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深刻理解人生目标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紧密联系,认同个人目标应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结合,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目标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健全人格: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生目标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培养积极向上、勇于追求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与困难,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追求自己的目标,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确树立正确人生目标是对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负责的重要体现,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责任意识,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培养学生在制定和追求人生目标过程中,关注社会需求,积极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做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人生目标的重要性,认识到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作用。掌握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方法和原则,包括从自身实际出发、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福祉相统一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切实可行且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在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时,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将其转化为持续的行动动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进步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从而在树立人生目标时能够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故事:展示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观点,提问学生马克思为什么认为在选择职业时要考虑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这个观点对我们今天思考人生目标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以及个人目标与社会福祉之间的关系。开展小调查:让学生写下自己目前的人生目标(如果有的话),然后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目标,并简单说明为什么设定这样的目标。接着提问其他同学对这些目标的看法,引发学生对人生目标的初步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二)讲授新课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展示材料:呈现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如马云创建阿里巴巴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等,提问学生这些成功人士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是如何通过明确的人生目标取得成功的?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对个人成就和社会影响的重要作用。组织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如果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会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社会进步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生目标是人生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源泉。总结归纳: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强调人生目标不仅能够为个人提供前进的动力,激发个人的潜能,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明确的人生目标有助于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每个人的人生目标汇聚在一起,也将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示图片和资料:展示一些个人在社会中活动的图片,如工人在工厂生产、农民在田间劳作、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等,同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案例,说明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提问学生从这些图片和资料中可以看出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什么离不开社会?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为个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案例分析:讲述一些关于个人脱离社会或忽视社会需求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如某些创业者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市场需求和社会责任最终创业失败等,组织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个人失败的原因,探讨个人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目标的设定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需求的目标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和积极意义。角色扮演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职业的人员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如医生、教师、警察等。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不同职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个人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感。角色扮演结束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自身实际出发自我评估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能力优势和劣势、家庭背景以及社会资源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填写问卷、小组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然后提问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人生目标?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计划,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案例对比分析:展示两个案例,一个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目标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如某学生结合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和一定的绘画基础,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并通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另一个是不考虑自身实际盲目设定目标导致失败的案例,如某学生身体素质一般但立志成为职业运动员,最终因无法承受高强度训练而放弃。组织学生对比分析这两个案例,讨论从中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树立人生目标必须要基于对自身实际情况的客观认识,避免好高骛远或过于保守。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结合讲述历史故事:讲述一些历史人物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故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等,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在追求个人目标的过程中是如何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提问学生这些故事对我们今天树立人生目标有什么启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目标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时事热点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当前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这些方面可以做出哪些贡献?如何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关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使学生明白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将个人目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与人类福祉相统一展示国际合作项目:展示一些国际合作项目的图片和资料,如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合作、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项目等,介绍这些项目对人类福祉的重要意义,提问学生在这些项目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是如何共同努力实现目标的?这些项目对我们个人树立人生目标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人类福祉相关的主题,如环境保护、消除贫困、促进和平等,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小组讨论在该主题下,个人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促进人类福祉?如何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相联系?每个小组制作一份简单的报告,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思考个人在全球范围内的责任和使命,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追求与人类福祉相统一的人生目标。(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方法和原则。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人生目标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思考和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切实可行、积极向上且与国家和民族利益、人类福祉相统一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同时,提醒学生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四)随堂练习单项选择题习近平总书记引用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这句话,对我们青少年树立人生目标的启示是( )A. 只要立志就能成为圣人或贤人B. 立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C. 青少年应树立远大志向,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D. 立志越高越好,不必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答案:C。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意在号召青年 “立大志”,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A 选项过于绝对,立志只是一个重要因素,并非只要立志就能成为圣人或贤人;B 选项实现人生价值有多种途径,立志并非唯一途径;D 选项立志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并非越高越好,所以 ABD 选项均错误,C 选项正确。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这是因为( )①社会为个人提供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②个人可以在社会中随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的目标③个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答案:B。社会为个人提供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个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所以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①③正确;个人在社会中追求目标需要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不能随心所欲,②错误;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但这不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 B。下列关于人生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生目标越高远越好,这样才能体现人生价值B. 人生目标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C. 树立人生目标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D. 只有当科学家、政治家等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答案:C。树立人生目标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能力、家庭环境等因素,C 选项正确;人生目标应切实可行,并非越高远越好,A 选项错误;人生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B 选项错误;实现人生价值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并非只有成为科学家、政治家等才能实现,D 选项错误。材料分析题材料一: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他的梦想是 “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几十年如一日,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二:某些年轻人盲目追求明星梦,为了参加选秀节目,放弃学业,四处奔波,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最终却一事无成。问题:结合材料一,分析袁隆平的人生目标是如何体现正确人生目标的特点的?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角度,谈谈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参考答案:袁隆平的人生目标体现了正确人生目标的以下特点:首先,他的目标从自身实际出发,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农业的热爱,选择了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其次,他的目标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结合,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福祉,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再者,他的目标具有坚定性和持久性,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研究,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断追求更高的产量,为实现目标持续努力。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条件,避免盲目跟风。这些年轻人盲目追求明星梦,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能力。另一方面,人生目标应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不能仅仅追求个人的名利。他们为了选秀放弃学业,没有意识到个人成长和对社会的贡献才是更重要的人生追求。同时,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有理性和规划,不能盲目冲动,要认识到实现目标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和艰辛的奋斗,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五)板书设计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为个人提供前进动力激发个人潜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为个人提供生存发展条件个人目标应符合社会需求树立正确人生目标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自身因素避免盲目跟风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结合关注国家发展战略增强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与人类福祉相统一关注全球问题培养全球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