构化,明晰英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才能克服知识错位和理解困难的问题。
钱乘旦、许洁明的《英国通史》对英国各阶段进行了翔实的介绍,并在每章后面的“作者点评”部分附有许多作者的思考、疑问,是一本严谨、思辨性强的学术著作,可供挖掘和转化的学术资源丰富,是对教材的重要补充。
《英国通史》学术阅读在进行教学转化过程中,可从凝练教学立意、研习核心概念、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学术资源等方面进行尝试。
(一)凝练教学立意,重构知识关联
重构教学立意为“民族国家演进与英国的现代化”,并围绕“民族国家和现代化起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现代化起步后,民族国家又是怎样的角色?”“未来民族国家还是必需的载体吗?”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将英国历史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这一重要考点相结合,重构知识关联,在实现英国史贯通的同时,帮助学生生成新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具体见表 1。
(二)研习核心概念,迁移解决问题
利用教材和钱乘旦先生的观点,明晰“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为:一是独立主权,二是具有民族性。总体而言,民族国家一定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并在确定的疆域内行使主权,一般都有统一的国内市场。其次,民族国家是基于民族一体性而建立起来的,国民由于共同的语言和相同的文化心理而具有民族认同感。
基于对“民族国家”概念的综合运用,围绕探究活动“英国何时建立起民族国家?在此之前可称它为什么国家呢?”设计渐次深入的问题链:
材料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设问(1):民族国家是自古就有的吗?
设问(2):中世纪前期的英国人,有怎样的国家观和民族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时的英国可称为什么国家?
设问(3):“根据教材《选择性必修 1》P67 引言、第一、二段,指出哪些因素促进英国走向“统一”和“独立”,并培养起“民族认同感”呢?请绘制思维导图说明。
这组问题链的设置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民族国家”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指向高考“运用性”的要求。学生对照教师所提供的概念内涵,很容易得出民族国家不是自然产生的。并结合材料得知,中世纪的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一样形成了宗教共同体,是基督教世界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一个封建国家,但不是民族国家。那后来有哪些因素促进英国走向“统一”和“独立”,并培养起“民族认同感”呢?百年战争促进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觉醒后的他们想要努力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最终在国王的带领下,发动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有两大作用:一方面,教随国定原则使英国走向民族自立,另一方面,《至尊法案》确立起英王的专制统治。而英法百年战争和宗教改革,促进了英语地位的提高和广泛使用,民族语言的使用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具体见图 1。借助设问(3),学生完成思维的第一轮进阶。
(三)创设冲突情境,展开深度学习
《英国通史》中有很多思辨性的话题,并对以往的观点提出了许多质疑,比如英国革命的性质、英国民主制度的特征、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中政治和社会条件相较经济的作用更突出等。创设探究型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认知冲突—困惑质疑—探索思考—提出假设—交流借鉴—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更新已有认知,完善思维方式,实现新的认知平衡,教学设计如下:
材料 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 , 而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没有工业革命 , 是没有现代民主化进程的。
——钱乘旦《认识西方民主的真实》
课堂探究(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后选代表发言):你同意材料的观点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长期以来,大部分学生的固有认知是:《权利法案》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民主制度,因此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肯定是民主国家,这和上述观点构成冲突。这也是很多小组选择了不同意材料观点的原因。但也有小组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 9 课“问题探究”中找到了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纵然到 1832 年首次议会选举改革后,依然是极少数人(3.3%)拥有选民资格,更何况议会改革前的英国。那如何理解看似矛盾的地方呢?这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中华民国建立了什么制度?”对,民主共和制。那中华民国实现了民主共和吗?学生立马回答:“没有!它徒有其表。”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这说明什么问题?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之间,有没有可能出现偏差呢?”通过以上理性批判和综合思维,师生共同小结出:1689 年《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混合物。其中的国王还有行政权和任免大臣的权力,少数贵族更是把持和控制了议会。这一时期的君主立宪制还未完善,民主的特征还不明显。工业革命后,伴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多次议会改革,英国才逐渐实现实质性的普选民主。由此得出“民主制度的确立不等于民主政治的实现”这一认知,完善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思辨性,进阶到深度学习。
(四)挖掘学术资源,涵养核心素养
引用《英国通史》及相关论著中有思维张力的观点构建学术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渗悟和运用唯物史观看待历史问题,用历史解释素养阐述问题。
材料一 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都铎王朝最大的功绩就是它组建并巩固了民族国家,从而把英国推进到可以发动现代化的起点上。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我嫁给了英格兰。
——伊丽莎白一世在国会上讲话
设问(1):依据教材和民族国家的概念分析,专制王权国家属于民族国家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设问(2):请结合《英国通史》的封面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主要功绩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设问(3):从上述材料和问题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这组情境的创设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表面现象的分析到背后认知规律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对近代世界共性、普遍性及英国民族国家个性、特殊性的认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教材中“这一时期,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的表述,并对标前面所述民族国家的特征,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从概念的角度出发,专制王权国家不属于民族国家。但从所给材料观点看,钱乘旦先生从现代化的角度认为专制王权国家已经属于民族国家的早期阶段了。通过对问题链的思考,学生对历史事实的不同历史解释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国家发展阶段的划分,基于不同视角可能有不同的结论。
接下来,师生通过对《英国通史》的封面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航海女王、殖民贸易女王、文艺复兴女王和童贞女王的全方面解读,初步得出“专制王权缔造了繁荣、统一的早期民族国家,促进社会转型,为英国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的认识。由此学生对于唯物史观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也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理解:专制王权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不是简单的水火不容的关系。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两者是相互适应和促进的。王权的加强适应了资产阶级对克服封建割据、摆脱罗马教权统治的需要,由此国王被议会和新兴阶级拥护,完成自身集权并推行宗教改革,最终带领国家走向独立统一。学生破除脑中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对应的上层建筑只能是民主政治这一刻板印象。借此避免思维僵化,涵养学生客观、公正、理性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将原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四 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 年 9 月)
设问(4):那“民族”与王权后来为何会发生对抗呢?英国又是如何推翻专制王权的?从中印证了唯物史观的哪一原理?
通过设问(4),学生思维再次发生转弯。专制王权和民族国家发展、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呢?当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非但没有担起新的使命,反而抛弃王在法下和王在议会的传统,在政治和经济上走到民族国家发展和现代化的对立面,最终使英国爆发革命。从长时段来看,英国资产阶级经历了从拥护国王到抛弃国王的过程。这从根本上印证了唯物史观中“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这一原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