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他是谁,有哪些功绩?一代帝王的千秋霸业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研读史料,情景剧表演,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及作用;(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识读《西汉形势图》,感受汉武帝开疆拓土取得的成就;(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3.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和 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家国情怀)
一、政治大一统——强干弱枝
大一统不仅仅是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名词解释:大一统
一、政治大一统——强干弱枝
材料一:而国大者夸州兼郡富,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汉书》
任务1:结合教材67页的相关史事和下面的材料,归纳汉武帝继位后面临的问题
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以金丝为缕编缀玉片而成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
材料二: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史记》
①王国势力强大,
威胁中央
②地方豪强兼并土地,危及统一
一、政治大一统——强干弱枝
王国问题的由来: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西汉
郡国并行制
景帝削藩
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收回了诸侯国的军政权力,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加强。
一、政治大一统——强干弱枝
任务2:结合材料,想一想汉武帝如何解决
王国问题的?
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官吏的升降),而藩国自析(分开、分散)。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
——《汉书》
措施:
效果:
①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 “推恩”建议,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诸侯国越来越多,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二、经济大一统——盐铁官营
任务三:阅读教材,归纳汉武帝在政治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措施:
效果:
②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
他们的叛乱
③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④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
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
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
的控制。
二、经济大一统——盐铁官营

汉武帝画像
汉武帝烦恼:政治稳定了,可是国家还是没有钱!这可怎么办才好? 接下来的重点还是得搞钱!
汉朝耧车 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
行业 措施
农业
手工业
1.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重视兴修水利。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②播种工具耧(lóu)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纺织、冶炼、 制陶、酿造等手工业
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大一统——盐铁官营
2.经济发展的困难
材料一 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liè)天子,后卒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吴王富等天子,最后发动了叛乱。官员邓通,以铸钱发了大财,财过王者。 )
——《汉书 食货志》
王材料二 而富商大贾或蹛[zhì]财役贫,转毂[ɡū]百数(掠夺财富、奴役贫困之人以及大规模运输物资)......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
私人铸币、盐铁私营、
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任务四:结合教材69页的内容和下面图片,归纳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3.经济管控的措施
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盐铁酒官营;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
④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二、经济大一统——盐铁官营
作用: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朝堂争议:汉武帝坐在龙椅上,大臣们分列两旁。
汉武帝:(威严地)如今天下初定,但思想繁杂,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众爱卿有何良策?
大臣甲:(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当统一思想,确立主导学说,以加强中央集权。
大臣乙:(急忙出列)陛下,先帝们均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思想流行已久,贸然统一恐生事端。
董仲舒:(缓缓走出)陛下,臣主张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以儒学为正统,可统一思想,增强国家凝聚力。同时,可设立太学,培养儒家人才,为国家所用。
汉武帝(频频点头)善!此事就依爱卿所言,着手筹备。
任务五:观看情景剧,归纳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三、思想大一统——尊崇儒术
措施:
作用:
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思想大一统——尊崇儒术
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说说董仲舒建议的内容。你认为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建议?
材料研读
由材料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所宣扬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主张为强化皇权提供了理论依据,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将儒学作为正统学说。
四、疆域大一统——北击匈奴

汉武帝画像
汉武帝:内部稳定了,国库充实了,是时候收拾匈奴了!诸位爱卿,谁能领兵为我大汉反击匈奴?
