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理解顺境和逆境在个人成长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存在,认同正确对待人生境遇是积极面对生活的重要态度,增强对积极人生观念的认同。认识到个人在顺境和逆境中的态度和选择与国家倡导的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精神相契合,从而提升对国家价值观的认同,坚定在不同境遇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健全人格:培养在顺境中保持清醒、不骄不躁,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心理素质,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通过对顺境和逆境的正确认知与应对,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责任意识:明确在不同人生境遇下,个人对自己成长和发展所肩负的责任,勇于在顺境中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在逆境中努力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理解个人在顺境和逆境中的行为和态度不仅关乎自身,也会对家庭、社会产生影响,从而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努力成为有担当的社会成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顺境和逆境对人生的双重作用,使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不同境遇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的态度和方法,包括顺境中保持谦逊和进取,逆境中鼓起勇气、积极应对。难点:理解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动态的、发展的人生境遇观。让学生深刻体会在不同境遇中如何将经历转化为成长的阶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逆境中如何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爱迪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发明了电灯,为人类带来了光明。提问: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面临了怎样的境遇?他是如何对待这些境遇的?从他的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通过爱迪生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会遇到不同的境遇,而我们需要正确对待它们,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展示一组图片,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胜利时的欢呼场景(代表顺境),以及一些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努力挣扎的画面(代表逆境)。让学生观察图片后,分享他们对这些场景的感受和理解。提问: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顺境或逆境经历?你们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通过学生的分享,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顺境和逆境的思考,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二)讲授新课顺境和逆境对人生的作用展示两则材料,一则是关于古代某位皇子,自幼聪慧,深受皇帝喜爱,接受良好教育,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政治资源,顺利登上皇位并开创盛世(代表顺境);另一则是关于贝多芬,他在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突然失聪,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在逆境中继续创作,为世界留下了众多不朽的音乐作品(代表逆境)。提问:皇子在顺境中取得成功,贝多芬在逆境中创造辉煌,这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顺境和逆境对人生有怎样的作用?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顺境为个人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功;逆境虽然带来了困难和挫折,但也能激发人的潜能,磨砺人的意志,促使人走向成功。进一步提问:是不是所有处于顺境的人都能成功?所有处于逆境的人都能逆袭?让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从而得出结论:顺境和逆境对人生的作用是双重的,关键在于个人如何对待。正确对待顺境展示《伤仲永》的故事,讲述仲永自幼天赋过人,在顺境中却因父亲的短视和自身的不努力,最终 “泯然众人矣”。提问:仲永的故事给我们什么警示?在顺境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引导学生认识到身处顺境时,不能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而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组织小组讨论: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在顺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优越条件所迷惑?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例如,有的小组可能会提到制定合理的目标,不断学习进步;有的小组可能会说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多向他人学习等。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身处顺境时要有忧患意识,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骄傲、懈怠等不良心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样才能在顺境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正确对待逆境讲述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等历史名人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故事。提问:这些历史名人在逆境中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故事对我们在逆境中前行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体会在逆境中需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不悲观、不言败。开展情境模拟活动,设置一些常见的逆境情境,如考试失利、与朋友发生矛盾、家庭遭遇变故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这些逆境中如何积极应对。活动结束后,邀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分享自己在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在逆境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逆境当作成长的机遇,通过努力实现逆境向顺境的转化。顺境和逆境的相互转化展示唐玄宗李隆基的生平事迹,他在位前期开创了 “开元盛世”,国家繁荣昌盛,处于顺境之中,但后期因沉迷享乐、政治腐败,导致 “安史之乱” 爆发,唐朝由盛转衰,陷入逆境。提问:唐玄宗的经历如何体现了顺境和逆境的相互转化?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在顺境中如果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就可能会失去优势,导致顺境转化为逆境;而在逆境中如果能够受磨难而奋进,积极改变现状,就有可能走出困境,实现逆境向顺境的转变。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某些企业在市场顺境时盲目扩张,最终导致破产;而一些个人在遭遇挫折逆境后,通过努力学习和拼搏,实现了人生的逆袭。让学生分组分析这些案例中顺境和逆境转化的原因和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顺境和逆境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解。让顺境和逆境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讲述马云的创业经历,他在创业初期面临诸多困难和挫折,处于逆境之中,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逐步克服困难,最终创立了阿里巴巴,取得巨大成功,实现了逆境向顺境的转变,并且在成功后依然保持进取精神,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问:马云是如何在顺境和逆境中不断成长的?他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思考,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将顺境和逆境都转化为人生成长的阶梯。开展主题讨论活动,题目为 “我的成长经历与顺境逆境”,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分享在顺境和逆境中所学到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如何将这些经历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深入思考。