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铭仁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铭仁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达州铭仁园学校2027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1.2024年7月23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与玉石器生产加工相关的遗存,经专家初步判断此遗存为玉石器“生产车间”,年代为商代中期,进一步揭开了三星堆的面纱。关于该时期生产关系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工具在这一时期广泛使用 ②土地等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
③以氏族为基本单位进行共同劳动 ④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缫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得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田家行》反映了封建社会:
①农民受到的残酷剥削 ②农民一无所有的处境
③农民承受沉重的赋税 ④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统治阶级财产状况与政治统治联系的不同方式。恩格斯强调:“奴隶制是古希腊罗马时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个剥削形式;继之而来的是中世纪的农奴制和近代的雇佣劳动制。这就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公开的而近来是隐蔽的奴隶制始终伴随着文明时代。”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采用赤裸裸的剥削方式
②资本主义国家采用间接、隐秘的方式来进行统治
③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采取的剥削方式完全相同
④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近代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撰写出版了《乌托邦》,描写了在一个小岛上实行财产公有制、集体劳动、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等社会特征,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乌托邦”意指子虚乌有的地方,虽然并不存在,但这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一思想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②激发了人们对更加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③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④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据此可知,剩余价值理论的价值在于:
①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批判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 ④为无产阶级批判资本主义指明了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最后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小船上,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从中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
①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
②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③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④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和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1955年冬,广东农村开始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11月底,全省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88.8%。1957年上半年,中共广东省委和各级党委派出大批干部入乡驻村,帮助合作社搞好经营管理工作。这些举措:
①理顺了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的具体行动
③解决了阶级矛盾,使社会基本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④使得我国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列的历史时期、会议事件与历史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时 期 事 件 意 义
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一大 标志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共八大 作为一次解放思想、民主开放的大会,指出了我国和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
③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二大 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由此拉开序幕
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 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3年稳居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上述成就佐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
②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具备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
④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各国实现发展的唯一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四个自信”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法治保障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列素材中,可以作为佐证的是: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国
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④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民生活持续改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雄伟是山的梦,宽阔是海的梦/蔚蓝是天的梦,幸福是百姓梦/鲜花是春天的梦,翱翔是雄鹰的梦/远航是帆的梦,强盛是中国梦/满怀豪情领略浩荡的风,踏平坎坷我们荣辱与共/实现梦想拥抱天边彩虹,我们昂首再启程……”从歌曲《共筑中国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前途命运中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
③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世界共同繁荣
④中国梦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 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作为新时代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广大青年必须: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②一以贯之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进新时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党一经成立就鲜明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A .坚定道路自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B.坚持和加强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C.坚定理想信念,融个人理想于国家民族梦想之中
D.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工程,并一以贯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 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最高理想
②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此次会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延续改革开放的主题。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表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②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③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
④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决心和定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此,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上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依据是: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B.传统生产力已不能适应高质量的要求
C.改革开放是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D.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此以后,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围绕一个主题发展和完善。这一主题是:
A.中共执政能力建设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我国民主法治建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并结合自身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征程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必须牢牢抓好的“国之大者”。由此可见
①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③习近平新质生产力理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具体行动纲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 (第三季),把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交流与云端互动和视听影像技术相融合,视角新颖、内容丰富,播出后广受好评。下列典故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的是
①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坚持新发展理念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5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10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不仅距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过了“四十不惑”,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已经走过“十年天干”再出发。所谓“不惑”、“再出发”,就是更加清楚地知道改革开放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去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最强音,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科学擘画与战略部署。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始终聚焦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从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大踏步赶上时代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原因。(10分)
政治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C D A A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B C B A B A D
21.【参考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3分)
②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3分)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这个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4分)
22.【参考答案】①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2分)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3分)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分)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