秦末汉初,游牧与漠北草原的匈奴,在首领冒顿(Mòdú)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漠北地区,并不断南下袭扰。
卫青
霍去病
忠诚奉献、英勇无畏、
坚毅不屈、舍身为国
四、疆域大一统——北击匈奴
任务六:观看视频,了解漠北战役,完成表格。
四、疆域大一统——北击匈奴
任务七:对比地图,看一看西汉与秦朝相比,多了哪些地区?河西四郡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汉朝疆域向西拓展,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远地区,拥有100多个部落的西南夷主动归附汉朝。汉朝利用帝国体系的凝聚力将这种民族认同感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在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汉也成为华夏民族的一个别称。
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课堂小结
人物 措施 主要贡献
政治 经济 思想 军事
秦始皇
汉武帝
对比秦汉两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颁布“推恩令”;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酒官营;平抑物价;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尊崇儒术、
兴办太学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漠北
战役)
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课后活动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背后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同,方式与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儒家进行破坏打压等,结果反而加速秦朝的灭亡。汉武帝以需家为正统,大力发扬儒学,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相同:目的都是统一思想,维护统治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
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一个族群傲立
千秋的自信,他的
国号成为一个民族
永远的名字。
直击中考
1.(2023山东东营中考改编)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 )
A.实施“推恩” B.平定七国之乱
C.兴办太学 D.确立察举制
2.汉武帝时期,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产量。这说明汉武帝时期( )
A.打击豪强地主 B.发展手工业
C.注重农业生产 D.盐铁酒官营
A
C
直击中考
3.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 )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 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
4.(2023江苏苏州中考)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攻经学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时的五十人,逐步递增,成帝时增加到三千人。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举制度逐步确立
C.“推恩”诸侯加强控制 D.儒家经学成为官学
B
D
谢谢观看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立意:本课通过讲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使学生认识到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子目间逻辑关系: 本课共四目,分别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经济管控”“尊崇儒术”“北击匈奴”。第一目从政治方面讲述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西汉王朝的诸侯王坐大的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二目从经济方面讲述朝廷重视农业生产,并将铸币、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家,加强了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掌控。第三目从思想方面讲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为国家的统治思想。第四目从军事方面讲述卫青、霍去病率军反击匈奴,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西汉的疆域进一步拓展。汉武帝的这些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四目之间为并列关系,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四个方面,讲述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得朝廷从总体上加强了对全国的掌控,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诸侯王和地方豪强的势力危及西汉王朝的统治,“推恩令”、迁徙豪强等措施的实施,分析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作用,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2.认识汉武帝推行的措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控,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结合史料说明董仲舒提出尊崇儒术的原因,归纳汉武帝尊崇儒术的具体举措;认识到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影响深远。
4.观看视频并叙述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史事,感悟卫青、霍去病英勇无畏的精神,认识到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作出的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难点
尊崇儒术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方法:史料研读法、教师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利用AI技术,让汉武帝作自我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抛出问题,引入课题。
吾乃汉武帝。继位以来,面临诸多艰难。内有诸侯势力威胁,外有匈奴屡屡犯边。然吾毫不畏惧,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重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抗击匈奴,使其不敢轻易来犯。兴修水利,发展经济。虽历经艰难,却矢志不渝,为大汉之昌盛,全力以赴,终使大汉威名远扬,国势强盛,不负祖宗之期望,亦为后世奠定根基。
名词解释:结合地图和本课的目录,解释大一统,不仅仅是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政治大一统——强干弱枝
任务1:结合教材67页的相关史事和下面的材料,归纳汉武帝继位后面临的问题
材料一:而国大者夸州兼郡富,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汉书》
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以金丝为缕编缀玉片而成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
学生归纳:①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材料二: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史记》
学生归纳:②地方豪强兼并土地,危及统一
教师补充王国问题的由来: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收回了诸侯国的军政权力,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加强。
过渡:想一想,汉武帝继位后要如何彻底的解决王国问题呢?
任务2:结合材料,想一想汉武帝如何解决王国问题的?
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官吏的升降),而藩国自析(分开、分散)。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
——《汉书》
措施:①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 “推恩”建议,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作用:诸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任务三:阅读教材,归纳汉武帝在政治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措施:②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③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④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代表朝廷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横征暴敛、滥用刑罚、结党营私等。
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过渡,汉武帝的烦恼:政治稳定了,可是国家还是没有钱!这可怎么办才好? 接下来的重点还是得搞钱!