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升华,强调人生中顺境和逆境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学会在不同境遇中汲取力量,不断完善自己,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它们对人生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种态度对待。身处顺境时,要珍惜时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同时保持忧患意识和谦虚谨慎的态度;身处逆境时,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不悲观、不言败。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要避免顺境中的自满和逆境中的消沉,努力实现境遇的积极转变。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正确对待成败得失,我们就能让顺境和逆境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四)随堂练习(单项选择题)“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的这句话启示我们( )A. 只要有远大志向,就能取得成功B. 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越多越好C. 要在逆境中磨砺意志,奋发图强D. 顺境对个人成长具有积极作用解析:苏轼的话强调了在实现大志的过程中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而在逆境中更能磨砺人的意志。A 选项过于绝对,有远大志向还需要努力等条件才能成功;B 选项挫折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挫折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D 选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逆境中的磨砺,而非顺境的作用。所以答案选 C。2. (单项选择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话告诉我们( )A. 顺境对人生发展起积极作用B. 逆境对人生发展起消极作用C. 人生中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D. 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意思是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发展,在安乐中会走向衰败灭亡,这体现了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A 选项只强调了顺境的积极作用,不全面;B 选项只强调了逆境的消极作用,也不全面;C 选项过于绝对,顺境也能出人才。所以答案选 D。3. (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顺境和逆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B. 顺境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容易使人滋生骄纵之心C. 逆境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挫折,但也能磨炼我们的意志D.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对人生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解析:顺境和逆境确实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境遇,A 选项正确;顺境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容易使人产生骄傲情绪,B 选项正确;逆境能让人在挫折中磨炼意志,C 选项正确;顺境和逆境对人生的作用是双重的,但不是同等重要的,在不同情况下其影响有所不同,D 选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ABC。4. (简答题)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成绩优异的顺境和成绩下滑的逆境。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在这两种情况下会如何正确对待。解析:在成绩优异的顺境中,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骄傲自满。我会总结成功的经验,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抓住机遇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关注身边同学的优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成绩下滑的逆境中,我不会气馁,会勇敢面对挫折。我会认真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然后针对问题制定改进计划。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积极寻求帮助,鼓足勇气克服困难,争取尽快提高成绩,把逆境当作成长的机会,从中吸取教训,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5. (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打败后,被迫向吴国求和,沦为阶下囚。但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最终复国并成为春秋一霸。材料二: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创了 “开元盛世”。但后期他沉迷酒色,宠信奸臣,导致 “安史之乱” 爆发,唐朝由盛转衰。(1)结合材料一,分析越王勾践在逆境中成功的原因。(2)从材料二唐玄宗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3)这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解析:(1)越王勾践在逆境中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他有坚定的信念和复国的决心,这种强烈的目标意识促使他不断努力;其次,他能够卧薪尝胆,忍受屈辱和艰苦的生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再者,他在逆境中积极反思,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如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等,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最终实现了复国和称霸。(2)从唐玄宗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吸取以下教训:一是在顺境中不能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忧患意识;二是要谨慎用人,远离奸臣,保持政治清明;三是要居安思危,持续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生,不能因为一时的繁荣而忽视潜在的问题。(3)这两则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顺境和逆境在人生中都可能出现,我们要正确对待。在顺境中要珍惜机遇,顺势而为,同时避免陷入安逸和放纵;在逆境中要坚定信念,积极应对,不被困难打倒。要时刻牢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道理,努力使自己在不同的境遇中都能不断成长和进步,实现人生价值。(五)板书设计顺境与逆境的含义及特点顺境:含义:人生历程中顺利、安逸、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境遇。特点:物质条件优越、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机会多等。逆境:含义:人生历程中遭遇困难、挫折、阻碍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境遇。特点:条件艰苦、面临压力、充满挑战等。顺境和逆境对人生的影响顺境:积极影响: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有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增强自信等。消极影响:可能使人产生懈怠心理、缺乏进取精神、难以经受挫折考验等。逆境:积极影响:磨炼意志、激发潜能、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更加珍惜成功等。消极影响:可能导致自卑、消沉、失去信心、阻碍个人发展等。正确对待顺境的方法保持清醒头脑,不骄傲自满。善于利用有利条件,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居安思危,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好准备。正确对待逆境的方法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冷静分析逆境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把逆境当作成长的机遇。顺境和逆境的相互转化关系顺境转逆境的因素:自满、懈怠、决策失误、外部环境变化等。逆境转顺境的因素:努力奋斗、积极调整、善于把握机遇、外部支持等。让顺境和逆境成为成长阶梯的要点顺境中:感恩机遇,不断学习进步,追求更高目标。逆境中:从挫折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看待成败得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