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德保高中2026届高二年级上学期月考试题地理答案1------5 CDCAB6----10DACCA11------15 CDCCD16C17.(1)向斜(2分):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地。(2分)(2)甲乙丙(2分):①(2分)(3)河流从南向北流。(2分)理由:河流东岸的坡度大,说明东岸受河流侵蚀作用强,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冲刷),即由南向北流的河流,东岸(右岸)侵蚀强,坡度陡,所以该河流的流向为从南向北流。(4分)(4)③处(2分)。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岩层较稳定):又能引导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渗漏事故(不易积水)。(4分)18.(1)冬季;亚欧大陆被冷高压盘踞,气压高,海洋为低压:气压中心位置整体偏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6分)(2)水平方向:近地面气流呈顺时针向外辐散:(2分)垂直方向:气流下沉。(2分)(3)①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雨雪天气;②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转晴)。(4分)19.(1)温带海洋性气候(3分):位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3分);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3分)。(2)火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岩石破碎(3分);西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3分):沿岸多大风浪,海水侵蚀作用强(3分);纬度高,离南极洲近,受冰川侵蚀作用强(3分)。德保高中2026届高二年级上学期月考试题地 理一、单项选择题(48分)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1.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2.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 原因是(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我国某城市夏至日日出时间为6:01 (北京时间) ,冬至日日出时间为7:57 (北京时间)。3. 该城市夏至日昼长为 ( )A. 10 小时04分 B. 11 小时04分 C. 13小时56分 D. 12小时 56分4. 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A. 成都平原(105°E ) B. 长江三角洲 (122°E )C. 伊犁盆地(90°E) D. 三江平原(124°E )5. 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图中 ( )A. 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 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C. 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 D. 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温宿大峡谷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干旱区,是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区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该地虽然降水量少,但是河流作用明显。温宿大峡谷地层产状较缓,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多样,主要岩性为红色砾岩和砂岩以及少量泥质岩。该地极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是顶盖型石柱,石柱的顶部覆盖着一层砾岩,石柱主体部分主要为紫红色砂岩,而顶盖为灰紫色砾岩,泥质含量相对较低,胶结较致密,硬度较大。图1示意新疆阿克苏温宿大峡谷顶盖型石柱景观,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6. 温宿大峡谷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中的( )A. 甲 B. 乙C. 丙 D. 丁7. 形成温宿大峡谷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冰川侵蚀C. 海浪侵蚀 D. 风力堆积8. 温宿大峡谷顶盖型石柱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A. 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B. 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C.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 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地质构造图。9. A处地质构造为( )A. 断层 B. 背斜 C. 向斜 D. 谷地10. 甲处地层特点说明地质时期其形成过程中( )A. 河流搬运作用增强 B. 河流侵蚀作用加强C. 河流沉积作用减弱 D. 河流流量不断减小.右图为沿100°E 海平面气压 (单位: hPa) 年变化图。11. 甲、乙气压系统分别为( )A. 赤道低压、极地高压 B. 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C. 亚洲低压、西伯利亚高压 D. 副极地低压. 亚洲高压12. 图中气压年变化最大的地方 ( )A. 春季气压变化,能减少沙尘灾害天气 B. 夏季气压控制,易出现东南季风降水C. 秋季气压变化,可降低气旋出现频率 D.冬季气压控制,常形成低空逆温现象干线是干气团与温度相近的湿气团交汇而形成的天气系统,其形成与特定下垫面有关,常引发强对流天气,下图为“河套地区某干线位置移动图”。13. 此次天气过程中,20时干线位置向西移动,主要是由于 ( )A. 气压降低 B. 气温降低 C. 风向转变 D. 风速减小14. 推测此次天气过程引发的对流,在夜晚将( )A. 稳定不变 B..不断增强 C. 逐渐减弱 D. 波动变化、下图1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图2为图1-岛屿的地形略图。15. 该岛甲、乙两地( )A. 甲地1月牧草枯黄 B. 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C. 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D. 气温年较差较小16. 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东南季风有关 B. 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C. 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D. 甲深居内陆,乙位于沿海二、综合题(52分)17. (20分)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东西向地质剖面示意图。(1)从岩层形态角度看,图中①处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并简述该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 (4分)(2)图中甲、乙、丙岩层形成先后顺序是 ;在①、③“④处地质构造中,某地质勘探队在甲岩层发现了煤层,在后期开采中易发生透水事故的是 。 (4分)(3)判断图中河流②的流向,并从地转偏向力的角度,说明理由。 (6分)(4)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铁路,则铁路隧道的工程地址应选在①、②、③中的哪处地下 试说明理由。 (6分)18.(14分)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19年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根据气压分布状况,指出图示该时刻所处的季节并说明依据。(6分)(2) 描述贝加尔湖西南侧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4分)(3)预报日本北海道西部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4分)19.(18分)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西部海岸线破碎,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冰川湖和沼泽湿地,图为“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图”。(1) 请你判断出甲地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说出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气候成因。 (9分)(2) 请分析火地岛西部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9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百色市德保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