【二】、经济大一统——盐铁官营
行业 措施
农业
手工业
根据表格进行归纳概括
展示并欣赏西汉的农业工具和手工业作品
根据材料,归纳汉武帝时期发展经济遇到的困难
材料一 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liè)天子,后卒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吴王富等天子,最后发动了叛乱。官员邓通,以铸钱发了大财,财过王者。 )
——《汉书 食货志》
王材料二 而富商大贾或蹛[zhì]财役贫,转毂[ɡū]百数(掠夺财富、奴役贫困之人以及大规模运输物资)......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
学生总结:问题有私人铸币、盐铁私营、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任务四:结合教材69页的内容和下面图片,归纳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盐铁酒官营;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
④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作用: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过渡:政治上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国家财政也得到了改善,但是汉武帝还有其他的烦恼呢!
【三】、思想大一统——尊崇儒术
任务五:观看情景剧,归纳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朝堂争议:汉武帝坐在龙椅上,大臣们分列两旁。
汉武帝:(威严地)如今天下初定,但思想繁杂,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众爱卿有何良策?
大臣甲:(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当统一思想,确立主导学说,以加强中央集权。
大臣乙:(急忙出列)陛下,先帝们均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思想流行已久,贸然统一恐生事端。
董仲舒:(缓缓走出)陛下,臣主张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以儒学为正统,可统一思想,增强国家凝聚力。同时,可设立太学,培养儒家人才,为国家所用。
汉武帝(频频点头)善!此事就依爱卿所言,着手筹备。
措施: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作用: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难点探究:结合材料说说董仲舒建议的内容。你认为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建议?
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语音素材:吾董仲舒也。新儒学乃融合诸子百家,以儒家为基,强调大一统、天人感应。尊君权,倡道德,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支撑,使儒学适应时代,影响深远,乃吾毕生心血之结晶也。
由材料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所宣扬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主张为强化皇权提供了理论依据,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将儒学作为正统学说。
汉武帝:内部稳定了,国库充实了,是时候收拾匈奴了!诸位爱卿,谁能领兵为我大汉反击匈奴?
【四】、疆域大一统——北击匈奴
秦末汉初,游牧与漠北草原的匈奴,在首领冒顿(Mòdú)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漠北地区,并不断南下袭扰。
陛下圣鉴:臣卫青,出生卑微,幸蒙陛下知遇之恩,忝列朝堂,每思报效,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今闻边疆有警,匈奴犯我大汉疆土,扰我百姓安宁。臣虽不才,愿提虎狼之师,出征远伐,以卫社稷,以安黎庶。
吾乃霍去病,大汉之骠骑将军。自幼善骑射,十七岁率八百骁骑深入匈奴,斩敌无数,封冠军侯。后战河西、征漠北,屡立奇功。吾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此乃吾之志向与担当。吾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虽死无憾!
以上两则素材为语音版,也可以让学生尝试陈述。
任务六:观看视频,了解漠北战役,完成表格。
任务七:对比地图,看一看西汉与秦朝相比,多了哪些地区?河西四郡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教师归纳:汉朝疆域向西拓展,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远地区,拥有100多个部落的西南夷主动归附汉朝。汉朝利用帝国体系的凝聚力将这种民族认同感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在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汉也成为华夏民族的一个别称。
河西四郡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课堂小结:对比秦汉两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课后活动答案:不同,方式与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儒家进行破坏打压等,结果反而加速秦朝的灭亡。汉武帝以需家为正统,大力发扬儒学,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相同:目的都是统一思想,维护统治。
七、课堂小测
1.(2023山东东营中考改编)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
A.实施“推恩” B.平定七国之乱
C.兴办太学 D.确立察举制
2.汉武帝时期,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产量。这说明汉武帝时期( C )
A.打击豪强地主 B.发展手工业
C.注重农业生产 D.盐铁酒官营
3.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 B )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 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
4.(2023江苏苏州中考)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攻经学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时的五十人,逐步递增,成帝时增加到三千人。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D )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举制度逐步确立
C.“推恩”诸侯加强控制 D.儒家经学成为官学
八、教学反思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